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測試官駕到

明中信拿着記錄演武場情況的紙張一陣推敲思索,漸漸想法成形。

隨後,明中信從兵家空間中叫出了正在訓練的一組學員。

三組學員齊聚,聆聽明中信的訓話。

旁邊的明中遠一臉的震憾,看着面前的學員,一臉的難以置信。

現在眼前這些身高馬大的青年人是那些武堂學員?

這幾日,武堂學員們盡皆利用十二個時辰進行訓練挖掘潛力,繼而明中信則不斷用丹藥對他們的身體進行洗煉,一番伐毛洗髓之後,居然令這些學員們身體迅猛發展,如今本來就魁梧的身體也長高了一大截。

如果被外人看到學員們之前與現在的對比,只怕會大吃一驚,皆因前後對比,雖然身形沒什麼變化但身高差距太過明顯,盡數高了一大截。而那之前寬鬆的訓練衣也被肌肉撐得暴起,顯然是身體的股肉隆起所致,而肌肉中展現的爆發力令明中信極其滿意。

之前,他還擔心藥效不明顯,現在一看效果還真心不錯。

要知道,武舉內容中有一項才貌,要求身高必須在六尺以上,說話流利,應對清楚。

說話流利,應對清楚,這項他根本不擔心。這一年來,經過學堂的訓練,學員們基本上已經脫離了那種鄉下人的土氣,自信心得到了極大增強,根本無懼任何場合,說話必然流利,應對絕無問題。

但是,這身高必須在六尺以上,他就有些爲難,畢竟,這些學員才年僅十二三歲,身體發育未曾完全,雖經他這一年來盡心訓練,以營養助其生長,但學員們畢竟之前的底子太虛,無法立刻補充完全。這些也不算什麼事!憑藉他的手段,想要讓這些學員短時間內長高,並非不可能,但卻無法保證沒有副作用、後遺症。

好在,之前在賞善殿中煉製出煉體丹藥,這就解決了這項問題。

再加上兵家空間中的兵靈的壓榨訓練,幾者相結合,訓練效果俱佳,伐毛洗髓效果明顯,才令得這些學員們力量飆升,而且,也無副作用的長高了一大截,達到了武舉才貌標準。

現在,他自是極其滿意。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再過兩日,你們就將接受武舉測試,這是一次武舉之前的檢驗,也是對你們這段時間訓練的檢查,希望你們能夠展現出應有的水準,讓我看看訓練的效果。當然,我也會及時發現你們的不足,之後進行補訓,爭取令你們完美通過武舉,走上光明的前途。”

一番動員,令得學員們心潮澎湃。

“接下來,我將會傳授你們一些技巧,這些技巧能夠提升你們的戰鬥力,希望你們這兩日盡情訓練,爭取掌握其中技巧,有沒有信心?”

“有!”學員們齊聲高呼。

隨後,明中信將一些小技巧一樣樣傳授,傳得精細,學得認真,在和諧的氣氛中,時間穩穩流逝。

將學員們打發去繼續訓練,明中信緩緩步出演武廳。

“中信,你的這些技巧真的有用?”明中遠雖然在旁看得明白,也知曉明中信此番教授肯定有其用意,但心中卻是無底。

畢竟,這批武堂學員是第一批集體展露於人前的明家學堂的學員,學堂效果呈現將決定着今後明家學堂的名譽,成則名聲大躁,敗則名聲掃地,在京師的路也會更加困難!

“族兄放心吧,只要這些學員們掌握這些技巧,武舉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但現在我最擔心的是,劉老兩日後究竟要出什麼損招!”明中信說着說着,眉頭皺了起來。

之前雖然他知曉劉大夏一定會令他的測試難上加難,但這損招又是何意?

明中遠見明中信居然皺眉,也是心下一驚,畢竟,這麼些時日,明中信皺眉的次數可是很少的!

“中信,有何難處,說出來,大家想辦法。”明中遠忍不住提醒道。

明中信衝他笑笑,“無妨,只是在擔憂劉老的損招而已,不怕他有招,就怕他存心噁心我的話,我還真的沒法與他較真,真是頭痛啊!”

哦,原來如此!明中遠一聽明中信的解釋,搖頭笑嘆,“是啊!來到京師,劉老雖然對明家幫助極大,但卻也是不斷地爲難你啊!這得小心!”

說着,說着,他自己居然也笑了起來,想必,他是想到了劉老爲難明中信的場面。

明中信搖頭失笑,罷了,兵來將擋,劉老前來,自有招數對付他,現在杞人憂天,何必呢!

