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五 六章 捷報頻傳

面壁的日子不好過也不難過。

除了不能四處走動,其他還好,李無常可以趁機好好研究散氣丹的成分,想着先配一副解藥出來,再就是想着法子弄一個升級版的散氣丹。

解藥並不是非常難,好比研究毒藥的解藥一樣,只要弄清楚毒藥配方里面的各種藥材和劑量,然後對症配藥即可。

至於升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那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需要徹底研究出它的原理,摸清楚各種細節。

不過這並不會使李無常退縮,他有時間,有錢,還有從武道閣裡拿出來的一個好的藥鼎,萬事就緒,只需要做大量的試驗就行了。

所以,這些天李無常一直就待在雜房煉藥,經常弄得灰頭土臉的,偶爾還會傳出各種爆炸聲,還好彩雲居的人不多,而奶孃和小茹都已經習慣了。

煉藥的日子安靜而平凡,李無常卻樂在其中,彷彿回到了上輩子那種爲了研究新藥而廢寢忘食的日子,完全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長安城這段時間非常熱鬧,街上人人都面帶喜氣,因爲他們都聽說了,冀州的周勝將軍打了大勝仗。

戰爭的事情和老闆姓平時不會那麼關心,畢竟打仗的日子多了去了,只不過這兩年大燕特別艱難,長安城像整日籠罩在一層厚厚的烏雲之下,大家半個喜事喪事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觸怒上層。

現在好了,冀州大勝,而且,還有消息稱揚州的湯刺史和柳將軍也全力出擊,打擊進犯的倭寇,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

大朝會。

皇上聽着各地傳來的捷報,非常高興。

現在由衆人做彙報。

首先是雍州事宜,薛尚林這段時間閒了一陣子,特地回長安彙報剿匪事宜。

薛尚林表示,近來幾個月雍州的土匪問題主要通過安撫和剿滅兩個方面着手,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去年雪災,土匪橫行,薛尚林一開始就大開殺戒,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反彈,剿匪成績不是很理想,後來聽取禮部尚書韓廣的建議,派人進行安撫,不少誤入歧途的百姓已經改邪歸正,非常不錯。

但是,土匪不僅是走投無路的百姓組成的,還有不少黑幫勢力甚至是契丹奸細混入其中,企圖渾水摸魚,對於這部分人,薛尚林聽從太尉盧士清的命令,直接下重手剿滅,目前在京兆,上洛,天水,馮翊,河池等郡取得不俗戰果,特別是前段時間,薛尚林親赴一線,進入上洛的匪窩牛毛山,將山上幾千悍匪一網打盡,極大地震懾了其他地方的土匪。

另外,還有不少紈絝分子負隅頑抗,多集中在深山老林,尤其是南山,連綿幾百裡,橫跨數個郡,裡面的匪窩成羣,悍匪做事異常犀利,其中不乏武功高強的黑幫高手和契丹奸細,想要徹底剿滅還需一段時日。

薛尚林彙報完畢,皇上龍顏大悅。

這時候,有人跳出來指責薛尚林濫殺無辜,剿匪的同時,不少百姓也死在他手上,請陛下做出處置。

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薛尚林每次述職的時候,總有人蔘他。

有些人是真看不過眼,畢竟薛尚林殺死不少百姓是不爭事實,還有一些人則是想着趁機搞薛尚林一把,這涉及到不少勢力間的博弈。

薛尚林並不辯解,直說自己是爲了大燕,請陛下明鑑。

三位內個大佬反應不一。

林太傅表示,薛刺史總體上做的非常不錯,但是有些細節問題還能處置得更好一些。

太尉盧士清自然是力挺薛尚林,對於亂臣賊子就應該一網打盡,至於死了幾個百姓,不值一提。

御史大夫唐之風一言不發,不拉也不踩。

皇上聽了各人的意見之後,問起心腹大將李令武的看法。

李令武的回答很簡潔,表示非常時期可用非常手段。

皇上聽完之後,非常滿意,當即誇獎薛刺史做事果決,動作利索,乃是國之棟樑,另外對於南山土匪一事還需盡心盡力。

雍州事畢,輪到其他州的事情。

其他州離京師很遠,刺史都沒有來,不過都派了人過來彙報,另有詳細的摺子呈上。

梁州也有匪患,但是沒有雍州嚴重,只是吐蕃偶爾會進犯,但是有蜀王盧元羽外加林齊大將軍坐鎮,吐蕃還不敢太囂張,所以梁州的發展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賦稅比之去年只高不低。

