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

雖然不知道爲什麼對方沒有攻城,但是既然圍城了,那就是攻城。

於是他下達了動員令,動員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並且號召其他地方也派遣軍隊,一起救援邊境,確保把注輦國軍隊打敗,保住邊境的重要城市,否則整個哲羅國都很危險。

廢話,大家都知道這很危險。

哲羅國的軍隊開始動員,紛紛向邊境城市靠攏,試圖解除注輦軍隊對邊境城市的圍攻。

注輦國王得知消息以後,大喜過望,狠狠地誇讚了王海波。

“你的方法真是太好了,只要包圍他們的城市,就能逼迫他們與我們野外決戰,可以大規模消滅他們的軍隊,只要軍隊被消滅了,這一座城市又能算什麼呢?”

這樣說着,注輦國王忽然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打敗哲羅國佔據當地的城市之後,他們也可以得到很多人口和戰俘,還能得到很多土地,固然賺大了,但是這需要時間來消化。

消化的過程中,需要付出不少的食物、金錢和其他資源,現在這些東西都挺緊缺的。

但是同時,他們也需要很多來自魏帝國的軍械來支撐他們的強大戰鬥力,所以手頭略緊。

硬是要說還有什麼是富裕的,當然,就是作爲戰俘的人力資源了。

他想和王海波談一談用抓獲的俘虜作爲貨幣和他們交易軍械。

“物資和錢財之類的,我們其實也很需要,之後佔據這些地方更是需要這些東西,我們現在唯一富裕的,就是人,我們俘虜了很多戰俘,不知道你們需不需要這些俘虜?

他們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任意使用,不用擔心累死他們,你們居住的地方應該也需要很多人來幫你們幹活做事,對吧?你們應該也很需要女人,對吧?用這些戰俘和你們交換兵器,可以嗎?”

注輦國王期待的看着王海波。

王海波倒是沒想到這位國王的思維如此活躍,如此輕易的就想到了用戰俘和他們交換兵器的思路。

這當然是可以的,郭珺那邊一直都缺人,現在可以用兵器交換戰俘,豈不是美滋滋?

但是不能直接答應,要討價還價,把利益最大化。

王海波做了那麼久的商戶,也算是有一點交易上的心得。

他假裝思考了一陣子。

“人手我們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另一方面,這些人需要我們費心思去管理,防止逃跑,還要給他們吃東西,避免他們太快的餓死,這些都是支出,所以……”

王海波笑了笑:“可以當然是可以,但是交換數量上,我們要好好的商議一下。”

注輦國王鬆了口氣。

“那就好,那就好,等這一戰打完,我們好好的商議一下。”

“好。”

兩人定下了約定。

約定是定下了,但是此時此刻,注輦國王的心中也出現了一些別樣的想法。

比如——要是他們自己就能掌握這種神兵利器的鍛造方法,不就不用花那麼多錢那麼多代價去購買他們的兵器了嗎?

這個想法雖然只是那一瞬間冒了出來,但也的確是冒了出來的。

然後,他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圍點打援戰術上。

他們在周邊搶佔有利地形,挖掘坑道陷阱,逼迫哲羅國士兵從下往上仰攻而他們則佔據居高臨下的態勢。

戰鬥打響三天,哲羅國就戰死了快九百名士兵,受傷的更多,卻沒什麼進展。

更關鍵的是,注輦國人似乎已經開始了局部反擊。

手持精良兵器的注輦軍隊成羣結隊的反擊哲羅軍隊,把哲羅軍隊打的節節敗退。

前線將領試圖採取攻擊糧道的方式迫使注輦軍隊後撤,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這也是一個圈套,對方早已佈下埋伏,當他們以爲自己得手的時候,伏兵殺出。

他們攻擊糧道的戰術只執行了一次,就因爲被伏兵攻擊而無可奈何的失敗了。

在整個大戰場上,儘管哲羅軍隊看起來是攻勢,注輦軍隊是守勢,但是局面一直都被注輦軍隊牢牢掌控。

城內的哲羅軍隊看到援兵來了,很激動,好幾次開城門出擊,但是都被佔據障礙物防守的注輦軍隊打回去了。

注輦軍隊躲在障礙物後面,用盾保護自己,用長矛攻擊出城的哲羅士兵,像一隻大刺蝟一樣,令哲羅軍隊沒有任何辦法,根本無法突破。

雙方近在咫尺,卻無法相互靠攏,像極了被王母娘娘用銀河分隔開來的牛郎織女。

可惜他們的運氣更差,沒有喜鵲奉獻自己爲他們構築橋樑,他們始終無法越過注輦軍隊建造起來的【銀河】。

這讓注輦國王非常激動,他詢問王海波什麼時候纔是主力決戰的時機,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哲羅軍隊慘敗的樣子。

王海波卻說不能着急,這個時候誰更能沉得住氣,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根據他多年參加戰鬥的經驗來看,沉不住氣瘋狂進攻的一方,往往都是失敗者。

與此同時,通過戰鬥的磨鍊,注輦軍隊裡第一支長矛手羣體也積累了比較多的戰鬥經驗。

之前,當這支軍隊要上戰場的時候,注輦國的將軍們沒有一個願意站出來指揮這支軍隊,紛紛看向王海波。

因爲是他主導的戰術訓練,士兵們熟悉他的號令。

注輦國王思考再三,決定請求王海波代爲指揮。

當時王海波就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這個國家的國王居然把軍隊交給他指揮,讓他代爲上戰場征戰。

這實在是太奇怪了,不是嗎?

