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

這是誰出的主意?簡直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卡斯特羅真想要和這個未曾蒙面的同志把酒言歡,煮酒論英雄。

涉及到幾十萬人的操作,卡斯特羅表現出來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爲此專門找到了自己的親弟弟來推進這件事,這要好好計劃一下。

深陷水門事件當中的尼克松,並不知道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將會給美國一個狠的。

其實這怪誰呢?美國在美洲推行的全面遏制政策,不管是冷戰還是冷戰後,美國有無數次機會,從根本上瓦解掉古巴的威脅。

辦法多種多樣,以美國的國力完全可以做到,不知道是不是美國非要把古巴當做一個反面例子,所以維持不管不問的態度。

同樣也沒有在美洲立出來一個標杆國家,如果美國立出來一個標杆國家,證明跟着美國可以超過古巴的生活標準,古巴處在美國的後院也不會堅持這麼長時間,但顯然美國並沒有這麼做,親美國家和反美國家在拉美處在一個生活水平,那親不親美也就不重要了。

看看古巴周圍的海地,著名的爛泥扶不上牆,多米尼加也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古巴人當然可以驕傲的挺起胸膛,繼續和美國對抗。

歸根結底,美洲國家在美國眼中並沒有統戰價值,哪怕是蘇聯的影響力在古巴出現,美國也不會改變要把拉美變成不死不活的糞坑初衷。

再看看有統戰價值的國家,中蘇旁邊的國家,美國纔會盡心盡力的扶持,就算是實在扶持不起來,也會在外交上給予充足的存在感。

拉美就沒有和這個待遇,拉美國家的生活水平只有下降空間,沒有上升空間。

艾倫威爾遜一定程度上把阿連德的困境透漏給蘇聯,在世界格局的宏觀層面完全是一件好事,說不定美國會重視一下拉美國家,當然這個機會也不大,美洲要是真出現一個能對美國大聲說話的國家,美國比死了還難受。

要說美國只是喜歡在遠離本土的地方點火,某種意義上也是污衊美國,美國屁股底下從來都是一堆糞坑,應該說美國是把用在拉美國家身上的成熟經驗,推廣到了全世界。

自己屁股底下有糞坑不要緊,讓其他對手旁邊也都是糞坑,問題不就解決了麼?

至於始作俑者,正在倫敦那邊深藏功與名,繼續自己和印度政府的嘴炮,明明就是一個國有化的事,換做以前英國都不會理,但印度在英國自帶流量,而且白廳也沒有要馬上把事情解決的意思。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國家柱石們當然要找點事情做,正因爲印度國有化本質上不重要,白廳纔會緊咬着不放,也不指望問題會解決,英國企業的損失能追回來,緊咬着不放和英國企業的損失無關,只是白廳證明一下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沒什麼風險。

被吸引了注意力的英國公民,並不知道他們想象中繁忙的白廳,該喝下午茶就和下午茶,絲毫沒有想象中和印度交鋒大家緊張感。

“那些腦子裡面都是花崗岩的選民知道個屁。他們只知道出口氣,可外交工作就是這樣,讓他們來幹外交工作,他們敢向蘇聯宣戰嘛?”無上權威翹着二郎腿,對着輿論上的熱度嗤之以鼻道,“近代民主選舉的擴大化,是國家衰落的根源,雖然在一些場合,我們也歌頌着這種改變的偉大……”

約翰·亨特微不可查的搖頭道,“艾倫,幸虧這只是一個非常私人的場合,不會有人知道你剛剛的話。”

“會有人知道的。”艾倫威爾遜模棱兩可,無上權威其實也就差一個水門事件,他的辦公室同樣有監控系統,只不過現在沒有打開。

而且,這件事並沒有其他人知道,改裝的時候也是女首富親自派人來做的,其他人只知道內閣秘書長辦公室裝修過一次。

“真正辦的事,肯定不能讓他們知道。”約翰·亨特當然知道,英國真在外交上耗費了太長時間的事,是和日本的日元問題,連就要舉辦的阿拉伯聯盟會議都要靠後,“沒想到日元的問題這麼艱難。”

“艱難也要做,日元沒有這麼大的價值,憑什麼?那就是美元的備胎。”