荊州比較平靜,內憂外患皆無,安心發展,所以只彙報了一些民生問題,還算有聲有色,沒出事就是大喜事,皇上非常高興。

揚州和徐州還有青州主要的問題是倭寇之禍,揚州地廣,尤爲嚴重,不過揚州刺史湯飛虎和將軍柳奇正都是一等一的將才,這些日子聯合青州徐州大力出擊,已經取得不俗的成績,這幾個月來剿滅的倭寇不下幾千,另外,偶爾有高麗狂徒從海路進犯青州,一開始的時候青州有些猝不及防,但是現在已經穩定下來,組織了大量的兵力對抗高麗狂徒。

而兗州和豫州靠近冀州,這些日子以來主要的工作是救濟從冀州逃亡的百姓,還有就是支援冀州戰場,全力打擊大燕內不法勢力,另外,在雁門、博陵、河間一帶設立防線,以防萬一,工作開展不算特別順利,但是速度還可以。

最嚴重的問題在冀州。

這幾年的冀州就好比一個無底洞,已經消耗了不少資源,但是總是看不到一絲希望。

安樂、漁陽、遼東、柳城、燕郡、北平百姓大量逃亡,剩下的幾乎全民爲兵,誓死對抗契丹和高麗。

就在大燕上層都討論要放棄冀州北部的時候,大將軍周勝卻給了朝廷天大的驚喜。

朝會上,大家都非常識趣,認真聽着周勝所派來的書記官做彙報。

五月底,朝廷放出二百萬兩白銀購置了大量的糧草,準備運送到前線,可惜糧草被土匪所燒,那幫土匪包括大燕黑幫勢力,契丹高麗奸細還有東洋倭寇,他們行動利落,身手高明,而且皆是悍不畏死之輩,朝廷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糧草僅剩下兩成,根據兵部和戶部仔細盤算之後,將僅剩的兩成糧草送往遼東,安樂的周勝沒有得到任何援助。

周勝在此等危險的局面下,向涿郡上古北平等地的富戶籌集了一批糧草,解了燃眉之急。

六月上旬,周勝主動出擊。

派沈副將率七萬大軍出城主動對上契丹四萬精銳,周勝親率四千好手於一處山頭兩側埋伏,另有一萬騎兵待命,一萬餘人守城。

安樂大軍雖然悍不畏死,但是對上契丹精銳非常吃力,邊戰邊退,退到周勝埋伏之地,沈副將命大軍回攻,和契丹精銳做殊死搏鬥。

激戰正酣,周勝悍然發動攻擊,親上一線,口中大吼爲了大燕,呈三面之勢夾擊契丹精銳,士氣異常高昂。

周勝麾下的四千好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老兵,在周勝的帶領下,趁勢掩殺,契丹精銳節節敗退。

契丹敗退之際,周勝命等待已久的一萬騎兵追擊,斬殺無數。

此戰雙方出動人數人數超過十三萬,契丹當場戰死一萬六千有餘,五千餘人被俘,僅剩不到二萬契丹人倉皇逃竄。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安樂守軍戰死一萬有餘,幾乎人人帶傷,周勝身中四刀,沈副將被契丹高手盯上,重傷將死,還好有軍醫及時搶救才撿回一條命,另外戰死受傷的各階層將軍數不甚數。

這還沒完,周勝休整幾日之後,又率一萬精銳出城掃蕩,將盤踞在安樂城周圍的契丹勢力連根拔起,又斬殺敵人三千有餘。

契丹人在安樂失利,當然不肯罷休。

據線報,契丹從大本營和遼東戰場又抽調了不少人馬,準備再次進攻安樂,不過這還需要一段的時間。

安樂之圍,暫時告一段落。

遼東方面,北海王盧元恪的壓力一點也不比周勝小,不過安樂大勝,契丹從遼東抽調了不少精銳出去,遼東的壓力小了很多,盧元恪趁勢出擊,打了幾場硬仗,斬殺契丹及高麗聯軍八千餘人,算是不小的勝利,如今遼東糧草也不是很多了,只能穩守。

