第328章 高昌生變

黃沙漫天,北風凌厲。

望着漫天飛灑而下的雪花,王玄策長嘆了一口氣。

此處是玉門關內的驛站之中。此處驛站由簡易的木樑和黃土搭建而成,與中原的那些驛站比起來,顯得破敗寒酸,可是在王玄策眼裡,卻有着一股說不出的風味來。

然而此時王玄策坐在這驛站之中,不是因爲留戀此處捨不得離開,而是外面的天氣容不得他離開。

他來到這隴右,往西域而去,本來是有着艱鉅的使命的,能越早辦成,當然是越好。可是,這該死的風雪,還有玉門關守關將領口中那恐怖的沙暴,讓他止步不前。自十月份參加完張允文的成親之後,他便領着一行十五人,在二十名**的陪伴之下,從長安出發,往隴右而去。根據李世民的旨意,他們將出使高昌國,向那麴文泰購買棉花種子。

雖說王玄策在鴻臚寺混了幾年了,但是,若是論起資歷來,也只能算得上一個後輩,可是,論起能力來,卻是數一數二的。正是因爲如此,在李世民準備派遣使團的時候,張允文向他推薦了王玄策。

李世民將王玄策招來,細細的考較了一番之後,卻是一言不發的盯着王玄策。待到後者出去之後,這才哈哈大笑着對張允文道:“想我大唐,人才濟濟,這王玄策見識不凡,出口成章,談吐舉止,比起唐儉來,雖說欠缺了一些,可只消多多錘鍊,假以時日,定成大器!”

於是,這王玄策便成了此次出團的正使,至於副使,卻是戶部的一位官員,這位官員擅長計算買賣,腦子極爲好用。

臨行之前,張允文還專門到王玄策處,向其說明了這棉花的用途,沿途的情況以及高昌國的近況。末了,張允文說道:“王兄,此次事關重大,可不容有疏忽啊!當然了,若是能買回棉花種子那是最好,若是不能買回來,你就力保使團平安吧!”最後,張允文還將一封信遞給了王玄策,讓他在路過隴右的時候,交給左衛軍中李揚。

王玄策鄭重的收下了信件。

在路過甘州祁連山左衛大營的時候,王玄策將這封信交給了李揚。李揚看了一遍之後,盯着王玄策看了半天,最後從營中調撥十名偵察營士卒,讓他們與王玄策隨行。

對於這件事,左衛將軍阿史那社爾,在看了張允文的信件之後,決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在離開祁連山大營的時候,使團已經達到四十五人。

到達肅州的時候,已經是貞觀十一年一月中旬了。狂風吹着沙礫,夾雜着雪花,迎面撲來,打在人的臉上,生生作疼。

在肅州歇息了一日,使團出發,五日後到達玉門關。

然而正當他欲出關的時候,卻被那守關的將軍告知,這個時節裡,大漠之中最易形成沙暴。風和沙夾在一起,肆虐無比,建議他們最好等到二月之後,再行出關。

一看這日程,還有十二天便是二月。於是王玄策便帶着使團在這玉門關暫時安頓下來。

眼見這狂風呼嘯,,白雪如飛,他只有苦笑一聲,和使團的副使以及兩名隨團校尉圍坐在火爐四周,喝起酒來。

一口燒酒下肚,這話匣子也慢慢打開了。

日子就這樣悠閒的過着,喝喝酒,聊聊天,躲在房間裡看飄落的雪花。這十多天很快就過去了。終於,那守衛玉門關的將軍告訴他們,差不多可以出發了,但是路上仍然需要小心,沙暴仍有可能發生,同時還叮囑他們小心沙盜。

帶足了充分的食物和清水,使團便在二月春風吹不到的玉門關前,踏上了去高昌的道路。

還真如那位將軍所言,過了二月後,大漠中的風沙果真笑了不少,至於沙暴,倒是遇上過一次,不過在嚮導的指導下,利用駱駝,躲了過去。

當一名士卒說道這沙暴不過如此的時候,這名中年嚮導嚴肅的說道:“小夥子,不要小看了這沙漠。這沙海茫茫,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前人留下的白骨。一旦在裡面迷失了,只有等着慢慢飛死去,朽爛,化作沙礫!和冬日的沙暴想比,今日我們遇上的沙暴不過是三歲的孩子在向大人撒嬌而已,只有冬日的沙暴纔像是成人的怒吼!”

一聽了這話,衆人頓時默默不言,心頭卻是暗道僥倖。

走了半個月,穿過莫延賀磧,到達伊吾東南時,使團又遇上了傳說中的沙盜。這些沙盜在沙漠邊緣進行掠奪,縱馬如風。

然而這次他們遇到的卻是大唐正規軍。當七十多名無甲冑遮蔽,手中拿着簡陋的彎刀、柴刀衝向使團的時候,被一支支弩箭射、羽箭落馬下。僅僅是一輪射擊,就是的近二十人落馬。

當只剩下十多人的沙盜倉皇而逃的時候,這些**卻是默默的翻身下馬,將能用的箭支收集起來。

除了這次遇到的沙盜之外,便再也沒有遇到什麼阻礙了,一路經過那職、蒲昌,終於在三月中旬的時候,抵達了高昌城。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高昌國王麴文泰,正在一座圓頂建築內會見西突厥的使者。

“大王你可知道,大唐的使臣正往高昌而來!”這位西突厥使臣有着濃黑茂密的鬍鬚,將整個嘴和下巴遮得嚴嚴實實,說起話來,濃黑的鬍子開合,看起來令人非常不爽。

麴文泰微微點頭道:“這個本王知道!那日這支使團一舉滅了遊弋在伊吾的沙盜,可以說是傳遍了大漠,人盡皆知啊。”

那突厥使臣露出一個笑容來:“好了,不說大唐使團了,還是繼續說說那件事吧!小人來到高昌已經快一個月了,而大王還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看來大王還是心頭又疑慮啊!“

麴文泰苦笑一聲,說道:“不瞞使臣大人,在你到來之前,小王已經收到了乙毘咄陸可汗的書信,讓小王不得與咥利失可汗合作,不然,他將興兵來伐!”

