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內部矛盾

雖然決策權掌握在政府手上,但是涉及到戰爭,肯定得聽軍方的意見,在軍方將領堅決反對的情況下,迪迦拉沒有強求。

天亮之後,會議才宣告結束。

因爲沒有達成一致,所以迪迦拉宣佈將在兩天之後重新召開高層會議,繼續商討出兵參戰的事情。

在送走了參會的官員與將領之後,迪迦拉沒去休息,而是接連打了十幾個電話。

發展到這一步,要想在政府與軍隊內部達成一致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議會那邊。

其實,迪迦拉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要說的話,梵羅國的底子並不差。

雖然國土面積比不上樑夏帝國等超級霸權,但是梵羅國擁有光熱條件極爲理想,還異常肥沃的岡伽羅平原。即便是自然資源,也不是完全沒有,某些礦場資源還位居前列,算不上貧瘠。

關鍵就是,擁有全世界第二多的人口。

可惜的是,在獨立建國之後,哪怕經過兩次大規模戰爭洗禮,梵羅國依然沒有能夠發展起來。

在此期間還“犧牲”了2位總理,其中就包括迪迦拉的父親,前總理尼魯?甘巴拉。

要說的話,也就是在父親遇刺身亡後,迪迦拉才進入了政界。

自始至終,他的目的都是完成父親沒有能夠實現的理想。

把梵羅國,整合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國家。

其實,這就是梵羅國的問題所在。

別看擁有7億多人,還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可是歷史上,梵羅國所在的南方次大陸始終都沒有統一到一個政權之下。

數千年來,整個南方次大陸都是由衆多的土邦組成,而且每一個土邦都是獨立王國。

即便在幾個強大的帝國王朝時期,比如2000多年前的孔雀王朝,還有由瘸子建立的帖木兒帝國,也沒有實現全面統一,更別說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統治之下的土邦依然是我行我素的獨立王國。

不說別的,在幾千年裡,南方次大陸連語言與文字都沒統一。

幾乎所有的土邦都有自己的語言,一些實力強大與人口衆多的土邦還有自己的文字。

諷刺的是,反到是在被布蘭王國殖民統治之後,各個土邦在槍炮的威脅之下接受了布蘭殖民地政府的統治,還把布蘭語當成官方語言,第一次統一了語言與文字,準確說是全境通用的官方語言。

到此,梵羅國才成爲現代意義的國家。

從這個角度看,梵羅國繼承了布蘭王國殖民政權的衣鉢。

其實,這也是梵羅國的“天命”,或着說被甘巴拉這樣的政治家當成了“天命”。

獨立之後,梵羅國高層一直把統一南方次大陸,並且建立高度集權的中央政權當成頭號使命。

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甘巴拉家族。

到迪迦拉?甘巴拉,甘巴拉家族總共誕生了4位總理與20多位部長,以及近百名議會議員!

此外,在梵羅國建國後的幾十年,一直由甘巴拉家族統帥的政黨執政,而且期間只有不到10年時間,是由非甘巴拉家族的政客擔任總理,另外30多年,在總理府發號施令的人都叫甘巴拉。

用外人的話說,總理府都成了甘巴拉家族的後花園。

迪迦拉就是在總理府長大的。

他的父親尼魯是前總理,他的祖父與伯祖父也都是總理,連續執政時間朝過20年!

要說的話,這也是問題所在。

在南方次大陸,除了維繫了幾千年的土邦,還有就是與之相輔相成的社會制度。

像迪迦拉,就因爲出生在甘巴拉家族,所以在出生之後不但能夠獲得教育,能夠去布蘭王國深造,還能夠在成年之後順利的步入政壇,並且在家族的支持下,毫無懸念的成爲了梵羅國總理。

當然,迪迦拉去過的不止是布蘭王國。

在他留學期間,布蘭王國跟樑夏帝國的關係還非常密切,而且第一次民族獨立運動也已過去,所以他以交換生身份,去樑夏帝國呆了兩年,對這個強大到只能仰望的鄰國有非常深入的瞭解。

關鍵,在樑夏帝國的這兩年,他主修的是歷史!

也就是通過研究樑夏帝國的歷史,迪迦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也很簡單,樑夏帝國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可是在始武大帝建國之前,樑夏帝國的近代史同樣是飽含屈辱。

可是,在始武大帝手上,樑夏帝國不但洗刷了恥辱,還發展成爲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關鍵還有,不止是始武大帝足夠厲害,也不止擁有戰無不勝的陳炳勳,更加不是八大國柱做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讓樑夏帝國稱霸全球的,其實就一點。

在始武大帝統帥的那幾十年,樑夏帝國經歷了洗心革面般的劇變,不但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大勝,還通過內部改革廢除了已經存在數千年的舊秩序,通過幾乎是革命的改革爲新世界打下了基礎。

說得更加直接一點,就是通過革命重新塑造了整個國家。

這不是簡單的改革,而是要犧牲、要流血,註定要死很多人,也註定要扳倒很多傳統權貴階層的革命!

