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南京

當李徵進入揚州城後,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對於敢於抵抗的揚州城,儘管抵抗極度的輕微,但李徵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在安置了所有降兵之後,李徵也開始對城中的縉紳與商賈下手。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城的富庶,可見一斑。

這裡不僅僅有着田畝連纖的大縉紳,更有大明最著名的鹽商,而李徵這一次的目標,也正是這些已經富到擦屁股都用銀錠子的傢伙們。

一家家早就標定好的豪門被一一砸開,激烈的抵抗這個時候纔開始發生,這些家丁私奴的戰鬥力顯然都已經超越了守城的明軍,裝備之精良更是降兵所不能望其項背。

不過這種抵抗對於潞州軍來說,根本就是浮雲。

在院中抵抗者,一輪火銃齊射便即打的他們哭爹喊娘,在房中抵抗者,則是手榴彈直接招呼,一輪輪的爆炸聲中,潞州軍十分的嫺熟處理着一處處大戶。

拿到主事人之後,便會有隨風的人員接手,這些專業的刑訊人員,絕對能夠讓這些人將他們最後一個銅板也交待清楚。

一切都是這麼有的秩序,這麼的有條理,如同最精密的機器,讓所有名單上的大戶個個絕望。

在大軍不斷的搜索而前之時,李徵卻是在頭疼該如何處理這個倔強的史可法。

坦白說,史可法在李徵眼中根本就無足輕重,李徵對於這個文不成武不就,只能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所謂名臣,根本沒有絲毫的好感。

後世偌大的名頭,也只是因爲他堅持不降清而已,這也代表着東林黨最後的顏面,所以纔會被大書特書。

至於守城,這位史大人根本就沒有一點章法,滿清從兵臨城下,然後安營紮寨,例行勸降數次不果,最後發動攻城戰,一整套流程走下來也只用了十天多點。

也就是說,史可法所帶領的大明軍隊,也僅僅只是抵抗了最多三天而已,對於擁兵數萬坐鎮堅城揚州的史可法來說,這種抵抗與不抵抗根本沒有任何區別,最後卻是揚州全城被屠。

可能有人會因爲他誓死不降的作派同情他,但這卻不包括李徵在內,但凡這位史可法能稍微聽從一下麾下武將的意見,認真的發動全城軍民奮勇抵抗,也不至少敗的這般難看。

李徵猶豫的並不是殺不殺他,而是要不要見他。

聽說這傢伙不止一次的向關押他的士兵狂呼要見李徵,對於他這個級別的人物,下面的人也不敢怠慢,層層的報了上來。

不過李徵考慮再三,還是選擇了不見他。他可以預料的到,這傢伙見了自已會說什麼話,無非是痛罵自已一通,然後含笑就義之類的。

“去告訴史可法,想死的話,本王也不會攔着,給他三尺白綾即可。本王沒有時間,聽一個酸丁叫囂。”

李徵顯然沒有聽別人痛罵自已的愛好,思索一翻便即直接回絕了史可法的見面要求。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李徵的目光很快便投到了地圖之上。

揚州對面便是鎮江城,再向上數十里,便是大明南都南京,只要拿下南京,整個江南基本上就可以傳繳而定。

而如今一切都已經準備就序,鄭家龐大的艦隊已經如約而至。

而更加馴服的樑化鳳,甚至在十日前便奉命到達了南京城下,不過他來可不是爲南明小朝廷站場子的,而是來砸場子的。

在所有人目瞪口呆之中,他直接偷襲了毫無防備的南京水師,玩了一手很是漂亮的火燒水營的大戲。

南京水師一戰之下,被燒了個七七八八,任何離營而出的船隻都被圍攻炸沉在長江之中。

在李徵已經拿下揚州之後,樑化鳳依舊還在統兵橫掃着長江上的南明水師的漏網之魚,這支龐大的艦隊的叛變,直接宣告了南明依託長江爲天塹的希望變成了奢望。

崇禎十四年十月初八,短暫休整過後的潞州軍便即登上龐大的鄭家船隊,到達了江南。

鎮江城外,看着人數已經翻滾到了二十萬以上的大軍登陸,鎮江府知府根本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城投降。

沒有任何意外,在看到潞州軍的兵鋒之盛後,相鄰的常州府也遞上了降表。

至於蘇州府與松江府,這兩府更是在李徵拿下揚州之前,在看到龐大的鄭家艦隊進入長江口之後,便即先一步選擇了投降。

潞州軍在鎮江城停留了整整三日,等到所部士卒克服了暈船的不適後,大軍便即一分爲二,潞州軍本部向着南京出發,揚州降軍在數千潞州軍的帶領下,直接向着廣德府,寧國府推進,兵鋒直指浙江。

