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安東都護

高麗投降之後,關於這高麗故地的處置,李世民向衆大臣詢問意見之時,那李績說道:“高麗王族一脈,已然滅絕,不若效法高昌只是,於遼東高麗設立諸州,另設安東都護府總攬遼東、高麗、靺鞨、新羅、百濟之事務。”

李世民聽了這個建議,心頭已然贊同,然而口中依舊向其他大臣問道:“諸位愛卿可有其他意見?”

衆大臣相互對望一眼,同時沉默下來。

李世民見到這種情況,當即拍板,同意了李績的意見。

貞觀十八年九月初八,李世民頒下旨意,在在遼東、高麗故地分設遼州、扶余州,另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暫由張允文領安東都護一職。

當張允文聽到這個任命之後,心頭卻是萬分不情願。心想着自己已經離開妻小大半年了,如今遼東高麗戰事結束,正準備回家好好陪陪妻兒,卻被任命了這個差事,若是成了這安東都護,豈不是接下來將會在這平壤呆上幾年?

所以,在任命一下,張允文便來到李世民處,向李世民請求,不任這安東都護一職。

李世民看了張允文兩眼,笑道:“這個職位你不當誰當啊?你先有帶兵奔襲平壤,而後又生擒淵蓋蘇文,高麗震驚,戰功赫赫,只有你當這安東都護,方能威震宵小!”

聽了李世民的這個理由,張允文當下反駁道:“陛下,這戰功赫赫者可不光微臣一人,爲何單單選微臣?況且微臣除了打理軍務,訓練軍隊之外,其餘政事民事皆是不能處理好,所以還請陛下另派人選吧!”說道這裡,張允文忽然想起了蘇定方,自己這位大哥在安西都護府幹過,經驗定然十分豐富,若是讓他來當這安東都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再說了,所謂的結義兄弟,不就是有難同當麼?

當下訕訕說道:“陛下,呃,不知蘇定方蘇郎將領兵攻擊薛延陀,進展如何了?”

李世民聞絃歌而知雅意,當下便知道了張允文言中之意,伸出手來,指着張允文笑道:“你啊你,你是否想將那蘇定方放在這安東都護的位置上,自己便可得閒?”

張允文尷尬一笑:“呵呵,陛下當真是慧眼如炬,洞若燭火啊,微臣這點小小的心思自是瞞不住陛下的!唔,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沉吟片刻,低首說道:“這蘇定方倒是一個將才,且在安西都護府任職數年,論及經驗,確實比你要好得多!但是,論及威望,這蘇定方卻是不及你多矣!況且如今他不過是一個五品中郎將,而都護一職乃是正三品的封疆大吏,官職也不夠啊!”

張允文聽罷,卻是笑道:“若是蘇郎將此次能立下驚世奇功呢?”

李世民驚奇的看了張允文一眼:“什麼驚世奇功,難道他還能將薛延陀滅了不成?”

張允文點點頭:“蘇兄臨行之際,微臣便囑咐他,若是有機會,則將薛延陀一鍋端了,遷其牧民於營州。以蘇兄的本事,定然能一舉成功!”

李世民聽了張允文這話,不由砰然心動,連忙向張允文問道:“我說允文啊,看你自信滿滿的,難道就不怕出什麼意外?你可要知道,那薛延陀部,至少有四萬可用之兵,而蘇定方領軍八千,就算是集合營州幽州兵馬,也不過一萬五千人,打退薛延陀倒是無可爭議,可是若是一舉消滅薛延陀,那可是有些困難了!”

張允文聽了李世民的分析,心頭也不由有些猶豫了。雖然他知道蘇定方是一代名將,但是,在兵力在據如此劣勢的情況之下,他能完成滅薛延陀的任務麼?

思忖片刻,張允文忽地一笑,對李世民說道:“陛下,我們來打個賭如何?”

李世民輕笑一聲:“哦,允文想如何打賭?”

“若是蘇郎將能夠將薛延陀給滅了,那這個安東都護的位置便讓他來做!”

“若是不能呢?”

張允文當即苦下臉來:“那微臣便在這平壤多呆幾個月吧!”

李世民看到張允文的樣子,不由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出來。

在接下來等待消息的日子裡,張允文也倒是無所事事,每日在炮兵營、偵察營、憲兵營之中廝混。雖說是廝混,卻也是督促着士卒訓練。

然而在一日休息的時候,卻見兩名偵察兵押着一名平壤百姓打扮的人走了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張允文看着那名目光閃爍的平壤百姓說道。

一名偵察兵道:“回大人,此人在炮兵營外張望,已經進入到了警戒區域!”

“哦?”張允文上下打量這人,頓時來了興趣,這人該不會是誰派來的探子吧!當下用漢話問道:“你是何?人,爲何出現在此處?”

那人當即冒出一大串高麗話來,說得又急又快,衆人幾乎聽不到他在說什麼。看他的樣子,似乎不會說漢話。

張允文見狀,眉頭微微皺起,下一刻,卻猛地伸出腳來,一腳踹在了那人的小腹之上。這一腳極爲有力,將那人一腳踢出近丈遠。而那兩名站在他左右的偵察兵卻是根本沒有伸手扶他的意思。

猛然受了這一腳,那人小腹如被刀絞,疼痛難忍,不自覺的發出一聲“哎喲!”,接着雙手抱腹,跪在地上。

張允文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來,慢慢走上前去:“呵,這句‘哎喲’說得不是挺好的嘛!我且問你,你到我炮兵營邊,所謂何事?”