周勝剛得了一批糧草,就派人送了不少過去,現在應該還在路上。

聽完書記官平鋪直敘的彙報,不管皇上還是衆位大臣都熱血沸騰。

皇上一拍龍椅的把手,興奮道:“朕早就知道,周將軍不是凡人,如今果然沒有令朕失望,哈哈哈……”

本來還打算放棄冀州北部,想不到竟然柳暗花明。

皇上正是高興的時候,衆大臣自然不會掃興,紛紛表示皇上聖明,多年前就派周將軍鎮守邊關,實屬高瞻遠矚。

李令武趁機道:“皇上,周將軍解除安樂之圍,意義深遠,不僅極大地鼓舞了大燕的士氣,更證明了我大燕將士雄風依舊,只是契丹狼子野心,必然不會輕易放棄入侵大燕的想法,所以安樂我們應該力挺到底,宜速速支援糧草,徹底將契丹的野心打下去。”

皇上點頭道:“李卿所言甚是,林太傅,可有方案?”

林庸出列,平靜道:“皇上要死保冀州,微臣非常贊同,如今大燕已經撐過最艱難的時刻,各州賦稅也馬上要上繳,糧草可從豫州和荊州直接抽調,青州徐州兗州可適當減免賦稅,揚州乃大燕最爲富庶之地,湯刺史也很有一套,減免賦稅就不必了,雍州和梁州可能要辛苦一些,接下來的銀子要好好規劃。”

頓了頓,補充道:“對於冀州涿郡等地的富戶宜派出表彰文書,以示鼓勵,至於購糧銀兩也需慢慢還上,不宜寒了他們的心,河間等地的防線可以暫時放下,節省出一部分銀兩,另外,冀州因爲戰亂,荒廢了大片土地,那裡多半是熟地,如何處理,還需各位大人快速想個規劃,時節不等人。”

皇上道:“太傅所言甚是,冀州乃大燕起家之地,百姓還是很有覺悟的,朕絕對不會讓他們寒心的。”

頓了頓,續道:“戶部、兵部、吏部全力配合林太傅,另外,對於周將軍和北海王以及冀州將士的功勞,還需韓卿細細規劃一番,早日拿個章程出來。”

韓廣出列,道:“謹遵陛下吩咐。”

