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弘治深意

“壞事,就是被朝堂衆臣惦記上了!”李東陽輕嘆道。

李兆先有些恍然地點點頭,眼中時而閃出一絲驚懼,時而閃過一絲羨慕。

但總之,看樣子,他有所頓悟。

“怎麼,有何心得?”李東陽滿臉期待地看着李兆先,畢竟,現在他已經基本處在了朝臣能夠到達的顛峰,想再進一步,那得看機緣,強求不得,現在他唯一想的就是希望後繼有人,培養長子李兆先是他現在當務之急!

旁邊的劉大夏自然知曉他的心思,也不搗亂,同樣望着李兆先,期待他的表現。

李兆先組織一下語言,緩緩道,“無論好壞,現在都是明中信必須面對的!”

這句話,令二老面面相覷,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必然的結果!除非明中信今後低調行事,不再想要攪動風雲,否則,終究他會面對!但現在雖然有好有壞,但卻也給他指明瞭一條路,那就是隻能進,無法退,一退的話,就會死無葬身之地,畢竟,現在的他已經令大家生出了警惕之心!”

嗯!李東陽點點頭,眼中一絲精光閃過,看來,自己這些年的培養初見成效啊!

“但是隻要一日簡在帝心,這些人就不敢明目張膽地針對於他,這是他好的一方面,而一些朝臣們會因他的簡在帝心拉攏於他,但一些利益被中信侵害的,必然會運用各種陰暗的手段針對於他,這就是他即將面臨的困境。”李兆先一臉思索模樣,繼續道。

“不錯!不錯!”劉大夏一臉的笑容,讚許道。

李兆先滿面喜色望向李東陽。

李東陽卻是面容嚴肅地望着他,皺眉道,“這些事任誰也知曉,你就這點見識?”

李兆先迅速收斂笑容,邊思索邊分析,“陛下此意實則是將太子東宮伴讀之事提上了議程,必然會在近日就會定,這也就將明中信放在了火上烤,令他成爲了一個靶子。畢竟,誰也想讓自己家的子侄呆在儲君身邊,成爲龍潛之時的臣子,今後即便不能夠一步登天,但也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於中信來說,陛下提前暴露心思,乃是弊大於利。”

“還有呢?”李東陽繼續追問道。

“實則,陛下也是想未雨綢繆,通過這個契機,爲太子選一些未來的俊傑人才!”李兆先若有所思道。

說到此處,李兆先的眼睛大放光芒,驚疑地望向二老,“陛下身體有恙?所以才提前進行培養太子的班底?”

二老對視一眼,他們可沒想到,李兆先居然能夠猜到這個上面,眼中閃過一絲絲驚喜,孺子可教啊!

李家後繼有人啊!劉大夏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真心爲李東陽感到高興。

李東陽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卻很好地被他隱藏了起來,微微點頭,肅然道,“還算有些見地,但此等猜測萬萬不可說出去!”

李兆先身處官宦之家,自然知曉此事的不妥之處,如果不是二老是長輩,他也不敢冒冒然就將此等猜測說出來。

“陛下也是想要就近觀察中信,看其是否真如傳說般醫術精湛?”李兆先突然擡頭問道。

啊!二老這下徹底震驚了,李兆先居然能夠猜到陛下這更深層次的心思,這可真是萬萬想不到啊!

李東陽再也忍不住那絲得意,衝劉大夏挑釁般地挑挑眉毛,那絲竊喜再也無法隱藏。

劉大夏豎起大姆指衝李東陽點點頭!

李東陽得意地笑笑,以前所未有的慈祥目光投向李兆先。

李兆先真是受寵若驚,甚至有些熱淚盈框,父親大人多久沒有這般慈祥地看着自己了!一直以來,他就以嚴父的身份出現在自己身邊,任何事情都不會讚賞自己,反而會認爲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繼而以更加嚴格的要求對待自己!彷彿自己就是前面趕路的馬匹,只能向前,不能退後,只要稍稍有些停頓,父親大人就會鞭策自己,懲戒自己,絕無二話。

像今日這般慈祥地看着自己,自有記憶以來,可真心不多見啊!

