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選

艾倫威爾遜沒指望過和福爾採娃發生點什麼,對方畢竟是蘇聯代表團的成員。衝破國家禁忌來一點深入交流,可能會把大好的前程搭進去,這對於一心追求進步的艾倫威爾遜來說,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而且對方不好忽悠,現在德國的各國分佔區都是一片殘垣斷壁,西邊英法美佔區遭受過大轟炸,看起來比德國東部的農業區還悲慘。他倒是想要讓蘇聯人見識見識資本主義的繁華,可目前確實是沒有這個條件。

前往英佔區的軍機上,英國代表和蘇聯派來的代表氣氛有些尷尬。終於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和福爾採娃說幾句話,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還是盟國嘛,日本還沒投降之前就這樣,不利於盟國之間的團結。

到達英佔區蘇聯代表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英佔區的德國軍人,福爾採娃不滿的說道,“你們重新武裝了德國軍人?”

“到談不上武裝,只是釋放了戰俘編成輔助力量,維護英佔區的穩定。”艾倫威爾遜承認了福爾採娃的指責,順便把美國拉下水道,“普通戰俘聽從命令作戰,清算也清算不到他們身上,如果蘇聯人對美佔區有些瞭解的話,就知道巴伐利亞州大批德國軍官已經恢復了自由,那邊才更加過分。你們可以派人去看看……”

大英帝國對蘇聯的敵意也就圖個樂,真反蘇還要說是美國人。果然,在艾倫威爾遜比爛戰術的襯托下,蘇聯人的敵意馬上就轉移到了美國人身上。

關於清算德國犯罪組織的事情,艾倫威爾遜舉手贊成,美佔區纔是德國前高官的大本營,希姆萊的漂亮女兒也在那。讓蘇聯人咬美國去吧,大英帝國可以採取友善中立的態度看着。

“大英帝國完全遵守了日內瓦公約,至於你們蘇聯人和美國人會不會遵守,遵守了多少,各國的國情不同,我們也無法干涉。”艾倫威爾遜對福爾採娃暗諷着。

“你的意思是我們蘇聯故意虐待德國戰俘,讓他們自然消失了?”福爾採娃聞言不滿的反問道,“你們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就雙手清白嘍?真是笑話。”

“確切的說,我的話僅僅指的是英國,不包括美國在內。讓人消失是你們的自由,但如果是我們操作的話,要經過民主討論拿出決議,最終決定。”艾倫威爾遜一挑眉,這已經是英佔區了,他不用像是在柏林那樣寄人籬下。

英佔區戰俘的生命是得到保障的,這倒也不是壞事,保存足夠的勞動力,英佔區纔有首先騰飛的基礎,這可以讓以後合併的時候,英國佔據更大的話語權。

從基礎上來說,英佔區還是很有優勢的,德國重要的工業區,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還是港口最多的區域。只要搶先在其他佔領區首先恢復,形成虹吸效應,英國就會得到很大的好處。

虹吸效應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哪怕就是在南亞都存在,印度長期都是南亞最富裕的國家,別看在其他地方人眼中印度窮的要死,但印度周圍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各個都比印度還窮。

虹吸效應一旦佔據先手後來者很難追趕。更不要提英佔區本身就是德國人口最多的精華部分,一旦首先擺脫蕭條,就能對美佔區和法佔區產生影響。到時候英國在德國問題上和美國談判的時候,也會更加有底氣。

現在想這些還是略微早了一些,艾倫威爾遜把福爾採娃和其他蘇聯代表帶到了英軍司令部,辦理身份證明。

因爲蒙哥馬利正在歐洲各國享受歡迎和掌聲,在慶祝活動完結之前,他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英佔區首腦,英軍司令部的具體工作是羅納德·威克斯中將負責。

艾倫威爾遜上次來到漢堡,和羅納德·威克斯中將見過面,對方還留有印象,得知了來意後疑問道,“是蘇聯人?來接收德國的商船船隊?”

“恐怕是這樣的!”艾倫威爾遜聳聳肩無奈的道,“我就是過來協助蘇聯人的接收工作,是美國方面對我們施壓,用德國船隊換取了蘇聯在部分問題上的讓步。”

“美國人就不幹好事。”羅納德·威克斯一聽,臉色也不是很愉快。大家都對蘇聯人抱有警惕之心,不代表這邊美英法就是一團和氣。該有的齷齪一樣不少,只是沒有表現的這麼明顯。

“沒有辦法,蘇聯是明顯的敵人,美國是可疑的盟友,都惦記着我們英國的龐大財產。”艾倫威爾遜說美國的壞話也就見好就收,爲了大英帝國的未來,他還要做出興高采烈的樣子,把德國人的船隊交到蘇聯人的手裡。

現在艾倫威爾遜已經沒有在波茨坦的時候那麼牴觸,其實德國船隊留下來,也僅僅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送給蘇聯人一樣有好處。

英國本土的造船工業發達,德國失去了這些商船,但是德國整個德國的需求還在。說不定對英國的造船業也是一個利好,說不定還會讓英國對英佔區的控制更加深入。

現在英國存留的一千八百萬噸船隊,就算是沒有德國船隊補充,一樣可以講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物產運到歐洲,並不耽誤歐洲的重建。

比起歐洲這邊,對於英國本土的公民來說,戰後的首次大選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大英帝國的榮光固然重要,可戰爭帶來的一系列後果,不是光靠大英帝國的榮光就能沖淡的。

在艾倫威爾遜領着蘇聯人對着德國船隊指指點點的同時,也是丘吉爾首相在波茨坦會議上如臂使指卻力不從心的同時。戰後英國的第一次大選正式拉開了帷幕,一方是帶領大英帝國取得二戰勝利的執政黨保守黨,另外一方則是克萊門特·艾德禮率領的工黨。

克萊門特·艾德禮在英國公民恢復幸福生活,對重要產業實行國有化的主張中,挑戰正在波茨坦會議上的丘吉爾,七月五號,戰後第一次大選開始了。

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
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