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封爵鎮南王

何謙道:“莫非叔寶要北上?”

“非是北上,乃是東進!”

“東進?”

“不錯!”

劉召道:“晉將亡,晉國各謀生路的人不在少數,召這一次南下,定斬獲不俗。”

聽到這裡何謙更是駭然,東晉的情況有多少惡劣,何謙其實也非常清楚。像出身義陽周氏周勰本無反意,但是爲了保全家人,只得委身從賊。現在魏國兵馬大舉南下,那麼投降孫泰也是投降,投降魏國也是投降,更何況投降魏國也可以獲得一個官身?

在這個時候,大廈將傾,誰不會謀取自己的前程?

在這個世界上,所謂的忠誠,就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一旦籌碼夠了,那麼背叛起來,也沒有任何壓力。汪精衛爲何降日當漢奸?還不是因爲他是國民黨總裁,卻被老蔣死死的壓制住,沒有實權,不甘心居屈人下而已。

何謙再一次冷哼一聲:“這些多餘的廢話就不用繼續說下去了,想必貴使前來可是帶了條件來談的,直接把條件說出來,合適就謙就改旗易幟,如果不合適大家就戰場上見!”

劉召聽着這話,卻是沒有表現什麼意外之色,依舊是面帶微笑道:“既然何帥急着想要知道我們的條件,那麼我也就不再多說了!條件有三個,其一,轉武爲文,一州刺史之位,掌民政,州限江、交、廣、荊、益可任取其一。”

何謙道:“此不妥,謙出身雖然卑微,但是也算乞活將門,對於民政陌生,卻熟悉軍務。”

亂世之中,有兵有將才是草頭王,沒有兵馬,誰會正眼看你?這點何謙看得比較通透。

劉召道:“其二,所部改編,按照魏國軍制編爲一軍,下轄三營,何帥可爲寇軍將軍,所部駐防朔州。”

何謙搖頭道:“那其三呢?比如一州之督護?”

“督護倒不可能了!”劉召道:“我大魏沒有督護之職,將軍若選其三,那就是封爵南充郡公,賜田三千畝,食邑四千戶,賞三千萬錢。”

何謙開始深思起來,封爵南充郡公,食邑四千戶,賞錢三千萬。聽上去似乎不錯,事實上呢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坑。魏國的王爵爵位雖然沒有晉國多,可是候爵以上卻多達四千餘位,至於伯、子、男這些爵位都加上,至少一萬出頭。任何東西只要多了,都是白菜價了。爵位也是一樣的。

何謙其實也知道魏國的一些情況,像爵位這個東西在東晉非常值錢,也有特權,可是在魏國卻僅有一份俸祿。既沒有插手朝政的權力,也不可以影響封邑的政務,完全就是罷設。至於食邑的收入,魏國和晉國其實都差不多。晉國的稅重,但是人均地少,而魏國四千戶所擁有的土地,至少是東晉萬戶自耕農所擁有的田地。咸和五年(330)實行丁賦,一畝三升。三四六年後改行口稅,一口三斛。就是每個人收三石糧食,四千戶按照每戶五人計算,這一年下來就可以收六萬石糧食,每石糧食均價六百錢,每年就可以收三千六百萬錢的稅。當然除了田稅,還有服役,在役法上,東晉規定“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爲丁”,這與西晉同。“男年十六亦**,年十八正課,六十六免課”。這比西晉役及十三歲以上要輕。特別是關於“其男丁,每歲役不過二十日”,已開北朝與隋朝規定每年役期之端,二十日與隋同。另有“又率十八人出一運丁役之”的規定。當然也可以不服役,以日二十錢替代。

食邑中的無論是役錢還是稅錢,賦錢,全部收益都歸封爵者。這樣粗略計算下來,一個郡公一年可以得到食邑供奉,四千四百萬錢。可是魏國卻非常坑了。魏國的稅制基本上是採取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每年各地都會在監察御史的監護下,進行計算收成,然而根據收成進行抽成。百姓收三十石,官府取其一。由於魏國分田畝數比東晉要多,百姓收入自然會多,這四千戶人家,基本上平均可以收入六十或七十石糧食,甚至比東晉徵收的糧食更多,風調雨順,就可以收至少八萬石糧食。收入在四千多萬錢左右。

