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實在是妙

高駢領兵出征碭山縣的時候,郭璞奉命坐鎮徐州。尋常時候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位置,如今在郭璞看來卻是簡單清閒,原因無他,大局已定耳。

他只需要防備北方袞沂一線的敵軍打開局面——這在郭璞看來自然是沒有可能的。袞沂從此戰開始就不是敵軍主攻方向,因而也不是主戰場,吳軍在彼處的城池堅如磐石。

夕陽西下,郭璞在府中軒室內煮茶,沒有丫鬟服侍,自斟自飲。金燦燦的陽光從西南面的竹簾下透過來,灑在屋中很是美好祥和。郭璞品一口熱氣騰騰的茗,只覺得滿齒留香,當真是愜意到了極點。

儒門四賢八傑七十二俊彥,郭璞位在八傑之列,而且高居榜首,連張仲生比他都差了一截。除了幾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他是真正的儒門第一才子。如若不然,這回高駢出征中原,儒門士子也不會以他爲首。

跪坐在案几後,側身擡頭,看向屋檐上的夕陽餘暉,郭璞眼中流露出些許由衷且自得的笑意。這場大戰,他兩次拯救大軍於危難之際,可謂是勞苦功高,不負儒門第一才子之名。

端起茶碗再品了一口,望着嫋嫋升騰的熱氣,郭璞忽然有些出神。

他心裡想道:“這大好江山,即將屬於吳王了,真是令人心馳神往啊。爲何我會覺得有些可惜?是了,吳王雖然堪稱明主,可氣度胸懷到底是差了些,對儒門雖然是真心倚重,但看得出來,他心裡仍然有所保留......”

念及於此,郭璞不禁想起冤句縣之戰。

那是上官傾城跟朱殷的較量。

那一戰之後,他曾想去見安王,只可惜對方行蹤飄忽,他並沒有找到。

“我怎麼會想起安王呢?我一直都沒能目睹他的真容......”

郭璞思緒飄渺,神情恍惚,“張仲生說,安王對崔克禮極爲信任倚重,平盧之地幾乎成了儒門士子理想中的家園......就是士子們都不大像士子了,一個個埋頭案牘、奔波于田畝,像農夫匠人更多過像書生,風流之氣所剩無幾。”

想起安王不在,李茂貞空有兩百多萬大軍,卻註定被高駢擊敗,郭璞不禁感到唏噓。

良久,嘆了口氣,郭璞不無遺憾的站起身,“此生未能見到安王,真是可惜.....只不過,一個在天下大爭洪流中失敗了的人,想來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不見也罷。”

整了整衣襟,郭璞打算去前廳。不出意外,碭山縣捷報應該要傳回來了,他想第一時間聽到這個好消息。

剛剛走出軒室,郭璞忽然怔了怔,看到院中竹叢旁的鵝暖石小道上,站着一個人,正朝他露出微微笑意。

“仲生?你......回來了?”郭璞滿臉喜色的快步迎上去。這個跟朱溫同時失蹤在汴州的同門師弟,讓他牽掛、擔心了許久,如今重逢,自然是喜不自禁。

張仲生向他躬身見禮:“見過師兄。”

“你總算回來了,叫爲兄好一陣擔憂。”郭璞扶起對方雙臂,一臉感慨,“你能從青衣衙門修士手中逃脫、歸來,一路上想必吃了許多苦頭,還好,回來就好啊,讓爲兄給你號號脈,看你身體如何!”

說着,就去抓對方的手腕。

他這話說完,就見張仲生嘴角抽了抽,神色怪異,還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郭璞不解道:“師弟有什麼話想說?”

張仲生嘆了口氣,推開對方爲他號脈的手,看着郭璞認真道:“師兄,我這回南歸一路順暢,並未吃苦,反倒是受到了不錯的優待。”

郭璞怔了怔,上下打量張仲生兩眼,見對方的確風采依舊,剛剛放下心來,卻又皺起眉頭:“師弟被岐王的人俘虜了?”

張仲生剛要開口,郭璞忽然擡手製止了他,神色也變得堅硬,“如果你是被岐王送來做說客的,大可不必開口。師兄坐鎮徐州,絕對不會背叛吳王,在大軍背後作亂!”

