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

順天府的一羣人都苦惱不已,朝廷出政策容易,可落到他們頭上又是兩回事。

若是天高地遠的還有的辦法糊弄,可天子腳下,無數雙眼睛盯着,任何差錯都出不得!

陳奇瑜知道,這樣商量是找不出辦法的,現在這個關口他不能去找內閣,六部諸位大人商議,只能等那些巡撫,總督離京之後再做打算。

可這樣一天拖一天,讓他心神很不安。

陳所聞更不安,這場‘政改’明眼人都十分清楚,是皇帝‘新政’的一部分,關乎國政大計,決然不會後退一絲一毫,要是順天府不能勝任,怕是這府尹,府丞又要換人了。

這種換人不同於天啓,萬曆時期,憤然辭官還能落得好名聲,是復啓,更進一步的‘資本’,若是現在被罷官奪職,只會落個‘庸腐無能’的名聲,別說復起了,一輩子的清名都毀了!

楚宗先看着一羣人沉默不語,苦鎖眉頭,看向陳奇瑜道:“大人,不論如何,事情要先做起來,遇到麻煩再說,不能這樣乾等,幹商議!”

陳奇瑜神情一震,道:“沒錯!咱們先制定計劃,一步步來,從順天府開始,推向整個北直隸,我現在,不,先制定計劃,明日我去內閣,拿到詔命,就着手安排,決不能空等!”

“下官遵命!”

一羣人齊齊應聲,在臨時組建的衙門裡緊急忙碌起來。

這小半天整個京城都進入了某種快節奏中,從內閣到地方,沒有誰不緊張,全力以赴。

畢自嚴等九人通宵達旦的內閣開議,頒佈詔命,任命,一條條‘新政’,一道道‘任命’發出,雖然都早就放出風聲,可還是驚起一道道波瀾。

朝廷宣傳的說的‘新政’是在過往大明政務上的一種‘推陳出新’,在更多的人看來,這是一種‘破而後立’,將過去大明兩百多年的政治,軍制等都進行了粉碎性改變,縱然有着幾年的過渡,還是有很多人覺得‘突然’,難以接受。

京城內,謠言紛飛,讓一些老官吏都辨不清真假,四處打聽,這就讓‘新政’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內閣並六部的報紙都在加緊準備,同時緊急傳到各省,即便不能做到同步,晚一兩天與同步也沒有多少區別。

天色漸黑,內閣裡的一羣人都悄悄吐了口氣。

袁可立放下手裡的筆,看了眼衆人,道:“禮部這邊已經準備好了,東南幾省的巡撫,總督沒有什麼太大情緒波動,對政改也都表達了堅定支持,後天可以放他們離京,以迎接皇上的巡視。”

徐大化連忙跟着道:“下官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雲.南,湖.廣,廣.西等巡撫,總督都表達了會與朝廷立場一致,不會出現不當言論。”

沈珣是最爲忐忑不安的人,聽着也跟着道:“江/西,河.南幾省的巡撫,總督都給下官寫了奏本,會嚴格遵照朝廷的政令,當是無憂。”

傅昌宗,周應秋,申用懋也都相繼說話,內容大同小異,各省的巡撫,總督都在態度上表達了對朝廷,皇帝以及政改的堅定支持,不會有變數。

畢自嚴與孫承宗都心裡暗鬆,只要這些巡撫,總督不亂說話,朝廷的‘政改’就會是大勢所趨,其他人就算反對也是蚍蜉撼樹,天下大勢,將滾滾而動!

畢自嚴神色放輕鬆,微笑道:“本官的文章已經寫好了,諸位待會兒看一下,潤潤筆,然後拿給那些大人們再看看,沒有問題就聯署,明日內閣朝報與六部一起發出,穩定人心!”

“是!”衆人都應是,只要這場報紙一出,政改就算徹底定下來,任何人都翻不了天!

一羣人都相視含笑,不管過程多麼艱難,未來還有多少麻煩,總之折騰這麼久的事情終於是定了下來,都可以鬆一口氣了。

申用懋沉吟一聲,擡頭看向孫承宗道:“孫閣老,兩大營……有異動。”

孫承宗眉頭微動,道:“異動?什麼異動?”

其他人也都面露驚色,兩大營是拱衛京師的,這兩大營要是出問題,那京城也要出大事!

申用懋神態說不上是緊張還是擔憂,道:“京西大營的駐地調到了密.雲,京東大營,改到了天.津衛。另外,巡防營一萬人要每旬出京訓練。”

申用懋的話落下,衆人都是面面相覷。

大明能夠調動軍隊的,只要兩個地方,一個是皇宮,一個是兵部。兵部沒有詔命,王命令箭調動的軍力非常有限,更何況還是這至關重要的兩大營。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宮裡的皇帝!

可是,爲什麼突然有這樣的佈置,將拱衛京城的兩大軍調離,到底是有什麼意圖——在這個特殊的關口!