但是這四千多萬錢卻不是食邑個人所擁有,中央財政雖然不抽這些稅,但是卻會讓地方官府按照需要開支,如果修橋鋪路、辦學費用等等。這些稅款,基本勉強保住地方官府收支,至於餘額,基本上不用想了。如果當地地方官敢給食邑個人預留稅款,那麼這個官員在考評的時候絕對是差評,升官不用想,不是去西北吃沙子,就會發配到遼東堆雪人。所以魏國的勳貴們,基本上只有一個爵位俸祿。

對於何謙來說,一個公爵只是名義上好聽一些,事實上他並不能獲得多少好處。至於在食邑內安插自己的部曲,那也不可能,全國上下無數御史和言官都盯着各勳貴的封地,一旦這麼做圖謀不軌的帽子就會蓋上來。有罪沒罪,慢慢審查吧。

至於部隊改編,魏國是採取非常嚴厲的軍政分離,將士分離。每一名士兵都會在銀行開一個戶頭,軍餉發放都是直接到帳。將領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自然談不上如何籠絡將士。而且士兵委員會雖然不會干擾將領的具體指揮工作,可是一旦徇私舞弊,拒絕執行軍令,或者投降、叛亂什麼的,那些士兵委員會的成員就會在第一時間奪權,抓住和直接殺掉叛將。可以說一旦何家軍接受魏國的改編,何家軍就不會再姓何了,而是徹底姓魏,忠於冉氏了。

這是何謙不能接受的,至於成爲一州刺史,掌握民政之權,何謙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奈,讓他帶兵打仗,他雖然不算是一流名將,至少也算中上之資,可是治理地方,卻是完全沒有經驗了。

劉召自然清楚何謙想要什麼,何謙雖然沒有稱霸的野心,可是卻有割據一方的心思。何謙最理想的就是表面上效忠魏國,在自己的地盤上事實獨立,軍事最多向中央報備,而財政最多向春秋時期一樣,定期繳納一定的稅賦。

然而這個條件,對於一心想加強中央集權,統一天下的冉明來說,自然是不會接受的。冉明早已經皇家特衛明確的指示,這種投降條件不能答應。劉召道:“天下雖大,都是大魏必得之地,不會讓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何謙已經準備端茶送客了。但是劉召下一句但是卻是讓何謙停了下來。

“晉國原二十一州,大魏是必得之地,這二十一州之內自然不行。但是這卻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行啊?”劉召道:“何帥麾下將士不少,三萬五千將士需要吃飯,地方小了養不起,不知道越裳能不能容納何帥麾下將士就食?”

聽到這話何謙腦袋快速運轉着。越裳也是百越的一支,擁有“金齒”、“銀齒”、“黑齒”、白衣”、“白夷”、“擺夷”等稱號,當然最主要是越裳國是寧州最不安定因素之一。周仲孫的部曲主要職責就是彈壓越裳一國。

當時,冉明雖然不清楚越裳是哪一個國家,可以看了地圖之後,突然發現這個越裳國建立在緬甸緬中省內比都,區域大體就是緬甸撣邦中南部和緬中省大部。主體民族應該後世撣族的祖先。

這個民族非常好鬥,也最不安份。他們時降時叛,漢族官員不懂當地民族語言,不熟悉當地民族文化,難於溝通,往往產生誤解。同時,這些部族又被特殊的地理因素分割在不同的閉塞地帶。最終在南北朝時期了奴隸制的部落聯盟越裳。當然這個越裳此時還不算是國家,只是一個統一語系的部落聯盟,部落聯盟內也爭戰不休。

在這個時代,冉明的目的是儘可能的拓展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東南亞不說了,冉明勢在必得,至於整個中南半島,冉明更看重的還是後世的緬甸。緬甸不僅擁有出海口和天然良港,有了緬甸,就可以把印度洋控制爲魏國的內湖。

要看中國歷史其實也很容易發現,在三國之前,中國所謂的核心地帶,也其實就是黃河流域和江淮流域,對於長江之南,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控制。可是孫堅在江東崛起,他們孫氏數代經營,把百越殺得七零八落,有效的融合了百越諸蠻,把漢化深入地方。而趙佗,把嶺南納入中華傳統勢力圈,自然也功不可沒。

