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舉棋不定

如果可以,斯塔克願意把配備反艦彈頭的“三叉戟”C4全都裝在1艘“俄亥俄”級潛艇上,並且把這艘潛艇編入特混艦隊,擔負起反艦作戰重任,讓其他的“俄亥俄”級幹本職工作。

可惜的是,現實沒這麼理想。

這些導彈,分別裝在5艘“俄亥俄”級潛艇上,而且每艘都是14枚,也就是剛好裝滿兩套垂直髮射系統。

只要5艘“俄亥俄”級同時出手,發射的導彈就能形成飽和攻擊!

可問題是,這些潛艇還裝載了更多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其實,斯塔克早就向海軍司令部提出這個問題,希望能夠讓少數幾艘“俄亥俄”級專門搭載反艦型的“三叉戟”C4,並且編入航母戰鬥羣,從而減輕艦載航空兵、以及水面戰艦的制海反艦任務。

在理論上,1艘“俄亥俄”級的反艦火力超過了整支航母戰鬥羣。

要說的話,還沒有什麼戰艦,甚至沒有艦隊能夠在一次攻擊當中,同時投射200枚重型反艦導彈。

即便是空軍的轟炸機羣,也沒有這個能力!

其實,紐蘭海軍一直就有類似的計劃,也就是裝備項目。

不過,用來搭載重型反艦導彈的不是潛艇,而是巡洋艦級別,甚至更大的水面戰艦。

沒錯,就是“武庫艦”。

按照紐蘭海軍做的規劃,武庫艦其實就是導彈時代的戰列艦。

這種戰艦,排水量達到了數萬噸,僅次於航母與兩棲攻擊艦,超過了包括巡洋艦在內的所有戰艦。與其他戰艦不同的是,武庫艦沒配備昂貴的電子設備,其主要使命就是搭載與發射各種類型的導彈,尤其是反艦導彈,以及用來打擊地面目標的巡航導彈。憑藉強大的搭載能力,武庫艦將是艦隊裡的主要打擊力量,從而讓包括航母在內的其他戰艦能集中力量幹好本職工作。

紐蘭海軍沒有選擇具有武庫艦特性的“俄亥俄”級潛艇,有很充足的理由。

在艦隊作戰中,跟潛艇配合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因爲沒有搭載電子設備,需要跟其他戰艦協同作戰,比如得藉助由其他戰艦提供的戰場信息,所以在戰鬥當中,武庫艦肯定得頻繁跟其他戰艦進行通信聯絡,而潛艇天生就存這方面的缺陷。

此外就是,在紐蘭海軍眼裡,“俄亥俄”級搭載的導彈還不夠多。

按海軍提出的戰術性能指標,武庫艦至少要能搭載288枚垂直髮射的導彈,最好能夠達到432枚。

“俄亥俄”級的載彈量還不到最高標準的4成。

最關鍵的,其實是“俄亥俄”級無法搭載彈道導彈。

發展至今,紐蘭海軍依然在重點打造反艦彈道導彈,而且發展武庫艦,就與正在研製的反艦彈道導彈有關。

在某種意義上,武庫艦就是做爲反艦到導彈的搭載平臺而研製的。

沒有反艦彈道導彈,就肯定不會有武庫艦。

這裡,跟打擊鏈的前端,也就是搜尋目標、獲取目標信息與發起攻擊,有着極爲密切的關係。

前面已經提到,彈道導彈能在幾分鐘之內飛到上千千米,甚至是數千千米之外,而巡航導彈需要飛行數個小時。

對於一直在航行的艦隊來說,幾分鐘與幾個小時不是同一個概念。

關鍵就是,在幾分鐘之內完成的攻擊,對情報的要求比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低了幾個數量級!

這個特點,對武庫艦來說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

其實,也就是使用反艦彈道導彈發起攻擊,在火控環節中交換的信息更少,纔不需要爲武庫艦配備昂貴的火控系統。

按紐蘭海軍的作戰設想,只需獲取目標戰艦或者艦隊的方位信息,武庫艦就能用反艦到導彈發起攻擊。

如果換成巡航導彈,肯定要麻煩許多。

正是如此,紐蘭海軍才明確提出,武庫艦至少裝載64枚射程在1500海里以上,最好能達到2000海里的反艦彈道導彈。

至於其他導彈,主要是用來對付地面目標。

相對而言,武庫艦的研製難度並不大。

5家參與競標的造船廠,都提出了能夠滿足海軍要求的設計方案,而且無一例外的採用了商船的建造標準,其中2家還提出可以用已有的商船進行改造,或者直接使用商船的設計圖紙。

