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奪嫡開始了

五皇子府,關於皇后和蔣博文的討論還在繼續。

“蔣博文的嫡長孫女蔣嵐莊剛過了及笄之年,尚未許配人家,待五皇子婚事定下,我們就可以上蔣家提親了。”那人又說道。

娶蔣博文的嫡長孫女爲五皇子妃,這就是五皇子府的誠意,沒有這樣分量足夠的誠意,也引不了蔣博文上鉤。若是蔣博文袖手旁觀,不參合奪嫡之事,遭受最大損失的還是五皇子府。

“娶蔣家女?”那人的話話一落下,上官長治就有些微愣,雖然他也知道蔣家素來無寶不落,但是娶蔣家女爲妻,他從來沒有想過!

他原先還打算,給蔣家封侯封爵的。娶蔣家女,那沈寧怎麼辦?上官長治想起沈寧那黑亮清冷的眸子,心頭煩躁起來。

“原先不是計劃着娶沈家女的嗎?況且蔣家連出兩代皇后的話,恐怕將來過於勢盛,不好把握。萬一蔣家有不臣之心,此事反而是禍害!” 很快,上官長治就冷靜下來了,計量着兩者的不同和得失。

他想起之前的計劃還有在京兆造的勢,那不是白費力氣了?大家都道五皇子非沈家女不娶,如此朝改夕變,恐讓朝官和百姓心生不信,那就得不償失了。

“況且父皇也一定不允許我娶蔣家女的,太過明目張膽了。引蔣博文上鉤,看來還得用別的法子,聯姻一事,不可行。”上官長治補充了,分析着這事的利弊,李可安和許五思聽着也點點頭。覺得五殿下此言甚是有理。

“那殿下還有什麼足夠分量的誠意?”那個儒雅的聲音問道,沒有了聯姻一事,蔣博文憑什麼支持五皇子府?沒有天大的好處,怎麼會值得國舅府去冒險?這個事情。他也早想過了,只是想來想去還是隻有聯姻纔是最有效的保證。

“封柱國公,世襲罔替,除了隴右衛十二萬兵馬歸蔣家掌管外,關內衛十二萬兵馬,也一併歸入蔣家!他朝我所立的太子。娶蔣家女。”上官長治略想了片刻,便這樣說道,這可是大手筆,爲了爭取蔣家的支持,這是他給出的最大誠意。

“……”那人有些震動,這種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大手筆,他果然沒有看錯人,五殿下是有這樣意在天下的大氣魄的。

“那就這樣定吧,我會派人和蔣博文談的,想必這個條件他會很心動的。至於沈家。沈華善這人爲官做事滴水不漏,爲人深藏不露,我一時半會也摸不清沈家的底細。還是按原計劃行事,多親近沈家。還有永寧侯那邊,也要抓緊了。”那人也想了想,最後也贊同了上官長治的想法。

.тт kān .CΟ

“永寧侯請封世子的摺子我早就暗中截了下來。現在又有太子薨的事情,這個事情再拖個一年半載也不是問題。只要多點時間,姨母定會哄得永寧侯回心轉意。”上官長治答道。

本來永寧侯府一向是支持他的,如果讓那個應南圖成了世子,以姨母和他之間的仇怨,永寧侯府風向如何就不好說了。雖然這些勳貴之家並無多大實力,但是有他們的支持,就佔了大義的名分,事情會順利得多。

在五皇子府籌謀的時候,二皇子府和三皇子府的人也沒有閒着。上官承佑的身後。有原兵部尚書陳知浩的勢力,又有太僕寺少卿張星華的勢力,加上陳、張兩家族中子弟和各自姻親,聯結成一張大網,他們是支持二皇子登上皇位的主要勢力。

雖然陳知浩丁憂了。但是他老練和謀劃,也爲二皇子府帶來了不少好處,如果沒有陳家的努力,去年春闈的事情,二皇子府就沒有那麼容易脫身了。

按照陳知浩和張星華的想法,這太子之位是一定要爭的,但是不能在明面上爭,只能在暗地裡進行。明面上,二皇子只需要表現他的仁義和寬宏,對帝后尊敬,對兄弟愛護,對臣下有禮,這些都要想辦法一一呈現在長泰帝面前纔是,暗地裡,自然要想法設法給另外的皇子添堵,尤其是三皇子上官永平,二皇子視他爲最有力的對手,上官承佑第一個想拔掉的,就是三皇子。

