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瑤琴驚醒

不過此時正在筵席上,倒容不得沈秋君把更多心思放在沈昭英這裡,她忙代父親謙遜一番,又將話題轉到其他方面,一時主賓言談意洽,各自盡興而歸。

沈秋君帶着酒興回到寢宮,莊承榮早就已經回來了,見她如此,忙上前扶住,命宮人去準備醒酒湯。

此時沈秋君尚在醉意中,說話行動便有些管不住自己,靠在丈夫身上,便沒了往日的端莊,說話行動中帶了絲驕縱,莊承榮少見她如此醉態可掬的樣子,不由覺得好笑又大感新鮮,少不得細心服侍。

偏這時沈秋君又兩頰飛紅面若桃花,眼波更是轉盼流光,看到妻子如此的風流姿態,莊承榮哪裡禁得住,早就意動,手腳更是不規矩起來。

沈秋君此時全身酥軟,只想臥牀休息,便只管叫嚷推搡着莊承榮,欲往臥室而去。

莊承榮哭笑不得,又不捨這樣放過她,便半摟半抱地把妻子放在椅上,這時宮人已經送上醒酒湯,莊承榮端了湯親自餵給沈秋君喝了,又引着她說話,道:“我聽說你贈與長寧一首詩,據說文采斐然,我竟不知你還有這方面的才能呢。什麼時候也給我寫一首?”

沈秋君經過莊承榮這一番折騰,倒是略醒了一點酒,聞言不由悻悻道:“快別說了,我哪裡能寫好什麼好詩來,不過是剽竊過來的罷了,還是守着原主人的面,真是丟死人了。”

莊承榮不由好奇地問道:“還有這樣的事情,那詩是誰人所作?”

沈秋君不悅道:“都說是丟人的事情了。你還要打破沙鍋問到底,誠心讓我心裡不舒服。”

莊承榮忙陪笑道:“我纔不管是誰寫的詩呢。只要是你筆下的寫出來的,我就認是你所作。得了空也給我寫一首吧,必有重賞的。”

沈秋君聞言,笑罵道:“皇上做得久了,果然說話也不同以前了,動不動就賞啊賞的,也罷,我就勉爲其難爲你寫一首吧,我看你拿什麼賞我,還請夫君筆墨伺候!”

莊承榮早就讓宮人退下。得言忙親自展開紙張研了墨,沈秋君抓着筆蘸了濃濃的墨,重重寫下“泌園春雪”四個大字。

莊承榮不由暗笑,看來剽竊一說果是真的了,如今尚是初夏,她那裡就到了冬日了。

再說沈秋君醉意未去,手上無力,不能完全掌控紙筆,以至於不過十來個字。已經歪歪斜斜爬滿了整張紙。

沈秋君帶着酒意的桃腮上便帶了不解,頗爲苦惱地看着紙箋,一來爲紙箋不夠大,才幾個字就滿了。二來則是年歲太久,她實在想不起下面的詩句來。

莊承榮見到她這幅可愛樣子,心裡早就醉了。便一把奪下沈秋君手中的筆,抱起她便往內室而去。

第二日直到日上三竿。沈秋君才醒來,莊承榮難得下朝後有空閒。便過來陪着她說話用膳。

沈秋君此時頭腦清醒,想到昨日長寧公主對沈昭英的推崇,便忍不住對莊承榮提起,然後說道:“如今看來,倒是我公私不分了。雖然說有私怨,我可以無視甚至報復他,可是如今我身爲皇后,他是於國於民有功的功臣,若是再公報私仇,卻不好對天下人交代,也易寒了衆臣的心。”

莊承榮卻不以爲然,他向來公報私仇慣了的,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說什麼沈昭英建下不世的功勞,也不過是因爲那時他正好在那裡罷了,若是別人,未必不能建立此功勳,退一步說,沈昭英身爲大齊臣子,做這些也是理所應當的,反倒是如果被北蠻佔了便宜,按律他就該被問罪,說到底他如此做,未必是存了忠於大齊護衛大齊疆土的心思,說不得是爲了自己的加官進爵才如此用盡心機的。

沈秋君知道莊承榮的性子,也不指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就是她本人心裡也是極不願意擡舉沈昭英的,不過到底礙着皇后的身份,爲了堵天下人的嘴,有時做事便不能只憑個人喜惡,她說道:“對於功臣該有的,我會盡量做到一視同仁,除此之外,我不會多走一步的。衛國公新封,按例我該昭見衛國公夫人對示安撫嘉獎,過幾日有了空閒便召她入宮吧。”

