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營救人質

涇州城的城牆到達三丈。由於經常受突厥襲擾,所以城牆一次次的加高加厚,到現在,就有三丈高了。

此時涇州城內的守軍足足有三千人。領兵的統領有三人,三人都是涇州城內原來的守將。不過三人的家眷都被羅藝親兵控制,所以只得死心塌地的爲羅藝守城

當張允文等二十人來到涇州城外時,涇州城已經完全進入了警戒狀態,城門緊閉,隊隊士卒往來巡邏於城頭。

看着這嚴密的佈置張允文不由暗暗的說道,難道自己這次又要悄悄潛入進去?

然而這時只見城門打開,兩隊斥候騎士呼嘯而出,往不同方向疾馳而去。

張允文看看衆位士卒,頓時“嘿嘿”一笑,指着那些奔馳的士卒道:“各位兄弟,看到那些斥候沒有,知道怎麼做了不?”

士卒們也跟着“嘿嘿”一笑,知道張允文的的意思。

於是吳鵬和張允文二人各帶一隊,向那兩隊斥候疾馳的方向追去。

張允文帶着十人站在一處山嶺之上,看着那隊斥候的運動方向,對着身邊的士卒道:“你們的網子結好了沒有?”

在他身邊,十名士卒正在用藤蔓、小樹枝編織一張網。聽到張允文這樣問,一名士卒頓時道:“頭,爲什麼是我們編織,你怎麼不動啊?”

張允文笑對着那名士卒露出雪白的門齒:“嘿嘿,誰叫我是你們的頭兒!”

眼看這張網足夠大了,張允文便道:“好了,我們走吧!”

帶着士卒來到一處林地邊,讓幾名士卒拿着網子爬上樹,自己則帶着另外幾人躲在樹林中。剛纔在山頂,張允文便觀察到這些斥候是沿着一條固定的道路探查的,看了一下,便看出了斥候的行動路線,於是提前在此埋伏下來。

沒過多久,只聽得一陣隆隆的馬蹄聲。十餘匹快馬斥候正快速的往這邊過來。

剛到這裡,忽然一張大網從天而降,將馬隊前面的幾人頓時罩住了。後面的斥候趕忙止住馬步,抽出橫刀。

這時,只聽一聲弦響,一杆弩箭“嗖”的一聲釘在路旁樹幹上。斥候們頓時驚疑的發現樹林裡和樹上各有幾名手持鋼弩的士兵。

張允文從容的又爲鋼弩上了一隻弩箭,然後對那些斥候道:“要不是皇帝陛下仁義,不讓我等大開殺戒,你們此刻已經成了箭下亡魂了!”

接着,偵察營士卒將這些斥候的衣衫剝下,穿在身上,然後對斥候道:“你們就在這外面呆上兩日,朝廷大軍在尉遲恭的帶領下就快殺過來了,還是等叛亂平定之後再回涇州吧!”

說完,騎着這些斥候的馬匹,呼嘯着向涇州城的方向奔馳而去。

剩下的這些穿着內衣底褲的斥候在二月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怎麼辦?難道真在這兒等着?”一名斥候問道。

一名看似領頭的斥候道:“要不我們往南走吧!剛纔那名將軍不是說尉遲將軍來了麼?尉遲將軍肯定和羅將軍打了起來!我們往南走,說不定能遇見尉遲將軍!不過還是先到農戶家裡討些衣物,這天氣可是太冷了!”

另一名斥候有些猶豫的道:“那尉遲將軍能打過羅將軍麼?”

“當然!”那名頭領堅定的說道,“去年尉遲將軍來涇州打突厥人,能在十萬大軍中殺個來回,那種勇猛可不是常人能及的!”

“要不我們回涇州吧?”

“媽的,你想死不要拉着老子去!”頭領罵了一句,開始往南邊走去。

對於這些事情張允文一無所知。此刻的他,正從容的叫開城門,往城內走去。

進了涇州城,張允文等人翻身下馬,到達僻靜之處,將身上的衣衫一脫,便活脫脫的成了一個涇州城的普通百姓。

和以前一樣,先是分散到涇州城的各個地方探聽消息,然後張允文一指一棵粗大的槐樹:“晚上到那裡集合!”

