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

朱栩說完這句話,便端起茶杯,輕輕的吹着。

畢自嚴,孫承宗對視,神色肅然。

眼前的皇帝不拘禮法他們都知道,可是親王干政這件事不僅是禮法,還涉及到社稷穩固。這是吸取歷朝歷代教訓後,太祖欽定,一旦開啓一個缺口,日後不知道有多少血雨腥風,皇室鬩牆。

畢自嚴斟酌再三,還是開口道:“皇上,臣認爲靖王在督政院已是極限,若是入閣,社稷不穩。”

朱栩早就知道他們的說辭,笑了聲,轉頭看向劉時敏,道“魯王來了嗎?”

劉時敏道“應當快了,奴婢派人去催。”

他話音剛落,外面就一個差役快步進來,道:“啓稟皇上,魯王求見。”

朱栩看着畢自嚴道:“這說曹操曹操就到,讓他進來吧。”

“是。”差役應聲,轉身出去。

畢自嚴與孫承宗都很疑惑,不知道這個時候叫魯王來是爲什麼,不過他們都沒有說話,靜等着。

魯王大步進來,向朱栩行禮,道:“臣參見皇上。”

朱栩微笑,道:“嗯,坐下吧,朕正與兩個大人商量靖王的事情,你是宗人府宗正,來說說吧。”

魯王在畢自嚴下首坐下,看了在坐的幾人一眼,目光微微閃爍,道:“回皇上,臣認爲,靖王去留皆在聖心。”

朱栩眼角眯了眯,這位魯王現在倒是學會揣摩上意了,轉而看向畢自嚴道:“畢師,說說你的想法。”

畢自嚴不清楚朱栩要做什麼,看了眼魯王,道:“皇上希望靖王入閣參政,我等認爲宗室親王不宜僭越太多,否則社稷不安,江山不穩。”

魯王一聽,頓時就明白了,從懷裡掏出一道奏本,站起來向朱栩,道:“皇上,這是臣對宗法的一些見解,還請皇上過目。”

劉時敏上前,接過來,遞給朱栩。

朱栩拿過來,打開一看,果然,魯王是按照他的意思所寫,對‘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的一個闡述,並且排出了一個順序,其中有一條特別有意思:‘三代以內,莫之能外’,也就是說,能繼承皇位的,必須要三代以內,且嚴格按順序來。

對於這種順位繼承製,對現在的大明來說,肯定會引起巨大的反對聲,哪怕是在‘宗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具體闡述’,實際上的繼承規則也是這樣來,可本質上還是違背了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繼承製’。

另一個壞處是,這會加劇皇室內部的爭鬥,歷史上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勢必會出現,成爲王朝的一種巨大內耗,只是想到南明那種情況,朱栩認爲,這種順位繼承法必須要實施!

朱栩神色不動的看着,心裡轉念,好一會兒遞給畢自嚴,道“畢師也看看。”

畢自嚴伸手接過來,目光微凝的看了朱栩一眼,低頭翻看奏本,旋即他眉頭就緊擰。

‘國本之爭’過去沒多久,對於‘國本’,現在的文官集團看的非常重,哪怕是魯王的奏本是依據宗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進行闡述,或者是完善,可事實上還是對‘嫡長子制’的一種挑戰,削弱了‘嫡長子’的特殊性,給了其他人‘機會’與‘妄念’。

畢自嚴看完,沒有立刻說話,將奏本遞給孫承宗。

孫承宗看了他一眼,低頭看奏本,不一會兒他就神色微沉,擡頭看向朱栩。

他沉吟好一會兒,道“皇上,臣認爲這‘順位繼承法’不當公佈,恐演宋太祖,宋太宗等舊事。”

朱栩嘴角微動,只怕孫承宗想說的是,是‘成祖舊事’了,也就是靖難之役,這是明朝上下的一道心結,一道公認的,不願意提及的傷疤。

魯王看了眼朱栩,接話道“小王倒是不這麼認爲,有了這道明確的繼承之法,方可杜絕一些舊事重演,令朝堂,宗室都能齊心協力,沒有過多的畏懼,顧慮,‘國本’之事也不會再發生,穩固江山,皇室安穩。”

孫承宗,畢自嚴都皺眉,大道理是這樣講,可實際情形往往不會,他們必須要用最堅決的辦法,杜絕一切危害皇位穩固有序的事情發生!

“皇上……”畢自嚴心裡思慮半晌,還是道:“這件事還請暫議,給內閣一些時間商議……”

朱栩一擺手,道:“我大明兩百多年,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朕不過是將順序擺了出來,沒什麼好緊張的。關於靖王入閣……列第三,加東閣大學士,定製,督政院院正由三代以外的親王輪流擔任,一屆三年,最多連任兩屆……嗯,就這樣吧,不必再議!”

