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

又有兩個巡撫辭官!

士紳的力量是超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隨着朝廷開始強制性的收地,這種反彈逐步升級,終於到了朝廷統治階層。

孫傳庭看着包理遊,坐起來,倚靠着椅子,神色平靜,雙眸深邃,讓人看不出他的情緒。

這裡只有孫傳庭,沈珣,趙晗三個閣臣,包理遊說完,便安靜的退了出去。

從六月到現在,辭官的巡撫已經多達七個,不乏孫傳庭看重,提拔上來,被認爲是‘孫系大將’的地方封疆大吏。

而參政一級,更是多達六十多,每個省都有參政迫於各種壓力,不得不辭官歸隱。

參議就更多了,直接破百,甚至有的巡撫衙門就剩下一個巡撫,副手走的一乾二淨,巡撫衙門空空蕩蕩!

五品以上的官員,辭官總數超過五百!

再說到京城朝廷,六品以上的已經兩百多,吏部考功司直接沒人了!

更爲重要的是,在杭州土地清障中,居然有警備局的一隊現役士兵譁變!

儘管只是警備部的士兵,但這樣的驚變,還是讓整個朝野都爲之心驚!

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士兵開始譁變了嗎?其他地方,是否安穩?

這些壓力,逐漸都轉向朝廷,涌入內閣。

孫傳庭上位後,對朝局改動的地方非常多,多少人對他不滿,對他警惕,對他冷漠,又有多少人希望他下臺,只怕孫傳庭自己都不清楚。

現今辭官成朝,朝局動盪,一切的壓力,都在孫傳庭身上。

孫傳庭坐在那,面無表情,不知道爲什麼,他心裡忽然生出一種怪異感,彷彿偌大的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空曠,冷漠,暗無邊際,心裡發冷。

不過他又猛的一振,清醒過來,目光一掃,看向趙晗,道:“傅閣老什麼時候回來?”

趙晗想了想,道:“南直隸現在鬧得也很兇,怕是一時半會兒脫不開身。”

孫傳庭之所以有現在的權勢,根本是來自於乾清宮的支持,現在皇帝在承德,帝黨兩位領袖都在南直隸,很多事情變得捉襟見肘。

孫傳庭鼻腔了‘嗯’了聲,沒有再問。

趙晗與沈珣對視一眼,沈珣斟酌着道:“首輔,無需顧慮那麼多,‘新政’是大勢所趨,眼下這個困難我們是早有預料的,我大明不缺做官的人,熬過兩年,必然是雲開月明,不能氣餒,更不能放棄。”

孫傳庭看着沈珣,微笑着點頭,道“我打算調方孔炤任吏部尚書,張秉文任工部尚書,李邦華任戶部尚書,你們怎麼看?”

沈珣早就知道孫傳庭對五部還有想法,聽着他這個安排,琢磨一陣,若有所思,道:“倒也合理,還需徵詢其他閣老的意見。”

這個其他,就是傅昌宗了。

戶部是傅昌宗的傳統地盤,傅昌宗不點頭,孫傳庭硬奪也不會成功。

傅昌宗可不是周應秋。

孫傳庭默默思索一陣,道:“皇上那邊我會去信。”

沈珣,趙晗兩人皆是點頭,孫傳庭到底是有能力的人,儘管很多立場不同,但不影響他們佩服這位新首輔。

過了一陣,趙晗道:“眼下的事情怎麼辦?其他的還好說,各省巡撫總得先補齊,否則羣龍無首,影響太大。”

孫傳庭道:“嗯,我心裡已經有些人選了,從五部調任三個侍郎,再升兩個參政,其他各級官員,吏部從後補中甄別。”

趙晗是前任吏部尚書,對吏部很熟徐,道:“可能有些補足,政院出來的,可以上一上了。”

政院第一屆距今也有十多年,上到省一級還是有些勉強,但景正以來對朝廷歷經多次清洗,早就出現了官吏斷層,現在只能用政院系來彌補。

孫傳庭斟酌片刻,道:“可以,不過還是要以歷練爲主,扛大樑還早了些。”

趙晗也清楚,道:“明天我在朝報發表署名文章,抨擊那些首輔將致仕,大明將崩潰等謬論,安撫人心,穩住混亂的局面。”

逼得各省巡撫辭官,警備部隊譁變,可以想見地方上是有多麼的混亂。

對於現在的情況來說,想要穩定人心,最好還是朱栩回京,他是定海神針,但他在六月就出京了。

孫傳庭知曉朱栩是有意迴避,儘管不知道朱栩在迴避什麼,卻也沒有請朱栩回京的意思。

民間喧沸,士林譁然,朝廷內部離心者衆,孫傳庭還是有能力控制局勢,不會真的崩潰。

就在這個時候,出去沒多久的包理游去而復返,着急又帶着喜色的道:“首輔,畢老大人入京了。”

孫傳庭聽得先是一怔,繼而大喜,道:“在哪裡?”