所以在統一之戰,那些有割據之心的軍閥,冉明也不打算斬盡殺絕,而是準備利用他們繼續開拓疆土。如果何謙願意放棄部分權力,消除自立之心,冉明少不得會給他一個軍的編制,即使改制後,也至少是一箇中將軍長。然而何謙卻選擇繼續割據,那麼就容不得他了。如果願意接受冉明的安排,率部進駐越裳,冉明固然會在後面給他一定的器械和糧食的支持。

冉明採取曲線的形式擴張,其實是有他的理由的。人都是自私的,秦軍徵南大軍在嶺南其實最開始非常苦逼,雖然秦軍戰鬥力強悍,但是非戰鬥減員非常嚴重。隨着秦朝失去對徵南軍團的控制,趙佗上位,就有了自立之心。所以加速與土著民族的融合,把嶺南土著民族融合在一起了。當然孫氏也是如此。人只有在自己關係着自己利益時,纔會盡心盡力。當何謙爲了控制越裳,肯定會融合越裳土著諸族,等完成民族融合,迴歸也就水到渠成了。

“只要何帥效忠魏國,除了二十一州之外,其他地方都好說。不知何帥對大魏鎮南王這個職位如何看?”

“封王,如果是鎮南王?”聽了這話何謙內心裡不激動那是假的,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幾人可以稱孤道寡?這個聽起來誘惑不小,事實上卻不是那麼好做的。光越裳的土著人口足足有數十萬人,這些如同猴子一般的土著,儘管戰鬥力不強,可是正應了那句話,癩蛤蟆爬腳面,它咬不死你能噁心死你。

首先如今的越裳名義上歸寧州管轄,但是大部分處於土著部落控制之下,西部的孟卯部落控制下,自己要想掌控越裳,,就得從土著軍手裡搶過來,可是那土著會肯把越裳拱手相讓嗎?絕對不可能。到時候後邊的魏軍就能夠笑看自己和土著拼死拼活了。

而且退一步說,就算自己拿下了越裳,但是等魏軍徹底拿下寧州之後,接下來肯定是要繼續南下,魏軍除了要進攻廣州和交州,瓊州外,他們會不會進入越裳?如果要進入越裳到時候自己豈不是又會和現在一樣,陷入兩邊爲難的境界。

或許是看出了何謙的顧慮,劉召當既拿出了丹書鐵卷。這個丹書鐵卷當然不是鐵牌,而是指用硃砂寫成的盟約材料,鐵意味着永不改變。

丹書鐵券:皇帝與大臣之間訂立誓約的書面材料。(簡稱“鐵券”,民間俗稱“免死牌”),是封建帝王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類似於現代普遍流行的勳章獎章,只不過其形制稍有不同,內涵較爲寬泛。但從其源流、功能、性質等進行考查,可以認爲“鐵券“是勳章的雛形。

何謙對於這個丹書鐵卷可是早有耳聞,只是沒有見過。打開鐵卷一看,上面用硃筆寫着,弘始元年丁酉日(七月四日)大魏皇帝封何謙爲魏國鎮南王,世襲罔替,建鎮南國,定都鎮南城(內比都)。魏國與鎮南國以湄公河爲界,湄公河之北屬魏,之南爲鎮南國境。按制鎮南國享受大國待遇,可建上、中、下三軍,每軍五千,另準其建王六軍。每年上貢十萬金,布、絹、絲各三千匹。

當然丹書鐵卷裡還詳細的書寫着鎮南國向魏國承擔的責任,比如外交統一,這個時候鎮南國不能與魏國中央朝廷宣戰國建交,也不能有經貿往來。當然,在鎮南國遭遇敵國攻擊,若鎮南國需要,魏國可出兵支援鎮南國。

這個時候,何謙看到冉明親筆書寫了如有違誓天譴之。在這個時代,可不像後世拿發誓當放屁,人們還是比較重視誓言的。何謙隨即向劉召道:“某隨誓死效忠皇帝陛下!”

