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營救人質

涇州城的城牆到達三丈。由於經常受突厥襲擾,所以城牆一次次的加高加厚,到現在,就有三丈高了。

此時涇州城內的守軍足足有三千人。領兵的統領有三人,三人都是涇州城內原來的守將。不過三人的家眷都被羅藝親兵控制,所以只得死心塌地的爲羅藝守城

當張允文等二十人來到涇州城外時,涇州城已經完全進入了警戒狀態,城門緊閉,隊隊士卒往來巡邏於城頭。

看着這嚴密的佈置張允文不由暗暗的說道,難道自己這次又要悄悄潛入進去?

然而這時只見城門打開,兩隊斥候騎士呼嘯而出,往不同方向疾馳而去。

張允文看看衆位士卒,頓時“嘿嘿”一笑,指着那些奔馳的士卒道:“各位兄弟,看到那些斥候沒有,知道怎麼做了不?”

士卒們也跟着“嘿嘿”一笑,知道張允文的的意思。

於是吳鵬和張允文二人各帶一隊,向那兩隊斥候疾馳的方向追去。

張允文帶着十人站在一處山嶺之上,看着那隊斥候的運動方向,對着身邊的士卒道:“你們的網子結好了沒有?”

在他身邊,十名士卒正在用藤蔓、小樹枝編織一張網。聽到張允文這樣問,一名士卒頓時道:“頭,爲什麼是我們編織,你怎麼不動啊?”

張允文笑對着那名士卒露出雪白的門齒:“嘿嘿,誰叫我是你們的頭兒!”

眼看這張網足夠大了,張允文便道:“好了,我們走吧!”

帶着士卒來到一處林地邊,讓幾名士卒拿着網子爬上樹,自己則帶着另外幾人躲在樹林中。剛纔在山頂,張允文便觀察到這些斥候是沿着一條固定的道路探查的,看了一下,便看出了斥候的行動路線,於是提前在此埋伏下來。

沒過多久,只聽得一陣隆隆的馬蹄聲。十餘匹快馬斥候正快速的往這邊過來。

剛到這裡,忽然一張大網從天而降,將馬隊前面的幾人頓時罩住了。後面的斥候趕忙止住馬步,抽出橫刀。

這時,只聽一聲弦響,一杆弩箭“嗖”的一聲釘在路旁樹幹上。斥候們頓時驚疑的發現樹林裡和樹上各有幾名手持鋼弩的士兵。

張允文從容的又爲鋼弩上了一隻弩箭,然後對那些斥候道:“要不是皇帝陛下仁義,不讓我等大開殺戒,你們此刻已經成了箭下亡魂了!”

接着,偵察營士卒將這些斥候的衣衫剝下,穿在身上,然後對斥候道:“你們就在這外面呆上兩日,朝廷大軍在尉遲恭的帶領下就快殺過來了,還是等叛亂平定之後再回涇州吧!”

說完,騎着這些斥候的馬匹,呼嘯着向涇州城的方向奔馳而去。

剩下的這些穿着內衣底褲的斥候在二月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怎麼辦?難道真在這兒等着?”一名斥候問道。

一名看似領頭的斥候道:“要不我們往南走吧!剛纔那名將軍不是說尉遲將軍來了麼?尉遲將軍肯定和羅將軍打了起來!我們往南走,說不定能遇見尉遲將軍!不過還是先到農戶家裡討些衣物,這天氣可是太冷了!”

另一名斥候有些猶豫的道:“那尉遲將軍能打過羅將軍麼?”

“當然!”那名頭領堅定的說道,“去年尉遲將軍來涇州打突厥人,能在十萬大軍中殺個來回,那種勇猛可不是常人能及的!”

“要不我們回涇州吧?”

“媽的,你想死不要拉着老子去!”頭領罵了一句,開始往南邊走去。

對於這些事情張允文一無所知。此刻的他,正從容的叫開城門,往城內走去。

進了涇州城,張允文等人翻身下馬,到達僻靜之處,將身上的衣衫一脫,便活脫脫的成了一個涇州城的普通百姓。

和以前一樣,先是分散到涇州城的各個地方探聽消息,然後張允文一指一棵粗大的槐樹:“晚上到那裡集合!”