“離慈懿太后孝滿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估計孝期一滿,三皇子的婚事就會提上日程了,皇上很想抱皇孫了,這是意料中的。孝滿之後,殿下也要加緊生下皇孫纔是。”太僕少卿張星華道,本來這樣的事,他是不想和上官承佑說的,只是甥舅如父子,他也是很憂心二皇子的局面啊。若是二皇子妃陳婉柔沒有落胎,現在皇孫都生下來了。

“這老三的婚事,一定要上心,不能讓他再添強勁的勢力了,同時派人密切關注周家,看能不能抓住什麼把柄,拔起了周家,老三就是沒牙老虎了。”上官承佑說道,恨不得現在就將周家、周賢妃和三皇子連根拔起。

“殿下稍安勿躁,三殿下的婚事我們會留心的。現下最重要的時,還是要在皇上面前多加表現,帝心比任何都重要。”陳知浩說道,他早和張星華交換了意見,也在籌謀做些事情來提高二皇子的威望,這還得從長計議。

至於三皇子,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賢妃早就遞話出來了,讓他好好等待,說是長泰帝心憂子嗣,慈懿太后孝滿之後,婚事就能定下了,而且還說,長泰帝有意爲他挑選一門好的親家,雖然還不知道是誰家,但是添助力那是必定的了。

“若是皇上爲殿下指婚的人家是軍中就最好了,殿下現在缺少的,還是軍中的勢力。”冼茂信說道,作爲兵部的官員,他相當清楚軍中的勢力意味着什麼,軍者,國之定器。若是三殿下又了軍中勢力,何愁事不成!

聽了冼茂信的話,上官永平臉色有些奇怪,他想起去前兩年去安北都護府的事情,這些軍中之人,個個都不是好相與的,這些人家的姑娘,想必也是彪悍無比的吧?想到這,他腦中出現了一個虎背熊腰的姑娘形象,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太可怕了!

各皇子府的暗流,也影響了後宮妃嬪。那些無子的妃嬪根本就事不關己,那些有子但是子幼的妃嬪也尚可,德妃、賢妃和李貴嬪等皇子已成年的妃嬪就緊張多了,她們除了奉承、討好皇后之外,在皇上面前也有意無意地說着自己皇兒的各種優點。

這些妃嬪的心思,長泰帝心裡也很清楚,太子一日未定,一日爭擾都不斷,他都知道的,只是他聽得耳煩,去坤寧宮的次數就多了起來。

自太子薨之後,坤寧宮就寂靜了許多,對於長泰帝來說,正是一個好去處。不用聽着妃嬪的嘮嘮叨叨,長泰帝覺得舒服了不少,也不時和皇后說說這些煩心事。

“繼嗣未定,她們各爲自己皇兒考慮也是人之常情。”皇后邊爲長泰帝添茶邊說道,語氣輕柔隨意,就像普通百姓閒話家常一樣。長泰帝也很享受這種輕鬆的氛圍,不由得也說了幾句心裡話:“朕這幾個皇兒,各有不足和優點,朕一時之間也難以決斷。皇后心裡可有主意?”

“國祚這等大事,臣妾後宮夫人哪個多嘴。只是皇上既問了,我也說說看法吧。”皇后說道,心思轉動,想起孃家兄長的回信,心裡的主意也堅定了許多。

“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都是好的,臣妾也分不出哪個更好一點。只是臣妾想着,德妃和賢妃系出名門,二皇子和三皇子在出身上,要比五皇子高貴,自然也比五皇子更勝一籌,登上大寶之後,朝臣也會心服。”皇后笑着說,端起了茶水,遮掩着看向長泰帝,見到他臉色微頓,覺着茶香也甘了許多。

“出身高貴?臣下心服?”長泰帝喃喃自語,皇后的這一番話,觸到了他內心的痛處。

想當年,他登基之時,也有不少的朝臣暗地裡非議他是婢生子,認爲他出身卑微不足以爲皇帝,還曾有大臣尚書請立當時的盛王,理由就是盛王出身高貴臣下心服,若非當時高家和蔣家力排衆議,認爲都是皇上骨肉,出身上沒有高貴低下之分,說不定他還坐不穩這個帝位呢!

