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帶來希望的奏報

“這大明的軍隊,除了關寧軍,還有哪支能打的過我們東江軍?那個綠皮軍,就是吃的好一點,穿的好一點。在登州,仗着他是地頭蛇,春香樓裡的好女人都叫他睡了。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明天一定叫他知道知道東江軍的厲害。”

總歸是自己最在乎的兒子,李九成沒有再說什麼,揮手打發他去把一些親信叫來商議。

孔有德這邊也在和一些親信商議,而且氣氛頗爲凝重。

“在登州的時候,我打聽過。這些綠皮不簡單,跟建奴都能硬碰硬的幹。明天大家都當心一點,馬隊控制好咯,情況不對就跑,不要跟綠皮死磕。我們的本錢就這些,一仗敗了沒準小命都沒了,還怎麼逍遙快活?”

“大人放心,明日還是老規矩,讓那些民壯去衝綠皮的陣型,有機會我們就上,沒機會就按兵不動。”

李九成這邊也在商議,他的一幫親信們也都跟李應元似的,阮城店一戰打敗山東軍之後,基本上都眼珠子朝天了。

“明日一戰,大家千萬要小心,尤其是要盯緊了姓孔的。我怕他不肯出力,我們加起來也就三千馬隊,他手裡就是兩千多。萬一打不過,跑起來也是他跑的快。”

李九成一番話,深諳不需要破的過對手,只要跑的過同伴的道理。

不過這話,兒子和親信們都很不以爲然,答應的很乾脆,心裡肯定沒想過打敗仗。實際上李九成自己。也沒想過會打敗仗。這貨,還真是樂觀派的性格。

事實證明,李九成和孔有德,都過分高估了自身的力量。三更天,昌邑城裡就熱鬧了起來。陸陸續續的叛軍被叫醒。很快孔有德和李九成就湊一起頭疼了,原來的東江軍還好一點,那些裹挾和附庸民壯,還有山東本地的投降兵,根本就沒有什麼效率可言。

亂糟糟的場面,在整個縣城裡不斷重複。兩人各自溜達一圈回來,相視苦笑,預計中的五更出發,看來要推遲了。兵荒馬亂的,吃了造反。全軍整隊完畢出發,已經是卯時過半還有富裕,天已經徹底的亮了。

行軍的時候,情況更加糟糕,根本就走不快,拖拖拉拉的走了一個上午,才走走了十二三裡地。距離膠萊河,還有將近三十里地。天黑之前趕到膠萊河邊上,肯定是可能了。

陳燮這邊正好相反,一切都井井有條的進行。上午五點吹起牀號,六點半就一切準備完畢。分別從三座橋上渡過沙河,這時候體現出橋的重要性了,攜帶大量火炮的部隊,只有原來一座橋的話,過河都得三個小時。現在嘛。一個小時多一點,就已經全部渡過沙河。陳燮還特意留了一個排的兵力。看住這三座橋。

一個上午,陳燮的登州營綠皮兵就走了四十里。來到膠萊河邊上的時候,沿途不斷有伺候彙報敵軍的動向。等到陳燮下令在河對岸休息,派人去察看河面的時候,伺候又帶回來新的消息,叛軍距離三十里。

這個時候陳燮猶豫了,要不要過河。如果守在河對岸,等對手來打自己,自然是最好了。問題是,現在寶貝疙瘩騎兵營已經放了出去,昨夜就過了沙河,現在估計都到魚兒鎮了。下午肯定會奔襲昌邑。這個時候,陳燮又懷念手機了。

“一個上午纔有十幾裡地,真是夠可以的。”陳燮有點哭笑不得的時候,工兵回報,河水不深,最深的地方齊腰。河面官道上有一座橋,兩輛馬車並行不成問題。

陳燮不放心,親自到橋邊上看了一下,這是一座石橋,長度在七十米左右。因爲這是官道,橋修的還不錯。沙河那座橋之所以窄,是因爲幾年前發了洪水,橋給沖斷,臨時搭的木橋,後來這個事情也沒人管了纔會那樣。

陳燮還是很小心的讓一個步營的兵力先過河,然後在河對岸做好了防禦準備,其他部隊這才陸續的過河。嚴整有序的軍隊,在過河的速度很快,一個小時多一點,三個步營全部渡過了河,只剩下炮隊還在河對岸。這時候斥候帶來的消息,讓陳燮覺得自己虛驚一場,叛軍前鋒還在二十里地外。