艾倫威爾遜輕哼一聲道,“日本這個國傢什麼都沒有,連第二大島都被蘇聯佔領了?有什麼東西能支撐日元的匯率?蘇聯在北海道一個演習,全日本都要嚇尿褲子,就憑藉日本的工業實力?就算是發達國家也是有等級的,日本明顯是那種剛入門的發達國家,全年無休十二個小時,也就和歐洲這邊八小時帶雙休的收入接近。”

當然無上權威還是對日本的工業產能表達了表揚,這也是唯一值得表揚的地方,工業國對農業國的碾壓還是存在的,你可以做不到最尖端,但必須要有,不然就會被卡脖子。

比如某五菱宏光,某大國售價四萬五、在智利賣七萬、在秘魯賣六萬九,在墨西哥賣八萬。

越是沒有這個產業,賣得越貴,馬來亞的汽車在英國賣的價格就比在東南亞賣的價格低,雖然東南亞更窮。葡萄牙的皮卡生產線也是如此。

“我們也是一個島國,美國要是把對日元的看法放在英鎊身上?”約翰·亨特帶着疑問,已經把他的意思表達的很明顯了。

“好歹有世界第二大海軍呢,尤其是現在,美國海軍兩年前的噸位是七百七十萬噸,今年是五百七十萬噸。”

艾倫威爾遜對着老朋友道,“而且這纔剛剛開始,不出五年,美國海軍噸位將會掉到四百萬。六七年的時間海軍規模會縮水一半。現在美國海軍和皇家海軍是處在一個起跑線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爆發出來的產能,在經過了三十年之後,到現在爲止正是集中退役的時候,雖然美國造艦一直沒有停,但從一九七零年的七百七十萬噸掉到五百七十萬噸,就知道這一次退役潮來的多麼強烈。

美國造艦就算是無比強大,也不可能補上一年五六十萬噸軍艦退役的缺口,更何況美國民用造船約等於沒有。

艾倫威爾遜預估美國海軍肯定比他腦海中的歷史更加努力,因爲皇家海軍沒有衰落到被漠視的地步。可是?努力也就是杯水車薪,這個退役潮太猛烈,比某大國那一次正好碰上的退役潮絲毫不遑多讓,還有過之。

這將會出現一個後果,美國海軍面對蘇聯紅海軍,如果有皇家海軍的幫忙,那當然仍然處在壓倒性的優勢。如果美國海軍單獨和蘇聯紅海軍對上的話,是不可能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的。

冷戰末期,如果僅僅是比較噸位,而不考慮紅海軍的反艦導彈能換多少航母戰鬥羣,美國海軍的噸位只比蘇聯紅海軍多出一個零頭。換句話說,如果皇家海軍和紅海軍是一個戰線上,處在劣勢的就是美國海軍。

所以艾倫威爾遜現在感覺英國充滿了統戰價值,讓本來就不應該有多大作用的日元別登上歷史舞臺,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分。

正當尼克松總統和司法部門,圍繞着交不交錄音帶這個問題博弈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份,艾倫威爾遜這邊面臨的問題是,蘇聯軍方在北海道舉行演習的問題,當然這是華盛頓方面的二手消息,經過內閣理智的判斷,英國做出了決定,“憑藉美國海軍的強大實力,足以讓蘇聯不敢輕舉妄動。”

華盛頓很快給了回信,“處在英美特殊關係的角度,英國理所當然的應該派出富有戰鬥力的核心力量,和美國站在一起對蘇聯堅決回擊。如果在這個時候,皇家海軍造訪橫須賀的話,蘇聯就能夠感覺到兩國堅不可摧的友誼。”

這激發了行走的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要堅決捍衛這種關係,在哈羅德威爾遜首相和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面前,痛陳利害,“應該把地中海艦隊的維多利亞女王級航空母艦,派往遠東。”

“艾倫,我們都知道你和美國很多人有着深厚的私人關係。”哈羅德威爾遜就差拿是否可靠的目光看向內閣秘書長。

“首相,私人關係是私人關係,我從來都堅決捍衛英國的利益。”艾倫威爾遜臉上帶着委屈之色,“只是我覺得,響應美國的號召對英國有好處。”

“什麼好處?”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嘴角抽動,很想聽一聽具體的好處是什麼。

當然是在中東打仗的時候有不在場的證明,不過這不好說出口,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我也不否認,現在的美國處在越南戰爭的事實失敗當中,非常需要一個盟友進行鼓勵。”

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1539章 美國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
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1539章 美國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