李東陽的溫情也是一閃即逝,面色一正,“陛下此意各大臣應該都有所瞭解,接下來,圍繞太子伴讀這個事情必然會有一番明爭暗鬥,接下來,應該如何應對呢?”

李兆先一聽,就知曉,這是父親對自己的考驗,畢竟,判斷出了形勢,但卻也得有所正確應對纔是,否則,豈不是拱手將機會讓與別人,那還不如不知曉呢?

爭取?放棄?還是另闢蹊徑?這卻令他無從選擇,畢竟,他現在身處國子監,蔭爲國子生,根本就未深入官場,經過歷練,有這般見識已經是李東陽刻意培養的了,要讓他有所抉擇,還真心難辦啊!

“行了,咱們今日是來討論朝中情勢如何,中信今後應該如何應對?而不是讓你教子的!”見李兆先無所適從的樣子,劉大夏插科打諢道。

李東陽看看李兆先一臉惶恐的樣子,心中閃過一絲不忍,畢竟,自己之前對這長子太過嚴厲了,雖然是有心爲李家培養後繼,但總得讓人喘口氣吧!也就不爲已甚,就坡下驢,轉頭看向劉大夏。

“哼,既然如此,你看面對這種情勢,中信該如何應對?”

劉大夏一笑,“這卻不是我應該考慮的,自有陸先生爲他擔憂,我只負責探聽消息,打聽朝堂動向,其他就不管了!”

“你老小子倒好,一推六二五!中信真是枉救你這傢伙了!”李東陽卻是反脣相譏道。

“人家中信都不着急,你着什麼急?更何況,有陸先生這位大擎在,我操那份心幹什麼?難道我還能有陸先生那麼牛?”劉大夏一翻白眼,並不爭辯,反而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你啊,能力不行,就別說這些有的沒的了!承認就好!”李東陽滿面不屑道。

“背靠大樹好乘涼,我有大樹靠,你有嗎?”劉大夏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一臉的小人得志模樣。

令李東陽一陣氣急,但卻又說不過人家,只能憋氣練習龜息功。

二人的鬥嘴令得李兆先一陣無語,這二位,正談正事呢?怎麼說着說着就扯偏了呢?

“劉世叔,中信如何想的?”李兆先只好出題轉移二老的注意力。

“對啊!中信如何想的?”李東陽也是滿眼的疑惑,畢竟,明中信纔是當事人,究竟如何想應對,總得看他的想法吧!

一聽這個問題,劉大夏的臉瞬間就耷拉下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行了,別賣關子了,依中信那般脾性,定然有主意,只怕陸先生也無法左右他吧?”李東陽皺眉道。

“還是你瞭解他!”劉大夏眼中閃過一絲苦澀,“雖然陸先生已經爲他制定了一些應對,當然,這是在不知陛下要讓他入東宮伴讀的情況之下的應對!然而,中信卻是一意孤行,依既定的方針,想讓陸先生依他的思路制定發展方向!”

“陸先生就依他了?”李東陽一臉的詫異,畢竟,陸先生既然來了,必然是衝着明中信而來的,而且是明中信相勸而來,豈能不注重陸先生的應對,反而這般慢怠?

“還別說,這一老一少真心沒說的,陸先生只是稍稍愕然之後,也就依了中信,還說,畢竟,中信對商業的把握遠超於他,而朝堂之事他也時過境遷,也無法把握,他也只能在大的方向上提些意見,具體還得中信來定奪!”劉大夏滿面的無奈,抱怨道。

李東陽一聽,皺皺眉,細想之下,眉宇之間一片清明,笑笑,“也好,想必,陸先生也只是想把握一下方向,令中信不至於有所偏差,畢竟,中信自己的路總得他自己來走,別人誰也無法替代啊!”

劉大夏雖然白了他一眼,但有陸先生前車之鑑,他自然也明瞭這個道理,而李東陽這個官場老油子,自然也有自己的見解!只是不謀而合罷了!算不得什麼!

“對了,太子的事是否要告訴中信?”劉大夏一皺眉,問道。

李東陽一聽,也是眉頭緊皺,畢竟,此事太過重大,關係着明中信今後與太子的相處模式。

二人同時陷入了沉思當中。

太子、明中信,好難啊!這二人相知相交得如此奇怪,但卻又如此和諧,現在打破這個平衡,真的好嗎?如果不告訴明中信,明中信沒輕沒重,無法把握全局,到時出事他們知情不報,又如何面對明中信?