南京城中,早就亂成一團,黃得功所部於揚州城全軍覆沒,南京城能夠依靠的竟然只有劉良佐與劉澤清這兩個逃跑將軍保衛。

但是逃跑將軍就是逃跑將軍,雖然這幾天兩人的官爵一路扶搖直上,已經快速升到了公爵位置,但是他們報效南明小朝廷的心思,依舊如同真空管中的空氣一樣的濃郁。

幾乎在潞州軍剛剛到達南京城下,二劉便十分默契的在城中作亂,二劉實力本就遠超過城中那些早就成了太平少爺兵的本地兵,更是在城中直接倡亂,更是讓南京城防直接爲之崩潰。

潞州軍幾乎是兵不血刃的進入了南京城中,根本無需他們自已動手,二劉就已經將整個南京敢於反抗的人直接殺了一個空空。

當馬士英被五花大綁的押到李徵面前之時,兀自不斷的痛罵二劉背信棄義,狼子野心。

福王倒是很乾脆,眼見事不可爲,便即帶着百多親衛逃離皇宮,依靠着之前逃跑的經驗,匆匆換上了百姓衣物之後,便即趁亂和逃難百姓一起向南京西門涌去,希望能夠趁亂逃出生天。

不過他明顯高估了自已的能耐,或者說他從來就沒有真正瞭解過戰場,百多人護衛一人逃離,哪怕全部都換了百姓衣衫,卻也是一個極其顯眼的目標。

原本就打着拿下福王討好李徵的二劉,本身又是逃命的行家,福王這種粗淺的方略,完全就是班門弄斧。

在他還沒來的及出西門,便即被二劉擒下,一併送至李徵面前。

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506章 接待第442章 對耗第八十二章 戒備第474章 出塞第507章 懷念第一六一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第433章 商會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361章 準備攻城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一八九章 趁勝追擊第一八零章 三面包圍第377章 建奴入寇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425章 甘肅五鎮第221章 回家第354章 阻擊第325章 滿清退兵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三章 反他孃的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八十八章 求援第213章 巧取豪奪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397章 撤退第276章 城破了第233章 打了雞血第249章 太原府(3/3)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461章 爆發第458章 騎戰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二百章 遠竄第532章 使者到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508章 大西王第353章 追擊第一九零章 洛陽城下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480章 動盪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462章 迎擊第462章 迎擊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264章 這夥明軍瘋了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335章 太原?汾西?第二十八章 被坑了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427章 陝西安定第387章 逃第510章 大明君臣第一九四章 大戰開始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四七章 淵源第351章 潰敗第439章 異狀第一章 李徵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432章 兵發太原第388章 如芒在背第331章 壓抑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480章 動盪第474章 出塞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511章 警示第327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無題第373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八章 虎大威與曹文詔第201章 洛陽大捷第一四九章 謝文舉第一七八章 出帳相迎第520章 漸無路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二十四章 訓練第一四四章 田票第525章 落幕第202章 辭行第276章 城破了第221章 回家第298章 靜待朝廷傳召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231章 傷兵營第204章 看到了希望第283章 白甲兵出擊第443章 變故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366章 見過將軍第五十章 官兵來了第468章 哀軍第二章 甦醒第294章 向北便逃
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506章 接待第442章 對耗第八十二章 戒備第474章 出塞第507章 懷念第一六一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第433章 商會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361章 準備攻城第262章 爲何就是不懂第一八九章 趁勝追擊第一八零章 三面包圍第377章 建奴入寇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425章 甘肅五鎮第221章 回家第354章 阻擊第325章 滿清退兵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三章 反他孃的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八十八章 求援第213章 巧取豪奪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397章 撤退第276章 城破了第233章 打了雞血第249章 太原府(3/3)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411章 完全不一樣第461章 爆發第458章 騎戰第359章 有必要談麼第二百章 遠竄第532章 使者到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508章 大西王第353章 追擊第一九零章 洛陽城下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480章 動盪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267章 三總兵會師第462章 迎擊第462章 迎擊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264章 這夥明軍瘋了第209章 我們投降第335章 太原?汾西?第二十八章 被坑了第一百零八章 逼近第427章 陝西安定第387章 逃第510章 大明君臣第一九四章 大戰開始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四七章 淵源第351章 潰敗第439章 異狀第一章 李徵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432章 兵發太原第388章 如芒在背第331章 壓抑第九十四章 殺官兵啊第480章 動盪第474章 出塞第234章 都是浮雲第511章 警示第327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一六章 李自成溜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聖旨來了無題第373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八章 虎大威與曹文詔第201章 洛陽大捷第一四九章 謝文舉第一七八章 出帳相迎第520章 漸無路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二十四章 訓練第一四四章 田票第525章 落幕第202章 辭行第276章 城破了第221章 回家第298章 靜待朝廷傳召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231章 傷兵營第204章 看到了希望第283章 白甲兵出擊第443章 變故第455章 無邊的血債第366章 見過將軍第五十章 官兵來了第468章 哀軍第二章 甦醒第294章 向北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