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

bookmark

回到府上,蕭瑀直接把蕭然叫到了書房。

看到蕭然此時還一臉茫然,蕭瑀略作沉吟,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剛纔不該那樣對待江南的那些人。”

“呃……”蕭然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

見到蕭然此時還不瞭解自己的用意,蕭瑀不由嘆息一聲,但還是教導道:“你們恐怕不瞭解楊帆此人的性情,因此纔會三番四次的對其挑釁,以爲只要大家團結一致便可對抗他,唉,你們實則大錯特錯了!”

“楊帆是什麼人啊?他敢打親王,敢打大臣,更一次次讓趙國公這個老狐狸在栽跟斗,他會怕你們?”

“再說,你們去打聽打聽,當初楊帆在長安的時候,對他的彈劾還少麼,可他錢照賺,官照升。”

“這次跟着王家一起彈劾楊帆,即使有長孫無忌的幫襯,這事我認爲也只有一半一半的機率。”

“更何況,你長孫無忌的性格,他絕對會留一手,不可能全力幫襯。”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若弄不過楊帆,江南必然會自食惡果,誰跳的越兇,承受的後果越大。”

“更主要的是,此子在軍中的口碑很好,不管是李靖李績,還是程咬金秦瓊,就連魏徵這個油鹽不進的老傢伙也對他另眼相看,想要扳倒他何其難也。”

“更何況,楊帆行事率性而爲,根本不考慮後果,根本不按照官場的那一套,先前差點命喪雲臺山,若再去惹他,恐怕會受到他雷霆的報復。”

“因此,剛纔我纔沒有在衆人面前表態,這也是爲了萬無一失。”

“再說,此次楊帆大張旗鼓殺了黃氏子弟,同時讓人上門討錢,還把這些事弄得滿城皆知,誰知道會不會是楊帆設下的圈套?”

蕭瑀循循善誘,輕言細語的教導蕭家這個年輕後輩,爲他分析了各種可能。

這話雖然未必全部如此,可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聽到這番分析,蕭然不然嚇出了一身冷汗。

若真是楊帆設下的局,讓反對他的江南士族全部跳出來,從而一網打盡,那也太毒了。

楊帆絕對擁有這樣的智慧。

至於楊帆會不會輕易大開殺戒,導致江南動盪,誰又敢去賭呢?

再說,人家楊帆小小年紀就已經是縣公,更是娶了高高在上的兩名公主。

人家的眼光是在廟堂之上,區區江南一隅,不過是他的踏腳石罷了。

即使把他們江南士族殺光了,最多也只不過被皇帝調回長安,雖然會影響一些前程,但絕對不會太大。

而江南士族所謀,乃利益而已。

用江南士族所有的身家性命去賭楊帆的前程,當然是不划算的。

蕭瑀已經把話跟蕭然挑明瞭,他不會冒着蕭家敗落的風險去打頭陣。

知道了蕭瑀的決定,蕭然開口問道:“伯父,依您之見,那咱們蕭家該如何做?難道就這麼幹看着?萬一江南士族那些人真把楊帆逼出江南,到時候咱們該如何自處?”

蕭瑀不答,反而問道:“咱們蕭家能夠立足江南,是靠他們嗎?”

蕭然聽明白了蕭瑀言外之意,說道:“那難道咱們就眼睜睜的看着咱們江南的力量被削弱?假如那些人以後對咱們蕭家懷恨在心這該如何是好?”

蕭瑀淡淡的說道:“咱們蕭家已經提醒過他們不要和楊帆作對,後果當然是他們自己承擔。”

“畢竟咱們老早就警告大家不要招惹楊帆,偏偏誰都不聽,這能怪誰?”