也就是這幾十年的時間,不但打下了工業化的基礎,還誕生了新權貴階層,也就是現在的工業資本家。

當然,代價肯定是非常慘烈。

短短的幾十年,很多存在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家族,在革命的浪潮中灰飛煙滅。

根據民間傳說,樑夏帝國在始武大帝統治期間,直接或者間接死於戰爭與動亂的人數超過了1500萬!

當時,樑夏帝國的人口不到4億。

在今後所有的戰爭當中,樑夏帝國的陣亡官兵總共都還不到1000萬。

從此就能看出,樑夏帝國爲了走上工業化道路,經歷了多慘烈的內部變革。

與之相比,梵羅國缺的也就是這種慘烈的內部變革!

梵羅國就是因爲沒有經歷這種慘烈的內部變革,所以在建國之後,並沒有能夠消滅依靠土地生存的舊權貴。

在實現工業化的道路上,就必然會遇到很多的阻力。

那些掌握着土地的權貴階層,已經能夠通過土地獲得豐厚的收穫,過上遠遠超過平民的幸福日子,不存在需要通過變革來提高生活質量的問題,那麼還有什麼理由放棄手裡的既得利益?

放眼全球,所有的工業強國,其實都是通過變革解放被捆綁在土地上的勞動者,才完成了工業化進程。

布蘭亡國的“羊吃人”圈地運動,紐蘭的南北戰爭,樑夏帝國的集權等等,就沒有一個例外!

關鍵還有,這些變革都發生在工業化進程開始之前,最好在建國之後。

可惜的是,梵羅國已經錯過最佳時機。

其實,這個“時機”從來都沒有到來。別忘了,梵羅國至今都沒有統一南方次大陸,也就談不上土地改革。

正是在看透了這些之後,迪迦拉纔回到梵羅國,並且加入由其父親主導的政府。

可惜的是,幾個月之後,尼魯就在競選集會上遭到槍擊,而兇手就是一個來自中央邦的地主。

至於動機,迪迦拉非常清楚。

在他的勸說下,尼魯答應在大選之後開始推行“新政”,其核心內容就是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土地改革。

按照迪迦拉的想法,就是通過改革剝奪權貴階層對土地的控制權,從而把人口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這其實就是在模仿樑夏帝國。

不同的是,迪迦拉選擇的是較溫和的立法改革,不是激進的革命。

尼魯遭到刺殺,證明通過溫和的改革,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南方次大陸存在了幾千年的頑疾。

要說的話,這是動了統治階層的根基,別人不拼命纔是怪事!

只是,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事後調查,刺客能靠近尼魯,不是運氣好,而是當時負責總理安全的衛隊長故意把刺客放了進來。

此後,包括衛隊長在內,有上百名衛隊官兵受牽連。

相關調查工作沒有推進下去,到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不是沒有線索,而是沒辦法調查下去,因爲再追查的話,恐怕就要發生軍事政變了。

說句不太客氣的話,衛隊長、受到牽連的衛隊官兵、乃至行兇的刺客,其實都是真兇手裡的工具。

顯然,想要除掉尼魯的不止是大地主,或者說刺殺尼魯只是維持權貴階層統治地位的最簡單辦法。

其實,也是代價最小的辦法。

關鍵就是,所有的將領,所有的高級軍官,以及大部分基層軍官來自權貴階層。

尼魯要通過改革收回被權貴階層控制數千年的土地,他們會答應?

從時候的角度來看,如果刺客失手了,那麼幾個月之後,必然會爆發軍事政變,到時候倒黴的就不止是尼魯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尼魯一意孤行的推動土地改革,那麼整個甘巴拉家族都可能被連根拔起。

也就是這一點,讓迪迦拉消沉了幾年,甚至一度打算離開梵羅國。

讓他回心轉意的不是使命感,而是家族的生死存亡。

在他消沉的兩年裡,甘巴拉家族不但在政界受排擠,其核心利益也受到了威脅,還就是土地!

短短兩年時間,甘巴拉家族掌握的土地縮小了三分之一。

按照這個趨勢,要不了十年,甘巴拉家族就會煙消雲散。

此外,在這兩年裡,迪迦拉的親妹妹,還有幾個堂親要麼是死於飛來橫禍,要麼是突然失蹤。

這幾個親人都是迪迦拉之後,撐起家族的人選,都有不小的政治野心。

要是沒有人站出來,締造了梵羅國的甘巴拉家族將徹底完蛋!