劉召滿臉堆笑道:“如此,外臣就恭喜鎮南王了。”

何謙隨即招集江州督護軍,向諸將宣佈效忠大魏,改旗易幟。當然這些將領也非常開心,畢竟任何一個將領面對魏國軍隊都壓力非常大。能不打是最好的選擇。就在劉召成功說降何謙之後,另外一路皇家特衛特使也成功的說降了周仲孫。

可是周仲孫居然和猜測的不一樣,並沒有接受魏國拿出了扶南王爵位,而是採取招降第二計,所部接受改編,願領一軍,鎮守一方,不過問政務。這樣的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隨着周仲孫與何謙二人投降,司馬聃所部僅有不足二十萬軍隊中,將近七萬人馬已經投降了魏國,三分之一的兵力沒有了。更加嚴重的是,司馬聃派出司馬晞率領右統軍、左統軍爲討賊大軍主力救援無錫,在這個時候,米利和水師被牽制在歷陽,而建康僅不足四萬軍隊。而且這四萬軍隊都是司馬聃的王六軍,也是中央禁軍,基本上沒有打過仗的少爺兵。

出現這種情況,立功心切的劉鵬和賈信二人立即找上了劉召,三人暗中商議一番,拿出一個決議。以劉鵬、賈信所部加上何謙、周仲孫所部,全軍將近八萬人馬,準備拿下建康,擒獲司馬聃向冉明獻禮。

緊接着形成決議後,周仲孫利用其嫡系力量駐防燕子磯、幕府山一帶的便利之機,讓心腹將領帶着親衛進城。擁有影子,司馬聃當然知道周仲孫的人進城了。只是司馬聃見周仲孫所部進城的四個校尉,帶着親兵三四百人,也沒有太過在意。因爲影子打探到的消息是,周仲孫的將領全部去了青樓喝花酒。

喝花酒只是打掩護,真正的目的是與皇家特衛情報人員接頭。有了這三四百精幹的力量,配合皇家特衛情報人員與行動處成員,加上冉明曾在建康秘密積攢的力量,總共得到數千兵力,開始在入夜時分真正行動。