畢自嚴,孫承宗一怔,細細思索,儘管心裡還是很不舒服,皇帝的安排倒確實能避免親王干政,威脅皇室穩定,也應該是皇帝最大的讓步了。

畢自嚴心裡翻涌一陣,深吸了一口氣,向朱栩道“皇上,此時事關重大,關於詔命,旨意,臣請由內閣起草。”

朱栩眼角眯起,笑着道:“畢師這樣說了,朕也不能駁,嗯,起草好送到御書房,朕蓋印之後,也由內閣頒佈,今後……非重大事項,政令皆出內閣!”

聽到‘政令皆出內閣’,畢自嚴‘受傷’的心裡總算有了不少安慰,連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一連完成了幾件事,他心裡也很開心,笑着道:“那就這麼定了,加了一個靖王入閣,應該對‘新政’大有裨益,但內閣的人還是少了點,你們也再物色物色。”

“遵旨。”畢自嚴與孫承宗都有些口是心非的應道。他們現在都已經清楚,皇帝對內閣有着通盤的考慮,不是他們能插得了手的。

朱栩又打量了眼這個內閣,道:“這裡到底是太小了,你們拿個主意出來,對這個內閣進行改建,擴建,畢竟是我大明總理朝政的地方,不能太寒酸了,各種機構,直屬的衙門,都要搬進來,重新梳理一下,我大明的這些衙門還是太亂了些……”

對於這些,畢自嚴,孫承宗都沒有什麼意見,點頭應下。

朱栩又交代幾句,便起身離開了內閣。

內閣大堂裡,只有畢自嚴,孫承宗,張問達三人,這三人都不是迂腐之人,眼下的情況,需要他們‘變通’去處置,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畢自嚴看了眼張問達,向着孫承宗沉吟着道“事已至此,只能讓靖王入閣了。”

孫承宗沉着臉,點點頭。

他們是擋不住的,換個角度來想,靖王入閣確實有很多好處,穩定宗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力推動督政院,督政院一旦完成,內閣對天下的控制力就會進一步增加,‘新增’推動的速度會大大加快。

“那就以‘破格’爲由擢升靖王,另外,對‘督政院’的限制也要明確擺出來,不能引起一些人的妄念……”畢自嚴道。

“我來起草!”孫承宗道。這道旨意非同一般,一不小心就可能爲日後埋下大禍,他要慎之又慎,不能假他人之手。

畢自嚴沒有多說,轉頭向鄭友元道:“將靖王請來吧,本官要與他談談。”

內閣以往就兩個人,能在‘身份上’要六部,督政院一頭,現在靖王入閣,這些身份,關係要好好梳理一下了。

“是。”鄭友從外面進來道。他有些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畢自嚴,沒有出聲。今天皇帝看似爲了靖王而來,可宮外的事情絕口沒提,顯然還另有打算——今天的事情不算完!

畢自嚴彷彿沒有看到,猶自思忖着。

靖王的入閣會對內閣,尤其是現在的朝局關係產生衝擊,若是傅昌宗,周應秋等人再調離,影響就更大了。

‘傅昌宗,周應秋等人沒有入閣,反而靖王入閣了,皇上到底要做什麼?他說還要加人,還有誰能加入內閣?’

畢自嚴心底轉悠着,難以平靜。

朱栩走在回去的路上,在乾清宮前,停了下來,揹着手,遠遠的望着。

他一直住在景陽宮,這偌大的乾清宮長久空着,現在空蕩蕩的,半個人影都看不到。

劉時敏站在朱栩身側,心裡微動,卻沒有開口。

乾清宮一直是皇帝的居所,是最重要的辦公之地,已經空置了好些年。

“你說,朕是不是該搬進去了?”朱栩似自語的道,明年他將大婚,親政,不能一直住在景陽宮。

“奴婢認爲,現在可以了,年底之前,應該能徹底搬完。”劉時敏道。

雖然兩宮離的並不遠,可收拾,重新裝修,再搬,個把月是要的。

朱栩心裡涌出一股豪氣,挺了挺胸口,道:“那就搬,讓人收拾吧!”

“遵旨。”劉時敏道。

朱栩轉身走了,迴向景陽宮。還沒走幾步,一個內監匆匆而來,拿着一個紙條,道:“皇上,海軍那邊的飛鴿傳書,曹總兵已經回到福.建,舊港,呂宋基本上處置完畢了。”

“唔,”朱栩沒有接紙條,心裡算了算時間,道:“是該回來了,告訴他,讓他立刻啓程進京,快馬加鞭!”

“遵旨。”劉時敏道。

聽到曹文詔要回來,朱栩心裡底氣更足了一點,走了幾步,又道:“再讓盧象升也進京。”

“是。”劉時敏道。

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404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1341章 用刑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191章 遠慮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250章 商業規劃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168章 納妃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1326章 提速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372章 對撞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1140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九百章 謠言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八百章 ‘判決’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樓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399章 倭國定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
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404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1341章 用刑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191章 遠慮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250章 商業規劃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168章 納妃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1326章 提速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372章 對撞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1140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九百章 謠言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八百章 ‘判決’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樓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399章 倭國定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