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

“你想去海軍?”朱栩突然的開口道。

朱聿鍵沒有想到皇帝會這麼直接,神色微慌,連忙擡手道:“是。此際正是我大明內憂外患之時,臣身爲宗室親王,當爲皇上,爲朝廷分憂!”

朱栩嗯了聲,微笑道:“你有這份心很不錯,不過朝廷剛剛通過了宗室律例,宗室不得掌兵,朕也得遵守。”

朱聿鍵一怔,看着皇帝的表情,旋即就領悟到,這是在考驗他。低眉,想了一會兒,道“回皇上,臣不掌兵,臣作爲宗室,只是替皇上監軍。”

“監軍?”

朱栩眉頭挑了挑,這位新唐王還真是有機智。

對於海軍,朱栩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來掌控,熊文燦文人氣息太重,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或者說,大明的將領,文官對開疆擴土都不怎麼熱衷,甚至強烈反對。

朱聿鍵有沒有朱栩不知道,但是他年輕,有熱忱,可控!

朱栩在心底權衡一陣,點頭笑道“宗室之中難得有爲國效力之心的,嗯,海軍正在籌建一個作戰室,你去做參謀長,不涉兵權。”

朱聿鍵大喜,連忙道“謝皇上恩典,臣定不負皇上信任!”

朱栩擺手,打量着他道:“平身吧,朕知道你之前受了不少委屈,這樣,朕賜唐王府單獨的院子,給你題一塊匾額。”

朱聿鍵神色立變,噗通一聲跪地道:“臣謝皇上救命之恩!謝皇上信任,臣願爲皇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朱栩笑了笑,端起邊上的茶杯,喝茶的時候心裡在想‘唐王啊唐王,你可別讓朕失望……’

解決了唐王以及海軍的事,朱栩心情大好,看了看天色,站起來笑着道:“今天天氣正好,永寧那小丫頭最近估計不太好過,朕去救救她,哈哈……”

朱栩剛站起來,曹化淳稍作猶豫,上前一步,躬身擋住道:“皇上,太后娘娘那邊傳話,皇上要是沒什麼事情,就不要去慈寧宮了,專心政務爲要。”

朱栩一怔,猛的就會意過來,心底對阮大鋮等人越發惱恨!

張太后這是要與他避嫌,今後慈寧宮不是想去就能去的了!

站在原地臉色變了變,好心情是蕩然無存了,朱栩轉身道“罷了,去魚藻宮吧。”

曹化淳應聲,領頭擺駕魚藻宮。

李解語倒是沒有想到朱栩會白天過來,正在刺繡着什麼,聽到聲音,連忙出來接駕。

朱栩看着她擺了擺手,道:“免禮吧,朕累了,在你這睡會兒。”

李解語見朱栩臉上有疲倦,眉宇間厭煩,輕輕應聲,領着他進去。

朱栩解了衣服,躺在牀上,一時半兒也睡不着,倚靠着在牀框上,斜着身體望着門口。

他心裡一面惱怒阮大鋮導致他不能隨意的去慈寧宮,一邊又怪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萬事都謀定後動,不敢稍有大意,這才釀成今天這個局面。同時他又在想着政改的事,雖說朝臣‘一致同意’了,可具體效用如何,能走到哪一步,他心裡沒底。 wWW◆tt kan◆℃O

李解語穿着厚厚的錦衣坐在牀沿上,靜靜的看着朱栩,見他眉宇始終凝結不散,輕聲寬慰道:“皇上,朝政之事臣妾不懂,但臣妾聽說諸位大人一個多月來都忙個不停,晝夜不寢。”

朱栩擡眼看了她一眼,輕輕點頭,拉着她的手道:“朕知道。天下這麼大,又正值多事之秋,朕決意革新弊政,可阻力叢叢,哪怕克服了明面上的阻力,暗地裡的也消除不了。他們都說朕心太急,可朕不心急,他們怎麼肯做事?朕心急三分,他們努力一分,朕這個皇帝,怕是比太祖太宗都要累……”

李解語坐上來,玉手輕輕的揉着朱栩的太陽穴,柔聲道:“臣妾愚笨,幫不上皇上的忙,只希望皇上到我這能輕鬆一二。”

朱栩靜靜的看着門外,好一會兒才道:“也只有在你這才能輕鬆一會兒,皇嫂那邊不準朕隨意去了。”

李解語知道那晚的事情,明白張太后這是在避嫌,心裡不由得心疼朱栩,一邊揉着一邊想着道:“皇上,太妃今天見了英國公家的一位小姐,皇上要不要見見?”

朱栩哪有心思想着這種事,身體躺了躺,道:“朕睡兩個時辰,記得叫醒朕。”

李解語應聲,給朱栩蓋好被子,看着他眉宇間的凝色,俏臉憂慮的悄步退了出去。

與此同時,周應秋來到信王府,看着依舊如昨日的匾額,神色平靜中帶着一點嘲諷。

信王的倒臺其實在他心裡早有預料,從皇帝決心改元的時候,他就猜到了一點。

景正朝是一個開端,也是一次訣別,與過去的訣別,那標誌着過去的那些人和事,都要被清理。

信王作爲天啓皇帝遺照的攝政王,首當其衝!

依照皇帝的性情,只要信王站在他的馬車上,跟着他走,一定會有一個妥善的安置。可偏偏信王沒有,他與東林的那些老思維習慣性的推動着他與皇帝作對,成爲皇帝的絆腳石。

皇上如何能容!

