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

其實澳大利亞鐵礦的發現,在艾倫威爾遜看來對英屬馬來亞是一個利好。有助於促進以後英屬馬來亞的發展,澳大利亞本身是不具備鋼鐵行業發展環境的。

地廣人稀的資源國吸收資本一者推高勞動力成本,帶來製造業成本過高的弊端。

且伴隨礦產出口的高額貿易盈餘,外匯往往幣值走高波動也大,進一步壓縮營收。兩頭擠壓下,製造業死亡是幾乎不可避免的結局。

簡單來說就是荷蘭病纏身,像是澳大利亞挪威能夠建立起來覆蓋整個社會保障的國家,在資源型國家當中只是極少數。

這裡面還要刨除加拿大,加拿大是妥妥的資本主義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製造業出口是超過出口資源的,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資源型國家。相反俄羅斯越來越像是一個資源型國家了。

澳大利亞因爲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一個上限更高的俄羅斯。雖然澳大利亞土地貧瘠,全國生產出來的糧食,也就勉強讓澳大利亞成爲一個糧食出口國,如果沒有出現更加優良的種子,澳大利亞人口一旦突破三千萬,澳大利亞的土地就無法養活澳大利亞的人口。

但在三千萬這個警戒線之下,澳大利亞是資源型國家當中過的最滋潤的。

具體到鋼鐵,鋼鐵有很多種,被出口的較多的是粗鋼。鐵礦石出口距離不是問題,但鋼加工的越精細,定製的程度越大,越趨近於買方驅動,越需要離市場近。

澳大利亞人都沒有幾個,自然是不存在市場的,世界上市場就這麼幾個,毫無疑問都在需要鋼鐵的本國境內,所以就註定澳大利亞搞鋼鐵業,和直接出口鐵礦石差不多。

粗鋼的附加值有限。因此即使賣鋼比賣鐵礦利潤高些,鋼材市場限制也不足以培育出大規模鋼鐵工業。而且同汽車一樣,鋼鐵製造業也是規模經濟,贏家通吃。

鋼鐵行業作爲強國的重要行業的一個標準,從根源上就已經把澳大利亞排除在外。甚至可以說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澳大利亞國內囤積的廢鋼,都可以積累到循環利用的地步。內部市場都沒有,搞什麼鋼鐵行業?

澳大利亞雖然煤鐵都不缺,但是非常要命的缺水,全國的乾旱地區比例,幾乎快和埃及沙漠佔據國土面積的比例差不多了,埃及都有尼羅河,澳大利亞沒有。

但既然煤鐵兩洋都很豐富,澳大利亞人口不到人口警戒線之前,雖然荷蘭病纏身,卻能夠一直過好日子。

大環境不變的話,可以一直做一個過好日子的資源國。煤鐵雖然會帶來好日子,卻也會讓澳大利亞貨幣格外強勢,扼住製造業的發展。

這些澳大利亞本身的不足,可以用馬來亞進行補充,如果馬來亞還補充不了的話,英國本土則會進一步的補充。

只要製造輿論讓澳大利亞明白這一點,可以說英屬馬來亞甚至可以讓澳大利亞駐軍,幫助英國一直守住這塊海外殖民地,澳大利亞也必然願意這麼做。

所以關於英屬馬來亞這塊殖民地的發展,最好是讓印尼成爲那個反派,以敵國面目出現。這樣澳大利亞因爲自己的切身安全,會幫助英國守住馬來亞。

只要做到這一點,澳大利亞自然可以一直做一個老天賞飯吃的資源國。

艾倫威爾遜覺得,哪怕就算是澳大利亞自己的智庫,可能都沒有他這一份給帕梅拉蒙巴頓的資料上心了。

至於怎麼操縱輿論,讓澳大利亞人認可電報中的部分觀點,那就是大英龍傲天嫡女的事情了。他也相信言傳身教多次的未婚妻,知道什麼是重點應該借題發揮,什麼是心裡明白就行閉口不言。

比如澳大利亞雖然面積大,但可用國土面積也就是英國大小,這種言論就很適合在居安思危的澳大利亞政客階層宣揚。

如果艾倫威爾遜此時在倫敦的話,這幾天說不定已經去幾個公爵的家中做客了。

但他正在魯爾區爲大英帝國服務,讓幾個想要和他這個贅婿談談的公爵撲了個空。對他懷有惡意的還有一個就在未婚妻身邊的王妹。

波恩正在洽談英法煤鐵共同體的最後談判,兩個英佔區貿易委員會的副秘書長是直接談判人,艾倫威爾遜就在直線距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親身招待返回歐洲的海蒂·拉瑪,給予了對方無微不至的關懷。

