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

“不過這件事倒是給我提了一個醒。蘇維埃的糧食可不要出現問題,我同樣不想看到三十年代那一次的事件重演。”斯大林慢吞吞的開口道。

因爲經緯度的關係,蘇聯的糧食生產事件其實要更晚一些,現在英屬印度出現了吹哨人,讓同樣致力於戰後重建的斯大林,在看完熱鬧的同時,又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國家身上。

因爲在烏克蘭,已經出現了關於旱災徵兆的報告,英屬印度滿世界嚷嚷面臨旱災的考驗,也讓斯大林開始重新看待本國同樣的問題。

戰爭結束的當年,蘇聯的糧食產量僅爲戰前的七成,但是蘇聯人不害怕,因爲他們能夠戰勝強大的德國,自然也可以讓自己的農業生產儘快恢復。

有了兩次大饑荒的蘇聯人已經有了經驗,在災情剛剛出現之時就開始警覺了,他們立即向蘇共中央提出請求,希望他們的領袖斯大林能夠給予災區援助,並調整糧食消費計劃,以應對災荒。

“讓赫魯曉夫同志來莫斯科一趟,我要清楚的知道烏克蘭的情況。”斯大林眼見着英屬印度如臨大敵,都使出這種賊喊捉賊的手段了,決定要看看烏克蘭的真實情況。

現在纔剛剛六月份,比起歷史上那一次的從七月份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旱災。現在莫斯科因爲英屬印度的一番表演,注意到了同樣已經開始上報的烏克蘭旱災。

德國和蘇聯處在同一個氣候之下,在英屬印度面臨旱災的同時,德國境內也因爲戰爭後遺症和氣候問題,出現了饑荒前兆。

在英屬印度對抗旱災的消息傳來,出現在報紙上成爲新聞的同時,德國人開始設身處地的注意自己身邊的情況,英佔區貿易委員會對向倫敦的報告當中表明,德國已經出現了饑荒的徵兆。

還不僅僅止於德國,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署長拉加迪亞在給美國衆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這一次的饑荒絕不僅僅止於英屬印度。

我們得到的消息,東歐、遠東甚至歐洲,都出現了饑荒徵兆,目前只有英屬印度殖民政府,保持了對外界的透明性,並做好了嚴陣以待的準備。

許多災民因食無可食,最終倒在了逃難的路上。可以說是餓殍遍地,路邊隨處可見因飢餓倒斃的災民。許多災民因飢餓難捱,選擇了自殺了斷。

在這樣的饑荒面前,就連一般的地主也在劫難逃。聯合省一戶地主因飢餓選擇了投水自盡。

而普通百姓更是隻能在災荒面前無奈的舉家餓死,一個五口之家,餓死了三個人,只有兩個孩子被過路人帶走,生死未知。

這種饑荒已經開始在南亞次大陸和東亞蔓延,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署長拉加迪亞,在接受華盛頓質詢的時候表示,“希望英屬印度的情況,真的像是新德里總督府所說,已經做好了嚴陣以待的準備,希望美國能夠出手緩解人道主義災難。”

英屬印度當然做好了嚴陣以待的準備,至少在倫敦和華盛頓眼中是這樣的。實際上總督府也確實沒有閒着,不是正在對不法糧商的囤積居奇重拳出擊麼。

這都是爲了平衡英屬印度的物價考慮,各省行政長官在這個時候,在司法官員的配合下,一個個可都賣力的很呢。

至於具體的賑災計劃,經過了總督府的慎重討論,決定先開個會拿出一份成熟的計劃來實行,巴倫爵士面帶沉重的譴責了各大城市印度糧商的行爲,將總督府爲對抗旱災的努力化爲烏有。

這種譴責得到了列席會議的公務員一致贊同,如果不是這些奸商在這個時候發國難財,情況一定不會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我們要不要向國際社會求援呢,畢竟現在英屬印度的情況,已經被全世界知道了。”一名聰明絕頂的官員提出建議,光潔的額頭表明,他的聰明絕頂絕不是空穴來風。

“本土的情況也非常嚴重,國內還沒有完全結束配給制。也沒有餘糧來救援英屬印度,在說英屬印度這麼多人,我們怎麼救得過來。”

艾倫威爾遜很有氣節的表示道,“總而言之,任何的救援都要立足在自救的基礎上,外力終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當然我不是反對向國際社會求援,只是現在還早了一些。而且我們可以先和一些國家溝通,比如說法國,法國是歐洲糧倉,是著名的農業強國,這一點相信紳士們都不會否認。”

“法國?”會議室的官員都一臉的不情願,竟然讓大英帝國的紳士向法國人低頭?