“順其自然就好!”良久,二人一擡頭,異口同聲道。

二人相視而笑,揭過此事!

旁邊同樣一臉糾結的李兆先一聽,也是深深出了口氣,雖然他沒有二老想得那麼多,但他知曉朋友的重要,如果由外人打破二人默契,只怕二人會心有掛礙,也就破壞了這份緣份,相信二人今後會遺憾的!倒不如,順其自然!甚好,甚好!心下慶幸不已。

“來,再透露一些隱秘之事!”劉大夏話峰一轉,衝李東陽諂笑道。

“哪來那麼多隱秘,行了,有事情我會通知你的!”李東陽白了他一眼。

“好,一言爲定!”劉大夏點頭敲定。

就在二人商議之時,離李府不遠的謝府,一羣大臣匯聚於此。

“閣老,陛下真的有此意?”一位頭髮花白的大臣滿面震驚地望着謝遷。

未等謝遷回應,旁邊一位大臣沉聲道,“閣老的話你也不信?”

“啊,不敢!不敢!”頭髮花白大臣一陣驚駭,連連擺手道。

“閣老,咱們要如何應對?”沒人再行理會他,反而盡數衝謝遷望過去。

謝遷將手中的茶杯輕輕放下,輕咳一聲,環視一眼衆大臣,“諸位,是時候去準備了,千萬不要私心作祟,誤了大事,回去務必選出傑出俊才,大家再議重點推薦哪位!”

衆大臣一聽,面泛激動之色,這個消息可真的太重要了,如果真的成真,那對咱們家族來說可是一次極佳的機會啊!雖然這機會是未來的!

“閣老,還是您定個章程吧!”旁邊一位大臣拱手道。

“對,對!”

“還是閣老定個章程吧?咱們可不知曉選何等樣人才能入得陛下法眼啊!”

衆大臣紛紛附和道。

謝遷面泛笑容,環視一眼,輕輕頷首,“好,既然大家如此,那某就大致講一下!”

一時間,衆大臣豎起耳朵,靜靜等着謝遷的指點。

“首先,你們得看,這個位置是爲誰準備的?”謝遷面色一正。

爲誰準備的?衆大臣一愣,隨即面色一變,可不是嘛,這位置乃是爲太子準備的!自然,太子的意見大過天啊!如果不被太子喜歡,那即便被陛下選中,只怕也會被太子玩死的!

謝閣老真真是一針見血啊!

謝遷望着大家敬佩無比的眼神,心中笑笑,繼續道,“其次,得有別於現在太子身邊的人!”

衆大臣急思,有別?眼中閃過一絲明悟,對啊,必須有別於太子身邊的人,畢竟,人家太子身邊已經有了這些人,如果你沒有一絲特殊,憑什麼被太子記住?如果不被太子記住,這伴讀之人無法入得太子法眼,無法近身伺候太子,那不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高,實在是高!衆人心中豎起了大姆指,不虧是閣老啊!

謝遷卻是不理會他們的思索,繼續道,“必須有一技之長,能夠取悅於太子!”

這一點大家自然是知曉的,紛紛點頭,畢竟,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而且媚上之事,實乃爲官的第一要務!

看着大家一副心知肚明的模樣,謝遷眉頭緊皺,“此處的一技之長,取悅太子,可不是行那諂媚之事,乃是必須有一技之長,能夠令得太子心服口服!那樣,才能令太子更加親近於他,才能坐穩這伴讀之位!”

衆大臣收起了然之色,細思謝遷的告誡。

謝遷點點頭,微閉雙目,靜靜養神。

“閣老,還有嗎?”旁邊機靈的大臣,上前輕聲詢問道。

“接下來,就是你們自己揣摩了!我只能說這些!”謝遷眼也不睜,輕聲道。

大臣們紛紛點頭,也就不再詢問。他們心中瞭然,畢竟,人家謝閣老家中也有子侄,豈能不留下一絲後手?

