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

等張遼那邊終於收拾掉了大部分抵抗的吳軍,衝到江邊的時候,只剩下三百多個吳軍還沒有來得及登上船隻渡江。

魏軍一擁而上滅了這支吳軍,然後舉起弓弩對着還沒跑遠的船上的吳軍一陣激射。

張遼算是非常努力了,從合肥一路追到了江邊,連追帶打,一路追殺不止,幾乎讓吳軍把血給流乾了,可是他還是不滿意,因爲吳國首腦沒有被他殺死。

這一仗不算是盡了全功。

他最希望的,是幹掉孫策和周瑜,這樣來回報郭鵬對他的信任,他比誰都更加渴望更大的勝利。

可惜,做不到了,吳軍撤回了江東,沒有戰船,他過不了江。

話雖如此,這一戰還是贏了。

廬江九江兩個郡兩場大戰獲勝,將吳軍主力殲滅,殺死很多重要將領,俘獲了一大批江東子弟,基本上一戰把孫策創業的積累打沒了,把吳國打殘了。

孫策事前的計劃是搶奪九江郡和廬江郡的人口,結果不僅沒有得到這部分人口,反而連自己帶來的軍隊都基本丟在了江北,血本無歸。

孫策下江東以來所積累的東西基本上都不復存在了,緊隨其後的,大概是洶涌的背叛大潮。

現在政治戰場上輸的很沒面子,然後又在軍事戰場上輸的血本無歸,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沒有任何一點能和郭鵬抗衡,吳國全方位被魏國吊打。

這還怎麼競爭啊?

說得好好的,三位一體抗衡郭魏,結果呢?

這也太難看了吧?

這就是你們的三位一體?

這就是他們的三位一體。

三方面都出兵北上了,但是都各自有損失,損失最小的居然是劉璋,最大的自然是孫策。

孫策不僅損失了大部分的兵馬,連自己都差點交代在江北,不能不說是一次極大的挫敗。

張遼一戰成名,以劣勢兵力擊潰了孫吳優勢兵力,斬殺數員大將,殲滅吳軍接近兩萬,俘獲也有兩萬左右,吳國主力宣告覆滅,三百多艘戰船損失大半,成建制的水師幾乎不復存在。

戰後清點一下,魏軍的損失並不大,戰死的不過兩千餘人,受創的有五千餘人,主要城池、道路和屯田民無一損失,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只是可惜魏軍無法追過長江,要是能追過去,張遼發誓自己能一口氣追到吳縣去,追到孫策的老家去,把孫策的腦袋砍下來獻給郭鵬。

張遼和徐晃等人很快就從沒有殺死周瑜的鬱悶之中解脫,看着令人驕傲的戰績,他們大喜過望,立刻聯名上表給郭鵬,向郭鵬表功,請郭鵬賞賜有功將士,論功行賞,以終結此戰。

魏軍多年的精心訓練、戰備和屯田區域的打造所帶來的國力促使魏軍獲得了這場大勝利,這足以證明郭鵬採取的政策和軍略的正確性。

魏國經此一戰打殘了江南三大勢力裡面最有進取之心和戰鬥力的一個勢力,使之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根本不要想着再度北上,給郭鵬重建關係理順內部的政略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天下大勢日趨明朗,再也沒有什麼可以疑惑的了,所有心懷異志的人都要開始仔仔細細的思量自己的選擇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自己的野心到底是衝鋒號還是葬禮進行曲。

興平五年十月,這是決定未來的時刻。

而相對於魏國的大獲全勝和一片大好的局勢來說,吳國則顯得尤爲悽慘。

一場北伐之戰慘敗,不僅失去了四萬人左右的主力部隊,還失去了諸多優秀的將領。

就戰後的統計,和江北岸魏軍驕傲的宣告,孫吳政權得知了諸多噩耗。

此番北伐,孫吳政權最大的損失是資歷最老將軍之一、跟隨孫堅起家的吳國左將軍程普戰死。

年輕的後起之秀、吳國昭武將軍蔣欽戰死。

孫堅的外甥、孫吳親族將領、重要的統兵之將、吳國後將軍徐琨戰死。

孫策非常看好的年輕人、吳國討逆中郎將陳武戰死。

救了孫權一命,被孫策看重的吳國奮武將軍周泰戰死。

孫策部將、吳國徵虜將軍袁雄戰死。

孫策部將、吳國安北將軍鄧當戰死。

孫吳親族將領、吳國鎮東將軍孫賁被俘獲,寧死不屈,痛罵郭鵬,被送往關中,由郭鵬親自下令斬首示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死了,還是有人僥倖活下來的。