蕭然略一思索,便於明白了蕭瑀的意思。

確實,蕭家老早就警告大家不要輕易招惹楊帆,偏偏誰都不聽。

假如以後真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只能怪他們自己。

如今他們還要將蕭瑀請出來打頭陣,蕭瑀拒絕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至於跳的最兇的王家,蕭瑀纔沒空搭理他。

王羽這傢伙信誓旦旦聯合衆多江南士族一起彈劾楊帆,現在卻來找蕭瑀,讓他打頭陣。

這不是名聲王家賺了,幹活卻讓蕭家來幹麼?

鬧到現在這種境地,事情已經完全脫離王家的掌控,最後卻還要腆着臉來央求蕭瑀出面。

這想的也太美了!

不過,還真別說,江南士族的領袖還得是蕭家!

江南的話事人依舊還得是蕭瑀!

至於王家,想要當江南的領袖,還差得遠呢!

之所以想一起打壓楊帆,蕭然也只不過是想重整蕭家的聲望,向江南士族展示蕭家的肌肉。

既然蕭家一直是江南士族的領袖,那就何必展示肌肉呢!

想通了這點,蕭然不再提彈劾楊帆一事。

望着蕭然瞭然的表情,蕭瑀嘆了口氣,不由揉了揉太陽穴。

年歲漸長,精力愈發不如從前,但彈劾楊帆這事他卻不能真的不管。

作爲江南士族領袖,他總不能看着所有的江南士族跳入火坑,總要留一些火種呀!

唉,等到此間事了,蕭瑀決定再也不管江南之事了,那些傢伙想怎麼鬧就怎麼鬧。

蕭家的事兒他也不想管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

他這一把老骨頭爲了蕭氏拼命大半輩子,如果兒孫不爭氣,家族該敗落還是敗落。

命侍女爲他換上官服,用淨水浸溼了帕子,擦了擦臉,蕭瑀提了提精神,對着蕭然吩咐道:“待會兒我得進宮一趟,你帶着這封信回江南交給族老,就說這是我的意思。”

щшш ▲тt kΛn ▲¢ ○

蕭然有些吃驚,遲疑道:“伯父不是說不管這事兒了麼,怎麼還要進宮……”

原本蕭然以爲蕭瑀說進宮探聽陛下的口風只是給那些人的安慰,沒想到真的會親自去。

蕭瑀解釋道:“你啊,還年輕,經歷的事太少了,目光太短視。”

“這次進宮只是表達一個態度罷了,這也是給江南士族縱容的一個交代。”

“至於去做什麼,怎麼做就是我自己的事兒了。”

“再說,根本不必要探聽陛下的口風,因爲陛下絕對不會的輕易把楊帆給調回來。”

“你們啊,根本不知道楊帆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你們都只是看到楊帆的年紀,認爲他是靠着娶公主才得以倖進。”

“如果真是這樣,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爲他駙馬的光環讓你們忽略了他的才華和能力。”

“更主要的是,此子深知陛下的脾性,知道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咳,他早已是簡在帝心,只要這小子不自己作死,以後絕對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說着,蕭瑀頗有些感慨的喃喃自語:“你知道那小子今年多大麼?才十九歲啊,再過十年都未及而立之年?人家小小年紀就已經是封疆大吏,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可以做到,你們去對付這樣的人,豈不是自討沒趣!”

蕭班心裡微微一驚,未料到蕭瑀對楊帆的評價居然高到這種地步!

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確實是夠嚇人的!

那豈不是是說除了皇帝,連那些親王都比不過。

不過確實如此,人家楊帆二十不到,若是一直這樣,執掌中樞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妥妥的妖孽啊!

蕭然再也不敢怠慢。

本想留在京城看事態的發展,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了,還是趕緊回去勸勸各位施老吧!

