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烽火起

(哈哈,論文終於快搞定了,下午打印去了!)

李靖道:“微臣這裡昨日收到了一份奏章,乃是代州都督,左武侯將軍張公謹所呈,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卻沒有讓內侍接過來,而是大袖一揮:“愛卿你當庭唸誦便是!”

實際上這份奏章李世民已經看過,不過這次讓李靖念,不是念給自己聽,而是念給這衆位朝臣,各方使者聽。

只見李靖挺拔的立在殿中,雙手捧起奏章,口中用醇厚的聲音的念道:“臣謹頓首叩拜:自隋末以來,天下離亂,四海翻騰。北境不安,突厥之罪大也!……今突厥可取,其因有六。頡利縱慾逞暴,誅忠良,暱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諸部皆叛,二也。拓設、欲谷設皆得罪,無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早,餱糧乏絕,四也。頡利疏其族類,親委諸胡,胡人反覆,大軍一臨,必生內變,五也,華人入北,其衆甚多,比聞所在嘯聚,保據山險,大軍出塞,自然響應,六也……”

李靖用緩慢而堅定的聲音唸誦着着份奏章。大殿上寂靜無聲,可聞針落。李靖的每一句話響起,衆武將眼中目光就亮上一分,待到李靖唸誦完畢,衆位武將已經是蠢蠢欲動,面紅如潮了。

“陛下,微臣贊同左武侯將軍的意見!臣願提兵兩萬,北出長城,剿滅突厥!”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首先出列說道。

接着,右衛大將軍程咬金、左武衛大將軍李世績等一干武將紛紛上前附和,要求提兵攻打突厥。\

“藥師,你的意見呢?”待各位武將盡皆請命完畢,李世民作沉吟狀向李靖問道。

李靖眯起眼睛,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凌厲的氣勢:“回陛下,微臣也贊同左武侯將軍意見!這突厥頡利此人,反覆無常,刻薄寡義,既與我大唐盟誓,卻又以助樑師都割據朔方;既知鐵勒向我大唐上表稱臣,又襲擊其使團。此等行徑,天人共憤!所以臣願領兵十萬,踏破突厥牙帳,生擒頡利!”說道最後,已是疾言厲色,振聾發聵了。

“好!”李世民重重的一拍龍椅,發出一聲巨大的響聲,迴盪在寂靜的大殿之內。

他起身搓着手來回在龍椅前走動,雖是有些激動,目光之中卻是帶着冷靜,就像當年他發動一場大戰前夕,都會反覆思考、冷靜分析、權衡利弊一樣。\

看到李世民的這個動作,當年那些跟着他東征西討的文臣武將不由露出一絲懷念的笑容來。

終於,李世民停住腳步,目光堅定,神色從容的說道:“朕意已決,今日下詔,討伐突厥!”

殿上文武頓時齊聲呼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看着滿殿的文武和那些站在後面的使臣,心中豪氣驟升,當下大聲喝道:“傳朕命令,令:李世績爲通漠道行軍總管,李靖爲定襄道行軍總管,柴紹爲金河道行軍總管,薛萬徹爲暢武道行軍總管,由李靖節制三軍!”

此道詔令一下,李靖。\李世績二人出列抱拳領旨。

李世民沉吟片刻又道:“令靈州大都督李道宗節制隴右兵馬,防止頡利南逃西竄。李道玄加冠軍大將軍,領鐵勒諸部兵馬,封鎖大漠,防止頡利逃竄漠北。衛孝節鎮守幽州,防止頡利東逃!”

這幾人此時都在外面,所以不能當面接旨,只能靠調查院的通信系統或是驛站來傳達。

於是,從營州、幽州到雲州、朔州、太原,再到靈州,這道長達千里的國境之上,十餘萬兵馬自李世民詔令頒佈的一刻開始,便慢慢集結了。范陽盧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三家也開始籌措大軍所用軍糧,同時密切注意朝廷動向,大軍調動情況。

一時間,以長安城爲中心,數百信鴿,數千騎士呈散射狀飛速的向各自的目的地。\

李世民在宣佈完命令之後,便下令散朝。衆位將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走。李世民看到這這情況,不由啞然一笑:“衆位愛卿,你們怎的還不離開?”