接下來的兩天,明中信足不出戶,盡全力培養這些學員,隨時注意學員們的學習訓練進度,並及時指點,令得學員們的技巧突飛猛進。

而外界,京師兵部突然發出公告,公佈朝廷即將於十二月初一舉行武舉,而且快馬加鞭通過驛站公告全天下,此次武舉只要符合條件之人都可以直接在京師兵部報名參加武舉試。

一時間,天下震動,畢竟,六年未曾舉辦過武舉,如今突然舉辦武舉,這是多少武人的福氣啊!雖然在六年前,弘治帝已經公告過天下,今後,每六年舉行一次武舉。

但天下人可都是抱着懷疑的態度的,皆因,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在建立大明帝國的同時,下詔,令設文、武科取士,以“廣求天下之賢”。但是,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卻一反常態,將武學、武舉打入冷宮,廢棄武舉。

之後的建文帝雖復起武舉,在京衛設立武學,但在位時間太短,也對武舉無甚變革。

隨後的明成祖更是心中敏感,深怕武舉動搖了他的執政根基,以“徒有其名而無實效”爲名,取締了建文帝在京衛設立的武學。

直到正統六年(1441年)英宗正式批准開設京衛武學,並決定在兩京(北京、南京)各辦一所,武學開禁,但武舉卻一直等到天順八年(1464年)才確立。但卻在當年,英宗病逝,此事又成懸念。隨後繼位的憲宗,聽從朝臣的“武舉之科不可不設”之言,批准頌了大明第一部《武舉法》,自此,天順八年成爲了大明武舉的起始年。

但因此前人們根本不重視武舉,而且武官皆勳貴子弟承襲,根本就無百姓有本事能夠參加武舉,故而當年並無一人應試,武舉處於尷尬境地。

隨後,令兵部發布公文公告天下,教養數年之後,直至弘治六年(1493年),才正式定製,也舉行了一科武舉。

幾經波折,百姓自是心下猜疑,如今在六年之後居然重開武舉,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一時間,天下熙熙攘攘,一應有資格參加武舉之人,更是驚喜非常,畢竟,這是一個極好的進入仕途的機會,於是他們紛紛打點行裝,開出路引,乘船坐車,直奔京師。

明中信不被外界所幹擾,只是靜心訓練學員。

劉大夏卻是每日上竄下跳,與諸多人見面,也不知道密謀什麼事?

此事被石文義上門一一告知明中信,明中信笑笑不言。

無論如何,天下皆看向武舉,而京師關注明中信的諸位友人也看着明宅,心中思索着,如何幫襯明中信一把。

而此時的環採閣與滿春院步入了快速發展的直道,迅猛無比地分別佔領了京師的娛樂市場與青樓市場。而青樓聯盟中的各座青樓也是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蓬勃發展。

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倚紅樓居然在這種形勢之下,悄然開業了,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奇服務,截留了一些客人。

令人奇怪的是,壽寧候得報之後,只是皺皺眉,並未有什麼舉措。明中信得報後,呆立片刻,也轉頭去繼續訓練學員,不再關心倚紅樓之事。

環採閣依舊保持着自己的發展速度與發展模式,根本未曾與時俱進倚紅樓。

唯一對倚紅樓感興趣的,就是滿春院等青樓聯盟,不時舉辦活動,針對倚紅樓。

當然,這一切都與現在的明中信無關,他一心備考,哦,不,是一心讓學員們備考。

當然,其間,明中信陪同劉大夏去壽寧候府驗看了張延齡的佈置準備工作,畢竟,張延齡紈絝之名響徹京師,他聽說壽寧候雖然同意了讓他們用演武場進行武舉測試,但卻讓張延齡具體負責準備事宜,心下忐忑,深怕這小子將此事辦辦砸。故此,細心進行了檢查。

好在,還有明中信說,有候府管家在旁提醒幫襯,倒是讓他放下了一半心,但卻深怕張延齡出什麼幺蛾子。

不過,在劉大夏檢查之後,心中驚奇,這次張延齡這準備工作做得真是太好了,居然考慮到了很多自已都未曾考慮過的問題,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這下他可放心了,回府靜心等待測試的來臨。

在一片吵雜瑣事之中,終於,武舉測試之日來臨了。

這一日,明中信早早領着武堂學員們來到了壽寧候府。

張延齡在府門前將明中信等人迎了進府,直奔演武場。

Www ▪тtκan ▪¢ o

而此時,劉大夏等人還未來,明中信令學員們各自先行在場上熱身,熟悉場地。

劉大夏姍姍來遲,但他卻不是一人前來,而是帶着大隊人馬而來。

明中信迎上前去,同時細細打量來人,卻只見陪同劉大夏前來的共計五人,兩位是面帶官威的儒士打扮,三位卻是五大三粗的壯漢,但卻也威風凜凜、面含殺氣,顯然是軍中之士。

“給劉老見禮了!”明中信恭恭敬敬向劉大夏行禮道。

“劉大人!”張延齡向劉大夏拱拱手,表示見過禮。

“哦!”劉大夏衝他們點點頭,衝明中信道,“走,先到演武廳!”

大步當先,前往演武廳。

演武廳內,大家坐定。

劉大夏一指明中信,“來,我爲你引見幾位大人!”

劉大夏指着二位儒生打扮之人爲明中信介紹道。

“這位是兵部主事王崇獻王大人!”

“這位是兵部主事李仁李大人!”

“見過王大人!”

