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

“基裡諾總統的反問有用?”帕梅拉蒙巴頓微微皺眉不解的反問,“他真的能夠扛住華盛頓的壓力?”

“他的話無懈可擊,談到了責任問題。對世界霸主而言責任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想想一百多年前,英國爲何要廢除奴隸貿易,甚至拿出來大筆金錢對涉及奴隸貿易的國家安撫也要這麼做。”

艾倫威爾遜嘴巴不停繼續道,“要知道菲律賓可是美國的前殖民地,對於前殖民地的責任,宗主國往往有兩種相反但融爲一體的想法。一方面是利益爲基礎進行剝削,但對公民宣傳當中是以將殖民地帶入文明進行安撫。”

雖然這只是一個虛僞的話術,但長年累月的宣傳下來,最終還是被大多數公民所接受。宗主國公民相信自己的國家對前殖民地具有某些相應的責任。

後來還會演變成一些補償心裡,進行一些無傷大雅但真心實意的幫助。通常以外交支持和數額不大的經濟援助爲主。

這和保持原殖民地影響力相比,自然這是一筆微小的投入,卻是不可或缺的。

這也是後世英國對香江還有印度,總有一些超乎常理關心的原因。英國比美國的殖民地多出無數倍,艾倫威爾遜還是一個重要殖民地的行政長官,可以很輕易的理解這種心理。

基裡諾總統度美國施壓的反問,在道德層面幾乎是指責美國,在二戰時期在菲律賓的敗退,才導致了菲律賓陷入日軍的屠戮當中。

尤其是基裡諾總統的妻女死在了當初的戰爭當中,這其實對美國是一種很嚴重的指責。

更何況到了今天美國已經是世界霸主,在情感上面更有負罪感。

“真的很難想象!我怎麼有點聽不明白。”帕梅拉蒙巴頓錯愕,她覺得丈夫說的話玄之又玄,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出現?

“所以你不是殖民地的最高官員,還是好好經商吧。”艾倫威爾遜伸手撫摸妻子的頭髮,“這種矛盾的想法,僅存在於有過殖民地的國家政府當中。像是蘇聯中國那樣沒殖民過的國家,是沒有這種扯淡想法的。”

扯淡想法,這就是艾倫威爾遜對這種思維的評價。在他看來這種所謂的道德責任都是狗屁,無非就是找一個對前殖民地進行干涉。

基裡諾總統算是歪打正着,正好擊中了殖民國家的特殊心理。尤其是美國,美國本來殖民地本就不多,還想要扶持出來一個標杆,在一九五三年這個時間,對菲律賓還是給予厚望的,有種想要交出來一個正面例子的心理。

隨後幾天,華盛頓方面並沒有對基裡諾總統的反問進行迴應,證明了艾倫威爾遜的判斷。對前殖民地,在這個年代發展還不錯的菲律賓,美國的容忍程度還是相當高的。

甚至到六十年代之前,菲律賓普遍被認爲是亞洲經濟的新秀,甚至差一點就擠掉香江,成爲亞洲四小龍的一員。可一九六五年費迪南德·馬科斯上臺,開啓了漫長的執政生涯,前期搞飲鴆止渴式的經濟路線,中後期一邊貪贓枉法一邊大開殺戒,據說他一個人就吃掉了全國三年的財政預算,外加瘋狂壓榨南方的和平教徒,最後自然斷送了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

華盛頓此時是非常爲難的,日本已經成爲了封鎖蘇聯的前線,和前殖民地菲律賓就是要賠款,還用美國對菲律賓的責任進行質問,這就很讓華盛頓下不來臺。

有一個沒人比我更懂殖民宗主國心理的殖民地專員在澳大利亞度假,把基裡諾總統對美國的質問傳回了馬尼拉,導致了馬尼拉市民對總統在澳大利亞的會議進行聲援。

經過了馬尼拉大使館的反饋,華盛頓經過討論,最終還是覺得,美國應該對菲律賓這個前殖民地表達更多的關心。

很快堪培拉的美國大使就邀請基裡諾總統做客,表示美國絕對沒有偏袒日本的想法,原則上也是對菲律賓索賠的報以理解。

所謂的施壓是不存在的,只是這個數字確實是過於虛幻了一些,八十億美元日本是拿不出來的,更何況菲律賓要八十億美元,澳大利亞呢?新西蘭呢?荷蘭呢?

這裡面每一個國家都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各個都照着菲律賓的標準來,日本豈不是要被刮地三尺?又要回到美國不斷輸血的戰後初期狀態?

