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

至於艾倫威爾遜幹什麼去了,仔細回憶一想他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除了因爲對日作戰的問題和蘇聯暗箱操作之外,好像還提及了蘇聯和英國現階段同病相憐的互補性。

具體話題包括但不限於,如果英國包括法國被削弱太多,西歐以後必然會以美國馬首是瞻,如果英國在和蘇聯重合的利益區,受到了蘇聯武裝的威脅,必然會引來美國的協助,蘇聯不但達不成目的,也會讓英國的勢力被美國取代。

這主要是說伊朗,目前伊朗南部有英軍駐紮,北部則有蘇軍駐紮。這也是有歷史傳統的,早在大英帝國和帝俄對抗的時期,就已經在伊朗劃定了勢力範圍。

經濟方面的話題也聊了聊,蘇聯雖然地大物博,但歸根究底是一個高緯度國家。很多經濟作物和資源要麼沒有,要麼開發成本很大。這不是讓人去西伯利亞種土豆就能解決的問題!

比如橡膠、和其他熱帶作物,蘇聯就無法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把差距抹平。英國是有熱帶殖民地的,只要蘇聯願意付出報酬,進行貿易,這種原材料英國是願意提供的。這對兩個國家都有好處,可以迅速的從戰爭當中恢復過來。

至於其他什麼咖啡,芒果,就算是美國也沒有理由干涉英國,出口熱帶水果進行貿易。

好像還有一個戰後恢復的想法,因爲德國投降在五月,已經過了播種的季節,蘇聯也一直在進攻沒有時間恢復農業,只要蘇聯願意拿出來一定的外匯購買,大英帝國完全可以籌集一定的糧食,幫助東歐度過糧荒。

犧牲的地方艾倫威爾遜已經決定了,就犧牲英屬印度,說不定糧荒出現尼赫魯還能老實一點。至於北海道只有兩個師團的小事,不仔細回憶,他都忘了自己說過沒有了。

這畢竟是一個好機會,因爲他說的話肯定都會轉達到斯大林的耳朵當中,蘇聯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對斯大林有所隱瞞。

作爲過氣世界霸主,現在的大英帝國就是求穩,穩定大於一切,事情越少越好,這樣纔有時間調整政策,最終平安落地,蘇聯不找事,就已經是在幫助英國了,就怕蘇聯不安分。

只是這些話艾倫威爾遜沒有辦法和剛剛大出風頭的艾福爾分享,只能面帶笑容,衷心祝福對方,在這麼重要的國際會議上找到了存在感。

碰了一杯,艾福爾興致勃勃的說了兩句便問道,“其實你也應該加入到正式談判官的行列當中,不然也不會沒有存在感了。”

“我們服從指示聽從安排就行了。”艾倫威爾遜謙虛的搖搖頭,他明天還有事呢,要聯絡印度總督府,派出艦隊前往遠東。

在亞洲的英國艦隊足夠了,目前英國皇家海軍,如果算是護航航母那種湊數的,一共有九十五艘航母,諾曼底登陸之後,大西洋一線的制海權已經奪回,一部分力量便派往了亞洲。

其實軍盲眼中二戰美國的上百艘航母,其中將近一百艘也是護航航母。

又不是諾曼底登陸的大行動,還需要籌備,目前在亞洲的英國皇家海軍力量完全夠用,加上蘇聯自己的準備,運送個十幾萬蘇軍輕而易舉。

至於時間上來不來得及就不好預測了,不過艾倫威爾遜也不悲觀,因爲東南亞英軍總司令是蒙巴頓,蒙巴頓可是英國軍艦航速保持者。

二戰剛開始蒙巴頓擔任了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凱利”號驅逐艦的艦長,頭一次上艦,蒙巴頓就親自開着凱利號出海,還把戰艦開到三十八點五節,技驚四座。

有這樣一個英國皇家海軍速度保持者的總司令,相信在東南亞的英國艦隊會受到一些感染的,事實上他待會就準備發電報,時間緊任務重嘛。這是考驗一個公務員的關鍵時刻!

七月的第一天,英美蘇三國在波茨坦會議的第一個共識被確定下來,就是對日作戰問題。雖然美中不足的是蘇聯將自己那一份,刪除了無條件投降的條款,但無損於波茨坦會議一個好的開始。

很快對日作戰,敦促日本投降的報道,就登上了各大報紙的版面。美國代表團的成員都非常高興,從這些談判代表的臉上,艾倫威爾遜估計現任總統杜魯門心裡也是高興的。

既然已經見報,幾乎就可以認定爲事實,只是不知道核彈成功爆炸之後,到時候杜魯門會不會後悔,自己急切請求蘇聯對日作戰的舉動。

考慮到杜魯門作爲一個世界強國的總統,想要明目張膽的出爾反爾的食言,在大英帝國從旁邊的見證下,轉而對蘇聯撕毀共識,估計也要下一番政治決心纔可以。

達成對日作戰共識,短短時間就傳遍了全世界,同樣也傳到了日本政府的耳朵當中。

三次擔任日本首相的近衛文麿,對日本天皇闡述了個人意見,“戰敗是既然結果,結束戰爭的阻礙來自於軍部,英美中目標是打垮日本軍部,軍部倒臺了,戰爭的性質也會爲之轉變。”

曾任駐蘇大使的東鄉茂德面告天皇的判斷是:《波茨坦公告》只是《開羅宣言》翻版,雖然應當接受但爲了等待請求蘇聯調解的結果,應採取漠然置之的態度。

“蘇聯的公告當中沒有無條件投降的註解,可見蘇聯對進攻日本本土仍然是有疑慮的,如果能讓蘇聯出面調停,進行有條件投降,這個目標是現在外務省應該爲之努力的方向。哪怕放棄一部分千島羣島也是可以的。”

印度總督府,巴倫爵士拿着剛剛送達的電報,裡面除了艾倫威爾遜對英屬印度的想念之外,剩下就是對波茨坦會議對日作戰共識達成的態度,電報當中表示,英國能夠避免進攻日本本土帶來的損失,讓蘇聯承擔本身就是一個勝利。

亞洲的皇家海軍艦隊應該馬上趕赴遠東,幫助蘇軍進攻登陸,不能耽誤哪怕一天,造成既成事實,蘇聯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在英屬印度的收到歐洲電報的同時,早已經到達遠東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同樣接到了莫斯科方面的電報。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