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

“快看報紙,今天特刊,快看!”

三里河附近,一個年輕人拿着報紙,飛奔,狂呼,滿臉驚喜。

“蒙古投降了!”

“就是僞元,他們投降了!”

“我大明又增加了萬里疆土,吾皇威武!”

“吾皇威武,大明威武!”

城南的皇家政院,軍院沸騰了,無數人生員在狂呼,哪怕是博士教授都忍不住了,還有一些人跑去升國旗,在國旗下高聲大唱。

蒙元一直是大明的一根刺,這根刺在土木堡之變就從未被拔除,而且越扎越深,現在,徹底拔除了!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知道英宗年間的那場保衛戰,這是一場將大明以往榮耀徹底打沒了一場屈辱之戰!

“吾皇萬歲!”

東南西北四方,如海嘯般沸騰,響天徹地,呼嘯如颶風,席捲整座京城。

禮部,一羣郎中,員外郎,侍郎走入尚書沈珣的班房中,每一個都神色激動,難以自抑。

“大人,我等想着給皇上……上奏,今年前往泰山封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右侍郎姚啟郅上前,目光熱切的說道。

泰山封禪,這不是一件小事情,歷朝歷代的皇帝前往封禪,只有兩件事,一個是‘請罪’,另一個就是‘邀功’。

當今皇帝陛下的武功已經遠超太祖太宗,自然不會是去‘請罪’,在這個時候,自然是奉天許願,向天地邀功!

沈珣正在審閱‘景正大典’,擡頭看着一羣人擠進來,環視一圈,平靜的道:“你們都是這個想法?”

左侍郎賀知舟擡起手,道“大人,我大明天災連綿十多年,百姓士氣低迷,正可利用此機會振奮人心,提升士氣,實屬一舉多得……”

“是啊大人,皇上登基以來,還不曾正式的祭祀天地,禮法有缺,現在正好彌補。”

“大人,下官認爲甚是。皇上不喜名利,但有些事不得不爲,此事,還需皇上勉爲其難……”

“孫閣老等不日將回京,不若我等乘機聯名上奏,請皇上前往泰山封禪,也要祈上天垂簾我大明百姓,恩將雨露……”

沈珣神色不動,心裡腹誹。你們從哪裡看出當今皇帝陛下不好名利了?你們是真聽不到外面那些流言嗎?還什麼勉爲其難?

雖然心裡腹誹,但沈珣沒有開口,因爲他很清楚,乾清宮的皇帝陛下比他們站的高遠,手段也更高明,不會像這些人預想的,這麼就迫不及待的去泰山封禪。

太露痕跡,太過拘泥於形式!

等這羣人激動之情平靜了,沈珣道:“嗯,你們聯名吧,這件事,不能是我禮部的事情,我待會兒還要去工部走一趟。”

衆人一愣,旋即醒悟過來,沈珣是尚書,自然是要與六部尚書一起聯名。

“是,我等明白了。”姚啟郅等人擡起手,都是心照不宣的笑容。

沈珣看着這羣人離開了,搖了搖頭,有些無語。

隨着‘新政’得到認可的人越來越多,朝野上下的情勢變化雖然無聲卻也很快,不知道多少人上趕着拍朝廷,拍皇帝的馬屁。

沈珣手邊已經有一堆奏本了,都是在野的大家,名儒以及一些曾今的官員給他上的奏本,全是給皇帝歌功頌德,讚頌皇帝的英明睿智,武功蓋世……這些溢美之詞,讓他看的都有些尷尬。

沈珣將這些奏本放到一邊,他相信,不止他這裡,六部尚書,內閣等估計收到的更多,然後就是最多的司禮監了。

內閣現在確實如沈珣所料,靖王拿着十幾道奏本,出了班房,走到孫傳庭班房,苦笑道:“白谷,你猜我收到的都是誰的奏本?”

孫傳庭放下筆,抱起一堆放桌上,道:“萬曆年間的三個閣老,天啓年間的四個尚書,咱們比比?”