除了周瑜之外,吳國右將軍韓當、吳國徵北將軍黃蓋、吳國橫野將軍董襲以及吳國破賊將軍凌操都活了下來,算是給孫吳政權保留了一批軍事指揮人才。

然後由孫吳親族將領、吳國鎮西將軍吳景率領的一萬牽制廣陵方面魏將臧霸的軍隊並未遭到大的損失,只是在江面上巡遊,並未發起主動進攻,因此沒有受到損耗,完整的歸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六萬北伐軍隊,還有大量負責輜重運輸的輔兵、民夫,總人數超過十萬,可是零零散散陸陸續續成功活着逃回江東的不過四萬人,超過五分之三的江東子弟倒在了江北,再也回不來了。

出征將領也有大量戰死,或者是被俘虜之後拒不投降而被殺死,無一倖存。

而在出徵之前,他們還是那麼的生龍活虎,那麼的富有戰鬥力,那麼的威震四方,讓自己人感到驕傲,讓孫吳政權覺得自己具備挑戰郭魏政權的實力,所以他們就去了。

現在,一切都見了分曉。

他們又是憤恨又是恐懼的得知,他們根本不是魏軍的對手,面對那樣的龐然大物,他們沒有挑戰的力量。

孫吳政權自建立以來……不,是從孫策來到江東之後就沒有遭遇到那麼慘痛的打擊。

失去了主力軍隊,失去了大量優秀將領,失去了大量輜重,失去了幾乎是孫策創業以來全部的積蓄。

一戰之後,灰飛煙滅,孫吳政權的動員能力被基本摧毀,進取能力喪失殆盡,人心渙散。

並且什麼都沒有得到。

廬江、九江二郡還是穩穩當當的掌握在魏軍手裡,那五十萬孫策垂涎不已的人口還是在魏軍的掌握之下,爲魏軍生產糧食。

吳人望北生畏,自此不敢向北看。

他們的心中產生了對魏軍的恐懼,認爲魏軍是戰無不勝的強大敵人,不是他們可以對抗的。

因爲戰死、被俘獲的江東子弟太多,一時間吳郡、丹陽郡這兩個出兵最多的大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哭泣,都有人失去親人而感到絕望。

家家戶戶辦喪事,家家戶戶哭嚎不止,場面極爲淒涼。

孫吳政權的官員、倖存的士兵和軍官一夜三驚,紛紛豎起耳朵聽着江北的情況,生怕江北的魏軍會突破長江打到江東來。

他們一點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如果魏軍真的來了,他們必然奪路而逃。

孫吳政權一戰被打斷了脊樑骨,人人耷拉着腦袋,張遼、徐晃等大破吳軍的魏將之名在江東廣爲傳播,深受恐懼,可止小兒夜啼。

孫吳政權的情況已經十分糟糕了。

而更加糟糕的是,孫策受傷嚴重,渡江之後就昏迷不醒,境況堪憂。

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五百二十四 張濟是真的要投降三百八十四 袁術的來信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鳳做不得,皇帝做得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九百九十四 田豐數次感受到了來自於程昱的惡意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一百一十二 瘋狂的李典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三百一十一 魏軍的軍糧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一千一百五十五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一千一百九十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一千二百五十三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一千二百零八 郭鵬終於理解了程昱的全部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一千二百八十五 羅馬皇帝要見王威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八百六十六 後悔的劉璋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五百五十七 淮河上凍了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六百一十三 雙方徹底撕破了臉皮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爲他的俘虜了!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八百六十五 真以爲魏天子是冤大頭?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一千零二十七 標點符號大革命(上)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壞水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一千一百零一 烏丸人當然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四百六十五 大勢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併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九百三十九 高句驪的終結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一千零一 雙方真的是撕破臉要開幹了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鳳做不得,皇帝做得
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五百二十四 張濟是真的要投降三百八十四 袁術的來信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鳳做不得,皇帝做得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九百九十四 田豐數次感受到了來自於程昱的惡意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一百一十二 瘋狂的李典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三百一十一 魏軍的軍糧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一千一百五十五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一千一百九十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盜名”之輩浮出水面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一千二百五十三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一千二百零八 郭鵬終於理解了程昱的全部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一千二百八十五 羅馬皇帝要見王威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八百六十六 後悔的劉璋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五百五十七 淮河上凍了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六百一十三 雙方徹底撕破了臉皮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爲他的俘虜了!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八百六十五 真以爲魏天子是冤大頭?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一千零二十七 標點符號大革命(上)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壞水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一百一十三 所以他堅定地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一千一百零一 烏丸人當然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四百六十五 大勢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併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九百三十九 高句驪的終結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一千零一 雙方真的是撕破臉要開幹了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鳳做不得,皇帝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