“真是太壞了,不是告訴你不行了嘛。”海蒂·拉瑪面色不渝清理着身體,抱怨道,“你想讓和薇薇安一樣嘛。”

費雯麗之所以沒有返回歐洲,是因爲美國比較遠,更加適合把孩子生下來。對於這個腹中的生命,大英國寶非常的重視,想要讓愛情的結晶平安落地。

已經體會到丞相快樂的艾倫威爾遜,自然是不覺得海蒂·拉瑪的抱怨有什麼錯誤,反而坦誠的答應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這個人比較喜歡孩子,你生的孩子一定很漂亮。”

“讓英格麗給你生!”海蒂·拉瑪白了這個男人一眼,對這種理所應當的樣子十分不詫。

艾倫威爾遜反而貌似無意的透漏道,“其實英格麗倒是不反對,我想我如果耗費時間堅持一下的話,應該辦得到。”

“我到時候用攝影機給你們拍下來,讓你們兩個身敗名裂。”海蒂·拉瑪咬着銀牙,面帶兇相的威脅着,張牙舞爪的樣子就好像真的會這麼做。

“哇哦!”艾倫威爾遜不爲所動的繼續穿衣服,他覺得自己的孕照收藏以後必然有海蒂·拉瑪的一席之地,沒看現在都着急了嘛。

威脅不成,海蒂·拉瑪換了一個說辭,表示在斯巴達三百勇士這個劇本當中,王后還是比較適合自己出演。

“葛麗泰的年齡擺在那,非常需要一個經典形象。”艾倫威爾遜立刻頭大了,沒想到自己過來講戲,真的變成了講戲,開口寬慰道,“而且這部劇本會不會通過,還是一個未知數,現在希臘那邊正在打仗,有很多電影之外的因素。”

而且一通回到歐洲的英格麗·褒曼都沒有搶着要演,給了海蒂·拉瑪這個角色也不公平。

雖然在內心深處,就英格麗·褒曼的身體素質,就算是演溫泉關的勇士都不違和。

穿戴整齊的過程中,自然又聽了一會兒關於好萊塢競爭激烈,一代新人換舊人的事實。包括瓊·克勞馥最近看上了一個小演員叫簡·阿黛兒。

“哇哦!”怎麼也是有親密經歷的朋友,艾倫威爾遜還是對瓊·克勞馥的感情經歷很有興趣的,簡·阿黛兒好像是瑪麗蓮夢露曾經使用過的藝名。

詢問一下簡·阿黛兒的形象,海蒂·拉瑪也表示這個小演員的金髮形象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那應該就是了!艾倫威爾遜純粹就是聽一個八卦,他現在關於得到女星的渴望正在減輕,已經沒有剛開始那種可給我這個機會的心態。正處在一人得道的後期心態中,換成以前主動詢問,就是要找上門的前兆,現在則沒有這個想法。

聽葛麗泰·嘉寶說過,瓊·克勞馥已經見到她一面被震驚的從樓梯口踩空。這樣看來瓊·克勞馥確實是一個雙插頭。

離開公寓,開着他在德國的座駕,不一會兒就返回了貿易委員會總部,和曾經的同事們打招呼,詢問的則是英美煤鐵共同體的談判。

在沒有德國代表在場,談及如何分配德國資源的事情,這在正常不過了。英法都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非常擅長這麼談判,例子很多比如慕尼黑會議。

這一場談判已經接近尾聲,哈羅德見到艾倫威爾遜來,直接表示道,“法國對給未來德國工業上一層枷鎖的事情,從來都非常感興趣。這件事不出意外,過幾天就簽署條約了。還有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表示願意加入其中,三國的加入在下個月開始談。”

“這是好事啊!多談一段時間。”艾倫威爾遜非常開心的道,“這樣有我們和法國人看着,德國這邊的事情就放心多了。”

英法煤鐵共同體條約的簽署,可以視爲團結歐洲的重要一步,這也是外交大臣一直都很關心的事情。

“不知道貿易委員會之後怎麼辦!”艾倫威爾遜談及還在運營的貿易委員會機構。

哈羅德給出瞭解釋,直接改爲駐德專員領導的輔助機構,不過還沒有快,只要英佔區還存在一天,貿易委員會就有存在的必要。

艾倫威爾遜希望至少撐到朝鮮戰爭爆發,那樣關於合併佔領區的事情,英國更有談判的資本了。

這應該是不困難的,不過是拖上個一年時間麼,英國的想法已經變了。和法國人談完煤鐵共同體之後,底氣會更足,對佔領區合併的事情熱情也在減退,當然了,原來也沒有什麼熱情。

反正就現在的觀察來看,聯邦德國想要在一九四九年出現挺夠嗆的,英法兩國的共同利益更大一些,和美國周旋的日子還會繼續。

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
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