士卒們點點頭,各自不經意的往其他方向走去。或是獨行,或是三兩人結伴。

張允文卻來到槐樹底下,瞅着四處沒人,便在槐樹上刻下一個奇形怪狀的符號和幾個數字若是劉誠那一隊看着這個符號和數字,定會明白其中意思。

做完這些,張允文也緊了緊衣衫,將雙手攏在袖子裡,畏畏縮縮的沿着道路慢慢行走。

很快,夜色籠罩大地。

躲過一隊巡邏的士卒之後,張允文往那顆槐樹下奔去。然而到達槐樹底下,卻沒看見人影。正疑惑間,忽然聽得頭上傳來一聲輕呼:“頭兒,上來!”

張允文擡頭一看,只見樹梢上人影憧憧,也不知有多少士卒聚在上面。

三兩下爬上槐樹,當下輕聲問道:“現在到了多少人?探查去情況怎樣了?”

一名士卒道:“嗯,還差三個人!至於探查的情況,可以說非常糟糕!”

張允文頓時一愣,難道這些士卒也探查不出來一些情況?

那士卒接着道:“我們剛纔交流了一下,除了一位兄弟走狗屎運撞到了那三位統領辦公的地方之外,其餘人連那羅藝的親眷住在何處都不知道!”

他的話音剛落,一名士卒便在黑暗中輕聲吼道:“你說誰走狗屎運?老子可是經過一次次的觀察、跟蹤之後才找到的!你這分明是嫉妒我的成就!”

張允文輕咳了一聲,那名正準備反言相譏的士卒頓時噤聲。

這時候,又有三道人影來到樹下。

張允文輕輕折斷一根枯枝,扔在他們頭上。

三人一上來,便對張允文道:“頭兒,重大發現啦!你可要爲我們記上一功!”

張允文立刻道:“別廢話了,快說!劉誠,你來說!”

劉誠“嘿嘿”笑道:“今日我們在閒逛之時發現了一個小院,裡面竟然有十多名健卒在看守,我們猜測,這裡便是羅藝扣押涇州城將領親眷的地方!”

張允文頓時笑道:“幹得不錯!若是我們救出那些將領的親眷,再派人向那些將領說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逼之以威,那些將領豈不是會反過來幫助我們?”

劉誠聞言,頓時點點頭。

張允文看了周圍士卒一眼,低聲道:“好!我們這次的行動便叫做‘營救人質’行動!”

偵察營士卒對望一眼,心頭不由同時泛起一種念頭:這名字怎的如此古怪!

第123章 朝議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72章 中毒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133章 安置第256章 請客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25章 狼羣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290章 盜竊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65章 抓斥候第109章 押注第286章 來信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78章 開門揖刺第63章 圍獵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94章 凌煙閣第206章 說客第98章 羅藝造反第93章 入見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04章 玩具第285章 餘波第76章 新年第165章 構陷第242章 狩獵第34章 所謂鴿子第291章 引誘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39章 斷腿第286章 來信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74章 李淵到來第370章 薛仁貴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256章 請客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85章 挾持第142章 詩會第207章 投誠第482章 妖僧第507章 大限第307章 遊戲第479章 長安月第87章 復仇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14章 高陽第106章 夜談第307章 遊戲第262章 點將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73章 出發第64章 突厥入寇第21章 情報網絡第248章 王玄策第92章 登基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11章 兵鋒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271章 軍議第38章 遊俠兒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23章 朝議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219章 蘇烈第127章 奚族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32章 歸來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91章 引誘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247章 心意第203章 攻佔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434章 捕獵第33章 賞賜第88章 威逼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15章 使團第141章 赴宴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75章 留在長安
第123章 朝議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72章 中毒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133章 安置第256章 請客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25章 狼羣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290章 盜竊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65章 抓斥候第109章 押注第286章 來信第438章 平定高麗第78章 開門揖刺第63章 圍獵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94章 凌煙閣第206章 說客第98章 羅藝造反第93章 入見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04章 玩具第285章 餘波第76章 新年第165章 構陷第242章 狩獵第34章 所謂鴿子第291章 引誘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39章 斷腿第286章 來信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74章 李淵到來第370章 薛仁貴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256章 請客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85章 挾持第142章 詩會第207章 投誠第482章 妖僧第507章 大限第307章 遊戲第479章 長安月第87章 復仇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14章 高陽第106章 夜談第307章 遊戲第262章 點將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173章 出發第64章 突厥入寇第21章 情報網絡第248章 王玄策第92章 登基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11章 兵鋒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271章 軍議第38章 遊俠兒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23章 朝議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219章 蘇烈第127章 奚族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32章 歸來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91章 引誘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247章 心意第203章 攻佔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434章 捕獵第33章 賞賜第88章 威逼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15章 使團第141章 赴宴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75章 留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