那人擡起頭來,露出一臉茫然的神色。

張允文見狀,搖搖頭:“算了,既然問不出什麼東西來,那就直接處理了便是!”說着,扭頭對那兩名偵察兵說道,“你們二人將他處理了便是!別讓人看見!記住了,以後凡是敢在炮兵營外窺望者,皆按此例辦理!”

兩名偵察兵同時行禮道:“喏!”

處理完這件事情之後,張允文的眉頭依舊沒有鬆開。如今整個朝鮮半島之上,就只剩下百濟與新羅二國,至於高麗貴族,已經完全臣服在李世民的手段之下了。這名探子定是這二國中的一個派過來的。而百濟正卑躬屈膝的向大唐求饒,請大唐不要攻擊自己,若是派來探子窺探,惹怒了**,說不定大唐便會前去攻擊百濟。那麼剩下的便只有新羅了!

哼,戰爭剛罷,這新羅便做此態,實在是讓人齒冷。

張允文雖然悠閒,但是,日常的朝會還是要去參加的。如今大唐半數文武盡在平壤,開朝會的習慣還是延續下來。

在張允文處理了那些探子的第二日,張允文參加朝會的時候,見到了新羅使團。

在大殿之上,那新羅使臣雖然恭順,但是其提出的要求卻是讓李世民非常不爽。首先,新羅請求李世民將原先被高麗佔去的新羅州府還於新羅。對於這一點要求,李世民倒還是無所謂,畢竟那片土地的確是人家的,況且在大唐征討高麗之後,這新羅也出兵攻佔了那些土地,並且還佔據了原本屬於高句麗的一些州府。而對於這些州府,新羅卻是隻字未提。

其次,新羅請求大唐出兵懲罰百濟。這一點要求當場就被李世民拒絕了。李世民說道:“百濟已經誠心認錯,所以朕便不再追究了!你家國主若是有意報仇,自可出兵,朕兩不干涉!”

新羅使臣聽聞此言,也只好訕訕而退,不再言語。新羅的國力與百濟相當,一場戰爭下來,恐怕是兩敗俱傷。

最後,新羅使臣請求李世民許新羅購買火炮數門。這個要求剛剛提出來,張允文便出列冷笑道:“這位使臣大人,這火炮乃是我大唐之利器,豈能輕易出售於人?況且,也不知何處來的探子,每日在炮兵營外窺測,其心不良啊!”

那新羅使臣臉色一變,隨即平靜的說道:“那些探子也太膽大包天了,竟敢窺測天朝軍力,實在該死!”

張允文眯起眼睛一笑:“確實如此!本官也是這般想法,所以對待他們,毫不手軟,見一個殺一個,還將計就計,搗破探子據點五處,共計斬殺探子二百一十三人,戰果輝煌啊!”

那新羅使臣的臉色當即異常難看。

李世民和衆臣已經得到張允文的報告,今見他竟然在新羅使臣面前說出來,不由心頭暗笑。

經過此節,那新羅使臣再沒有提出購買火炮之事。而炮兵營外窺測的探子,也沒了蹤影。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李世民帶來的大臣忙着統計高麗遼東的人口、土地,忙着處理高麗內部的利益分配和對重新制定對新羅百濟兩國的政策,當這些結束的時候,李世民和衆大臣也就要領兵返回中原了。

張允文眼看着李世民便要離開平壤,心頭也是萬分着急,心想這這蘇定方在搞什麼,怎麼還沒有什麼消息傳過來。

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86章 伏擊第482章 妖僧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12章 態度第291章 引誘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48章 王玄策第219章 蘇烈第212章 遭遇戰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4章 新兵到來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23章 談判第188章 妍姐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377章 于志寧第20章 說客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194章 烽火起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91章 引誘第212章 遭遇戰第62章 平息第303章 擴編第6章 單挑第278章 西進第50章 再回長安第274章 收杆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64章 出征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71章 張亮第289章 突破口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308章 野炊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27章 揍人第170章 產業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55章 春雪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62章 平息第8章 死亡角逐第87章 復仇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04章 玩具第112章 新兵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91章 偶遇第297章 風疾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72章 中毒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43章 一年第101章 盡滅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205章 姑嫂第144章 歲末第228章 廷論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147章 冠禮第86章 伏擊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155章 突利第46章 出發
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86章 伏擊第482章 妖僧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12章 態度第291章 引誘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248章 王玄策第219章 蘇烈第212章 遭遇戰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4章 新兵到來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23章 談判第188章 妍姐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377章 于志寧第20章 說客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194章 烽火起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291章 引誘第212章 遭遇戰第62章 平息第303章 擴編第6章 單挑第278章 西進第50章 再回長安第274章 收杆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64章 出征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71章 張亮第289章 突破口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308章 野炊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27章 揍人第170章 產業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55章 春雪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62章 平息第8章 死亡角逐第87章 復仇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04章 玩具第112章 新兵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191章 偶遇第297章 風疾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72章 中毒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43章 一年第101章 盡滅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205章 姑嫂第144章 歲末第228章 廷論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147章 冠禮第86章 伏擊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155章 突利第46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