周應秋揹着手,靜靜的看着,心裡浮想聯翩。

信王的倒臺,也標誌東林的勢力在朝堂,在大明徹底的終結!

一個時代的結束!

“老爺,我們就這樣見信王嗎?”

周應秋身後的家丁,看着一身常服的周應秋道。這麼見一位王爺,有失禮數。

周應秋淡淡一笑,道:“我現在肯來就是給他面子,日後怕是沒有會再來了。”

那家丁愣了愣,旋即心裡一驚。

周應秋很順利的進了信王府,一路來到大堂,遠遠的就看見非常奇異的一幕。

朱由檢懷裡抱着一個孩子,身邊還站着兩個,他的王妃周氏,以及側妃田氏,李氏都站在他身後,遙遙的看着周應秋。

周應秋的瞳孔微微一縮,神色不動的上前,擡手道:‘下官見過信王,王妃。’

朱由檢面色平靜,甚至嘴角含笑,逗弄着懷裡的第三子,頭也不擡的道:“嗯,免禮。”

周應秋起身,又環顧一圈,周王妃倒是鎮定,其他兩個側妃都有些瑟瑟發抖,兩個站着的孩子臉色發白。朱由檢懷裡的小孩子咯咯直笑,很開心。

周應秋心裡恍然,信王這是表面了死志,他面上不動,平淡的道:“王爺,這是想明白了?”

朱由檢手頓了頓,擡頭看向周應秋,漠然道:“皇上打算怎麼處置我?殺了?囚禁?還是流放?”

周應秋道:“看來王爺還是沒有想明白,下官還是等王爺想明白再來吧。”說着就要轉身。

朱由檢看着他轉身,走出大堂,一直都不動,直到周應秋踏下最後一道階梯,神色微變道“慢着!”

周應秋腳步一頓,轉身過來,看向朱由檢道:“王爺還有其他吩咐?”

朱由檢臉色沉了沉,許久才道“本王有幾個問題要問你。”

周應秋面露思忖,旋即就走回來,道:“王爺請問。”

朱由檢看着周應秋,眼神掙扎之色閃過,道“本王想知道,皇上爲什麼一定要圈禁宗室?”

周應秋微怔,道:“王爺,這個你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

朱由檢皺眉,道:“皇上是想拿回宗室的田畝?完全可以用其他辦法,爲什麼一定要這麼激烈?”

周應秋看着朱由檢,心裡輕嘆一聲,他今天來就是給朱由檢做思想工作的,只得道:“王爺,不止是田畝這麼簡單,宗室在皇上眼裡,是朝廷的第一大害,佔用的田畝,每年不斷增長的俸祿,在地上作威作福,平王,瑞王等人實際上都已無地可封了……其他的下官不方便說。”

朱由檢神色變不變,他沒有想到,被視爲皇室柱石的宗室,在皇帝眼裡居然是‘第一大害!’

“那東林?東林都是爲國爲民,忠直之士,皇上爲何要痛下殺手?”朱由檢又道。這是他心裡一直過不去的坎,或者說大明不少讀書人都堵在心底。

周應秋眉頭動了動,突然意識到一點,就是不管朝廷怎麼說,怎麼在朝報上宣傳,天下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短時間都難以改變,身在中樞的信王都這樣想,何況其他人。

周應秋一邊思忖着對策,一邊回道:“黨爭。”

朱由檢又皺眉,心裡不滿,簡單兩個字就開那麼大的殺戒,將東林徹底的掃除朝堂嗎?

朱由檢深吸口氣,看着周應秋又道“爲什麼要向士紳收稅?”

周應秋看着朱由檢,知道這位是真的回不去了,語氣也就隨意了些,道:“士紳與宗室類似,只是士紳更爲龐大,比宗室膨脹的更爲快速,戶部曾經做過一個測算,依照目前的速度,大明最多三十年就連百官的俸祿都發不出……”

這個說法顯然是說服不了朱由檢的,在他看來,士紳是比宗室更加龐大,堅定的力量,是朝廷,是朱家控制天下的最根本的所在,朝廷向他們收稅,這是在讓皇帝,讓朝廷失去民心,與天下人作對!

這是在自取滅亡!

周應秋知道,朱由檢一時半會是轉不過彎來,那些已經轉過來的,要麼是皇帝身邊的老人,耳濡目染,另一波則是處在中間,掙扎着聽命行事,大部分的還是不能理解皇帝,朝廷的政策的重要性,以至於像信王一樣,堅持不懈的抵制。

這不是三兩句就能說服的,這需要一個共同的理解的過程。

周應秋決定今後要多多的發表朝報,多多的與各省封疆大吏談心。新政對很多人來說,來的很突然,完全接受需要足夠的緩衝。

周應秋探清楚了朱由檢的心思,擡手道:“王爺,在京城養老?就藩?想好了派人通知下官,告辭。”

朱由檢看着周應秋的背影,眉頭皺成川字,他沒從周應秋身上得到什麼,倒是被他的‘就藩’二字弄的心神不寧。

“就藩?這是什麼意思?”

——

新的一月來臨了,請大家多一點支持唄~~月票,訂閱,推薦票,收藏,統統都需要~~~~~~~

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1526章 送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365章 勾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322章 不尋常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1191章 遠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楔子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1538章 血染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1346章 王牌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九百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1444章 冊封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
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1526章 送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365章 勾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322章 不尋常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1191章 遠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楔子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1538章 血染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1346章 王牌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九百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1444章 冊封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