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

曹化淳親自下樓,進入內閣,見到畢自嚴,密談了好一陣子才上樓回到班房。

內閣佔據了一樓,地盤很大,但閣老們的班房都在一起,曹化淳又是焦點人物,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他進了畢自嚴的班房,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着,私底下多少聲音在悄悄流轉。

孫傳庭正在批閱山東上報的‘新政’進展與下一步計劃,眉頭一直擰着。

這份奏本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封奏本不應該不給他,偏偏就到了他手裡。

還有就是,這份奏本里的語氣,態度,彷彿就是對奏呈給他的,而不是內閣。

他身前站着幕僚,名叫鄭志原,他面露憂色,道:“大人,現在外面風言風語太多,都說您要接替畢閣老出任首輔,不止外面這些地方官,京城裡的官員……‘套近乎’的比以往多了數倍。這還不是學生最擔心的,這道奏本不應該給您的,現在偏偏到您的手裡,畢閣老是不是心裡對您有了什麼想法?”

內閣雖然不是一言堂,但在朱栩要求‘尊重畢閣老’的前提下,內閣的日常管理基本上是畢自嚴說了算,比如這分發奏本。

孫傳庭擡頭看了他一眼,道:“外面怎麼傳我們管不着,但內閣,朝廷要不信謠,不傳謠,傳我的話,誰再敢胡亂傳播流言蜚語,一律革職查辦!”

鄭志原見孫傳庭動了火氣,連忙安撫道:“大人,這件事還好說,關鍵還是畢閣老,下官剛纔看見曹公公進了畢閣老的班房,好一陣子纔出來。聽說,畢閣老臉色很陰沉,還砸了一個最喜歡的被子。”

孫傳庭一怔,道:“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鄭志原思索着,道“能讓畢閣老生氣的事情還真不少,但讓曹公公親自來說的不多,下官猜不透,或許,得大人走一趟了。”

孫傳庭這些年在內閣已經漸漸有了威望,氣度頗爲雍容,目中有嚴色。

他不同於畢自嚴的老成謀國,步步謹慎,更有銳氣,也更想做事情,當然,也更年輕。

對於近來內閣裡的氣氛的微妙變化,他自然察覺到,但是卻不能做什麼。

他接替畢自嚴這是乾清宮早就安排好的,多年前就確定的事情,畢自嚴,孫承宗等人心裡都十分明白。

但明白歸明白,有些事情他們都身不由己。畢自嚴要給他套繩子,他不想被束縛,畢自嚴或明或暗的警告,他不動聲色的回敬。

兩人這樣心照不宣的試探,已經進行了好一陣子了。

只是,孫傳庭知道畢自嚴底線,畢自嚴卻不知道孫傳庭的,孫傳庭也沒法告訴。

畢自嚴急於探查孫傳庭將來會做什麼,孫傳庭要保住未來‘首輔’的威嚴,兩人這樣的暗鬥,在內閣日漸清晰了。

孫傳庭聽着鄭志原的話,卻沒有動,心裡沉思。

他與畢自嚴的矛盾在於施政的理念,他的想法是更接近於乾清宮的,事情求‘急快準’,畢自嚴則是‘穩慢妥’。

畢自嚴雖然在乾清宮的強壓下改了很多想法,但根本沒變,他求穩。

孫傳庭在地方,內閣多年,深知大明已經病入膏肓,需要猛藥,狠藥,更何況已經到了現在,只能咬牙繼續走,慢吞吞的調理,治不了大明的病!

畢自嚴看準了這一點,是以很擔心,擔心孫傳庭會過於心急,走的太快,壓不住局勢,讓大明突然崩塌。

大明朝的‘新政’是由上而下,沒有根基的,一旦‘新政’潰敗,波及的影響實在太大,大明內內外外都可能如沙牆一般,風一來就散了。

前幾天,畢自嚴還與孫傳庭,傅昌宗等人閒聊,無意中說到了隋朝末年,強盛不可一世的隋朝,在最強盛的時候,轟然倒塌。

這些話是不言而喻的,類比的就是當朝,在不動聲色的給他警告。

鄭志原見孫傳庭久久不語,心裡斟酌,道:“大人,有些事情,咱們得做在前頭。”

孫傳庭看着他,知道他的‘前頭’不是未雨綢繆的接班,而是對待畢自嚴的態度上。

他將桌上的奏本整理好,道:“去請傅閣老,我們一起去見畢閣老。”