“見過李大人!”明中信一一上前行禮。

嗯!二位大人點點頭,盯着明中信一陣打量,畢竟,這段時間,這明中信在京師可是太出名了,如今終於見到真人了,自是好奇不已。更何況,這明中信居然能夠勞動劉大人請自己二人前來爲其把關,這可不是一句有交情能夠辦到的。他們也很好奇明中信與劉大人究竟是何關係,劉大人居然如此盡心。

“這二位大人測試學員們的謀略!”劉大夏道。

“謝過二位大人!”明中信抱拳稱謝道,雖然人家是衝着劉大夏的名頭來的,但卻也是爲的自己,自是得稱謝。

“無妨,我們也想看看今年是否有好的苗子!畢竟朝廷現在急需武舉人才啊!”王崇獻意味深長地望着明中信道。

而李仁卻在旁沉默寡言,只是一味地打量明中信。

明中信心中一動,卻也不好說什麼,只是衝他們笑笑。

“來,我給你再介紹幾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劉大夏一拉明中信,來到三位軍中之士面前。

“這幾位是宣府鎮的將軍,這位是李趕將軍,這位是馬玉良將軍,這位是霍思歸將軍。這次乃是回京述職,被我請來的,你可得抓住這次機會喲!”劉大夏意味深長地爲明中信介紹道。

明中信向三位將軍一一見禮,但心中卻是深深震動。宣府鎮的將軍,這些可是身經百戰的將軍啊!怪不得如此的威風凜凜、面含殺氣,這是長年與邊寇戰鬥所自然產生的殺氣啊!這次可真的賺大了!

要知道,宣府鎮,治所在今河北宣化,是明初設立的九邊鎮之一,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所轄邊牆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零二十三裡。大明建國以來,一直作爲京師在面對蒙古軍事威脅的屏障,宣府鎮的大軍乃是明朝最精銳的野戰部隊。在宣府鎮的將軍們,絕對是勇猛強悍的代名詞,在長期與蒙古軍作戰中,得到了極其殘酷的鍛鍊,如今劉老居然將他們請來,看來,這次這些小子有福了!不過,先得被狠狠操練一番,入得了人家的法眼中,才能得福啊!

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掃興而歸第九百章第二百九十章 變身香餑第九百五十九章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去留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四十七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東陽談秘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城怪招第一百零一章 宿敵現蹤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場“發案”第九百零二章第九百二十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場完結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萬抽獎第四百九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獄中激鬥第七百六十章 計劃發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動身府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牢房驚變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城怪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章 變通之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後黎驚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爭相訂購第八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災民將到第六百七十七章 明李打賭六百三十七章 起底於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條件談妥第二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第四百零五章 說服壽寧候第八十七章 蘭家求救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衆人來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信用刑第七百零六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拜訪蘭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宴會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悠揚歌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波折再起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隊起行第一百六十章 事件平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突發奇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介紹始末第七百七十三章 中信出手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九十章 神識療病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四百零九章 大鬧衛所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三章 突發奇想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颯發懵第七百七十五章 南疆亂起第七百四十五章 雲南勢變第九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學員結業第六百二十三章 公爺趕到第七百六十四章 陸續援來第二百九十章 變身香餑第六百四十一章 明義轉話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八十七章 親友擔憂第八百零九章 御書房奏對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動向第八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六十六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七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東陽談秘第五百五十二章 轉輪殿異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會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連番登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環採閣退出第六十二章 再發命案第七百六十七章 舊識相逢二百九十八章 院試開考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談交換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八百七十八章第五十六章 提升士氣第七百六十八章 情勢激變第六百零五章 危在旦夕第九百六十九章第六百章 事畢起程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歸途第六百三十二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一十章 再遇故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信定計
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掃興而歸第九百章第二百九十章 變身香餑第九百五十九章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去留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四十七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東陽談秘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城怪招第一百零一章 宿敵現蹤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場“發案”第九百零二章第九百二十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場完結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萬抽獎第四百九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獄中激鬥第七百六十章 計劃發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動身府城第六百二十一章 牢房驚變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城怪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一十章 變通之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後黎驚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爭相訂購第八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災民將到第六百七十七章 明李打賭六百三十七章 起底於千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條件談妥第二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第四百零五章 說服壽寧候第八十七章 蘭家求救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衆人來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信用刑第七百零六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拜訪蘭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宴會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悠揚歌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波折再起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隊起行第一百六十章 事件平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突發奇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介紹始末第七百七十三章 中信出手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九十章 神識療病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四百零九章 大鬧衛所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五十三章 突發奇想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颯發懵第七百七十五章 南疆亂起第七百四十五章 雲南勢變第九百一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學員結業第六百二十三章 公爺趕到第七百六十四章 陸續援來第二百九十章 變身香餑第六百四十一章 明義轉話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八十七章 親友擔憂第八百零九章 御書房奏對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動向第八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六十六章 調虎離山第八百七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東陽談秘第五百五十二章 轉輪殿異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會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連番登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環採閣退出第六十二章 再發命案第七百六十七章 舊識相逢二百九十八章 院試開考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談交換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八百七十八章第五十六章 提升士氣第七百六十八章 情勢激變第六百零五章 危在旦夕第九百六十九章第六百章 事畢起程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踏上歸途第六百三十二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一十章 再遇故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信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