這個時候,斥候大隊已經不適合在外面溜達了陸陸續續開始收了回來。三個步營,就是三個斥候隊。雖然只有一百五十人,但絕對是軍中的精銳。

等到火炮全部過河,輜重工兵也都渡過河之後,已經是下午兩點了。陳燮下令快速推進,全軍過河,一座橋花了近三個小時,這個速度已經算很快了。

隨着伺候的不斷回收,消息陸陸續續的傳遞,叛軍的規模和實力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總數不詳,估計在兩萬人左右。其中一萬餘是裹挾的民壯,三千馬隊應該是東江軍,這些馬隊應該是最近搶來的馬組成的。

就兵力而言,陳燮絕對處在劣勢,但是這個打仗不是比人數,不然大明早滅後金了。

“告訴前面斥候隊,一刻鐘我需要一次叛軍位置的彙報。命令,以第一步營爲前鋒,全軍緩緩前進。叛軍不來,我們主動打上門去。“

皇極殿,關於孔有德是剿還是撫的爭議還在繼續。大佬們自然不需要赤膊上陣,下面的官員吵的不亦樂乎。以周延儒爲首的東林一系,目前在朝廷還是比較強大的一股勢力。他們的主張是招撫,但是其他派系則不然,尤其是一個看上去“不黨”的閣老溫體仁,他一直在默默的看着官員吵架。

吵的最給力的自然是御史臺,各路御史紛紛上書,攻擊當今首輔周延儒的有,攻擊兵部尚書樑廷棟的也有。還有彈劾山東巡撫餘大成,彈劾登萊巡撫孫元化的。奏摺雪片一般的飛來,但就是沒有一個人提出針對性的作法。都在彈劾!

彈劾就算了,兩邊的文官,居然噴着噴着打了起來,都是斯文人,你揪鬍子我撩陰。交戰的主力,分別爲兵部的官員對陣御史臺的幾個御史。雙方斗的個擊鼓相當,衣衫凌亂,帽子掉了一地,還有兩個在地上抱在一起滾的很基情。

這個局面,搞的崇禎頭都大了,這幫人在幹啥?這會能不能先不要彈劾?先解決問題行不行?終於崇禎忍不住了,輕輕地咳嗽了一聲。

同樣一直沒開口的周延儒,這個時候必須站出來穩定局面了。所以他只能大喝一聲:“都給我住手!安靜,再有聒噪打鬥者,本官參他一本君前失儀。”

兩邊的官員鼻青臉腫的停止戰鬥,各自收拾殘局回位。明朝這個制度,說實話是歷史上最接近現代民主制度的一種制度了。但是歷史告訴我,民主制度在其萌芽和初級階段,往往意味着低效甚至政治上的混亂無序。加上明朝的幾代昏君不屑的努力,終於把明朝帶進了死衚衕。

“孔有德、李九成叛亂,糜爛數縣,最近又在新城屠城。各位愛卿,何以教朕?”崇禎一開口,大家都閉嘴了。吵架他們在行,內鬥也在行,但是讓他們打仗,肯定都不行了。

崇禎一看大家都裝啞巴,只好點名了:“樑愛卿,你說說。”

熊明遇最近日子不好過,孫元化是他前任樑廷棟舉薦的跟他關係不大。問題是孔有德叛亂,要不及時滅了,兵部尚書肯定要受牽連的。好在今天來之前,收到了孫元化的奏本。內容看完之後,心裡有底了。所以剛纔別人彈劾他也好,噴孫元化也罷,他都站的很穩定。

“陛下,登州巡撫孫元化上了一道奏摺,昨夜送到的。臣還沒來得及奏明陛下。”熊明遇站出來說話,崇禎一聽這話,表情更難看了。朱家這些皇帝,素來都很討厭妥協的。朱由檢更是一個典型,只是他運氣不好,碰上這麼一個倒黴的時代。

“孫元化能說什麼?還不是招撫那一套麼?”崇禎話音剛落,下面就有文臣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爲,還是以招撫爲上。”

“一派胡言,此等亂臣賊子,不剿何以正天下民氣。”

“都給我閉嘴!還沒輪到你們說話!等下陛下問起剿該如何?撫該如何?爾等再一一奏明。殿前說不清楚,就回去寫條陳上奏。”突然爆發一聲暴喝的不是周延儒,而是溫體仁。

異軍突起的溫體仁,收到了周延儒一記含義深刻的眼神。同時也讓崇禎對他的看法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相比於周延儒的無能,溫體仁在關鍵時刻,還是站出來的很及時。

“熊愛卿,你繼續說。”崇禎沒有再追究兩個文官的問題,而是繼續原先的話題。

對這些御史言官,崇禎已經不能用厭惡來形容了。這些人乾的事情太奇葩了,說話假大空就算了,還專拿皇帝當傻子忽悠。

“陛下,孫元化奏報,他已經派遣登州營參將陳燮,率六千兵馬出征,力求儘快剿滅孔有德之亂。”熊明遇這個話,讓崇禎心裡突然看見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努力維持自己的平靜,朱由檢一字一字的緩緩道:“把摺子呈上來看看。”()