將近四十年了,本來這些痛處他早就不記得了,如今皇后這樣一說,長泰帝似乎又記得了當初自己是怎樣憤恨和無助,出身又不是他自己能夠選擇的?憑什麼別的兄弟就要比他勝一籌呢?出身又怎麼樣?到最後還是他坐了這個帝位將近四十年?

這種種的想法在長泰帝腦海中交織,想到當下幾個皇子奪嫡的局面,心裡也有了一絲異樣,這老五的境況,和當時的自己是何等相似啊。這後宮嬪妃和朝堂百官,是不是也和皇后想的一樣?老五是不是受盡了暗地的嘲諷和白眼?就像當初自己經歷的一樣?這些想法,在長泰帝腦海裡反覆出現,令得他一陣沉默。

ps:

三更!

第三百七十七章 君有疑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返局勢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聯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第兩百零九章 通天之手第七十六章 救應南圖(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私產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兩百三十八章 東宮憂患第四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子失德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七十一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四百一十章 慈不主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清醒第三十一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月尚書(50粉紅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十六章 開悟與懷念第八十八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人謀第十五章 平安度過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九十四章 探花古文瀾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一百零一章 春闈案四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陽之戰第九十五章 春闈今史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別第四百八十八章 奇策第二章 破局之策第兩百五十章 誓不爲妾第三十三章 第一次見他第兩百八十一章 盯梢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心所向第二十七章 簡在帝心第六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聞鼓真相第四百四十四章 樂死道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三百四十七章 本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叔祖來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左半朝第一百二十六章 容家恩怨第三百二十一章 順平第兩百四十六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兩百七十章 放餌第四十五章 餘緒第九十三章 官場大調整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四百零三章 後方百鬼第兩百五十五章 與天子爭利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八十八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五章 姨娘庶妹第兩百一十七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五百一十六章 帶兵離開第五十七章 賑災之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兩百四十四章 申科逝後第五百五十章 有病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十九章 返回京兆第一百零五章 南北分榜(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路上第兩百三十三章 準卿所奏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四百二十二章 卞家暴露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理昭昭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兩百五十四章 妄動第兩百五十章 誓不爲妾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嫡長女 第四百四十章 改元即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蔣博文反第四百二十九章 死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理昭昭第兩百五十一章 計成第兩百二十五章 未定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君有疑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返局勢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聯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第兩百零九章 通天之手第七十六章 救應南圖(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私產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兩百三十八章 東宮憂患第四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子失德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七十一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四百一十章 慈不主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清醒第三十一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月尚書(50粉紅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十六章 開悟與懷念第八十八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人謀第十五章 平安度過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九十四章 探花古文瀾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一百零一章 春闈案四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一百三十章 搶人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陽之戰第九十五章 春闈今史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別第四百八十八章 奇策第二章 破局之策第兩百五十章 誓不爲妾第三十三章 第一次見他第兩百八十一章 盯梢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心所向第二十七章 簡在帝心第六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聞鼓真相第四百四十四章 樂死道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三百四十七章 本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叔祖來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左半朝第一百二十六章 容家恩怨第三百二十一章 順平第兩百四十六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兩百七十章 放餌第四十五章 餘緒第九十三章 官場大調整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四百零三章 後方百鬼第兩百五十五章 與天子爭利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八十八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五章 姨娘庶妹第兩百一十七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五百一十六章 帶兵離開第五十七章 賑災之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兩百四十四章 申科逝後第五百五十章 有病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十九章 返回京兆第一百零五章 南北分榜(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路上第兩百三十三章 準卿所奏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四百二十二章 卞家暴露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理昭昭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兩百五十四章 妄動第兩百五十章 誓不爲妾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嫡長女 第四百四十章 改元即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蔣博文反第四百二十九章 死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理昭昭第兩百五十一章 計成第兩百二十五章 未定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