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

“我相信,內閣會聽從白廳的專業意見的。”艾倫威爾遜適時開口,用剋制但不失恭維的口氣,向無上之權威表達最高的敬意。

“其實,也不能就篤定一切按照專業的意見來。”諾曼·布魯克先是大方向上認可了艾倫威爾遜口中的專業權威,但話鋒一轉道,“現在工黨內部有些問題,雖說處在我們的立場上,不應該多說什麼,但最好不要有什麼影響到國家的地方。”

“哇哦!”艾倫威爾遜一聽內閣秘書都這麼說,馬上帶着願聞其詳的態度小心求證。

諾曼·布魯克不置可否道,“雖然稱不上年少無知的賭氣,但一直延續到今天也十分少見,也許過段時間就有結果了。”

工黨的一二號人物,艾德禮首相和外交大臣莫里森的爭端,源於當初工黨爭奪黨魁的那一場關鍵選舉,本來有望問鼎工黨黨魁的莫里森卻選舉失敗,如果他在一九三一年沒有喪失議會席位,那麼成爲工黨領袖,還有日後的首相就不會是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而是他,這一打擊令他始終無法釋懷。

艾登代替了年邁而且長時間不受歡迎的丘吉爾,開啓了保守黨的新時代。代表着保守黨已經更迭換代完成,而工黨這邊還是老樣子。

艾倫威爾遜一聽,眼前沒來由的浮現了呂布的臉,“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莫里森同時也廣受歡迎,對選民充滿激情,在工黨內部人望甚高。原本的歷史中,艾德禮自從在一九五一年被丘吉爾反攻倒算,之後工黨就重新回到了莫里森的手中。

就像是諾曼·布魯克所說的,兩人交惡都是一九三一年的事情了,卻一直持續到今天。

戰後因爲工黨長期在野,黨內有執政經驗的人不多,導致出現了幾個超級大臣,幾個超級大臣分管多個部門,莫里森也是其中之一。

在歐內斯特·貝文病故之後,莫里森又成了外交大臣,工黨的二號人物。

不論是從資歷還是受歡迎的程度,莫里森都具備挑戰艾德禮的資格。

諾曼·布魯克所說的有結果,估計是盤算首相什麼時候會把莫里森清除出內閣。可能是下個月,也可能是明年,一切都不好說,取決於艾德禮的忍耐程度。

“我的天吶。”走出白廳的艾倫威爾遜,並不因爲聽到執政黨的八卦感到高興。都已經是執政黨了,還折騰什麼?

雖然是因爲蘇丹獨立的事情返回,艾倫威爾遜還是呼朋喚友,拉近和倫敦同事們的關係。

他在海外工作,也不能和倫敦的朋友疏遠,這樣有助於第一時間得知國內發生了什麼事。

倫敦市政廳他自然是有朋友的,馬金斯立刻給予正面迴應,要和艾倫威爾遜在倫敦到處轉轉,因倫敦煙霧事件的城區改造,是人人都看得見的。

還有看不見的,馬金斯就指着地下道,“一九四八年規劃的地鐵擴建已經啓動。這個工程一點都不比城區改建的工程量小。”

“那真是令人欣慰。”艾倫威爾遜楞了一下,隨後很感興趣的道,“那我們去做地鐵轉轉吧,看看世界上的第一條地鐵運營的情況,我也準備在吉隆坡、新加坡建兩條地鐵。要是可行的話,地鐵設備的訂購,當然指望國內的公司。”

“這就很令人開心了。”馬金斯眼睛一亮,作爲倫敦市政廳的高級官員,他當然和相關公司存在人脈關係,一眼就看到了裡面的商機。

倫敦地鐵已經運行超過一百年,早期爲了把蒸汽機車排出的濃煙引出地下,建好的隧道還要鑽出通風孔。

兩人邊說就進入了白廳最近的地鐵站,等待前往東區看看,怎麼說也有他這個馬來亞高級專員的功勞,等候地鐵的時候,兩人有說不完的話,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一根菸都已經抽完,地鐵還沒來,到了最後馬金斯頻頻看錶,眉頭微皺道,“地鐵都固定線路,怎麼晚了這麼長時間?”

