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戰前動員

張允文雖然口中說試試看,然而心頭卻是沒有多少底。畢竟這太子的婚事可不是一件小事,自己能夠左右的因素非常少。

“呃,小治,你說想娶那武氏爲妻,到底是做正妃還是側妃啊?”張允文問道。

李治想也不想:“當然是正妃了!”

張允文不由苦笑道:“小治啊,你還真敢想!那武氏雖然也算是功臣之後,但是那武家早已衰落,你父皇還有百官們絕對不會答應的!就算是側妃,恐怕都還有些懸!”

李治聞言,立刻緊張的說道:“所以啊,姐夫你好好幫幫我啊!”

張允文沉思片刻,說道:“其實我能幫你的也是十分有限的,最主要的還是要你自己去爭取!唔,這樣吧,我將那武氏收做妹子,然後知會一些大臣一聲,讓他們也來幫忙支持一把!然後向陛下提出這事兒!不過說好了,在陛下面前,你小子可是要一直咬牙給認着,千萬不要鬆口,若是你有半點妥協,那此事恐怕就算是完了!”

李治堅定的點點頭:“爲了媚娘,我是不會妥協的!”

張允文卻是擔憂的說道:“恐怕你所承擔的壓力,除了你父皇之外,還有你舅舅等人,你可要小心啊!”

李治“嗯”了一聲,反而擔憂的對張允文道:“姐夫啊,你動作可要快點,別等到選過秀女了,再向父皇提出來!”

在和李治告別之後,回到家中跟李宇將此事一說,李宇不由掩口笑道:“呵呵,九弟看中哪武氏,倒也說得過去。那武氏生得千嬌百媚,卻又是一副我見猶憐的模樣,自然惹人心動了。不過相公啊,你如此草草的答應此事,難道就不怕那武氏不同意?”

經李宇一提醒,張允文這纔想起貌似自己還沒有問過武媚孃的意見,呃,還有晉陽公主,畢竟如今的武媚娘是晉陽公主的侍女。

花了兩天時間,張允文終於將此事搞定了。先在昭陵向武媚娘詢問其意向。當聽說李治想要娶自己的時候,武媚娘不由愣住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不敢相信的說道:“不是吧,妾身可是比太子殿下要大上好幾歲啊!”

張允文好一通解釋下來,這武媚娘纔算是相信了此事。而後,又提出收武媚娘做義妹之事。武媚娘想了想,終於點頭答應。

至於晉陽公主那邊,則是李治在勸說。李治哄了晉陽公主半天,晉陽公主這才答應放那武氏出去。但是,李治卻爲此付出了不少的東西。

當一切就緒之後,張允文便硬着頭皮向李世民提出了此事。

李世民聽完張允文的話,眉頭不由緊緊皺起,口中說道:“允文啊,你可知道,自從朕立稚奴爲太子以來,天下幾大世家,盡皆向朕提出將其家中少女嫁與稚奴。朕遴選許久這才選出了太原王氏作爲太子妃。至於這側妃,目前雖然沒有確定,但是,朕本來是想將它留給朝中功臣之後的。”

張允文聽罷,面色不變:“那武氏如今是微臣之妹,而微臣也算是一個功臣吧!這不也符合陛下的條件麼?”

李世民沉默片刻之後,說道:“好吧,只要朝中大臣反對的不是太多,朕便同意了!”

張允文大喜:“多謝陛下隆恩!”

因爲張允文在之前曾經去往各個重臣府中,如唐儉、房玄齡等人拜會了一下,取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而李治也不知用什麼條件換得他的幾位老師支持他,所以,當李世民在朝會上提出李治婚事的時候,堂下大臣除了長孫無忌等人堅決反對之外,多數大臣支持李治的做法,或是選擇了沉默。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世民只好同意讓李治娶武媚娘做側妃。

不過張允文後來聽說李治曾經在李世民的大殿門口跪了近半個時辰,還被李世民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而那武媚娘在昭陵堅守瞭如此之久,也是李世民鬆口的一個原因。

出使高麗的鴻臚寺少卿在冬月的時候返回了長安。和房玄齡預料的一樣,那淵蓋蘇文十分客氣的招待了大唐使臣,恭敬的收下了詔書,然而,卻絲毫沒有停止戰爭的意思。

這位大理寺少卿冷哼了一聲,便帶着使團返回長安,向李世民稟報這個消息。李世民聽聞之後,淡淡一笑,卻是讓衆位大臣加緊做戰前準備。

李治的婚事是在貞觀十七年臘月舉行的。

太子大婚,天下共賀。

這場熱鬧的大婚從臘月一直到正月,連同新年一道慶賀了。這兩個月裡,當真是歌盡桃花,舞低楊柳。那寬闊的朱雀大道之中,隨處可見那些表演的藝人,拋繩、解連環諸般雜技幻術呈現在長安居民的眼前。充滿異域風情的舞蹈,和中原的劍舞、扇舞遙相呼應,似乎想要決出勝負來。那些店家們見到這等好的機會,當然不會錯過,甚至直接將攤子擺在了朱雀大道之上。對於這些商人的行爲,掌管長安城治安、整潔的金吾衛,全當沒看見。一羣羣歡笑的童子手捧着風車、零食,在大街上追逐着,一處處的敲着那些表演的地方。