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其實是能夠大幅度降低設計與建造成本。

不是說造船廠在爲海軍節約,而是海軍提出的招標書裡把價格限定爲5億紐幣,還要求承包商簽訂固定金額的合同。

至於民用船隻是否合適,海軍並沒覺得有多大問題。

道理也很簡單,武庫艦是導彈的搭載平臺,而且肯定編在航母戰鬥羣裡面,有護航戰艦保護。

那麼,武庫艦並不需要多強大的生存能力。

此外,如果必須按照戰艦的標準建造,問題也不大,造船廠肯定能夠辦到,只是沒辦法把造價控制在5億紐幣以內。

與武庫艦相比,做爲核心武器的反艦彈道導彈,纔是真正的麻煩。

就斯塔克所知,哪怕能夠研製出反艦彈道導彈,造價也極爲昂貴,肯定不可能像巡航導彈一樣大批量採購。

其實,巡航導彈也很貴。

別說是“三叉戟”C4戰略巡航導彈,即便是“戰斧”這類戰術巡航導彈,紐蘭軍方的採購價格都超過100萬紐幣。

顯然,如此昂貴的巡航導彈,爲武庫艦的存在價值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按照432枚的標準計算,哪怕全都是戰術巡航導彈,其總價值也超過4億紐幣,跟武庫艦的造價基本持平。

讓抗損能力極差的武庫艦搭載如此多,如此昂貴的導彈,合適嗎?

正是如此,國會已經3次否決了由海軍提交的建造計劃,還要求海軍設法提高武庫艦的生存能力。

其實,在戰術上同樣有問題。

武庫艦本身沒有什麼戰鬥力,更像是海軍的“戰略轟炸艦”,跟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較爲相似。要讓武庫艦發揮作用,肯定離不開其他戰艦,特別是航母,也就是艦載航空兵提供的掩護。

丟掉了制空權,武庫艦恐怕連1分鐘都活不了。

也就是說,哪怕有了武庫艦,航母仍然是艦隊裡的絕對核心。

既然圍繞航母打造特混艦隊,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發展艦載航空兵,而是搞一種連戰艦都算不上的東西?

把武庫艦升級成爲戰艦?

顯然,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嚴格按照戰艦的標準建造武庫艦,不降低戰術性能指標,武庫艦的造價就絕對會跟航母持平。再把昂貴的導彈算上,武庫艦的實際維持價格同樣不會比搭載幾十架艦載機的航母低。

至於作戰的效費比,兩者更加沒有可比性。

說得直接一點,既然不差錢,爲什麼不多造幾艘航母呢?

其實,斯塔克就是航母的堅定擁護者,一直反對發展武庫艦,至少不是現在搞的那種武庫艦。

在他看來,武庫艦應該是以艦載航空兵爲主的,現有突擊力量的有效補充。

也就是說,武庫艦的使命是用搭載的導彈執行首輪突擊任務,提高突防率,並降低艦載航空兵的作戰損失。

制海作戰也是如此。

在發現敵艦隊之後,由武庫艦發射的反艦導彈進行首輪突擊,消耗敵艦隊的戰鬥力,特別是防空火力。如果能摧毀,哪怕是癱瘓敵艦隊的主力戰艦,那就更好了。接下來,纔是艦載航空兵發起突擊,用反艦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摧毀與殲滅所有敵艦,取得艦隊決戰的勝利。

只是首輪突擊就足夠了。

在面對上百枚,甚至是數百枚重型反艦導彈的生死關頭,任何一支艦隊都無法派戰鬥機執行截擊任務。

其實,只要能夠打掉敵艦隊裡的主要防空戰艦,就算是大功告成。

沒有防空戰艦掩護,而且難以派出防空戰鬥機,即便是樑夏艦隊,也肯定頂不住接踵而至的空中打擊。

換個角度,安排艦載航空兵執行首輪突擊任務,那將是另外一個結果。

不要忘了,紐蘭海軍缺的不止是航母,還有性能先進的作戰飛機,以及更加寶貴的高素質飛行員。

真要是硬碰硬,紐蘭海軍沒什麼勝算。

按照這個思路,斯塔克在幾年之前就提出,沒必要搞武庫艦,“俄亥俄”級就能夠執行反艦任務。

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爲搭載的“三叉戟”C4換上反艦彈頭,再像其他戰艦那樣編入航母戰鬥羣。

指揮上的問題?

讓“俄亥俄”級與航母搭檔,就跟在航母后面,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浮上海面,以便跟其他戰艦進行通信聯絡。

再是緊張,也不差這幾分鐘!

一次把168枚“三叉戟”C4發射出去,哪怕對手是擁有3艘超級航母的特混艦隊,那也是綽綽有餘!

