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

“既然法國方面也認爲這是一個市場問題,而非是一個政治問題,如果歐共體會議拿出來一個決議,安排外交大臣去中東訪問。如果歐洲國家衆望所歸希望英國出面的話,就可以這麼做。不過別指望有什麼成果,英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同樣重要。”

就在自己家的艾倫威爾遜,握着話筒對外交工作進行指導,安排外交大臣帕特里克的外交行程,“外交部可能會忙一陣,忙完了中東的事,還有聖地亞哥的訪問行程,邀請阿連德參加社會黨國際會議。專門爲他召開的。”

吩咐了幾句,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看向半躺的妻子,“預料的沒錯,法國的什麼團結歐洲,哪有趁機出售石油改善財政盈餘重要。”

“法國人不是一直口口聲聲的領導歐洲麼?歐洲要團結。”小兒子阿諾德的表情近乎於嘲笑,“就這麼領導歐洲麼?”

“歐洲這邊的國家知道個屁的集體利益,從世界範圍之內的文明來看,那都是純粹的地板。”

艾倫威爾遜不屑一顧的嘲諷,“但凡是有一點這方面的能力,愛爾蘭都不會幾百年來無法消化,法國人雖然是一個大陸國家的思維,這方面同樣是歐洲水平,地板磚裡面稍微硌腳的一個。”

我大歐洲橫行世界幾百年,就靠着自私自利,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讓利,法國和英國採取一個態度,既然自己有控制的能源,那當然是和阿拉伯聯盟一起漲價,團結的歐洲說說而已,還當真了?

在說什麼團結,什麼集體當中,老毛子都算是歐洲的上限了,農業時代擅長這方面的文明,和平教和儒家倒是算擅長,如果和平教和儒教兩個比較的話,艾倫威爾遜還是覺得和平教更加厲害一點,從六世紀宗教出現,以極快的速度擴展到了半個文明世界。

不過強調集體也必然有缺點,這樣的文明肯定是要壓制異端的,不符合傳統價值觀當中的思想肯定比歐洲這邊壓制的狠。

“阿拉伯人分別屬於不同的國家,是歐洲的幸運。現在都這麼難對付了,真出現幾個強勢國家,那真是文明世界的夢魘。”阿諾德非常同意老父親的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收穫,看來就是讓奧斯曼帝國滅亡。”

“你們父子兩個還真有共同語言。”帕梅拉蒙巴頓一雙眼睛在父子二人中間不斷打轉,“怎麼?把白廳搬到家裡來了?”

“母親,男人之間的快樂,不要用個人的偏見來形容。”阿諾德一副好大兒的乖巧,“只有我們才知道,父親爲了這個國家的奔波。稍微體諒一下一家之主的辛苦,做到這一點不過分吧。”

“你真知道男人之間的快樂麼?”帕梅拉蒙巴頓白了一眼胳膊肘向外拐的小兒子,心說你爸爸的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你爸爸連公主你都……

“要是你姐姐在就好了,自從帕米拉去紐芬蘭,你是不是感覺解放了?”

“帕米拉?以她的思維,確實很難做需要耐心的產業,博彩業可能確實適合她。把賺到的錢用於建立珍稀動物保護協會,大概也就是這樣。”

阿諾德搖着頭,“我還以爲作爲大姐,她怎麼也會去一趟羅德西亞,幫着分擔一下糧食礦產上的工作,畢竟現在銅礦價格出現了短暫上漲。如果石油危機持續的話,一旦歐美工業受到波及,某些原材料可能會下跌,可能不會出現萬物齊漲的場景。”

“這一點不一定,或者說銅礦價格不一定。銅礦價格上漲或者下跌,取決於美國的恐慌。拉美很多事情不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等看待。歐洲有很多社會黨人,美國爲了蘇聯也都容忍了。但對拉美的社會黨,美國看他們就和看到蘇聯要扔核彈一樣。”

艾倫威爾遜教導道,“還不能確定只是石油上漲還是所有大宗物品都會上漲。”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歷史上阿連德被推翻之後,銅價確實馬上恢復到了原價,可見阿連德執政時期的銅價確實是被美國打下來的。

但是從石油禁運之後的一九七五年開始,因爲歐美各國的工業被石油危機波及到,導致出現了經濟危機,很多大宗物品的價格又下跌了。

“經濟困難的話,有一個東西從來都不會免於上漲,那就是糧食。”

阿諾德想了一會兒道,“蘇聯總是這麼採購糧食的話,會推動糧食價格上漲的,蘇聯購買的多了,其他國家購買糧食就困難了。而蘇聯在去年接受了美國的五年期貸款,和英國的貸款,又會免於受到糧食價格波動影響。”