莊承榮此時打的主意是,先借沈大嫂之手收拾瀋麗君母子,然後再想法子收拾瀋昭英一家,見沈秋君此行於自己的打算不妨礙,便笑道:“這昭見臣子家眷之事,乃是後宮之事,你安排就好,我是不過問的。”

沈秋君便傳了內侍去永寧侯府宣了懿旨,因前次聽沈夫人等人提及珍姐兒酷似自己,沈秋君心裡也有些好奇,便也準其一起隨母入宮。

沈大嫂倒是鬆了一口氣,這新封誥命是該入宮拜謝皇恩,晉見皇后的,況且她又是沈秋君的孃家大嫂,所以不管於公於私,作爲皇后的沈秋君都該昭見她入宮的。

偏這許多日過去了,卻不見宮中有動靜,這時日長了,難免尷尬,更會讓外人猜測出他兄妹二人不和的真相,到那時衛國公府處境怕是艱難了。

珍姐兒聽說自己得昭可以進皇宮,倒是蠻高興的,皇宮於外面的人來說,實在太過神秘和神聖了,尤其是祖母嬸孃甚至姐姐都曾入宮多次,更讓她嚮往着去宮中見識一番。

母子二人安心準備等待着入宮,卻不知這一次入宮,將會改變許多人的命運,這亦是沈秋君所萬萬想不到的。

在沈大嫂母子二人準備入宮的這幾日裡,倒是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原來那日沈秋君酒醒後,因記恨前一夜被莊承榮折騰得狠了,便和莊承榮秋後算賬,直道自己費了那諸多心神才量身爲他寫出那般的好詩來,一定要厚賞才行。

莊承榮看着紙上歪斜着只寫了十來字的所謂嘔心瀝血的神作,只好味着心大大誇了沈秋君的才情,又特將皇家一處封地命名爲“沁園”,仿效漢明帝賞賜給尚是稚兒的公主以示寵愛,同時把宮中一處館閣改名爲瓊雪軒,令人重修一番,以備冬日賞雪之用。

這不過是夫妻間的玩笑趣事,無關朝堂,故衆人也未把這皇上愛寵皇后的事看在眼中,卻不想莊承榮這一舉動,着實驚醒了李瑤琴。

前面提到沈秋君因爲當着李瑤琴的面剽竊她的詩作,因着沈秋君到底臉皮不夠厚,又因爲喝了點酒,腦子有些糊塗,便直接對着李瑤琴展現出她的謙意來。

而當時李瑤琴亦是喝了不少的酒,沈秋君做爲穿越女會寫出那首昭君詩來,李瑤琴是一點也不驚訝的,所以對於沈秋君的舉動,她當時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不過因着醉意,也不曾十分放在心中。

便是第二日清醒後,她也因過了一夜,倒把這事給忘了個精光,然而當莊承榮大夏日的,又是泌園又是賞雪的,後又聽說是因爲皇后爲皇上寫了一首精彩絕倫氣勢恢宏的詩詞,故龍心大悅,纔有了這番動作,李瑤琴這時便想起了沈秋君那日的舉動來。

李瑤琴初時還以爲沈秋君發現了自己亦是穿越女纔會作那奇怪的表情,因不知是福是禍,心是着實忐忑不安起來,不過後來細一想,卻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

自己曾在沈秋君面前試探過一兩次,但實際說來,卻沒有露出太多行藏,在行爲上也是中規中距的大家閨秀模樣,反倒是沈秋君毫無顧忌地一再表現出她的現代知識,所以說,沈秋君不會知道自己穿越女的身份的,可是她的行爲卻真的很反常。

李瑤琴想到這裡,心中升起一個大膽的猜測:莫非沈秋君不是穿越而是重生?

