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 撤給事中

話說,東宮最近一片平靜,太子也極爲乖巧好學。在沈華善和邱盛年等官員看來,鞠場這個小事,早就在東宮內平息了,加上東宮內侍、宮女大換血,目前東宮的隱患就少了。

他們正按着他們認爲正確的教導輔助之責,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履行着太子詹事、少詹事的職責。

早前,榮平郡主已遠嫁陳州,十二皇子被冊爲太子之後要學習處理政治參知朝局,沒有多餘的時間來鍾粹宮,容貴妃深感無聊,召見沈寧的次數就多了起來。

沈寧早已從祖父和父親那裡知道了東宮諸事,聽着容貴妃憂心東宮的內侍和宮女,倒也很明白容貴妃的心情。

父母爲兒女的着想,無日無之,所謂生兒不滿十,常憂九十九,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連續幾次進宮,容貴妃仍然沒有放下擔憂,還對沈寧說了種種挑選東宮內侍和宮女的嚴苛措施,沈寧心裡就有一種不好的感覺。

容妃此舉,不會矯枉過正吧?這樣嚴密的布控和監視,太子會怎麼想?太子只是個十六歲的年輕人,會不會對此舉反感?甚至,會不會對詹事府官員反感?

沈寧將自己的憂慮告訴沈華善,引起了他的注意。近來太子乖巧了很多,詹事府的官員說什麼,太子都認真傾聽努力學習,看起來是一心一意用在政事上了,似乎根本就沒受高觀、李進等人的影響。

這令沈華善感到欣喜又迷惑,不會是太子心裡有什麼想法了吧?

本來,哪個年輕人無心事。這不是什麼大事,但是,那個年輕人是太子,就不一樣了。太子有心事,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沈華善找來了太子通事舍人凌雲高,對他耳語了一番,讓他密切關注太子。

若是太子有心事,要及時不着痕跡地開解太子心裡的鬱結。若是太子無事,則勸慰太子多讀聖賢書籍多聽朝臣諍言,自古明君都從史書出,太子往這個方向去,是沒有說的。

凌雲高點點頭,表示會注意觀察太子是否有心事,也會開解太子云雲。凌雲高任考功司主事。曾是沈則敬的親信屬下。他能兼任太子通事舍人,也是沈則敬和沈華善從中幫忙,他對沈華善的話,他是十分信服的。

尚未等凌雲高對太子的觀察送上來,朝堂就出了一件大事。

三月,長泰帝頒佈了一道旨意:調給事中詹成、林楚君入太子詹事府任太子司議郎職,令給事中柯漢林、姚鵬分別出任青州、溫陵府衙職。

這樣一來。門下省四名給事中就全部調走了,也就是說,門下省給事中一職,已經沒有人了!長泰帝下旨:撤掉給事中一職!

撤給事中的旨意一下,朝堂就震動了,朝官議論紛紛。

先前說過,給事中是門下省屬官,歷來擔任着封駁、彈劾、糾察的職責,雖然位卑,卻是權重。撤給事中一職。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皇上不再想要封駁、糾察這樣的官員存在!或者也意味着,皇上嫌給事中一職太過權重了!

這,在那昭遠卓見的大臣看來,可不是什麼好事!甚至,他們覺得,這乃是大永之禍害!

沈華善心裡“咯噔”一聲,眼裡有驚懼和了然,冷汗馬上就落了下來。

終於來了。皇上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就如他們之前預料的一樣,要撤給事中了!

長泰三十八年,呂務厚被廷杖至死,給事中之職從此缺一人。他已經看出了長泰帝的心思,才定下扶持十二皇子之策;

長泰三十八年葉正純致仕離開京兆,還曾特別提到要密切注意給事中一職,令沈家一定要體察到皇上的心思;

長泰三十九年,俞謹之國子監論道,主要就是爲了利用士子之力阻止長泰帝的心思,後來申科上書,給事中一職補充官員;

到現在,長泰帝四十一年,長泰帝的心思已然揭開,就是要撤了給事中之職!

這也意味着,沈家爲給事中做的種種努力,想要阻止長泰帝做“獨夫”的種種努力,全部白費了!