在這樣喜慶的氣氛之中,大**隊卻是在緊鑼密鼓的整軍備戰。一個個賦閒在家或是駐守地方的武將在新年過後漸漸彙集到了長安。那一車車的軍糧和各類物資也不知往營州方向運了多少過去。在大**界,大戰氣氛漸漸濃厚。

就在大戰將起的時候,張允文家中卻來了個意外的人。

“蘇大哥,你怎麼來了?你不是在西域麼?”當只有我回到家中看到蘇定方的時候,不由先是一愣,接着驚喜的說道。

蘇定方滿臉塵土之色,見到張允文,他哈哈笑道:“這不是聽說高麗這邊有打仗打,大哥就眼巴巴的趕回來了麼?”

張允文知道他這是在說笑,當下說道:“來了正好,陛下即將發動滅國之戰,你回來參加,可比你呆在西域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要強多了!”

蘇定方笑了一笑,沉聲說道:“實不相瞞啊,老弟!老哥是半個月前接到調令,讓我自收到調令之後,二十日內返回長安。一路上打聽才知道,高麗這邊,可是有大杖要打了。陛下此次作戰的規模可真是空前啊!安西都護府那邊除了將我調了回來,還有另一名郎將。當我路過祁連山大營的時候,進去休息了一下,一探聽才知道,整個祁連山大營也調走了將近四分之一的中級軍官。竟然需要如此多的將領,由此可見,這參戰的人數還真是非同一般啊!”

不單單是蘇定方,沒過兩日,張允文也接到李世民的詔令,讓他在大**事學院之中選拔兩千名各系學員,以備不時之需。當然這選拔的兩千人,多是已經在學院裡混了三年、四年的老生了。

除了這將領的集結之外,士卒也開始集結起來。除了如今駐紮在長安城外的十多萬募兵之外,河南。河東兩地各處軍府也是處在隨時待命的狀態。

這種緊張的動員情緒從二月開始,便一直在軍中蔓延。然而李世民和衆人卻還沒有出發的意思。原因很簡單,如今的準備工作尚未做好。

雖然一車車糧草運往山東和營州,但是這幾個月來靠着這陸路運輸所輸送的糧草僅僅供大軍食用兩個月。至於其他物資,亦是不足。在這種情況之下,李世民只好繼續等着。

見到這種情況,張允文忽然想起來貞觀四年征討東突厥的時候,曾經借世家之手輸送軍糧一事。如今何不效法之?況且大唐沿海諸州,艨艟鉅艦不計其數,往來商船與水軍兵船交相呼應。若是以這些船隻作爲運載輜重的工具,走水路,那不就有足夠的運力來爲大軍提供補給和運送先期物資了?

當張允文將這個建議向李世民提出來之後,李世民沉吟片刻,便微微頷首,欣然同意。

於是,李世民派下太常卿韋挺、民部侍郎崔仁師兩人負責統籌整個河北地區的軍糧調度。着重是用黃河以北的諸港口,採用徵用或是租賃的方式向那些世家商人徵用船隻,運輸軍糧。而太僕少卿蕭銳,則負責河南之地的軍糧運輸。這河南之地的軍糧,主要供給的是大唐水軍。

第127章 奚族第87章 復仇第22章 牧馬之計第51章 封爵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11章 路上練兵第103章 羅成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105章 說情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19章 還關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304章 玩具第218章 遲滯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141章 赴宴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500章 滑雪板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502章 半日閒第44章 酒樓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28章 凱旋長安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6章 襲擾糧道第71章 張亮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8章 刺殺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5章 夜襲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195章 出征第143章 趙德言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74章 李淵到來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65章 抓斥候第89章 除根第204章 定襄城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99章 漠北第463章 洛口倉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91章 引誘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31章 商論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306章 夏令營第89章 除根第19章 還關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166章 風波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258章 賜名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188章 妍姐第33章 賞賜第37章 異動第37章 異動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13章 定局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15章 使團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98章 李泰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179章 角力第84章 埋伏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05章 軍訓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09章 入城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91章 引誘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10章 比試
第127章 奚族第87章 復仇第22章 牧馬之計第51章 封爵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11章 路上練兵第103章 羅成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469章 三堂會審第78章 開門揖刺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105章 說情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19章 還關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304章 玩具第218章 遲滯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141章 赴宴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500章 滑雪板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502章 半日閒第44章 酒樓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28章 凱旋長安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6章 襲擾糧道第71章 張亮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8章 刺殺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5章 夜襲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195章 出征第143章 趙德言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74章 李淵到來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65章 抓斥候第89章 除根第204章 定襄城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199章 漠北第463章 洛口倉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91章 引誘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231章 商論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306章 夏令營第89章 除根第19章 還關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166章 風波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258章 賜名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188章 妍姐第33章 賞賜第37章 異動第37章 異動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13章 定局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15章 使團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98章 李泰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179章 角力第84章 埋伏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05章 軍訓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09章 入城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291章 引誘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10章 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