李瑤琴被自己的這個猜測嚇倒了,回過神來,細細琢磨,她不由喪氣地發現,唯有這個理由,纔可能解釋沈秋君身上的一切反常。

看沈秋君所有行爲,她的言談中曾有紅樓夢裡的東西,也涉及到作胭脂水粉的生意,後又製作了新甲衣,如今則寫下昭君詩,看樣子,她給莊承榮所寫的詩怕是那首著名的《泌園春?雪》。

乍一看確實是穿越女所能做出來的,可是當日她對自己歉意的一笑,卻又暴露出事情不該是這樣的,李瑤琴現在細想,才發現這些都是自己前世都做過的,可以說沈秋君所有帶了現代影子的行爲,都沒有超出自己前世所做的範圍,這就說明了,她一直在剽竊自己。

李瑤琴想到這裡,忽然覺得自己真是個傻瓜,自己早就該想到的。

沈秋君必是與自己一同重生的,而且沈秋君重生後就一直沒有閒着,又是收回小歸山,又是開胭脂鋪子,斷了賢王的財路不說,但凡發生與沈秋君有關的事情,賢王必是處處碰壁,折了人手失了名聲,一步步地直到最終把賢王變成了階下囚。

這是一個多麼有心計的人啊,可笑就因爲她沒有報復自己,才讓自己的思想走入一個誤區,其實她那時不過是暫時放過自己,好讓自己做一顆最有用的棋子罷了。

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197章 成全太子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338章 鬆哥起事第157章 秀梅心事第309章 置換江山第77章 秋君反擊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13章 月夜驚怕第249章 又傳謠言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328章 尋機進宮第268章 爭取沈侯第115章 貞烈女子第307章 吐露前情第124章 斬斷情思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308章 桂哥落水第91章 提前生產第50章 外祖田家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341章 二聖臨朝第317章 事蹟敗露第334章 了卻紅塵第239章 幼年傻事第89章 秋君戒備第14章 僧道讖語第209章 雙方動作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33章 獻防箭衣第102章 沈家姐妹第13章 月夜驚怕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28章 鞭打六爺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110章 賊寇招供第159章 昭英離京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264章 虛清道長第345章 前世後續二第344章 前世後續一第114章 太子反應第273章 寶藏鑰匙第215章 提議水淹第17章 路遇鬥毆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84章 拜訪王妃第114章 太子反應第178章 納妾提議第86章 光風霽月第47章 當生天子第224章 皇上賜名第103章 初見瑤琴第288章 公主正名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229章 手心手背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47章 陳年積症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118章 賢王賠罪第101章 妻妾鬥法第291章 賢王追悔第265章 皇后之位第100章 相談甚歡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36章 各自謀算第206章 邊氏父子第267章 重見綿匣第262章 事情轉變第251章 苗家敗落第92章 有驚無險第294章 過繼親王第4章 悲慘離世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185章 廟內私會第313章 贈詩長寧第249章 又傳謠言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36章 各自謀算第195章 此消彼長第3章 欲加之罪第148章 母子離心第118章 賢王賠罪第92章 有驚無險第16章 思慕之心第62章 果然有異第24章 稚子之語第272章 世襲罔替第5章 重回人間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89章 瑤琴認命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20章 途中訓奴
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197章 成全太子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338章 鬆哥起事第157章 秀梅心事第309章 置換江山第77章 秋君反擊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13章 月夜驚怕第249章 又傳謠言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328章 尋機進宮第268章 爭取沈侯第115章 貞烈女子第307章 吐露前情第124章 斬斷情思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308章 桂哥落水第91章 提前生產第50章 外祖田家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341章 二聖臨朝第317章 事蹟敗露第334章 了卻紅塵第239章 幼年傻事第89章 秋君戒備第14章 僧道讖語第209章 雙方動作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33章 獻防箭衣第102章 沈家姐妹第13章 月夜驚怕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28章 鞭打六爺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110章 賊寇招供第159章 昭英離京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264章 虛清道長第345章 前世後續二第344章 前世後續一第114章 太子反應第273章 寶藏鑰匙第215章 提議水淹第17章 路遇鬥毆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84章 拜訪王妃第114章 太子反應第178章 納妾提議第86章 光風霽月第47章 當生天子第224章 皇上賜名第103章 初見瑤琴第288章 公主正名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229章 手心手背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47章 陳年積症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118章 賢王賠罪第101章 妻妾鬥法第291章 賢王追悔第265章 皇后之位第100章 相談甚歡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36章 各自謀算第206章 邊氏父子第267章 重見綿匣第262章 事情轉變第251章 苗家敗落第92章 有驚無險第294章 過繼親王第4章 悲慘離世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185章 廟內私會第313章 贈詩長寧第249章 又傳謠言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36章 各自謀算第195章 此消彼長第3章 欲加之罪第148章 母子離心第118章 賢王賠罪第92章 有驚無險第16章 思慕之心第62章 果然有異第24章 稚子之語第272章 世襲罔替第5章 重回人間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89章 瑤琴認命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20章 途中訓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