“除非你們想要自己救援。現在不正是彰顯團結的機會麼?”艾倫威爾遜提醒着衆人,現在全世界可都看着呢,之前可不是白嚷嚷一圈,現在整個世界的目光都在次大陸。

眼瞅着莊重的會議,直接奔着今日辱法的節奏而去,他不得不把話題收回來,現在英屬印度數億黎民都嗷嗷待哺,哪有時間說辱法笑話。

艾琳威爾遜自然是不知道,因爲自己一通亂嚷嚷,真給不少國家提了一個醒。就算是知道了,這也是避免很多人悲慘離世的好事。

全世界世界不少國家,都和現在的新德里總督府一樣,開會討論如何應對旱災。

“艾倫說的沒錯,本土的經濟恢復還是不要受到打擾比較好。”巴倫爵士把這個話題一錘定音道,“我們要爲大英帝國的整體利益考慮,本土一旦恢復受益的是整個大英帝國,包括但不限於英屬印度,所以要從全局考慮這個問題。”

“關於自救的具體方案麼?從飲食習慣上面來說,印度教徒其實消耗量還可以。只需要一點點的食物就能夠活很長時間。應該從這個方面挖掘一下潛力。”艾倫威爾遜十指交叉,看了一眼會議室的同事們,提議道,“不如我們主動和國大黨接觸一次怎麼樣?總歸是遲早的事情,我們需要國大黨和穆盟維持英屬印度的穩定。搞定了這兩個勢力,不管餓死多少人,次大陸也不會出事的。”

“國大黨?”用一隻手拖着頭的巴倫爵士,面帶不耐的道,“我們都解決不了,他們能做什麼,天天就知道添亂。沒有我們英國人,次大陸永遠都是中世紀。”

“倒也不是,我記得甘地先生最爲出名的不就是絕食嘛,如果能夠讓甘地先生以身作則,要求印度人跟隨,印度人這麼多,能節省下來不少糧食呢。這也可以被視爲一個自救的辦法吧?減少消耗就不算自救麼?”

“哇哦!”本來無精打采的巴倫爵士不由得坐直了,聽起來好像還有一些可行性呢。

甘地不是擅長絕食麼?現在正是需要聖人引領次大陸人民走出饑荒的時候,應該不至於拒絕吧?

“那我們就有請甘地來到總督府一敘。”巴倫爵士面帶笑容的認可道,“既然如此,我們要進行一場節約糧食的運動,秘書室立刻擬定一份公告,這一次就不用官方文章書寫了,用最簡單的話把事情說明,畢竟節約糧食運動要整個次大陸的人蔘與,別寫的只有一小撮印度精英才能看懂。”

“明白了,巴倫爵士,隨便寫一些蠱惑人心的口號就行,是這樣吧。”私人秘書埃德爾準確接到了信號。

隨後巴倫爵士看了一眼手腕,開口道,“到了下班時間了,剩下的事情明天辦理。”

已經因爲菸草問題煙霧繚繞的會議室中,列席會議的官員一鬨而散,都過了下班時間五分鐘了。

次日一早,英屬印度總督府發佈了兩個消息,第一是號召次大陸全民節約糧食,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此類的口號,構成了本次總督府公告的主要內容。

至於另外一件事,就是邀請國大黨和穆盟在這個時候來到總督府一敘,放棄黨派的矛盾和宗教的矛盾,團結在一起,共同應對這一次的旱災。

節約糧食運動和邀請兩大黨派前往總督府,共同應對旱災的消息。

比起之前總督府的應對可以說又更進了一步,直接刊登在了各地的報紙頭條上。以此來表明,英屬印度總督府和國大黨、穆盟聯手對抗災情的實質性動作。

消息傳來,讓已經有些惶惶不可終日的印度人,憑空升起一絲期望。

“呸,奸商的兒子。你父親被抓進去真是大快人心。”一個拿着報紙的印度人,看着前幾天售賣糧食的糧店老闆之子,吐了一口塗抹,對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冷嘲熱諷,“英國人都比你父親有正義感,你父親是印度人的恥辱。”

眼看着抹着眼淚的男孩消失,正義感爆棚的三哥發出了會心的笑容。

至於以艾倫威爾遜爲首,有正義感的英國人,正在總督府大門等候國大黨和穆盟的領導人駕臨,這一次總督府點名要求和甘地本人商談,其目的當然是,“有請甘地絕食……”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