衆將軍也是“呵呵”一笑:“我們這不是在等着陛下安排差事麼?”

李世民一揮手:“走,到參謀院商量去!”

來到參謀院內,衆人在一張長形桌子邊坐下。一名內侍拉開牆壁上的簾子,露出掛在牆上的一副大地圖,然後輕手輕腳的慢慢出去,帶上大門。

李世民坐在長桌的一端,衆位將軍按職位大小,次第坐下來。

甫一落座,那程咬金就性急的道:“陛下,你也給俺安排一個差事啊!也好讓老程去殺殺突厥人過過癮啊!”

程咬金的話頓時得到了其他沒撈到差事的將軍的齊齊贊同,他們也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李世民微微一笑,壓壓雙手,場面頓時靜了下來:“諸位愛卿不要着急,朕自有安排!”就在那些將軍望向李世民時,只見他指了指李靖:“各位的差事還是由藥師來安排吧!”

霎時間,衆將領的目光又齊齊看向李靖。

李靖慢條斯理的說道:“諸位大人別急,待我慢慢安排過來!”說着,他站起身來,走到那張大地圖面前,拿出一根細長的指揮棒指着地圖道:“我大軍出動,從營州一直到靈州。”說着用指揮棒在地上上輕輕的畫了一道長弧,將大唐北境大部分地區包括進來。\

“十萬大軍分佈於這般漫長的戰線長,爲防止突厥輕騎穿插,攻擊我大唐後路,令:尉遲敬德坐鎮長安,領羽林衛、神策軍、龍武軍三禁衛衛戍長安,防止突厥人穿插攻擊長安。”

聽到這個差事,尉遲敬德不由有些泄氣,但他素來忠厚憨直,當即起身抱拳,表示知道。

李靖手中指揮棒再在地圖上點了一個地方,卻是隴右涼府:“程知節聽令。令:程知節領兵五千鎮守涼府,連同當地守軍,密切注視西突厥、吐谷渾、羌、沙陀諸部動向!”

程咬金等着一雙牛眼睛看了看地圖上的涼府,最後還是抱拳領命,可口中卻喃喃道:“涼府那個地方,鳥都沒有一個,有什麼好守的!老子還想和突厥打上兩場呢!”

不過他的這些話被衆人無視了。\

張允文看着地圖,不由半眯起了眼睛。范陽那邊有衛孝節的大軍鎮守,太原那邊有柴紹的大軍即將集結起來,隴西涼府如今去了個程咬金,這樣下來,三家爲大軍供給軍糧的世家都有重兵守衛。看來李靖,或者說是李世民,對於這些世家是極度的不放心啦。

李靖的目光在衆將領中掃了一遍,最後目光落在張允文身上,皺眉沉思片刻,忽然面露微笑的說道:“允文,此次作戰將會盡數徵調偵察營三千軍士。至於這三千軍士如何使用,老夫想聽聽允文你的意見!”

張允文沉默片刻說道:“可將偵察營分做兩支,我自領一支,做突擊之用。\另一支散佈諸軍,做偵察之用。”

李靖聽罷,微微一笑:“偵察之用?允文此言何意,難道不知道我諸軍之中,皆有斥候,何須偵察營軍士前來?”

張允文卻是滿是自信的笑道:“大將軍此言差矣!末將對手下的偵察營極有信心。那軍中斥候懂得測繪地圖麼,畫出附近山川地貌,敵營兵力佈置麼?能喬裝深入敵營,化裝成敵軍做內應麼?能於潛入敵營,梟敵將首級麼?能在亂軍混戰之中,驍勇異常,以一當十麼?”

衆將領聞言,頓時有些驚奇的議論起來。

李靖目光中精光閃過,當即笑道:“好!那老夫同意允文的方法!這偵察營就散佈諸軍!”

