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討厭的張既

蔡琰忙着爲黃順管理家底,攤子一點點鋪大,佔地越來越多,對外的事務,便完全交給了董祀。

而董祀也不負衆望,成功爲黃順拉來幾十小部落投靠。後面隨着玄甲軍的名號越叫越響,慕名而來的部落也越來越多,漸至幾百數。

祖藍和祖桂兄弟,則是一直心無旁騖的練兵。終於一日上,兩兄弟跟黃順彙報說,精練之卒已過萬人!這時候,離黃順初至定襄,不過仨倆月時光。擴軍之快,連黃順都驚歎不已。

兵馬量跟上了,本來非常充裕的裝備一項,反而成了黃順擴軍的最大障礙。黃順本來就帶有大批工匠,來到定襄後從來沒有休息,日夜趕工。後來歸附的漢人當中,也有不少能幹鐵匠、皮匠的,人手不缺。

缺的是材料,尤其是生鐵,定襄當地根本沒有,只有從內地搬運。初始靠着許慶和許章的幫忙,生鐵供應不是問題。

後來,許慶和許章跟隨曹彰,出征潼關,就來了問題。

現在翼城-晉陽一帶,由張既全權做主。張既與曹彰不同。曹彰看重黃順,對黃順大力扶持,而張既卻對黃順沒有另眼相待的意思。

而且,張既和曹彰對付諸胡的戰略,也不同。曹彰擁有雄厚的兵力,對自己的戰力也很自信。曹彰的策略,是放任胡人發展。

但只要胡人的發展,對曹彰的勢力範圍形成了威脅,曹彰就大兵出動,將威脅剷除。

如此,久而久之,即使曹彰遠在翼城駐紮,無論定襄諸胡,還是更往北的無臣氏,在大的軍事行動前,都得事先考慮曹彰的反應,生怕把這個煞神惹出來。

無臣氏不敢涉足定襄,可朱渾氏不敢輕易東進,都是忌憚曹彰的存在。

但張既一介文人,他可沒曹彰那個自信,他採取的策略,是平衡術。就是保證各處諸胡之間的實力對比,保持均衡。如此一來,就不會出現一家獨大,通過對外兼併戰爭做大的現象。

張既的這個策略,很高明,無可厚非。但他的這個戰略實施,頭一個受到影響的,卻是無辜躺槍的黃順。

要維持定襄地界的均衡,在張既看來,這一帶,就不能出現堅固的城堡。即使城堡是作爲漢人的黃順所建,但照樣能爲胡人所用。

有了城堡,一旦大軍北伐,胡人就能據城固守。再加上胡人超強的野戰能力,大軍就算能夠獲勝,勢必要付出慘重代價。

胡人一旦有了堅固的城堡,就能以城堡爲基地,如漢人般發展農業,就可以儲存糧食,積累實力。與其他遊牧部落相比,這是巨大的戰略優勢。

在張既看來,得到城堡的呼延部和俟奴部,短短几年,就可以一統定襄,再往北,就要面對無臣氏。無臣氏的強大,迫使呼延部和俟奴部極有可能放棄向北,而是選擇南下,威脅晉陽。這是張既所要極力避免的。

事情一旦發展到這裡,張既沒有充分的把握能夠打退呼延部和俟奴部。況且,就算張既打退了呼延部和俟奴部的進攻。有城堡在手的對手,一次戰敗,並不會傷及元氣,不出幾年就可以恢復。從而對晉陽形成持久的威脅。

張既既然預計到這裡,當然就要從源頭上掐斷呼延部和俟奴部強大的基礎:城堡。作爲保證一方安寧的頭等大事,張既決不允許定襄一帶出現城堡。

而在定襄建立城堡,卻是黃順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大業。若不是他來到定襄的時間正值深秋,馬上就進入冬天,不便於施工,他早已破土動工了。時間合適的話,現在,恐怕已經有一座城堡在手了。

曹彰走後,在這樣的形勢變化下,張既對黃順,就變成一副公事公辦的面孔。來往生意可以,但要從他這裡購買違禁品如城磚返回定襄,對不起,不行!

不僅如此,張既還對黃順明言:在定襄,黃順的生意做得再大,張既都不會管。只有一點,是張既決不允許的,就是建城堡。

爲這事,黃順與張既幾番來往,張既跟黃順解釋他的苦心,黃順向張既保證自己城堡的用途。但雙方的立場都很堅定,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事,關係到黃順能否在定襄立足,是黃順自己的事業能否順利走出第一步的關鍵。所以,黃順不惜放下定襄諸多事務,親自跑翼城一趟,與張既當面探討此事。