第九百一十一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說服祖母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動身府城第四十四章 設宴慶祝第三百五十六章 延齡買方第六百一十九章 準備救援第二百七十三章 條件談妥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癡認負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軒閣開張第九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各方瑣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動向第七百九十一章 明遠出馬第八十六章 中信使壞第七百零五章 陰謀再現第三百零二章 開始審卷第三百四十一章 強制療病第七百二十五章 城東廝殺第四百三十六章 劉老訊息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隊起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餘孽來襲第三百八十七章 集結起行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信定計第八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征服李老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漢崩潰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夜研談第四十九章 酒樓開業(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小瑾子登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警告蘭家第二十二章 魂識相逢第四百七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七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武雄挖牆角第五百九十八章 波折再起第九十六章 陸公施恩第九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六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信挑戰第十九章 再添“利器”第六十二章 再發命案第九十六章 陸公施恩第六百七十二章 詭異消失第七百五十三章 居然是他第五百零六章 明劉對賭第九百六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方疑惑第一百六十五章 慶祝之宴第一百三十章 試驗成功第五百一十三章 焦頭爛額第三百八十九章 餘孽被擒第七百四十四章 變數頻出第一百八十五章 二老啓程第九百七十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中信遇險第七十三章 連根拔起第四百零八章 潑皮生事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 二老辯論第九百六十二章第七十章 明教援兵第七十三章 連根拔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五十七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應對佈置第三百八十章 商議慶功第二百三十一章 師爺來助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慘往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郭勳來訪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九百二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壽寧候來援第七百一十九章 中毒再爆第六百七十二章 詭異消失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三百零一章 審捲開始第三百六十五章 辭別二老第三百二十五章 千戶有請第六百三十三章 情勢突變第四百零二章 落腳京師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二十一章 發展瓶頸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業(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一十一章 壽寧候來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燒糧後患第一百零三章 中信迎戰第九百零八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謝武雄第五百五十三章 環採閣退出第一百三十七章 救人一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方應對第四章 暫掌家權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訴遭遇第二十二章 魂識相逢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縣試案首
第九百一十一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說服祖母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動身府城第四十四章 設宴慶祝第三百五十六章 延齡買方第六百一十九章 準備救援第二百七十三章 條件談妥第二百八十七章 棋癡認負第六百六十六章 名軒閣開張第九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各方瑣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動向第七百九十一章 明遠出馬第八十六章 中信使壞第七百零五章 陰謀再現第三百零二章 開始審卷第三百四十一章 強制療病第七百二十五章 城東廝殺第四百三十六章 劉老訊息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隊起行第三百八十八章 餘孽來襲第三百八十七章 集結起行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信定計第八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征服李老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漢崩潰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夜研談第四十九章 酒樓開業(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小瑾子登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警告蘭家第二十二章 魂識相逢第四百七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七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武雄挖牆角第五百九十八章 波折再起第九十六章 陸公施恩第九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六十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信挑戰第十九章 再添“利器”第六十二章 再發命案第九十六章 陸公施恩第六百七十二章 詭異消失第七百五十三章 居然是他第五百零六章 明劉對賭第九百六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方疑惑第一百六十五章 慶祝之宴第一百三十章 試驗成功第五百一十三章 焦頭爛額第三百八十九章 餘孽被擒第七百四十四章 變數頻出第一百八十五章 二老啓程第九百七十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中信遇險第七十三章 連根拔起第四百零八章 潑皮生事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 二老辯論第九百六十二章第七十章 明教援兵第七十三章 連根拔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五十七章第八百一十三章 應對佈置第三百八十章 商議慶功第二百三十一章 師爺來助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慘往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郭勳來訪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八百五十一章第九百二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壽寧候來援第七百一十九章 中毒再爆第六百七十二章 詭異消失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三百零一章 審捲開始第三百六十五章 辭別二老第三百二十五章 千戶有請第六百三十三章 情勢突變第四百零二章 落腳京師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二十一章 發展瓶頸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業(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一十一章 壽寧候來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燒糧後患第一百零三章 中信迎戰第九百零八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謝武雄第五百五十三章 環採閣退出第一百三十七章 救人一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方應對第四章 暫掌家權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訴遭遇第二十二章 魂識相逢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縣試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