張允文拱手行了一禮,正要坐下,忽然又似想起了什麼,又直起身來,對李靖說道:“大將軍,末將還有兩個建議!”

“你說!”

“一是關於我大唐軍事學院新組建的炮兵部隊。\如今一共擁有炮兵四百多人,迫擊炮三百多門,可對突厥騎兵的集羣衝鋒有非常大剋制作用。所以末將建議這炮兵集中使用,由大將軍親自帶領。”

想起當初試炮的時候那火炮的威力,李靖頓時笑逐顏開:“好!允文此言,正和我意!”

然而張允文回身一瞥,卻看見了李世績不滿的眼神,當下向李世績拱手道:“大將軍,末將手中尚有手雷萬枚,不知大將軍是否有興趣?”

李世績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滿是嗔笑的說道:“允文這是幹什麼?實在是太客氣了!既然這樣,老夫也不推辭了!”

平衡了這兩位大將軍之後,張允文不由暗自慶幸,幸虧那柴紹和薛萬徹沒在長安,若是在長安,恐怕自己還得拿出兩筆物資出來。

“末將的第二個建議卻是關係參謀院的!”張允文又向李靖拱手道,“軍事學院參謀系如今已有三百多人,對了,還有指揮系的二百多人,末將建議將他們都調到戰場上去磨礪一下。只有經歷過戰爭的學員纔有可能成爲合格的參謀、將軍!”

此言一落,在一旁閉目傾聽的李世民陡然睜開雙眼:“允文此言,深謀遠慮,朕甚幸喜,準其建議!就讓那些小傢伙們上上戰場,見見血腥!”

見李世民說話,李靖走回長桌邊坐下。

李世民雙手撐在桌子上,目光掃過座中將軍:“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意見?”

下面頓時一片沉默。

“好!”李世民一下子直起身來,走到地圖旁邊,目光掃了一眼地圖,驀地轉身道:“衆將官聽令:此次討伐突厥,茲事體大,不容有半點問題。所有將官,皆歸李靖節制,不得有誤!”

“諾!”衆將領同時抱拳大聲說道。

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507章 大限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30章 歸附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80章 歸程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17章 憲兵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2章 牧馬之計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62章 平息第302章 憤怒第145章 太學生第15章 夜襲第320章 趨利第23章 進身之資第72章 中毒第208章 康蘇密第223章 談判第1章 徐二狗第244章 麴文泰感想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275章 反殺第140章 試炮第199章 漠北第284章 伏誅第218章 遲滯第290章 盜竊第479章 長安月第226章 獻舞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66章 五隴阪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38章 驛站內第59章 豳州事發感想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8章 遊俠兒第320章 趨利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18章 聚散第181章 剿匪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67章 初戰第262章 點將第50章 再回長安第231章 商論第211章 兵鋒第52章 上門說親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62章 平息第473章 第一步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323章 百騎第260章 吐谷渾第11章 路上練兵第272章 張網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06章 夏令營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257章 生了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70章 韓氏姐妹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68章 離間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7章 異動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54章 裴行儉第133章 安置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10章 破城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180章 歸程
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507章 大限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30章 歸附第61章 楊文幹反第180章 歸程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317章 憲兵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2章 牧馬之計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62章 平息第302章 憤怒第145章 太學生第15章 夜襲第320章 趨利第23章 進身之資第72章 中毒第208章 康蘇密第223章 談判第1章 徐二狗第244章 麴文泰感想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275章 反殺第140章 試炮第199章 漠北第284章 伏誅第218章 遲滯第290章 盜竊第479章 長安月第226章 獻舞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66章 五隴阪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38章 驛站內第59章 豳州事發感想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8章 遊俠兒第320章 趨利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18章 聚散第181章 剿匪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67章 初戰第262章 點將第50章 再回長安第231章 商論第211章 兵鋒第52章 上門說親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62章 平息第473章 第一步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323章 百騎第260章 吐谷渾第11章 路上練兵第272章 張網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06章 夏令營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257章 生了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70章 韓氏姐妹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68章 離間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7章 異動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54章 裴行儉第133章 安置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10章 破城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180章 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