鄭志原心裡大感鬆口氣,要是孫傳庭在這個時候就公開與畢自嚴相爭,實力終究是差很多,吃相也太難看,有損威望。

不過,沒等孫傳庭出班房,畢自嚴就叫人來通知,請所有閣臣去小會議廳議事。

畢自嚴,孫承宗,靖王,汪喬年,孫傳庭,傅昌宗六人坐齊,看着畢自嚴遞出來的奏本,表情先是各異,繼而齊齊面無表情的沉默起來。

溫體仁的這個‘自白書’在一些人看來是想要讓畢閣老儘快走人,不要當了後進之人的路。另一撥人看來,這是畢閣老的苦肉計,想要看清誰想讓他提早走人。

現在畢自嚴拿出這道奏本,是真的遇到了難題,還是有意試探?

閣老們一個個都是千年狐狸,誰也別想扯聊齋。衆人面無表情又相互審視,似乎要看清每個人的心底真實想法。

畢自嚴面上清瘦,目光炯炯,收回這道奏本,環顧一圈,淡淡道“先不說這道奏本,我已經與曹公公言明,今年不會致仕,曹公公表示皇上沒有要我致仕的意思。”

衆人齊齊太眉看向畢自嚴,心裡暗驚:畢自嚴這是宣戰嗎?告訴想他早點走的那些人,他什麼走,由不得別人?

畢自嚴端坐身體,道:“曹公公還與我說,帥府初建,孫閣老勞苦功高,皇上想請孫閣老再辛苦幾年。”

畢自嚴與孫承宗基本上是綁定的,他們朝廷的兩座大山,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一旦一個人離開,另一個人也不會遠。

現在畢自嚴說今年不會致仕,孫承宗要‘再辛苦幾年’,這是什麼意思?乾清宮的態度變了嗎?

畢自嚴之所以要致仕,那是遵照乾清宮的意圖,外面那些人的小動作也是由此而來,若是乾清宮態度變了,那一切都將是徒勞。

這真的是乾清宮的意思,還是畢自嚴在狐假虎威?

衆人心裡不定,更加沒法開口。

在朝廷大佬更替的關頭,誰也不願意得罪誰,那麼最好就是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

沒有任何態度!

畢自嚴對這些人的心思洞若觀火,瞥了眼同樣面無表情,一字不發的孫承宗,畢自嚴開口道:“廢話不多說了,溫體仁這個‘自白書’,你們怎麼看?事先我並不知情。”

最後一句,算是點題了。

衆人不管是信還是不信,這個時候都要就事論事,不能拖延塞着,免得事態繼續擴大,燒到己身。

靖王瞥了眼傅昌宗,道“溫體仁一個人抗不下這件事,他這份自白書,都要誰看過?”

孫傳庭聽着靖王的話,心有所動的看了眼邊上的傅昌宗。

陝西的事情,雖然是乾清宮,內閣的集體意志,是‘違法改革’,但這些事情擺不到檯面上說,一旦扯出來,必然要有人負責,一般人,一兩個巡撫,還不夠格。

曾今的陝川六省總理大臣,現在的閣臣傅昌宗,無疑是最合適的。

但是誰敢拿傅昌宗的頂缸?

孫傳庭與傅昌宗現在算是盟友,很多事情上看法相似,彼此借力。

在這場變局中,既定的計劃是,孫傳庭接替畢自嚴,擔任左次輔,也就是‘首輔’,傅昌宗接替孫傳庭,主管內閣的一切直屬部門,內閣位次升到第五。

靖王自然不會幹這麼蠢都事情,立即察覺到不對,便道:“我希望這份自白書沒有更多的人知道,溫體仁那邊也要禁聲。”f

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1477章 舉報信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1262章 辯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1358章 南下北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一千零十三章 察哈爾最後的手段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74章 鬥法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396章 五道聖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瞰天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1376章 試探第1338章 圍剿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番外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262章 辯論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楔子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番外三第1457章 不妥協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
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1477章 舉報信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1262章 辯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1358章 南下北上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一千零十三章 察哈爾最後的手段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74章 鬥法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396章 五道聖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瞰天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1376章 試探第1338章 圍剿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番外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262章 辯論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楔子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番外三第1457章 不妥協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