趕緊更換了衣衫,蕭然拿着蕭瑀的書信,帶着一衆僕人急匆匆趕回江南。

……

長安的初冬已經開始寒冷,可甘露殿內卻溫暖如春。

熱氣與檀香的味道摻和在一起,讓人頭腦清醒。

此時李二陛下正手捧着奏摺,看得聚精會神,連岑文本的通報聲都未聽到。

直到岑文本擔心皇帝出了意外,這才走了進來。

見到皇帝無事,岑文本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作爲皇帝的秘書郎,可謂是前途無量,岑文本可不想在這節骨眼上皇帝出了問題。

畢竟,誰知道下一任皇帝會不會重用自己。

剛剛殿內鴉雀無聲,若不是內侍明確告知皇帝在殿內,他差點以爲沒有人呢。

等了好一會兒,也沒見到皇帝擡頭,岑文本不由好奇問道:“陛下這是在看什麼呢,如此入神?”

說着,眼神不停的在皇帝手裡的奏摺上掠過。

李二與岑文本的關係甚是親近,要不然也不會任命岑文本爲中書舍人。

要知道秘書郎遷中書舍人那可是掌管帝國文書機要的位置。

一般來說,皇帝參閱的奏摺都要經過岑文本的手中才轉交到皇帝的案桌上。

很顯然,皇帝手上的奏摺岑文本並未見過。

說明這份奏摺是直接越過了各部閣直接到皇帝的手中,所以岑文本才這麼好奇。

要知道,越過閣臺參奏,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權力。

見岑文本好奇的樣子,李二陛下晃了晃手上的奏摺,苦笑說道:“這是今天剛剛送到的奏摺,是江南楊帆那廝送來的,你也知道,那傢伙就是個混球,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本來奏摺都要通過閣臺之後轉交,但那小子卻以緊急軍務的名義直接送到了朕的手上。”

“你看,這份奏摺足足有十幾萬字,比一本書都還厚。”

“更主要的是,這小子裡面寫的東西朕有好多都看不懂,簡直就是個混球東西。”

聽聞李二陛下打趣楊帆,岑文本也笑了起來。

跟旁人是因爲楊帆前程似錦才高看一眼不同,岑文本卻是因爲李恪的原因。

作爲李恪的堅定支持者,楊帆與李恪的關係極好,自然而然,岑文本對楊帆的感官也不錯。

本來岑文本也不是那種膚淺的人,因爲很多與李恪關係好的他也看不上眼。

不知怎地,岑文本卻對楊帆特別有眼緣,就連岑文本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用別人的話說,也許是王八對綠豆,真看對眼了!

後來接觸到了楊帆更多的信息,岑文本這才明白自己的好感從何而來。

天才才明白天才的內心……

更何況,楊帆的各項舉措簡直就超越了岑文本這個天才的認知。

這簡直就是知己般的心心相惜。

至此,岑文本才知道爲何自己總是下意識的對楊帆有好感。

這並非僅僅是因爲李恪……而是這個人有驚天之才,與自己是同一類人。

看着李二陛下手上如同一本書的奏摺,岑文本好奇地道:“陛下,不知大都督又有了什麼對帝國有利的建議?可否給微臣一觀?”

“說實話,微臣不僅對大都督的才情佩服,對他的治國之策也是期待的很啊!”

李二陛下坦然說道:“這有何不可?這份奏摺本來也需要你進行收錄,不過,這字數和內容太多了一些,可要花些功夫。”

言罷,將手中的奏摺遞給了岑文本,甚至讓一旁的宮女給他拿來了一張椅子。

岑文本心中感動,感恩過後,便在李二面前仔細的翻看楊帆的奏摺。

當然,李二陛下也不閒着,拿起其他奏摺又繼續看起來。

時間悄然而逝,很快一個時辰過去。

等到岑文本將厚厚的奏摺看完,這才擡起頭,目光灼灼的看着李二陛下,同時感嘆道:“大都督才華過人,所奏之事天馬行空,但又極其合理,微臣佩服。”

岑文本有過目不忘之本領,看了一遍,奏摺的內容都已經瞭然於胸。

這份奏摺是對楊帆在江南構建經濟體系框架的闡述和規劃。

雖然目前只是在江南推行,但岑文本可以想像,一旦在江南試點成功,絕對可以用在整個大唐帝國。

“哈哈……”

聽到岑文本的讚譽,李二暢快的笑了起來。

不管怎麼說,楊帆可是他發現的人才。

更主要的是,楊帆是他的女婿呀,算是已經牢牢在他的戰車之上。

有這樣的人才爲他效力,當然是心情舒爽。

放下手中的毛筆,李二陛下伸個懶腰,展顏笑道:“難道愛卿看懂了楊帆那廝奏摺的內容?到此時朕還是一知半解呢,要不你說說自己的見解?”