衆人都沉思,不語。

大明看上去總體安穩,可民亂就從未消停過,而今‘士紳納稅’即將實施,若是有大亂子出現在皇城腳下,那該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更何況,如果建奴亦或者蒙.古再次破關入塞,沒有兩大軍護衛,京師豈不是危險了?

孫承宗看了眼畢自嚴,又看向其他人,都掩飾不了的憂慮。

沒有兩大營護衛,他們心裡有種不安感。

畢自嚴沉色一會兒,看向孫承宗道:“孫大人,不如你與申尚書即刻進宮,求見皇上,問個清楚。”

沒有兩大營護衛,就是將京城置於危險的境地,孫承宗點頭道:“好,申尚書,隨我去景陽宮吧。”

申用懋站起來,道:“是。”

畢自嚴看着兩人離開,沉色道:“待各巡撫,總督離京,我們的政務要重點轉向‘稅務’這一塊,尤其是順天府,到時候要盡全力幫扶,務必盡善盡美,給天下做一個表率!”

“遵命。”一羣人擡手。

儘管‘新政’的要素很多,可重點都是在‘稅務’上,至少目前是。

孫承宗與申用懋來到御書房,曹化淳在御書房前微笑着擋駕,看着兩人道:“二位大人,皇上的心情現在很不好,還是不要見了。”

孫承宗自然知道皇帝心情不好,可兩大營的調動非同小可,遲疑一會兒,他道:“曹公公,關於兩大營的調動,皇上可還說了其他?”

曹化淳搖頭,道:“皇上並沒有說其他。”

孫承宗很想見朱栩問個清楚,又知道不是時候,畢自嚴都被擋駕,他被擋一次也屬正常,只得道:“煩請公公轉告皇上,若有空請召見我。”

孫承宗卻不知道,朱栩已經離京好幾個時辰了。

曹化淳笑着點頭,道“雜家一定轉達。”

孫承宗點點頭,與申用懋又返回內閣。

沒有多久,孫承宗在景陽宮被擋駕的事情就傳遍京城,都在猜測着皇帝是真的是生氣了,可能會有雷霆之怒降下。

包括內閣在內,一羣大人們越發警惕,安靜的皇宮讓他們心裡忐忑!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離開京城,去往天.津衛的鏢局車隊停了下來,在路旁生火,做飯。

一路上朱栩終於知道了女孩與少年的名字,女孩叫做王瓊玉,來歷不詳,男孩叫做在李如靖,來歷同樣不詳。

坐在火堆旁,朱栩,曹變蛟,王瓊玉,李如靖,四人拿着粗糙的番薯餅,一邊煮着湯,一邊聽着不遠處車隊的人閒聊天。

“這一趟,最起碼能賺百兩銀子吧?”

“不知道,這是陶掌櫃委託的貨物,據說是要出海的,賣給那些番邦之人的。”

“管他的,我們只顧我們自己,這一個月下來,最起碼小三十兩,夠家裡用了……”

“要我說啊,日子確實比幾年前好過了,聽說朝廷在搞什麼‘新政’,會惠及天下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真假我不知道,反正我只是想多跑幾趟,送我兒子入書院……”

“等會兒,書院我聽說是免費的啊……”

“朝廷的那個是免費的,可人數有限,考進去很難,我是說,那個同齋先生辦的那個。”

一羣人哦哦,也不知道是否真知道這‘同齋’是誰。

朱栩嘴裡嚼着難以下嚥的大餅,若有所思的點頭。

皇家政院畢竟能力有限,在京城的書院並不多,不能讓所有適齡人都入學,這讓民間的書院越發興盛。

‘倒是應該鼓勵民間辦學……’朱栩心裡暗道,朝廷的力量有限,民間卻是無限的。

“你呢?”突然間,王瓊玉看着李如靖,面色平靜的道。

李如靖對王瓊玉倒是沒有對朱栩的不耐煩,皺着眉淡淡道:“我是陝.西過來的災民,沒有北直隸戶籍,軍院不讓我進。”

朱栩神色微動,打量身側的少年,旋即笑着道:“你是陝.西人?”

李如靖看都沒看朱栩,自顧的盛了碗湯,道:“你也不要聽你的爹的,找幾個機會跑了就是。”

王瓊玉神色如常,沒有答話,只是靜靜的看着火堆。

朱栩捏着下巴,看看李如靖,又瞥了瞥王瓊玉,這兩人身上有事情啊。

曹變蛟看着四周黑漆漆的,不時還有狼叫,在朱栩耳邊低聲道“公子,這裡荒郊野外,晚上不安全,不如我們換個地方吧。”

朱栩擡頭看了看,道:“不用,哪有那麼多危險,這條路他們走的不是一次兩次,不用擔心。”

曹化淳神色微凝,他總覺得這趟鏢不太尋常,這個車隊的人都不一般。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楔子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三章 駱養性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1189章 回京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1319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1197章 前夜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樓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楔子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三章 駱養性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1189章 回京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1319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1197章 前夜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樓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