就在這時候,遲來的地鐵總算是聽到了謝菲爾德勳爵的召喚姍姍來遲。

而這一站的乘客已經都很不耐煩,幾乎都羣情激憤,顯然對地鐵的遲到十分不滿。

“看來,地鐵晚點超出了正常範圍?”艾倫威爾遜聽到周圍不滿的嘈雜聲這麼說道。

“應該是吧,我也不長坐。”馬金斯有自己的私家車,這一次只不過是陪着朋友出來,到處看看地鐵的運營情況,讓艾倫威爾遜回吉隆坡的時候,對提出地鐵計劃做到心中有數。

地鐵剛剛停下,正對着兩人的車廂中,一羣乘客罵罵咧咧的下車,兩個警察扭着一個滿臉是血的女人下車,而這個女人顯然處在醉酒狀態,被扭着出來的時候還不斷掙扎,大喊大叫,“你們幹什麼,我不走。”

“快把這個潑婦拽走,警官先生。”一個同車廂的乘客不耐煩的喊道,顯然他也被耽誤了時間,由此產生了不滿。

比起行色匆匆的乘客們,艾倫威爾遜兩人顯然有的是時間,很好奇的瞭解來龍去脈。最終確定就是一個尋常的醉酒鬧事案件。

作爲一個英倫紳士,兩人進行了友好的圍觀,甚至錯過了這一班的地鐵。但事情並沒有結束,其中一個警官顯然認識馬金斯,不好意思的打招呼,“謝菲爾德勳爵,你怎麼在這。”

“陪我的朋友來做地鐵到處看看,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穫。”馬金斯苦笑着回答道。

艾倫威爾遜則好奇的看着這個女人,到底傷到哪了,表情就是標準的吃瓜羣島表情,詢問馬金斯的朋友,“你們準備怎麼處理?”

“塞進警局關幾天。很多類似的事情我們都處理過了。”警官滿臉淡然的道,只是臉上的抓痕還是很顯眼的。

“哦,是這樣。”艾倫威爾遜看了對方臉上的抓痕,旁敲側擊的問道,“這種事經常發生麼?我是說,類似的情況。”

兩個警察都點頭,英國喝酒的名聲雖然不如蘇聯人名聲在外,但其實是一點都不差的。

之所以沒扣上酒鬼的帽子,這個問題麼?也不看看輿論霸權在誰手裡?

雙方對話的同時,女人還在罵罵咧咧,指責警察的暴力執法,但兩個警察不在乎,顯然不是第一次面對這種事,只是向兩個白廳的公務員表達歉意。

“其實這樣起不到殺一儆百的效果,這麼說倫敦的地鐵經常晚點?而且地鐵的環境並不好?”艾倫威爾遜把看向女人的目光收回來,對兩個警察發出靈魂質問,這特麼一點都不資本主義,造成的晚點損失誰來負擔?

整個地鐵線的乘客損失誰來陪?工黨內閣好像是聲稱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點結合起來,不是把兩者的缺點結合起來。

“把這個女人的身份記錄下來。”艾倫威爾遜看着馬金斯,謝菲爾德勳爵一臉的無所謂,然後繼續道,“計算因爲耽誤的時間,整個沿線的額外成本和損失,然後起訴她,相信法院會把賬單送到她家的,這是一個正面案例,相信以後地鐵線這種事就很少了。”

“艾倫,這不過是一個女人。”馬金斯一聽大爲吃驚道,“這筆錢她一輩子都負擔不起。”

“我有眼睛,馬金斯,能看出來這是一個女人。”艾倫威爾遜指着自己的眼睛道,“我愛女人,我的妻子就是女人。但是我們要對整個國家負責,不然我們以後如何管理國家?不能因爲她是一個女人就放過她。”

艾倫威爾遜理直氣壯,秉持國家正義,他當然很明白把這筆損失的清單讓一個女人承擔有什麼後果,不就是社會性死亡麼?就算是讓一個人付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代價,卻可以讓整個城市的類似事件減少,這筆買賣太合算了。

就算是在倫敦,艾倫威爾遜仍然不改西貢拳王的本色,他只不過是讓這個女人付出一點代價而已,最多就是社會性死亡而已,如果她想不開要自殺,那也是她的自由。

“說不定是一個好主意。”馬金斯作爲一個職業官僚,衝着兩個警官道,“就這麼辦。”

“這就對了。”艾倫威爾遜讚賞的開口道,“這也就是在倫敦,要是在和平教國家,別說挑戰市民的公衆情緒,敢坐地鐵都應該石刑了。”

出於紳士風度,兩人和向警察揮手告別,又在這裡等待下一站地鐵到達,才前往東區。

兩人日行一善的同時,內閣辦公廳正在起草關於蘇丹分治的專業性意見,闡述英屬印度的悲劇如何避免,在英國讓殖民地獨立的同時,負責的減少殖民地衝突的可能。

諾曼·布魯克在專業性意見出爐之後,將其帶到唐寧街十號,請首相艾德禮關注。

“英屬印度的分治造成了大量傷亡。”艾德禮有些疑慮,似乎不能夠下定決心。

“那是因爲兩大宗教在一起的時候,傷亡並不被關注。”諾曼·布魯克開口道,“我們邀請雙方談談。就算是打起來,只要不影響到別人就好。”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1725章 換掉他?第1539章 美國病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1725章 換掉他?第1539章 美國病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