岑文本坦然道:“陛下,這份奏摺的信息量太大,而且裡面的內容很多都是微臣聞所未聞的,說到見解談不上,不過,臣認爲大都督在江南推行的這個經濟金融中心計劃確實對帝國有利。”

“只是江南形勢複雜,各大士族的實力盤根錯節,稍有不慎,便會受到阻撓,是以,微臣覺得大都督的計劃想要成功任重而道遠。”

李二陛下大樂,揶揄道:“你呀你,現在也會說官面話了,不過你也說的不錯,這計劃雖好,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啊,但楊帆那小子能讓你說出佩服二字,也算是天下獨一份了。”

岑文本爲人方正嚴謹,平素很少稱讚別人,更不用說佩服了,楊帆的計劃能夠得到岑文本肯定,絕對算是絕無僅有。

聞言,岑文本連連擺手:“陛下謬讚了,微臣愧不敢當,說起來,文本只是個普通人而已,哪敢評論別人。”

“再說,大都督雖然年輕,但滿腹才華,微臣對他的敬佩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陛下能夠於微末選拔出楊帆這樣的人才,真是慧眼識珠,這纔是讓微臣最佩服的。”

聽到這話,李二陛下哈哈大笑起來,甚是開懷。

即使是聽慣了馬屁,誰又不想多聽聽呢。

更何況,像岑文本這樣的人才那可是很少拍馬屁的人說出來的話更顯真誠。

笑罷,李二陛下問道:“說來說去,愛卿只說了這個計劃很好,但可曾看懂裡面的深意?”

岑文本輕輕放下奏摺,感嘆道:“奏摺裡面的內容字字珠璣,句句玄機,微臣並未完全理解,還請陛下解惑,唉,難怪陛下常常說駙馬有宰輔之才,以前微臣還有些不服,現在看來,臣不如多矣!”

能夠成爲皇帝的機要秘書,自然是心思玲瓏之輩。

雖然理解了楊帆這份奏摺的內容,但也不能說出來呀。

沒看到皇帝涌涌欲試,就是想高談闊論裡面的內容。

如果自己不知死活先去談論,豈不是少了皇帝的興。

岑文本當然不會去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讓皇帝偶爾裝一下逼,更能討皇帝的歡心。

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八章救兵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七百二十三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終於落了下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四百五十九章命案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性第二十二章老李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五百零九章包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長生不老的美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的主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六百六十七章收割世家第四章 賜美人第三百零六章大軍開拔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五百六十一章區別對待第六百九十七章錢財動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三百六十章提點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三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手術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四百五十九章命案第五百九十章解開心結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報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五十三章 陰謀初見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二百八十一章水泥=國之重器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六百三十三章強悍第四百八十章春耕祭祀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發國難財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一百一十五章 挖坑自己埋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
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二百二十八章救兵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七百二十三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終於落了下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四百五十九章命案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性第二十二章老李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五百零九章包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長生不老的美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的主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六百六十七章收割世家第四章 賜美人第三百零六章大軍開拔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五百六十一章區別對待第六百九十七章錢財動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三百六十章提點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三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手術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四百五十九章命案第五百九十章解開心結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報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五十三章 陰謀初見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二百八十一章水泥=國之重器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六百三十三章強悍第四百八十章春耕祭祀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發國難財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一百一十五章 挖坑自己埋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