“阿諾德,蘇聯吃不飽飯的問題,比其他國家吃不飽問題更加嚴重。世界邊緣角落吃不飽飯,頂多就是,遊行抗議?推翻政府?了不起就是一場內戰,打上個一兩天?三四個月?五六年。死傷個七八千、百十萬人。”艾倫威爾遜孜孜教導道,“那也不算大事,但蘇聯人吃不飽可是會生氣的……”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阿諾德也像是廣恍然大悟一般點頭,“帕米拉要是在家一定會同意的,她就認爲保護珍惜動物迫在眉睫。”

以色列宣佈控制大部分約旦河西岸地區,以及粉碎了敘利亞從北方的進攻。

可能是阿拉伯聯盟宣佈石油禁運的消息,造成了全世界的震動,以色列緊接着宣佈了在戰場上的優勢,表明自己仍然是佔據主動的一方。

外交部判斷這個消息是否真實的時候,艾倫威爾遜認爲沒有必要,“這就和埃及有一百萬平方公里領土,但只有百分之三能住人一樣。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土地就是空地,約旦軍隊都縮到城市當中防守,以色列佔據大部分約旦河西岸土地有什麼奇怪的?”

別說佔領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土地,以色列說還佔領着大半個西奈半島也可以,因爲西奈半島的情況和約旦河西岸差不多,埃及的裝甲力量損失之後更加不會出城了。

聽以色列怎麼說,還不如關注一下地中海對峙到什麼規模了,還是關心歐共體會議,英國畢竟也參加這一次的應對會議了。

在經過歐共體各國的激烈討論之後,各國取得一致意見,希望英國代表歐洲發揮外交影響力,能夠促成歐洲和阿拉伯聯盟的直接對話。如果可能的話,希望能夠讓阿拉伯各國派出代表和歐共體談。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已經做好了準備,將要在歐洲各國期盼的目光中開始中東之行,艾倫威爾遜彷彿看到外交大臣驕傲的挺起胸膛。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今天歐洲國家對英國的期盼,主要還是因爲英國在波斯灣保留了軍事存在,而且在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問題上,並沒有糊塗。”艾倫威爾遜現實認可英國在中東問題上不和阿拉伯國家敵對的正確,然後話鋒一轉,“大臣做出努力的樣子就可以了,就算最後能談成功石油禁運的事,石油漲價也不可避免。”

“法國似乎也避重就輕,只關心石油禁運的事。”外交大臣帕特里克也注意到了巴黎政府的曖昧態度,“要以國家利益爲準繩。”

二戰之後,從來沒有一個英國外交大臣的出訪,被如此多的歐洲國家所重視,雖然外交大臣出訪的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

帕特里克的中東之行首訪之地是開羅,埃及是阿拉伯的領袖國家,英國也是一直這麼塑造的,第二個目的地就是沙特,伊拉克則排在第三,緊張的行程甚至還包括了伊朗,最終在科威特和沒正式獨立的阿聯酋爲止。

法國當然不希望讓英國獨美,法國外長的出訪國家主要是北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斯。雖然不如中東國家分量這麼足,法國也盡力了,法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在大敘利亞地區,敘利亞現在是蘇聯的盟國,黎巴嫩影響力太小。

在英法兩國開啓外交工作的同時,歐共體就決定發表一項聲明,表示在中東問題上“歐洲觀點一致”。它們還呼籲在歐洲和阿拉伯國家之間開展直接對話,以此作爲英法兩國外交工作的支持。

沙特國王費薩爾在接待造訪的英國外交大臣時候,十分鄭重的表達歡迎,“說實話,阿拉伯聯盟一直鄭重的等待着歐洲國家的邀請。”

當中東產油國紛紛表示同意和歐洲國家進行直接對話,讓英法兩國發揮外交影響力的時候,讓處在交戰方的以色列坐立不安,以色列高層充滿了悲觀,歐洲中立總比歐洲敵對好,但看來歐洲似乎準備對阿拉伯國家妥協了。

“事到如今,我們不能看着辛苦建立的祖國走向滅亡,爲此使用一切辦法也在所不惜。”經歷過二戰慘痛經歷的梅厄夫人開口道,“空軍做好準備,必要的時候開啓核打擊。”

這一天的以色列對外的公報當中,公開了以色列手中有核武器的事實,面對着滅國威脅的以色列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終於在這個時候,以色列亮出了自己的核武器。

總理梅厄夫人命令沙漠中的戰鬥機和近程導彈裝上核彈待命,足以導致核戰爭的扳機已經扣緊!

------題外話------

求月票。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干涉計劃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