第762章責任內閣最大的功能就是背黑鍋第045章一刀殺王第647章千萬別得罪女人(三更)第279章創辦報紙(七更)第444章設壇祭天求神助(四更)第955章最後的決戰第239章人不如羊(三更求訂閱)第984章有錢就是原罪第1122章後悔來到世上第1035章渾水摸魚第326章華夏九服第008章命已許國第264章美女賭注(四更)第1024章非我族類不降既滅第505章天下間最永恆的是利益(三更)第197章名聲在外(一更求訂閱)第1131章科技發展規劃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151章爭奪民心(第二十章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十)第229章慈母敗兒(二更求訂閱)第266章吳郡陸氏(一更)第235章天降殺神(六更求訂閱)第566章執行力纔是最關鍵的(一更)第081章復聖後裔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1112章天子生氣後果很嚴重第945章生命在運動大魏在於折騰第396章一手孔孟一手鋼刀(四更)第281章愧不敢當(二更)第242章猶如神助(六更求訂閱)第808章最偉 大的民族第872章奇襲摩天嶺第622章做啥美夢呢第1135章歡迎回家第663章今生今世永不相負第949章宏偉的藍圖第536章瘋了瘋了全都瘋了(四更)第474章垂死掙扎迴光返照第263章才女逃婚(三更)第765章一錘子買賣買定離手第846章幹得漂亮第509章驕奢淫逸亡國之道(一更)第901章爛泥扶不上牆第341章黑夜襲殺(四更)第406章西涼狼煙再起(四更)第565章朕要與朕的將士們一起戰鬥(六更)第505章天下間最永恆的是利益(三更)第019章絕戶之計第598章王景略被綁架(三更)第004章是敵是友第995章奇兵行險第1000章泰米爾戰士第096章刁蠻公主第344章以血還血(一更)第870章沒有輸贏只有生死第440章虎落平陽遭犬欺(六更)第957章秘密消息第331章襄陽太守第227章互派大使(三更求訂閱)第068章千里尋父第686章士爲知己者死第313章齊人之福(一更)第1003章金奈戰役第360章一場豪賭(三更)第721章冉氏不死香火不滅第993章沿河伏擊第265章妙不可言(五更)第014章初戰告捷第368章河東薛氏第694章想死門都沒有第956章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第583章風雲突變太子返鄴(二更)第1037章梅花香自苦寒來第442章冉閔無恙天塌下來也不怕(二更)第850章命運之戰第65章試着享受第1131章科技發展規劃第282章大禍臨頭(三更)第425章屋漏偏逢連天雨(四更)第688章實在是太激動了第951章男人豈能讓女人流淚第425章屋漏偏逢連天雨(四更)第327章啓明書院第612章試探試探個卵第822章仗有你們打的第662章胸大無腦說的就是你第1108章大國爭鋒實力至上第479章千萬不要小看女人(一更)第1010章以血肉殉國第523章所謂的忠誠就是背叛的籌碼不夠(三更)第416章孺子心歹毒(一更)第364章利益衝突(七更爲舵主山河有夢萬賞加更)第895章莫名不安第956章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第606章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一更)第233章經濟戰爭(四更求訂閱)第415章燕國自主降魏(八更爲堂主天小雪萬賞加更)第905章長歪的科技樹第620章苻堅你贏個屁第1032章去魏國尋找答案
第762章責任內閣最大的功能就是背黑鍋第045章一刀殺王第647章千萬別得罪女人(三更)第279章創辦報紙(七更)第444章設壇祭天求神助(四更)第955章最後的決戰第239章人不如羊(三更求訂閱)第984章有錢就是原罪第1122章後悔來到世上第1035章渾水摸魚第326章華夏九服第008章命已許國第264章美女賭注(四更)第1024章非我族類不降既滅第505章天下間最永恆的是利益(三更)第197章名聲在外(一更求訂閱)第1131章科技發展規劃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151章爭奪民心(第二十章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十)第229章慈母敗兒(二更求訂閱)第266章吳郡陸氏(一更)第235章天降殺神(六更求訂閱)第566章執行力纔是最關鍵的(一更)第081章復聖後裔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1112章天子生氣後果很嚴重第945章生命在運動大魏在於折騰第396章一手孔孟一手鋼刀(四更)第281章愧不敢當(二更)第242章猶如神助(六更求訂閱)第808章最偉 大的民族第872章奇襲摩天嶺第622章做啥美夢呢第1135章歡迎回家第663章今生今世永不相負第949章宏偉的藍圖第536章瘋了瘋了全都瘋了(四更)第474章垂死掙扎迴光返照第263章才女逃婚(三更)第765章一錘子買賣買定離手第846章幹得漂亮第509章驕奢淫逸亡國之道(一更)第901章爛泥扶不上牆第341章黑夜襲殺(四更)第406章西涼狼煙再起(四更)第565章朕要與朕的將士們一起戰鬥(六更)第505章天下間最永恆的是利益(三更)第019章絕戶之計第598章王景略被綁架(三更)第004章是敵是友第995章奇兵行險第1000章泰米爾戰士第096章刁蠻公主第344章以血還血(一更)第870章沒有輸贏只有生死第440章虎落平陽遭犬欺(六更)第957章秘密消息第331章襄陽太守第227章互派大使(三更求訂閱)第068章千里尋父第686章士爲知己者死第313章齊人之福(一更)第1003章金奈戰役第360章一場豪賭(三更)第721章冉氏不死香火不滅第993章沿河伏擊第265章妙不可言(五更)第014章初戰告捷第368章河東薛氏第694章想死門都沒有第956章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第583章風雲突變太子返鄴(二更)第1037章梅花香自苦寒來第442章冉閔無恙天塌下來也不怕(二更)第850章命運之戰第65章試着享受第1131章科技發展規劃第282章大禍臨頭(三更)第425章屋漏偏逢連天雨(四更)第688章實在是太激動了第951章男人豈能讓女人流淚第425章屋漏偏逢連天雨(四更)第327章啓明書院第612章試探試探個卵第822章仗有你們打的第662章胸大無腦說的就是你第1108章大國爭鋒實力至上第479章千萬不要小看女人(一更)第1010章以血肉殉國第523章所謂的忠誠就是背叛的籌碼不夠(三更)第416章孺子心歹毒(一更)第364章利益衝突(七更爲舵主山河有夢萬賞加更)第895章莫名不安第956章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第606章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一更)第233章經濟戰爭(四更求訂閱)第415章燕國自主降魏(八更爲堂主天小雪萬賞加更)第905章長歪的科技樹第620章苻堅你贏個屁第1032章去魏國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