第六 一 一章 追殺千里第六 八 三章 暫時擱置第四 八 六章 囂張狂妄第五 七 四章 流寇來襲第一 五 八章 去向已定第七 三 七章 黑道白道第八 〇 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 二 三章 動作迅速第一〇三七章 心中大定第七 三 五章 白道人士第七十七章 城西亂戰第四 〇 四章 恕難從命第八 五 六章 一步一看第二 七 五章 弘農大案第三 七 二章 好漢饒命第七 七 六章 仇越有難第四 〇 三章 京城來人第五 七 四章 流寇來襲第五十章 襄陽悍匪第八十二章 管好兄弟第六 九 四章 無名之輩第六 二 七章 前所未見第九 三 七章 放火燒城第二 六 二章 賊船一艘第五 八 四章 熱血沸騰第五 四 九章 小心翼翼第八 一 六章 大事不妙第六 三 六章 壓制不住第二 一 一章 事態嚴重第九 六 二章 別來無恙第一 七 九章 事情鬧大第十章 契丹奸細第九 二 三章 加勁點火第八 八 五章 令人激動第一千〇一章 高談闊論第七 六 二章 切勿激動第二 三 一章 馬車遠去第四 二 〇章 防備之心第九 八 五章 軍爺明鑑第八 一 七章 聯盟瓦解第二 一 一章 事態嚴重第七 〇 四章 好好說話第四 六 〇章 青火軍團第八 九 四章 繪聲繪色第五 四 三章 在下晁瑞第五 一 六章 未知恐懼第一 七 〇章 神秘莊主第七 二 八章 商量一番第八 六 二章 這有何難第一〇七章 先來後到第四 九 六章 房陵西南第二卷結語第六 九 五章 囂張狂妄第五 六 六章 你說什麼第六十九章 晉王試探第一〇四九章 不在話下第八 八 三章 家族絕學第一 三 一章 長平失蹤第八 四 三章 權衡利弊第九 七 五章 自吹自擂第一 四 四章 無可奈何第四 九 〇章 城南混戰第一 二 一章 形勢危急第九 八 四章 突然發難第一 三 八章 雙管齊下第四 七 〇章 王八唸經第七 一 三章 女生向外第六 一 一章 追殺千里第九 六 四章第三 三 〇章 重返長安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〇二五 威力初顯第八 三 四章 安敢一戰第九 四 九章 達成默契第六 九 五章 囂張狂妄第一〇六一章 堂堂法帥第三 九 三章 瞬息萬變第七 四 六章 兩派來人第二十九章 侍衛子弟第二 五 一章 李二愣子第二 八 二章 坐等換錢第一 六 〇章 煙籠長安第一〇九一章 戰圖(大結局)第七章 晴天霹靂第一〇八章 陸續成功第六 八 三章 暫時擱置第九 二 六章 模擬一二第四 一 四章 爺爺在此第二十一章 合作愉快第一〇四三章 房陵會面第一 千章 逃離漩渦第八 八 二章 所謂猜忌第二卷結語第六 四 一章 通川暫止第一 二 九章 逃出生天第一 六 七章 乘勝追擊第六 五 〇章 東南事宜第二 二 五章 遼東告急第一千〇八章 從容逸走第二 九 四章 跟混軍團
第六 一 一章 追殺千里第六 八 三章 暫時擱置第四 八 六章 囂張狂妄第五 七 四章 流寇來襲第一 五 八章 去向已定第七 三 七章 黑道白道第八 〇 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 二 三章 動作迅速第一〇三七章 心中大定第七 三 五章 白道人士第七十七章 城西亂戰第四 〇 四章 恕難從命第八 五 六章 一步一看第二 七 五章 弘農大案第三 七 二章 好漢饒命第七 七 六章 仇越有難第四 〇 三章 京城來人第五 七 四章 流寇來襲第五十章 襄陽悍匪第八十二章 管好兄弟第六 九 四章 無名之輩第六 二 七章 前所未見第九 三 七章 放火燒城第二 六 二章 賊船一艘第五 八 四章 熱血沸騰第五 四 九章 小心翼翼第八 一 六章 大事不妙第六 三 六章 壓制不住第二 一 一章 事態嚴重第九 六 二章 別來無恙第一 七 九章 事情鬧大第十章 契丹奸細第九 二 三章 加勁點火第八 八 五章 令人激動第一千〇一章 高談闊論第七 六 二章 切勿激動第二 三 一章 馬車遠去第四 二 〇章 防備之心第九 八 五章 軍爺明鑑第八 一 七章 聯盟瓦解第二 一 一章 事態嚴重第七 〇 四章 好好說話第四 六 〇章 青火軍團第八 九 四章 繪聲繪色第五 四 三章 在下晁瑞第五 一 六章 未知恐懼第一 七 〇章 神秘莊主第七 二 八章 商量一番第八 六 二章 這有何難第一〇七章 先來後到第四 九 六章 房陵西南第二卷結語第六 九 五章 囂張狂妄第五 六 六章 你說什麼第六十九章 晉王試探第一〇四九章 不在話下第八 八 三章 家族絕學第一 三 一章 長平失蹤第八 四 三章 權衡利弊第九 七 五章 自吹自擂第一 四 四章 無可奈何第四 九 〇章 城南混戰第一 二 一章 形勢危急第九 八 四章 突然發難第一 三 八章 雙管齊下第四 七 〇章 王八唸經第七 一 三章 女生向外第六 一 一章 追殺千里第九 六 四章第三 三 〇章 重返長安第八章 爾虞我詐第一〇二五 威力初顯第八 三 四章 安敢一戰第九 四 九章 達成默契第六 九 五章 囂張狂妄第一〇六一章 堂堂法帥第三 九 三章 瞬息萬變第七 四 六章 兩派來人第二十九章 侍衛子弟第二 五 一章 李二愣子第二 八 二章 坐等換錢第一 六 〇章 煙籠長安第一〇九一章 戰圖(大結局)第七章 晴天霹靂第一〇八章 陸續成功第六 八 三章 暫時擱置第九 二 六章 模擬一二第四 一 四章 爺爺在此第二十一章 合作愉快第一〇四三章 房陵會面第一 千章 逃離漩渦第八 八 二章 所謂猜忌第二卷結語第六 四 一章 通川暫止第一 二 九章 逃出生天第一 六 七章 乘勝追擊第六 五 〇章 東南事宜第二 二 五章 遼東告急第一千〇八章 從容逸走第二 九 四章 跟混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