士卒們點點頭,各自不經意的往其他方向走去。或是獨行,或是三兩人結伴。

張允文卻來到槐樹底下,瞅着四處沒人,便在槐樹上刻下一個奇形怪狀的符號和幾個數字若是劉誠那一隊看着這個符號和數字,定會明白其中意思。

做完這些,張允文也緊了緊衣衫,將雙手攏在袖子裡,畏畏縮縮的沿着道路慢慢行走。

很快,夜色籠罩大地。

躲過一隊巡邏的士卒之後,張允文往那顆槐樹下奔去。然而到達槐樹底下,卻沒看見人影。正疑惑間,忽然聽得頭上傳來一聲輕呼:“頭兒,上來!”

張允文擡頭一看,只見樹梢上人影憧憧,也不知有多少士卒聚在上面。

三兩下爬上槐樹,當下輕聲問道:“現在到了多少人?探查去情況怎樣了?”

一名士卒道:“嗯,還差三個人!至於探查的情況,可以說非常糟糕!”

張允文頓時一愣,難道這些士卒也探查不出來一些情況?

那士卒接着道:“我們剛纔交流了一下,除了一位兄弟走狗屎運撞到了那三位統領辦公的地方之外,其餘人連那羅藝的親眷住在何處都不知道!”

他的話音剛落,一名士卒便在黑暗中輕聲吼道:“你說誰走狗屎運?老子可是經過一次次的觀察、跟蹤之後才找到的!你這分明是嫉妒我的成就!”

張允文輕咳了一聲,那名正準備反言相譏的士卒頓時噤聲。

這時候,又有三道人影來到樹下。

張允文輕輕折斷一根枯枝,扔在他們頭上。

三人一上來,便對張允文道:“頭兒,重大發現啦!你可要爲我們記上一功!”

張允文立刻道:“別廢話了,快說!劉誠,你來說!”

劉誠“嘿嘿”笑道:“今日我們在閒逛之時發現了一個小院,裡面竟然有十多名健卒在看守,我們猜測,這裡便是羅藝扣押涇州城將領親眷的地方!”

張允文頓時笑道:“幹得不錯!若是我們救出那些將領的親眷,再派人向那些將領說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逼之以威,那些將領豈不是會反過來幫助我們?”

劉誠聞言,頓時點點頭。

張允文看了周圍士卒一眼,低聲道:“好!我們這次的行動便叫做‘營救人質’行動!”

偵察營士卒對望一眼,心頭不由同時泛起一種念頭:這名字怎的如此古怪!

第145章 太學生第97章 貞觀第304章 玩具第24章 洛陽城降第293章 許諾第256章 請客第498章 焉耆攻防感想第6章 單挑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131章 午餐第304章 玩具第272章 張網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264章 出征第77章 尉遲恭第143章 趙德言第434章 捕獵第86章 伏擊第110章 比試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01章 盡滅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70章 薛仁貴第266章 局勢第101章 盡滅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39章 槊戰第160章 退敵第247章 心意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97章 風疾第458章 東都牧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95章 前程第188章 妍姐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11章 兵鋒第170章 產業第292章 會面第183章 朝堂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61章 楊文幹反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139章 火炮第143章 趙德言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11章 兵鋒第323章 百騎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57章 生了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55章 敗露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43章 威懾第292章 會面第304章 玩具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310章 軍改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204章 定襄城第177章 薛延陀第212章 遭遇戰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72章 中毒第315章 得子第486章 身世第308章 野炊第230章 耕地第104章 戡亂第234章 彈劾第85章 挾持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82章 城降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36章 秋收第166章 風波第116章 安排第88章 威逼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06章 夏令營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9章 開府天策
第145章 太學生第97章 貞觀第304章 玩具第24章 洛陽城降第293章 許諾第256章 請客第498章 焉耆攻防感想第6章 單挑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131章 午餐第304章 玩具第272章 張網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264章 出征第77章 尉遲恭第143章 趙德言第434章 捕獵第86章 伏擊第110章 比試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01章 盡滅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70章 薛仁貴第266章 局勢第101章 盡滅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39章 槊戰第160章 退敵第247章 心意第78章 開門揖刺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97章 風疾第458章 東都牧第343章 麴文泰之死第495章 前程第188章 妍姐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211章 兵鋒第170章 產業第292章 會面第183章 朝堂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61章 楊文幹反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139章 火炮第143章 趙德言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211章 兵鋒第323章 百騎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45章 清河世家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257章 生了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55章 敗露第3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243章 威懾第292章 會面第304章 玩具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310章 軍改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204章 定襄城第177章 薛延陀第212章 遭遇戰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72章 中毒第315章 得子第486章 身世第308章 野炊第230章 耕地第104章 戡亂第234章 彈劾第85章 挾持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82章 城降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36章 秋收第166章 風波第116章 安排第88章 威逼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06章 夏令營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9章 開府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