可是,張既還是不鬆口。不僅如此,張既還對黃順擴張兵力的行動也進行了限制。張既看的很準,黃順的戰力,不是建立在兵馬數量上,而是建立在裝備上。

好的裝備,自然需要更好的材料。而好的材料,定襄那些胡人,是提供不來的。黃順只能依靠曹氏的幫助。

現在,張既除了限制黃順建城,還進一步限制黃順發展自己的重騎兵,掐死對黃順的生鐵供應。這對黃順而言,又是另外一道致命的枷鎖。

曹彰走了,許章和許慶也跟着上了戰場,對張既施展的這些招數,黃順一時半會,還真招架不了。

張既掐住了黃順的脖子,黃順不能反抗,就只能另想辦法。祖淵父子的意思,既然鐵甲不夠,那就用皮甲來湊數。

只是黃順不想湊合,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身披鐵甲,能更好的保護戰士的身體,最大程度的減少傷亡。皮甲穿在身上,連勁弩都擋不住,更勿論近距離的刀砍槍刺了。

翼城一帶的曹兵主力,已讓曹彰帶走,張既那點兵力,黃順還真沒放在眼裡。但現在的黃順,不能跟曹操交惡。張既是曹操認任命的一方大員,黃順同樣不能得罪。

黃順不能建城,就無法做到穩固的防守。黃順在還好說,有黃順手下一衆精兵強將,自然鎮得住場子。

但黃順總要回襄陽的。黃順走了,呼延部和俟奴部是否還如現在般盡心盡力的出力,就是個未知數。

單靠他們這些因黃順而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如何能在定襄一帶立足,黃順真沒多大信心。

最爲關鍵的一點,在黃順看來,不能築城,佔的地再多,擁有的人再多,總是根基不穩。那些前來依附的小部落,本就是些牆頭草,哪頭強大就歸哪頭。

黃順只有築城,爲他們提供堅實的堡壘,才能讓他們心生歸屬感,從此死心塌地的爲黃順效力。

所以,城是一定要擁有的,這是建立自己的大業所必需。既然自己建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去搶別人的。

反正要有自己的城池,這是黃順的執念。定襄一帶根本沒有像樣的城池,要想擁有城池,只有把眼光放遠,看向遠方。

正是在張既的壓力下,一路向西,趁曹操與馬超決戰之際,趁虛而入,攻城奪地,在黃順這裡,就從原來的停留在規劃幻想中的方案,變成擺在案頭之上,馬上就要付諸實施的方略。有再多的困難,也要想辦法克服。即使爲之放棄經營許久的定襄,也在所不惜。

至於如何低調的發展擴張,這個問題,黃順在一衆謀士的幫助下,已經有了大致的思路。那就是:改換門庭,推舉另外一人出來,黃順隱身其後,悄悄發展。

接下來,黃順就要解決這個名義的問題。

黃順不想與曹操產生矛盾,黃順的大旗固然不能主張,但以呼延部或俟奴部爲旗幟,千里奔襲,也不是很靠譜的主意。

不說兩部落是否願意捨棄這裡的一切,遠涉到未知的遠方,就是黃順,也不情願把這名頭讓給他們。

黃順總要回襄陽的。呼延部和俟奴部與黃順,就是有利則合,無利則散的關係,這點,黃順非常清楚,沒有心存任何幻想。

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話,雖然絕對,卻不能不考慮。黃順千辛萬苦打下一片江山,卻拱手送給他們。

在黃順走後,他們就可以爲所欲爲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幾年後,黃順在這裡的一切就徹底成他們的,沒黃順什麼事了。

所以,必須找一個合適的“代理人”,黃順放心,又不能惹來曹操。這個人選,一時半會,還真不太好找。

就在黃順和他的一衆幕僚、女人都爲此事撓頭時,呼延煌和俟奴完我都派人來,說有軍國大事商量,十萬火急,讓黃順必須馬上趕到呼延部。

呼延部和俟奴部聯軍剛剛打垮扶余和侯莫陳部不久,在翠屏山以東,已是無敵的存在,其他各部,可傳檄而定,還有什麼十萬火急的軍情?

帶着這個疑問,黃順帶着祖淵、程瑤和呼延康,騎馬趕至呼延部落。白雪是黃順最爲倚重,也是關係最爲親密的軍師,只因她有孕在身,黃順沒有帶她車馬勞頓,而是讓她在家裡安心休養。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看見黃順來到,都沒有客套,上來就直奔主題。

呼延煌神色凝重道:“可朱渾部已經知道翼城的曹彰率軍參與潼關大戰了。沒有曹彰在側,可朱渾氏可以放心大膽的用兵,一統定襄。據可靠情報,可朱渾正在聚集兵馬,準備與我們決戰,一戰定勝負。”

黃順倒沒他倆那麼緊張,自己的玄甲軍數量已經超過五百。有玄甲軍在,呼延部和俟奴部不可能輸。

“打就打唄。可朱渾想趁着這機會一統定襄,難道你們就不想?”黃順一聳肩,無所謂道。

反正就算定襄統一了,也是那個張既頭痛,而自己,已經開始爲離開定襄做準備了。這裡跟自己,沒多少關係了。

張既這麼跟自己過不去,自己給他留點麻煩,也算是禮尚往來。

俟奴完我卻憂慮的說道:“你的玄甲軍雖然厲害,卻不能久戰。可朱渾既然想一舉決勝,勢必要動員所有力量參戰。

可朱渾統治翠屏山以西,已有數年,湊出十萬大軍,不是難事。而我們,各部分散,內耗嚴重。

大戰一起,其他各部能夠保持中立,不扯我們的後腿,就算對我們的支持了,肯定有很多部落被可朱渾說服,調轉馬頭,對付我們。

我們雖然連番大勝,士氣正旺,但時間太短,遠沒有把吃下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我們能夠出動的兵馬,不到三萬。這已是我們的全部兵力,已經是傾巢而出了。