這突厥使臣先是一愣,隨即怒道:“他乙毘咄陸算什麼東西,我家大汗纔是整個突厥的大汗,什麼時候讓他來指手畫腳!”看了一眼麴文泰,使臣繼續的說道,“乙毘咄陸離大王這邊這般遠,大王還怕他不成?”

麴文泰搖搖頭:“使臣大人不知道我國情況,若是幾年之前,本王倒是不怕,可是如今,我國確實不敢妄動啊!再說了,那焉耆乃是大唐屬國,每年向大唐進貢,若是小王伐之,引來大唐出兵,我國危矣!”

原來這突厥使臣卻是來勸麴文泰攻打焉耆的。

當初西突厥咥利失可汗分其國爲十部,每部有酋長一人,仍各賜一箭,謂之十箭。又分左、右廂,左廂號五咄陸,置五大啜,居碎葉以東;右廂號五弩失畢,置五大俟斤,居碎葉以西;通謂之十姓。後來咥利失失衆心,爲其臣統吐屯所襲。咥利失兵敗,與其弟步利設走保焉耆。統吐屯等將立欲谷設爲大可汁,會統吐屯爲人所殺,欲谷設兵亦敗,咥利失復得故地。至是,西部竟立欲谷設爲乙毘咄陸可汗。乙毘咄陸既立,與咥利失大戰,殺傷甚衆。因中分其地,自伊列水以西屬乙咄陸,以東屬咥利失。

而這勸麴文泰攻打焉耆的便是咥利失可汗。當初咥利失兵敗,走於焉耆。若是親自動手,南面留下忘恩負義之名。所以咥利失可汗便派出使臣來,慫恿高昌麴文泰攻打焉耆,並與之約定,所得人口土地,六成歸高昌,四成歸突厥。

這咥利失之所以這般做,卻是因爲西突厥年年內戰,人口損耗極大,需要補充人口,咥利失可汗便打起了西域小國的主意。

突厥使臣沉默片刻,終於拋出殺手鐗來:“我家大汗願意援兵千人,贈與大王良甲五百具!”

麴文泰眼睛亮了一下,慢慢起身,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好,既然咥利失可汗這般有誠意,那本王便出兵討伐焉耆!”

突厥使臣頓時哈哈一笑:“好,不愧是高昌之主,有氣魄!臣下代表我家大汗感謝大王出兵!”

“哈哈,合作愉快嘛!”麴文泰得意的想着。其實他早就對焉耆這塊地方和人口垂涎三尺,想想那裡豐饒的土地,純淨的河流,高大的樹林,他便恨不得立刻擁有它們。可是一來這焉耆是大唐屬國,恐大唐派遣使者責問,自己也不好向大唐交代。二來則是當初從大唐購進的那批弩機竟然在用了一年多之後,便同時損壞,一問熟練匠人,卻被告知不能修復。這些弩機的損壞,對於高昌軍隊的戰鬥力影響很大。

如今,西突厥的咥利失可汗送上這個機會,麴文泰又豈能不要?

然而這麴文泰沒想到的是,他送走的那名突厥使者也不是什麼善茬,回到住地之後,這位使臣便招來心腹道:“我要你去辦一件事!大唐的使團不是來到高昌了麼?你們喬裝成高昌軍隊,給我襲擊大唐使團!”

這名心腹也不多言,重重的點點頭,行了一禮之後,便離開了。

而那名使臣則是張口狂笑,黑色的鬍鬚開合,笑聲迴盪在空蕩蕩的圓頂屋內!

“哼哼,麴文泰,你這頭貪婪的餓狼,應該是讓你得到懲罰的時候了!麴文泰,你就準備面對大唐那沖天的怒火吧!”

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71章 張亮第297章 風疾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44章 麴文泰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24章 塞外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31章 商論第66章 五隴阪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310章 軍改第155章 突利第89章 除根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43章 威懾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83章 朝堂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88章 密談第14章 新兵到來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147章 冠禮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88章 楚綜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4章 酒樓第291章 引誘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19章 蘇烈第186章 世家第260章 吐谷渾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06章 夜談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93章 許諾第176章 大漠第243章 威懾第126章 狼王第264章 出征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207章 投誠第80章 勢力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29章 遷移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3章 送信第196章 僵持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257章 生了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51章 封爵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5章 重逢第132章 較量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61章 楊文幹反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319章 賜婚第290章 盜竊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23章 進身之資第188章 妍姐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52章 皇宮拎人
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71章 張亮第297章 風疾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44章 麴文泰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124章 塞外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31章 商論第66章 五隴阪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310章 軍改第155章 突利第89章 除根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43章 威懾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83章 朝堂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88章 密談第14章 新兵到來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147章 冠禮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88章 楚綜第47章 潛入定州第44章 酒樓第291章 引誘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19章 蘇烈第186章 世家第260章 吐谷渾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106章 夜談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93章 許諾第176章 大漠第243章 威懾第126章 狼王第264章 出征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207章 投誠第80章 勢力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29章 遷移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70章 韓氏姐妹第13章 送信第196章 僵持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257章 生了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51章 封爵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5章 重逢第132章 較量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61章 楊文幹反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319章 賜婚第290章 盜竊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23章 進身之資第188章 妍姐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52章 皇宮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