說着,不理會張仲生,徑自走回軒室,在茶水已經冷卻過半的案几前坐下,目不斜視。

這已然是逐客的姿態。

對郭璞能推測出自己的來意,張仲生並不意外。他沒有離開,跟着走進軒室,又對郭璞拱了拱手,在對方冷麪欲要開口呵斥的時候,搶先一步說道:“師兄不必作亂,更不必背叛吳王,仲生雖然不才,卻也不會讓師兄做這樣的事。”

“哦?”郭璞冷淡的應了一聲,明顯是不信對方的口舌之辭,從神色到內心都戒備森嚴。

張仲生苦笑一聲,“師兄實在不用這般戒備仲生。你不必作亂,是因爲吳軍已敗;你不必背叛吳王,是因爲吳王已死。”

郭璞頓時臉色大變,憤怒的一拍案几,幾乎要跳起來:“胡說八道!張仲生,你竟敢如此信口雌黃,心中可還有半分......”

“師兄!”張仲生忍不住了,大聲打斷了對方,倒不是不能忍受對方的態度,而是覺得實在沒必要做無謂的口舌之爭,“你出去看看!看看這徐州城,現在是怎樣一番景象,看看這徐州城中,眼下是誰的將士在把守。”

郭璞一下子站起身,指着張仲生就要開口教訓。

見對方一臉坦然,他不禁心生疑竇,面上卻是冷笑道:“可笑至極!爲兄坐鎮徐州,城防嚴備,將士枕戈待旦,若是有敵軍來犯,豈會沒有得到稟報?!想悄無聲息奪取徐州城,除非......除非......”

說到這裡,郭璞說不下去了。

張仲生卻期待的看着他,一副你快繼續往下說,馬上就說到重點了的模樣。

郭璞再也穩不住,大步流星就衝出了院子。

來到府門,剛剛跨過門檻,郭璞就感到手腳冰涼,禁不住愣在那裡。

府門兩邊,站着兩排身着青衣、腰胯直刀的修士,爲首的四人廣袖長袍,氣息如淵,分明就是真人境!

這些人,郭璞一個都不認識。

至於原本守衛在此的修士,則是全都不見了蹤影。

不僅如此,府門旁還立着兩隊士卒,足有五百人。個個鮮衣亮甲,臉上殺氣騰騰,看樣子好像隨時準備衝進府中大開殺戒,

看他們的甲冑服飾,並非吳軍樣式!

郭璞顫抖着擡頭,就看見不遠處的城牆上,原本的吳軍旗幟已經盡數被撤掉,換上的是安王王旗和狼牙軍的旗幟!

事實證明,節度使府邸已經被青衣衙門嚴密控制,門前雖然只有四名真人境,但不在門前和沒露面的真人境,肯定更多,否則不至於能悄無聲息將原本的修士抹去。

而整座城池的城防,現如今已經在狼牙軍手中!

想都不用想,對方襲來之際,肯定是真人境修士控制了城門,甚至是守城將士,供狼牙軍長驅直入。

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徐州城,郭璞只覺得天旋地轉。

整個城池易主,在悄無聲息中就完成了,從始至終他都沒有發現!或許他在軒室中煮茶自飲的時候,外面那些修士和護衛,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就丟掉了性命!

郭璞沒跟張仲生說完的那句話,其實很簡單,要想迅速奪取徐州,除非有數萬精騎大軍,配合數十名真人境突然襲擊!

惟其如此,徐州纔會連抵抗的餘地都沒有。

眼前的情景表明,一切確如郭璞所想。

只是親眼看到鐵一般的現實,郭璞卻一時間怎麼都接受不了。

對方的行動比他想的更加嚴密,嚴密到連讓他得到消息的機會都沒有。

這已經不是攻取一座城池,而是連郭璞的精神世界都攻取了。

張仲生在失魂落魄的郭璞身旁嘆息道:“師兄,其實安王攻取徐州城,本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不過是想告訴師兄,儒門跟他爲敵,實在是自找沒趣。師兄乃是我儒門第一俊才,安王愛惜師兄之才,這才讓師弟前來,好生勸說,希望師兄能夠認清現實,知道後面的路該如何選擇。”

郭璞不愧是郭璞,面對這樣的鉅變,雖然震驚的時間難免長了些,但聽完張仲生一番話,還是漸漸冷靜了下來。

他嗓音艱澀的沉聲問道:“果真是安王?吳王果真是敗亡了?”