可惜的是,在幾年之前,斯塔克人微言輕,沒有人把他的建議當回事。

不過,幾個月之前,斯塔克的這個建議終於獲得了海軍司令部的重視,而且立即進入到行動階段。

此時此刻,隸屬於夕落洋艦隊的6艘“俄亥俄”級就在造船廠裡大修,其中主要項目就是爲搭載的“三叉戟”C4導彈換上反艦彈頭。在完成之後,這6艘潛艇將通過望夕運河開赴東望洋。

這麼安排,只是因爲生產反艦彈頭的工廠,也就是雷聲公司的兵工廠在東海岸地區。

當然,還跟東望洋艦隊的“俄亥俄”級潛艇得執行作戰任務有關。

按照斯塔克的部署,10艘“俄亥俄”級分成2支分隊,其中第1分隊在後方,執行的戰略威懾任務,在必要的時候對樑夏帝國本土,或者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前沿軍事基地發起打擊。另外一個分隊編在第51特混艦隊裡面,準確說是在艦隊後面,並直接聽從斯塔克的指揮。

這5艘“俄亥俄”級都搭載了具有反艦能力的“三叉戟”C4。

問題就在這裡!

早在幾天之前,第1分隊的5艘“俄亥俄”級就按計劃向西航行,前往可以攻擊樑夏本土的北東望洋西部海域,而且這5艘潛艇處於最高戰備狀態,只聽從最高統帥,也就是總統或者代替總統行使軍事指揮權的參聯會主席下達的命令。別說斯塔克,就算是東望洋艦隊司令官,也無權調整作戰部署。

斯塔克能夠指揮的,也就只有第2分隊的5艘潛艇。

這已經很有面子了!

如此一來,要是斯塔克打算替空軍擦屁股,也就是在5日白天讓巡航導彈潛艇參戰,動用“三叉戟”C4打擊阿留羣島與霍瓦依羣島上的軍事目標,不但會暴露作戰意圖,還可能暴露行蹤。

即便一切順利,也有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比如,在得知紐蘭海軍的“俄亥俄”級在北東望洋上發射了巡航導彈之後,白華偉很有可能放棄前往約頓島附近海域的念頭,率領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撤回去,在威島或者北馬羣島附近海域待命。

這麼安排,其實是爲了保護本土,阻止紐蘭海軍的巡航導彈潛艇繼續向西航行。

僅僅如此,那還沒什麼。

要命的是,如果由此猜到紐蘭海軍的真實意圖,樑夏海軍肯定會做出調整,拼了老命都會守住中轉島。

這樣一來,突襲就會演變成鏖戰。

如果沒能在幾天之內佔領中轉島,並演變成持久戰,哪怕到最後拿下了中轉島,也不可能奪回霍瓦依羣島。

說得直接一點,第2分隊的5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潛艇是斯塔克手裡最後,也是最爲重要的籌碼,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使用。

現在是萬不得已嗎?

這纔開戰的第二天!

正是想到這個問題,斯塔克一整夜都沒有睡覺。

激戰正酣,就算沒受到困擾,斯塔克也不會離開航母的司令艦橋。

即便在天亮後,斯塔克都沒做出決定,其實什麼都沒做。

斯塔克爲自己留了一手,空軍同樣有備用計劃。

無法依靠前線基地,也能利用本土腹地的機場,大不了多安排一些加油機,多進行一次空中加油。

其實,斯塔克有種預感,準確說是根據交戰情況做出的判斷。

樑夏海軍很快就會採取行動!

關鍵就是,在開戰之後,樑夏海軍一直在向北東望洋派遣巡邏機,樑夏空軍也出動了大型電子偵察機與預警機。

不到24小時,就有數十架樑夏軍隊的大型飛機在北東望洋上被擊落。

如此巨大的損失都沒讓樑夏軍隊打退堂鼓,那麼唯一的理由就是,樑夏軍隊確實不知道第51特混艦隊的行蹤。

在這種情況下,白華偉還能夠穩如泰山嗎?

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186章 神助攻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497章 備戰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50章 破甲連弩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530章 求穩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217章 半夜來電第300章 哥斯拉第42章 突然發難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15章 萬事俱備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48章 大戰爆發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65章 前沿陣地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82章 反擊行動第6章 傷亡慘重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50章 疏漏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514章 奧援第144章 等待時機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45章 主動撤離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394章 三步走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336章 一個句號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63章 妙招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585章 立足點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72章 斯文野獸第5章 帝國首輔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24章 風雨飄搖第51章 低空霸主第144章 等待時機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368章 回國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365章 宣告結束
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186章 神助攻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497章 備戰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50章 破甲連弩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530章 求穩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217章 半夜來電第300章 哥斯拉第42章 突然發難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15章 萬事俱備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48章 大戰爆發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65章 前沿陣地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82章 反擊行動第6章 傷亡慘重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50章 疏漏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514章 奧援第144章 等待時機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45章 主動撤離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394章 三步走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545章 內在原因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336章 一個句號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63章 妙招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585章 立足點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73章 糧食問題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496章 放手去幹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72章 斯文野獸第5章 帝國首輔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24章 風雨飄搖第51章 低空霸主第144章 等待時機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368章 回國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207章 勝乎敗乎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365章 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