雷迪克威廉姆斯是美國駐澳大利亞的大使,當然實際上他之前是一個紐約的銀行經理人,只是在艾森豪威爾上臺之後論功行賞,進入了共和黨的推薦名單來澳大利亞做大使的。

美國金主藉由駐其他國家大使進入政壇早已有之,只不過公開得到支持,是從尼克松開始的,在此之前則是一個潛規則,而不是明面上的論功行賞。

雷迪克威廉姆斯雖然對金錢比較熟悉,卻不算是一個專業外交官,好在大使館有專業的應對外交官,幫助他介入到這一次的索賠談判當中。

“尊敬的總統,我已經叫了池田先生來見一面,大家應該拿出來一個具備操作性的數字,達成雙贏。”雷迪克威廉姆斯衝着基裡諾總統道,“美國絕對不是拉偏架,請總統先生理解這一點。”

“好吧!我聽聽他怎麼說。”基裡諾總統最終點了點頭,他心裡也清楚,不可能隨便說一個數字日本人就會同意。

這一次的美國大使館密談,艾倫威爾遜馬上就知道了,是基裡諾總統主動提及的。

聽到這件事,艾倫威爾遜有些感嘆,哪怕是一個實力不強的小國也具備左右逢源的及本認識,認真起來也是不可小視的。

“總統先生,你告訴我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呢?”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反問道。

“自然是爲了利益,能夠讓菲律賓得到儘可能多的好處。”基裡諾總統毫不隱瞞的說道。

艾倫威爾遜點頭思考片刻,開口道,“既然如此我還是願意幫忙,能夠和一國總統建立私交,說不定以後會對英國有好處。”

帝國公僕的主人翁心理一下子又被激發出來了,誰讓他就是喜歡匡扶正義呢?天性如此沒有辦法,爲了一個不相干的國家,也願意懷着熱忱幫忙。

關鍵在於美國不在偏袒日本,而是對索賠國施壓,經過基裡諾總統這麼一個安全責任問題的反問,現在美國至少是部分諒解了索賠。

藉由菲律賓無論如何不停止的索賠,所打開的缺口,最終會被不止一個國家利用上。一定意義上突破了舊金山協議中,美國禁止的索賠紅線。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菲律賓從戰後堅持到今天的索賠態度,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堪培拉的索賠會談,引起了涉及國家的除了日本的關注,至於日本國內倒是非常安靜,類似的問題大多數報紙都不予報道。

“賣國還是日本會賣,和丘吉爾不相上下。”曾經賣掉西柏林,只是上二弟快樂的帝國公務員,做出瞭如此評價。

在堪培拉的索賠談判到了現在,日本想要矇混過關的企圖已經是徹底破產。在菲律賓衝頭,其他三國跟進的索賠會談中,池田勇人已經迴天乏力。

在和東京的聯絡當中,池田勇人告知了吉田茂,朝鮮戰爭帶來的發展機遇可能遭到影響,希望現任日本首相有一個心理準備。

池田勇人只能儘量在數字問題上做工作了,能夠少陪一塊是一塊。

涉及到四國的談判,日本的賠償數字從菲律賓一家就主張的八十億美元,變成了四國一共八十億美元,池田勇人表示這個數字還是太高,遠遠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能力。

數字在反覆拉鋸當中緩緩下降,付款方案也從一次性交付變成了分期交付。池田勇人當然是希望分期付款的年頭越長越好,能夠不對日本造成經濟壓力。

艾倫威爾遜當然是不想這種未來出現,對國家而言時間遠比金錢重要。在關鍵時間如果要是跟不上的話,以後就會花費出幾倍的精力才能達成同樣的目的。

“荷蘭只能接受最多五年的分期付款,不會有再多的時間。”範迪克強硬的表態道,“在東南亞戰場上被日本軍人抓走的僑民女性,不能再繼續獨自忍受傷痛。”

澳大利亞好新西蘭代表表示同意,否則的話他們也無法對關注索賠談判的公民交代。

“我要得到國內的認可!”池田勇人嘆了一口氣,看到這些代表的口吻,他明白爭取餘地已經不大,便如此回答。

十一月二十日,索賠談判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月,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荷蘭對日本的索賠談判已經進入到了尾聲。

下午四點,池田勇人同菲律賓總統基裡諾《日本菲律賓賠償協定》,隨後分別和澳大利亞政府、新西蘭政府、荷蘭政府簽訂了同樣的賠償協定。

賠償協定中,日本將在五年內付給四國三十五點八億美元現金,作爲戰爭中對這些國家造成損失的賠償款。

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
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