“您真的信任我?”

王海波不可置信的詢問。

“將軍們都說,這支軍隊他們沒有信心指揮的比你更好,你是這支軍隊的訓練者,他們習慣你,你也習慣他們,所以讓你來指揮是最好不過的,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注輦國王笑着說道:“我是希望看到一場勝利的,這場勝利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王海波深吸了一口氣。

“如果您信任我,我將竭盡全力。”

他感覺自己幫着注輦國打仗,爭取一下戰果和對方的信任,對於郭珺之後的動作也會起到一定的便利作用。

當時王海波沒有想那麼多。

其實他還有點語言天賦的。

跟這羣人待在一起久了,通過翻譯學了不少當地的語言。

在大戰前夕,基本上可以不用翻譯就能聽懂他們說的話,當然,互相交流還是需要翻譯,但是一些日常對話,王海波已經可以獨立進行了。

所以指揮一支軍隊並不是什麼難事,尤其這支軍隊只有一千人。

王海波並不覺得棘手。

在戰局進行到半個月以後,王海波判斷哲羅國已經到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地步了,於是,他建議展開決戰。

王海波帶領他親自訓練出來的這支精銳軍隊踏上戰場,越過封鎖線,拉開了反擊的序幕。

不出意料,王海波帶領這支精銳軍隊大破正對面的哲羅軍隊,將他們打的丟盔棄甲連連潰逃,一路潰逃到了駐軍大營裡。

然後王海波在哲羅軍隊的大營裡到處放火,造成巨大的混亂,最終引發連鎖反應。

數量較少的注輦軍隊把人數佔優的哲羅軍隊打的丟盔棄甲,全軍潰退,死者上前,被俘虜者數千,大敗虧輸。

援兵被打敗,城內哲羅軍隊頹喪欲死,在注輦國王許諾入城以後絕對不搶不燒之後,守將打開城門,正式投降,把城池獻給了注輦國。

這場戰役最終以注輦國的大勝而告終。

哲羅國喪師失地,不僅失去了數千士兵,還失去了重要的邊境城市,失去了城市裡的幾萬居民,失去了重要的防守要塞,從而被打開了通往國內腹地的交通要道。

而控制邊境地區的注輦國一舉打破了哲羅國的屏障,進可攻,退可守,一舉獲得了對哲羅國戰鬥的軍事主動權。

一戰大勝,繳獲甚衆,哲羅國軍隊的全部軍械物資都成了注輦軍隊的戰利品,城池內的倉儲和軍械也都成了戰利品,包括城池裡的人也都成了戰利品。

俘虜的四千餘戰俘都是青壯男子,是一股巨大的生產力量,注輦國王當即找到了王海波,嘉獎他獲得勝利的同時,要求與他用這些戰俘做生意,換取軍械。

長矛還有環首刀。

長矛在這一戰裡可以說是大放異彩。

因爲非常長,不僅用來進攻很犀利,用來防守也相當犀利,在盾兵的掩護下不知道戳死了多少進攻過來的哲羅士兵。

而且他們大部分人本身還沒有着甲,只穿了破破爛爛的衣服,根本阻擋不了長矛的刺擊,一擊之下就被刺穿了身體,慘死當場。

這場輝煌的勝利讓注輦國王對魏帝國的軍械還有戰術更加感興趣,迫切的希望可以從王海波那邊得到更多,增強注輦國的軍事實力。

於是他嘉獎王海波,任命王海波擔任這支精銳部隊的統領,並且擔任其他軍隊的訓練教官,爲他練兵。

然後他給王海波派了十多個助手——都是注輦國王族,或者和王族沾親帶故的優秀的青年人。

六百七十八 關羽圍攻襄武縣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五百 直搗王庭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一千一百八十六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擊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八十五 平定河北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五百一十七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魏公啊三百七十二 向我證明你是壯士八百七十二 郭鵬的目標很大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一百一十七 要把事情乾的漂亮一點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六十七 開戰一千零四 這混賬的二重君主!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五百二十七 說到底,還是缺人口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三十 你願意拜我爲師嗎一千五百零三 劉健能活到現在真是不容易五百三十一 三州同盟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經濟手段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不吐不快了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千一百四十二 忘的真快啊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詔書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百二十八 女裝激將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三百九十二 賈詡的憂慮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九百四十一 郭某人的大數據壓迫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七十八 董卓的邀請
六百七十八 關羽圍攻襄武縣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五百 直搗王庭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一千一百八十六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擊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八十五 平定河北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一千二百 郭魏政權的一次自我革命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七十三 黃巾之亂的轉折之時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二百四十四 兗州是我的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零八十九 突然結束的反腐行動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五百一十七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魏公啊三百七十二 向我證明你是壯士八百七十二 郭鵬的目標很大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呢?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一百一十七 要把事情乾的漂亮一點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六十七 開戰一千零四 這混賬的二重君主!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五百二十七 說到底,還是缺人口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三十 你願意拜我爲師嗎一千五百零三 劉健能活到現在真是不容易五百三十一 三州同盟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經濟手段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不吐不快了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千一百四十二 忘的真快啊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詔書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百二十八 女裝激將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三百九十二 賈詡的憂慮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九百四十一 郭某人的大數據壓迫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七十八 董卓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