能站出來,統領整個家族的,也就只有迪迦拉。

在消沉了兩年之後,迪迦拉復出,並且在家族,以及幾個關係友好的大家族的支持之下當選總理。

此後幾年,迪迦拉把重點放在軍隊上。

準確的說,應該是清洗軍隊。

當初,所有跟尼魯遇刺有關的將領都被迪迦拉一個一個的剷除掉,而其背後的家族也遭到了打擊。

迪迦拉所做的這些,不止是在爲父親復仇,更是在爲推行土地改革做準備。

只是,時機還沒有成熟。

其實,這也是迪迦拉主張儘快參戰的關鍵所在。

只有參戰,才能讓迪迦拉親手提拔的那些年輕官兵得到重用,取代來自權貴階層高級將領與軍官。

也只有在掌握了軍事大權後,才能夠強行推行土地改革。

當然,在戰爭期間推行改革,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有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各個土邦的權貴階層纔會爲了生存做出讓步,也纔有可能放棄既得利益。

要說的話,政府官員幾乎都站在迪迦拉這一邊。

道理也很簡單,大部分官員都是迪迦拉選拔的,而且全都來自開明的家族,其中不少已經完成了轉型,由大地主轉變爲大資本家。在這些官員所代表的家族,控制了梵羅國幾乎半數的工業。

顯然,他們也希望推進土地改革,加快工業化進程。

至於高級將領,代表的依然是傳統的權貴階層,在地方稱王稱霸的大地主。

主要就是,迪迦拉提拔的年輕軍官都太嫩,還沒爬上來,因此在軍隊內部,依然是守舊的高級將領在掌權。

他們反對積極參戰,其實是不想推行土地改革。

從另外一個層面看,這些傳統權貴階層也是工業化的“受害者”,或着說還沒嚐到工業化的甜頭。

要說的話,這些將領甚至不願意跟紐蘭共和國走得太近,因爲紐蘭共和國一直在幫助梵羅國發展工業。

說得更加直接一點,他們更加願意躲在紐蘭共和國的身後發大財。

這樣,既能保住原來的既得利益,也就是土地,又能發戰爭橫財,同時提高本家族在軍隊中的影響力。

不說別的,只是在戰爭期間出口糧食,這些大地主就能賺得盆滿鉢滿。

爲此,就更加要等到紐蘭共和國參戰之後,才能向樑夏帝國宣戰。

就算擺出來的那些理由,哪怕是理由,也不是關鍵所在。

迪迦拉對此是早有了解,提前做了第二手準備。

在整個8月份,迪迦拉單獨會見了200多名有影響力的議員,而且通過妥協與讓步獲得了這些議員的支持。

最主要的妥協,就是保證不在戰爭時期利用戰時授權來推進土地改革。

顯然,搞定貪圖小便宜的議員要容易得多。

只要議會能夠通過戰爭授權,那麼就算軍方將領不答應,迪迦拉也能讓梵羅國進入戰爭狀態。

拿到戰爭授權之後,對付那些不聽話的將領就簡單多了。

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1章 平民軍官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385章 湊熱鬧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77章 鐵桿盟友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27章 年終歲末第10章 鬼使神差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89章 返航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75章 刺破蒼穹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23章 滅頂之災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24章 裝甲突擊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255章 三杯茶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52章 地面反擊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250章 問策第43章 大戰之局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92章 防空截擊第50章 速歸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339章 遭遇戰第497章 備戰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21章 導彈威脅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61章 勁敵出現第62章 低空之虎第603章 回家第64章 衝鋒在前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2章 接敵備戰第618章 緊急撤退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63章 妙招第448章 撤退的信號第42章 戛然而止第39章 內憂外困第63章 妙招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312章 不再等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501章 突擊得手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45章 主動撤離第531章 當爹的人
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1章 平民軍官第203章 身殘志堅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385章 湊熱鬧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370章 必須嚥下的雞肋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77章 鐵桿盟友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27章 年終歲末第10章 鬼使神差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89章 返航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75章 刺破蒼穹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23章 滅頂之災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24章 裝甲突擊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255章 三杯茶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52章 地面反擊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250章 問策第43章 大戰之局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92章 防空截擊第50章 速歸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339章 遭遇戰第497章 備戰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21章 導彈威脅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61章 勁敵出現第62章 低空之虎第603章 回家第64章 衝鋒在前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2章 接敵備戰第618章 緊急撤退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63章 妙招第448章 撤退的信號第42章 戛然而止第39章 內憂外困第63章 妙招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312章 不再等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501章 突擊得手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45章 主動撤離第531章 當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