旨意一出,令得沈華善瞬間悲傷不已。

不,沒有全部白費,還有太子!想到太子,沈華善的眼神隨即亮了起來,還有太子!

太子定能阻止這個事情,得想想,怎麼才能通過太子去阻止這個事情。——朝堂之上,沈華善在思索,腦中卻亂紛紛。

就在這時,門下侍郎兼弘文館學士左良哲出列,稱“皇上此舉英明,謹遵旨意!”云云,他贊成撤給事中一職。

他理由就是御史臺的職責已經完備,給事中的大部分權力職責都和御史臺重複,御史臺也是有彈劾、糾正之職,所以給事中一職沒有存在的必要。

然後鴻臚寺卿穆修己、太僕卿上官階、宗政卿上官棠、刑部尚書任弘毅、兵部尚書鄭棣桓出列附議左良哲話語,兵部、刑部、鴻臚寺、宗正寺、太僕寺大部分官員也都出列,贊成撤掉給事中一職!

就連詹成、柯漢林和林楚君三位給事中,也都出列成“給事中之用寥寥,職多閒散,只空領俸祿,於朝於國無用,實應裁撤!”

有這麼多官員支持撤掉給事中一職,令長泰帝心感滿意,自己的旨意果然是對的,給事中一職除了礙事,根本沒有什麼作用。所謂彈劾之職,交由御史臺就可以了。

現在這麼多官員都是這麼認爲的,撤掉給事中乃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啊。

不過,中書侍郎兼太子詹事兼集賢殿學士沈華善出列反對撤掉給事中一職,道給事中一職自太祖開設以來,就沒有裁撤過,足以證明它十分重要!給事中職,是對皇上、對朝政有益,御史臺之職和給事中一職並不相悖,皇上應該稟太祖旨意,讓給事中發揮作用,云云。

門下侍中申科、中書侍郎樓樂封、禮部尚書魏晉度、戶部尚書江成海戶部江成海也紛紛出列附議沈華善的話,懇請長泰帝收回旨意,認爲給事中職和御史臺之職是兩回事!

一時間,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和各部各寺官員對撤掉給事中一職反應不一。有官員贊成,主要是順帝心而說,有官員反對,是爲大永將來而說,也有官員中立,認爲撤不撤都和他們沒有什麼關聯。

長泰帝聽了沈華善的話後,臉色就開始陰沉。

在他看來,撤掉給事中是勢在必行的,無論誰反對都沒有用,沒想到竟然沈華善首先出來反對,這令他深感意外和惱怒!

沈華善從來沒有違背過長泰帝的意思,不然長泰帝也不會讓他擔任重職,就是看中沈華善懂心意會辦事夠聽話,但是現在他竟然當衆反對,還擡出太祖?真是豈有此理!

在他看來,磨刀石,就應沉默穩重,就不應該有自己的主意!況且,沈華善兼任太子詹事,他首先站出來反對,置太子於何地?!

長泰帝臉色難看,朝臣爲了給事中之事僵持不下,這一次早朝,自然是不了了之。

長泰帝拂袖而去,而各朝官也自有考慮。

東宮,太子得知了早朝的事,得知了沈華善首先反對長泰帝的旨意,他氣急敗壞地責問沈華善,語氣頗爲不善。

“詹事大人,你爲什麼要反對父皇呢?父皇想做什麼就讓他做什麼啊,他是皇帝啊,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和考慮。爲什麼你要首先反對這個事情?你是太子詹事,朝臣會不會以爲我這個太子反對父皇?父皇會不會以爲是我反對他?要是引起父皇的不滿和猜疑,那如何是好?沈大人,你太妄爲了!你會連累本太子的!”

他在東宮內着急地踱着步,而沈華善,則低着頭,看不到臉色如何,就這樣靜靜地聽着太子的話說完。

“太子殿下,您瞭解給事中一職嗎?您知道知道給事中爲何而設嗎?”待太子的話語落下之後,沈華善平平淡淡地問了這麼一句話。

他不等太子回答,又平平淡淡地問道:“太子殿下,您知道爲什麼給事中有封駁、糾察皇上之權,卻只是區區五品官嗎?”