第748章 自救第293章 無題第769章 錯中有錯,結果不錯第363章 對比第402章 要做惡霸第6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62章 產業興旺第765章 “義軍”第224章 明朝版催更第402章 要做惡霸第32章 鎮宅利器拿破崙炮第586章 如此精銳第615章 帝王心術——平衡第404章 運河疏浚費第552章 漕運,何去何從?(下)第60章 不出所料月底了啊求月票第778章 同行第292章 任性第465章 此路不通第492章 絲綢行會第487章 正式通告第501章 和談特使第12章 擴大經營和渠道建設第724章 立憲會議第297章 再上征程第23章 不一樣的**之行第451章 神器滅天命第626章 大修鐵路第45章 唐寅最出名的畫原來是這個第820章 誰搶誰?(續一)第459章 不甘心第644章 消耗戰第684章 挽回的辦法第675章 不看忠奸第336章 “毫無誠意”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72章 回家第295章 奉命會剿第708章 選擇不多第724章 立憲會議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127章 我要的不多第190章 作秀時間第668章 巡視新軍第435章 承諾第313章 再上奏摺第162章 手中有糧心不慌第877章 築路(五)第880章 依法治國第173章 後代的問題第469章 跪求第321章 廬州血夜第248章 是**還是挖坑第618章 開大明之先河第454章 勸降第25章 朝局之變第657章 意外還是陰謀?第657章 意外還是陰謀?第366章 最激烈的碰撞第619章 新貌第695章 大明帝國的威懾力第794章 地區法案第835章 無法抗拒第149章 一切都是生意第648章 返航第600章 夜戰瘋狂第12章 擴大經營和渠道建設第322章 臉腫了第916章 時間軸(二)第740章 體制和將來第418章 怒斬第79章 你個牲口第286章 周道如砥第548章 堵個正着第486章 獠牙第566章 不一樣的世界觀第607章 矛盾第688章 滾進來第819章 誰搶誰?(續)第623章 時代驕子第584章 喜脈第84章 反應激烈第28章 要學會享受生活第132章 曹化淳到第459章 不甘心第503章 我說了算第726章 微服(上)第450章 要跑第72章 回家第251章 來信與回覆第300章 驚濤拍岸(上)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918章 再來一次第654章 政治正確第219章 講道理第890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三)第50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103章 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179章 回家過年
第748章 自救第293章 無題第769章 錯中有錯,結果不錯第363章 對比第402章 要做惡霸第6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62章 產業興旺第765章 “義軍”第224章 明朝版催更第402章 要做惡霸第32章 鎮宅利器拿破崙炮第586章 如此精銳第615章 帝王心術——平衡第404章 運河疏浚費第552章 漕運,何去何從?(下)第60章 不出所料月底了啊求月票第778章 同行第292章 任性第465章 此路不通第492章 絲綢行會第487章 正式通告第501章 和談特使第12章 擴大經營和渠道建設第724章 立憲會議第297章 再上征程第23章 不一樣的**之行第451章 神器滅天命第626章 大修鐵路第45章 唐寅最出名的畫原來是這個第820章 誰搶誰?(續一)第459章 不甘心第644章 消耗戰第684章 挽回的辦法第675章 不看忠奸第336章 “毫無誠意”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72章 回家第295章 奉命會剿第708章 選擇不多第724章 立憲會議第343章 海權之路第127章 我要的不多第190章 作秀時間第668章 巡視新軍第435章 承諾第313章 再上奏摺第162章 手中有糧心不慌第877章 築路(五)第880章 依法治國第173章 後代的問題第469章 跪求第321章 廬州血夜第248章 是**還是挖坑第618章 開大明之先河第454章 勸降第25章 朝局之變第657章 意外還是陰謀?第657章 意外還是陰謀?第366章 最激烈的碰撞第619章 新貌第695章 大明帝國的威懾力第794章 地區法案第835章 無法抗拒第149章 一切都是生意第648章 返航第600章 夜戰瘋狂第12章 擴大經營和渠道建設第322章 臉腫了第916章 時間軸(二)第740章 體制和將來第418章 怒斬第79章 你個牲口第286章 周道如砥第548章 堵個正着第486章 獠牙第566章 不一樣的世界觀第607章 矛盾第688章 滾進來第819章 誰搶誰?(續)第623章 時代驕子第584章 喜脈第84章 反應激烈第28章 要學會享受生活第132章 曹化淳到第459章 不甘心第503章 我說了算第726章 微服(上)第450章 要跑第72章 回家第251章 來信與回覆第300章 驚濤拍岸(上)第61章 都是爲了地方第918章 再來一次第654章 政治正確第219章 講道理第890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三)第50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103章 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179章 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