如果說朱栩是第一穩住朝局的人選,那麼畢自嚴就是當仁不讓的第二,沒有第三!

包理遊道:“畢閣老好像是剛剛入京,沒有地方住,被張尚書接到府上暫住,許巡撫已經過去了。”

張尚書,兵部尚書張國維,畢自嚴政治遺產的接收人。許巡撫,順天巡撫許傑,前任的內閣中書,畢自嚴心腹。

孫傳庭這個位置,自然知道畢自嚴在這個微妙時刻‘恰巧’入京的含義,這是乾清宮早有所料,預先準備好的後手!

孫傳庭微笑,道:“嗯,你親自去,拿着我的拜帖,請畢閣老晚上來我家赴宴,就我們兩個人。”

包理遊連忙道:“是,下官這就去。”

沈珣與趙晗對視一眼,面帶笑意。

畢閣老的威望,底蘊比孫傳庭高深太多,由他來安撫紛亂的局勢是再好不過。

當晚,孫府。

孫傳庭與畢自嚴在涼亭裡對坐,桌上是幾盤尋常小菜,一壺酒,頭頂皓月當空,清風徐來。

孫傳庭看着滿頭白髮的畢自嚴,道:“幾年不見,大人也是老了。”

畢自嚴比孫傳庭大十多歲,算是一個長輩了。

畢自嚴朗聲一笑,道:“卸下泰山重擔,兒孫繞膝,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舒服的?我這白髮多是那些年積累而來,你可莫要走我的老路。”

要說壓力,畢自嚴當時面對的,比之孫傳庭只強不弱。

孫傳庭舉着酒杯,與畢自嚴碰了下,兩人飲了一杯,孫傳庭這才道:“大人打算怎麼做?”

兩人是前後任,對當前局勢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沒有必要繞圈子。

孫傳庭開門見山,畢自嚴道:“太后娘娘的壽誕就要到了,當年太后娘娘對我多有維護,理當入京,送上一份賀禮。其他的,就是走走看看,然後就回鄉去,我那重孫剛剛三歲,正是好玩的時候。”

孫傳庭思忖片刻,明悟,笑着道:“倒是讓大人費心了。”

畢自嚴微微搖頭,道:“爲什麼不願與方孔炤聯姻?”

孫傳庭與畢自嚴,甚至內閣閣臣都心知肚明,大明的下一任首輔,必然是方孔炤,因爲內閣以及五部的其他人要麼能力欠缺,要麼缺乏首輔魄力與氣度。

這件事,幾乎是一種共識。

孫傳庭倒是沒有想到畢自嚴也知道這件事,不甚在意的道:“方孔炤若是能承接我與老大人的衣鉢,最好是乾乾淨淨,沒有什麼牽扯,這樣才能輕輕鬆鬆的繼往開來。”

畢自嚴神情微凜,看着他嘆道:“還是皇上看人準,這一點,我不如你,還是有私心,留下了張國維,許傑,李幼唐等人。”

孫傳庭一笑,道:“水過無痕,雁過無聲,既已能做事,謀成事,再強求什麼名垂青史,千秋載功,豈不是落了下成?”

畢自嚴對於孫傳庭擁有這般的胸懷頗爲意外又有些震動,喝了口酒,慢慢的道:“事情越是到了最嚴重的時刻,往往預示着我們離成功就最近,只要咬牙撐過這段時間,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安慰孫傳庭,怕他放棄的人了。

孫傳庭微笑,道:“這些挫折我還能應對,關鍵是‘新政’不能停,要按照既定計劃走,不能慢,我還在思索對策。”

對朝野的衝擊是一方面,‘新政’的延誤是另一方面。

畢自嚴道:“不要一味的強徵,我們是爲了百姓,只要宣傳到了,百姓會動起來,他們會爲我們分擔士紳相當大一部人壓力,相輔相成……”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1335章 慘勝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楔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間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千零三章 畢自嚴講政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九百七十五章 無對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後金內鬥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七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海貿利潤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1247章 弔詭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六百章 閹黨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1503章 對上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兩百二十八章 顧秉謙的要挾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378章 繞道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1262章 辯論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九十章 佈局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十五章 隱疾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1335章 慘勝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楔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姐姐的房間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千零三章 畢自嚴講政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九百七十五章 無對錯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後金內鬥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七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海貿利潤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1247章 弔詭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六百章 閹黨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1503章 對上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兩百二十八章 顧秉謙的要挾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378章 繞道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1262章 辯論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九十章 佈局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九十五章 隱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