萬一可朱渾派主力與我們大戰,另派一支奇兵偷襲我們的老營。我們就算有玄甲軍壓陣,也難免一敗。”

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108章 挫折後計劃依舊第356章 江東動態(上)第752章 盤問第930章 匆匆籌備第234章 借兵出征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912章 喜團聚第1112章 司馬懿的憂愁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450章 出發第496章 墨氏內情(四)第441章 魯肅的評判(上)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508章 追殺墨昆第64章 過招第465章 見孫權第437章 我是高手!第1025章 論兵第210章 神級刺殺第15章 白雪的見識第628章 馬鈞的發明第44章 偷襲秣陵第895章 談歸順第993章 遺旨現第1211章 第一次庭審第940章 進宮第170章 找茬者來了第959章 地下城第382章 黃順的推算第225章 攤牌第57章 一見鍾情第991章 談判第363章 衝突第635章 發財機會第833章 斛律鄔榪第204章 危險來臨第1131章 難題第1039章 進宮第860章 對策第379章 好事成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287章 牀弩第184章 天人蔡琰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784章 再見褚仁第1130章 求救之旅第979章 回到襄陽第878章 三個承諾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411章 來到江陵第594章 斡旋第90章 日程安排第440章 大勢第766章 不義之財第433章 二代武將登場第1122章 引薦第106章 馬謖以外全拿下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第1034章 曹丕遇刺第11章 激將第691章 禁區第146章 反間計第639章 蒯氏兄弟第5章 上路第533章 善意謊言第620章 試探第506章 許蒙救司馬第733章 享受生活第683章 交易第806章 可怕的陰謀第985章 陸遜中計第186章 亡羊補牢第817章 馬超來到第1196章 “矛盾”第527章 傅嬰現身第914章 孔明的煩惱第923章 老將的遺憾第1036章 兒女煩心事第359章 密議(下)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780章 來到榆林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1194章 大牢生態第1181章 代郡戰事第398章 主公之道第669章 依計行事第1039章 進宮第1043章 君臣問話第383章 說服曹仁(上)第1270章 忠誠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246章 陳平奇計第238章 再戰扶余第1059章 二嚴之爭第73章 夜闖深閨第519章 判斷黃順第1244章 陸遜的轉變第131章 孫權滅火第286章 劉子羽
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108章 挫折後計劃依舊第356章 江東動態(上)第752章 盤問第930章 匆匆籌備第234章 借兵出征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912章 喜團聚第1112章 司馬懿的憂愁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450章 出發第496章 墨氏內情(四)第441章 魯肅的評判(上)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508章 追殺墨昆第64章 過招第465章 見孫權第437章 我是高手!第1025章 論兵第210章 神級刺殺第15章 白雪的見識第628章 馬鈞的發明第44章 偷襲秣陵第895章 談歸順第993章 遺旨現第1211章 第一次庭審第940章 進宮第170章 找茬者來了第959章 地下城第382章 黃順的推算第225章 攤牌第57章 一見鍾情第991章 談判第363章 衝突第635章 發財機會第833章 斛律鄔榪第204章 危險來臨第1131章 難題第1039章 進宮第860章 對策第379章 好事成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287章 牀弩第184章 天人蔡琰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784章 再見褚仁第1130章 求救之旅第979章 回到襄陽第878章 三個承諾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411章 來到江陵第594章 斡旋第90章 日程安排第440章 大勢第766章 不義之財第433章 二代武將登場第1122章 引薦第106章 馬謖以外全拿下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第1034章 曹丕遇刺第11章 激將第691章 禁區第146章 反間計第639章 蒯氏兄弟第5章 上路第533章 善意謊言第620章 試探第506章 許蒙救司馬第733章 享受生活第683章 交易第806章 可怕的陰謀第985章 陸遜中計第186章 亡羊補牢第817章 馬超來到第1196章 “矛盾”第527章 傅嬰現身第914章 孔明的煩惱第923章 老將的遺憾第1036章 兒女煩心事第359章 密議(下)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780章 來到榆林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1194章 大牢生態第1181章 代郡戰事第398章 主公之道第669章 依計行事第1039章 進宮第1043章 君臣問話第383章 說服曹仁(上)第1270章 忠誠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246章 陳平奇計第238章 再戰扶余第1059章 二嚴之爭第73章 夜闖深閨第519章 判斷黃順第1244章 陸遜的轉變第131章 孫權滅火第286章 劉子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