而是眼裡幽暗的怒火,卻是在極力壓抑。

“本太子不管什麼給事中,也不管它是幾品官,總之你爲了這個事情反對父皇,讓父皇震怒,給本太子惹來麻煩,那就不行!”太子氣沖沖地說道。

他現在無比擔心父皇會問罪,哪裡想知道什麼給事中給事西的!沈華善甚爲太子詹事已經出來表態了,i朝中衆臣現在正對東宮作各種猜測呢,當務之急是拿出應對的章程,而不是瞭解給事中的歷史!

一旁的邱盛年,聽到太子這麼說,忍不住擡起了頭,太子在說什麼?這怎麼會給東宮帶來麻煩呢,這是大好機會啊!

“殿下……”沈華善和邱盛年同時開口,想要說話。就在這時,東宮外竟然傳來了紫宸殿的旨意,旨意稱皇上有事宣召太子,讓太子立即前往紫宸殿!

皇上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宣召太子?沈華善和邱盛年對望了一眼,忍不住心往下降。

ps:

三更!請大家繼續支持~~

第三十五章 開春吏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兩亂三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一百六十四章 玩完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錢財露白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兩百六十三章 雲胡不喜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子監論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禍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六十章 離京與返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波現第三百七十九章 押俘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室後裔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宮第四百零七章 轉運司之因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三百六十九章 逼反第兩百五十九章 西風近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則思現身第三百七十九章 押俘第四百零四章 奶孃有毒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奪職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八十七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兵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援兵到第兩百六十三章 雲胡不喜第四百五十七章 離開和造勢第兩百一十九章 圍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全力誅殺他!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出與入第七十四章 入坤寧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和親使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一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動天子第兩百七十六章 來者是誰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子失德第兩百六十一章 洗心第二十章 如流處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第三百零九章 驅夢魘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后的作用第一百零二章 春闈真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三百零一章 伏殺第八十一章 蟄伏和危前第三百八十四章 死守其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秋錢莊第一百三十四章 目標是沈寧第四百九十章 嶺南衛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秘婢女第五十一章 所謀爲何第一百零三章 文才半江南第兩百七十八章 將軍府舊怨第三百三十七章 奪爵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有疑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四十八章 百官出動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三百零八章 閒情第兩百六十一章 洗心第三十二章 過年和元宵第九十章 入書房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都亂第三百八十四章 死守其道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兩百七十九章 謀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妖孽出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五百零九章 國子監事件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禍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兩百五十章 誓不爲妾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理寺審訊第一百六十七章 危險將起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五十一章 所謀爲何第四百八十五章 取其首級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孕第三百六十四章 埋伏第四百五十三章 奇計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
第三十五章 開春吏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兩亂三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一百六十四章 玩完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錢財露白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兩百六十三章 雲胡不喜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子監論道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禍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六十章 離京與返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波現第三百七十九章 押俘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室後裔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宮第四百零七章 轉運司之因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三百六十九章 逼反第兩百五十九章 西風近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則思現身第三百七十九章 押俘第四百零四章 奶孃有毒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奪職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八十七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兵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援兵到第兩百六十三章 雲胡不喜第四百五十七章 離開和造勢第兩百一十九章 圍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全力誅殺他!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出與入第七十四章 入坤寧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和親使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三十一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四百三十三章 動天子第兩百七十六章 來者是誰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子失德第兩百六十一章 洗心第二十章 如流處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二十九章 布謀北疆第三百零九章 驅夢魘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后的作用第一百零二章 春闈真相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三百零一章 伏殺第八十一章 蟄伏和危前第三百八十四章 死守其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秋錢莊第一百三十四章 目標是沈寧第四百九十章 嶺南衛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秘婢女第五十一章 所謀爲何第一百零三章 文才半江南第兩百七十八章 將軍府舊怨第三百三十七章 奪爵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有疑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四十八章 百官出動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三百零八章 閒情第兩百六十一章 洗心第三十二章 過年和元宵第九十章 入書房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都亂第三百八十四章 死守其道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兩百七十九章 謀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妖孽出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五百零九章 國子監事件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禍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兩百五十章 誓不爲妾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理寺審訊第一百六十七章 危險將起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五十一章 所謀爲何第四百八十五章 取其首級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孕第三百六十四章 埋伏第四百五十三章 奇計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