張仲生點點頭:“吳王救援碭山縣,在磨山之畔遇到安王,戰敗南逃,在八公山被安王聯合岐王斬殺。上官傾城趁機在碭山發起反攻,吳軍士卒多半投降,其餘的基本被追殺殆盡。在安王的授意下,狼牙軍配合青衣衙門來了徐州。”

郭璞張了張嘴,半響無言。

臨了,他苦笑一聲:“安王......安王,竟然是真安王啊!”

說着,他擡頭望天,淚流滿面。

見郭璞痛哭失聲,張仲生沒有打擾,只是靜靜等待。

沒片刻,郭璞抹了淚,神色恢復正常,轉身看向張仲生,神色堅毅道:“如果可能,帶我去拜見安王。”

張仲生笑着迴應:“就等師兄這句話了。”

李曄沒在徐州,他在碭山縣,蹲在一間屋子裡的矮塌上,饒有意味看着面前昏睡不醒的人,好半響纔回頭,問上官傾城:“趙念慈就是敗在此人手裡?他的二十多萬大軍,就是被此人吃掉的?”

一身戎裝的上官傾城點點頭:“就是他。”

李曄盯着孫儒嘖嘖讚歎:“儒門一羣書生,想不到唯二的儒將,竟然有如此本事。輕描淡寫間,就將兵家趙炳坤之下第一奇才敗得體無完膚,妙啊,實在是妙!”

如果趙念慈在這裡,聽到這句話一定會羞愧得無地自容。

上官傾城實話實說道:“這回中原大戰,是趙念慈第一次領軍出征,經驗不足;又存了要跟我一較高下的心思,立功心切,碰到孫儒這樣的智將,吃虧在所難免,倒是不能全怪她。”

李曄又回頭看向上官傾城,咧嘴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要不是高駢那老小子來橫插一腳,碭山縣不消幾日就會被你破去。這孫儒再是厲害,碰到我們上官將軍,還不是隻有矇頭捱打的份?”

聽到這話,上官傾城情不自禁老臉一紅,低下頭。

李曄嘿嘿笑得更得意了:“上官將軍臉上向來不露神色,唯獨就是會臉紅,妙,實在是妙啊!”

第十三章 二層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八十二章 宴席(2)第一百一十三章 馴服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一百零二章 屬於朕(上)第十六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下)第五十章 殺破(4)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七章 氣運第一百零八章 道兵下界的時間(三更)第一章 勤王第十三章 二層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六十三章 溫馨有趣的生活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六十章 驚蟄第六十章 王(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十八章 錯誤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五十三章 寒簫第十章 九尾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進展與大戰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七十四章 邪惡與正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誅賊勤王之策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冥冥之中的曄意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老朋友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五十五章 危機與勝利(3)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五十章 殺破(4)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摧城(二更)第五十七章 是不是喜歡男人(三更)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六章 練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章 雪地五人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二十二章 一劍咫尺 隔絕天涯第三十章 絕望 希望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你纔是真跋扈第六十章 三年第四章 應對第五十二章 若無君來採 何如不盛開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馬海戰(4)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四十二章 該來的離別第二十五章 白說了(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六十二章 風雲(1)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第十三章 初戰(2)第六十八章 聯合
第十三章 二層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八十二章 宴席(2)第一百一十三章 馴服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一百零二章 屬於朕(上)第十六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下)第五十章 殺破(4)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七章 氣運第一百零八章 道兵下界的時間(三更)第一章 勤王第十三章 二層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六十三章 溫馨有趣的生活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六十章 驚蟄第六十章 王(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十八章 錯誤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五十三章 寒簫第十章 九尾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進展與大戰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七十四章 邪惡與正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誅賊勤王之策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冥冥之中的曄意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老朋友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五十五章 危機與勝利(3)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五十章 殺破(4)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摧城(二更)第五十七章 是不是喜歡男人(三更)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六章 練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章 雪地五人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二十二章 一劍咫尺 隔絕天涯第三十章 絕望 希望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你纔是真跋扈第六十章 三年第四章 應對第五十二章 若無君來採 何如不盛開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馬海戰(4)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四十二章 該來的離別第二十五章 白說了(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六十二章 風雲(1)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第十三章 初戰(2)第六十八章 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