靖王笑了聲,道:“我的也不差,宗室十六位王爺的聯名奏本,十三位公侯的聯名奏本,還有皇后娘娘的大伯父,李娘娘的族叔……”

孫傳庭眉頭跳了跳,這還真比他厲害。

汪喬年出現在靖王身後,道:“白谷,王爺,大理寺除我之外,所有四品以上官員的聯名,上奏請求皇上厲行‘新政’,推動大理寺改革完善……”

孫傳庭微怔了下,點頭道:“還是你們大理寺高明。”

汪喬年苦笑搖頭,現在朝廷各部門都被這些大同小異的奏本淹沒,讓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靖王微笑着,道“沒什麼在意的,皇上那邊肯定早就知道了,待會兒咱們挑幾個比較好的,送去司禮監,劉公公,曹公公自然清楚怎麼做。”

孫傳庭贊同,道:“這些事情先放着,皇上想必也不會去泰山封禪,眼下還是今年的夏糧之事。”

說到這裡,靖王與汪喬年都神色微沉,今年是‘新政’落實的第一年,‘官紳一體納糧’,這件事在地方已經引起亂子,隨着夏收逼近,將會越來越大。

汪喬年道:“我已經收到上百封書信,都是各地大理寺主事的,他們言稱一些地主巧用手段,開始避稅。有的佃戶狀告地主欠糧,有的府縣以歷年欠糧爲藉口,有的甚至還放火燒燬農田……這還是江南富庶之地,在陝川等府縣,地方上要麼以青壯不足爲由,請求減免,有的就是勾結盜匪,搶掠一空,以此要求朝廷賑災……當真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

這些都是各種理由告到大理寺,在打官司,拖延塞着,所以被收集起來,集體上報的。

靖王神色凝重,道:“督政院那邊也是,各地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奏本,書信,都是言稱今年天災嚴重,糧谷減產嚴重,希望朝廷暫時不要徵稅。我派出了一些官員去查看,上報上來,都是千里乾涸,百里無一苗,甚至還有不惜提前收割,欺瞞督查……”

這些孫傳庭自然也收到了彙報,面色沉着,道:“皇上登基以來,減免糧稅的府縣高達數百,朝廷的國庫早就見底,這些人絲毫不體諒上心,爲了蠅頭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真當朝廷是擺設不成!”

這個時候,畢自嚴從靖王,汪喬年身後走出,道:“各地巡撫的奏本怎麼說?”

孫傳庭等人見畢自嚴來了,都轉向他,孫傳庭道:“江.蘇,浙.江,湖廣等地的奏本早就上來了,他們還是有些有心無力,對於府縣控制力有所不逮。有幾個參議還上奏,希望朝廷緩個兩三年,等‘新政’推行到下面,對地方控制力大增,再完善賦稅,到時候必然水到渠成,輕而易舉……”

這樣的理由看似很對,何嘗不是另一種的拖延塞着,幾年後必然還會有新的藉口!

畢自嚴臉色淡漠,道:“皇上之前與我言,準備在督政院之下組建執法隊,專門用來應對抗稅。先看看再說,如果有必要,就組建!”

明朝近年天災連綿,地上長不出東西,百姓抗稅的相當多,可以說,絕大部分民變都由此而來。但現在他們說的執法隊,卻不是,他是針對‘士紳’階層的。

可以預見,這個機構在組成前後,都將引來狂風暴雨。

孫傳庭自然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性,思索一番,道:“那就先看看,孫閣老已經帶兵入關,‘軍改’必然會迅速推進,若是有人鬧出大動靜,可以藉此狠狠震懾一番!”

畢自嚴點頭,旋即又道“稅務總局那邊你盯着,他們給了我一個清單,據說今年能有五萬白銀的收入,日後幾年還會更多,你覺得真假幾何?”

孫傳庭知道畢自嚴不喜歡商人,除了對商人‘低買高賣,不勞而獲’的厭惡,還有就是他認爲東林黨與這些商人關係千絲萬縷,腐朽由此而來,深爲惡痛,。

孫傳庭稍做沉吟,道“這個是在國貿寺之外,以國貿寺歷年的上繳的稅銀來看,多半是真的。”

國貿寺也就是惠通商行,現在受到了嚴厲的壓制,已經‘行政化’,盈利能力被大大的縮減。

畢自嚴神色平靜的點頭,道:“國庫在日漸減少,若是能有個補充,對商人有所規範也是好事,不過還是要看着,莫要讓他們太過縱容。”

孫傳庭會意,道:“現在外面沸沸揚揚,給皇上頌功,內閣是否要有所表示?”

畢自嚴果斷擺手,道:“皇上不是好虛名的人,你將近來‘新政’的進度彙總一下,晚上我去乾清宮與皇上再談談。”

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1247章 弔詭第1128章 泡澡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1335章 慘勝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1136章 第一站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
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1247章 弔詭第1128章 泡澡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1335章 慘勝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1136章 第一站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