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還用等日後,現在就不同凡響了。
崔平目光一閃,低聲道:“郡主爲他請封爵位,爲此還要捐獻一大批軍糧。朝堂裡爲此事爭論不下。我們且耐心等着看着,朝廷的封賞應該很快就來了。”
“至少也是個男爵,要是運道好,被封了伯爵。我們博陵崔氏一門,也跟着揚眉吐氣。”
博陵崔氏是北地豪門,可惜,這數十年來沒有真正驚才絕豔的子弟。官職最高的,如今也就是三品刺史。到了崔望這一輩,連個進士都沒有。這對一個家族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太美妙的信號。
誰能想到,一個半路認下的“崔家子弟”,竟這般有出息。
崔望羨慕不已,低聲嘆道:“崔渡有本事,也有運道。當日若不是郡主收容,換了別人,他哪有出頭之日。”
千里馬常有,伯樂才真正少見。
崔平也嘆了一聲:“可惜,崔渡不是真正的崔家人。不然,我怎麼也得將他帶回博陵郡去。”
現在嘛,沾一沾光也就不錯了。
崔平想了想,囑咐兒子:“你多和崔渡親近。若是朝廷封賞順利,以後你就留在崔渡左右。”
這是來之前就說好的事,崔望沒有反對,點點頭應下了。
說來遺憾,崔平當年考中舉人後,在科舉一途上再無寸進。到了崔望,勉強考了個秀才,還得靠家族暗中籌謀出力。沒有讀書天賦,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所以,就得另闢蹊徑,走一條務實的路。
崔家決心要在南陽郡下注,自然要表露誠意,這不就將長房嫡長孫送來了?
……
與此同時,鄭宸王瑾一行人終於抵達京城。
御林軍們自去軍營報道,鄭宸王瑾連家也沒回就進了皇宮。
太和帝親自迎了出來,伸手扶起風塵僕僕滿面倦色的兩人:“快些起身。一別半年,朕日日惦記你們。你們總算回來了,快些進去說話。”
一同讀書一同長大的好友,情誼自然不同旁人。太和帝眉眼間皆是喜色。
鄭宸王瑾謝了天子恩典,隨着天子進了殿內。
李博元衝他們兩個擠眉弄眼,張口調侃:“我五日前就回京了。你們兩個不約而同,半途都拐去南陽郡,耽擱行程了。”
王瑾神色不變:“路上缺糧,正好經過荊州,就順道去了一趟南陽郡。”
鄭宸眉頭未動:“我在回途中遇到一夥流匪,有幾十個士兵受了傷。去南陽郡修整幾日。”
得了吧!你們兩個什麼心思,誰還不知道啊!
李博元心中哂然,面上卻未流露,只笑了一笑。
一旁的高涼王世子姜頤笑嘻嘻地插嘴:“快些說說南陽郡到底是什麼樣的?”
太和帝也笑道:“朕不能離京,也沒去過南陽郡。你們說來給朕聽聽。”
鄭宸出人意料地沒有爭搶,將表現的機會留給了王瑾。
王瑾半點沒客氣,張口說了些南陽見聞。着重描繪了南陽郡百姓安樂富足的一面,對崔渡的田莊更是讚不絕口:“……崔渡此人,確實有大才。臣在田莊裡,見到了改良後的各式糧種,見到了在冬日也能長勢良好的蔬菜瓜果。”“南陽郡有今時今日,崔渡要居首功。”
這年月,有餘糧纔有充足的底氣。
鄭宸淡淡瞥王瑾一眼。
王瑾心想你看不看的,我也得說實話。情敵是一回事,崔渡有大才是另一回事。
李博元和姜頤聽得好奇,連連追問。王瑾便細細說了一回。
太和帝不知想到了什麼,忽地長嘆一聲:“你們兩個剛回來,還不知道吧!韶華堂妹寫奏摺爲崔渡請封,朝堂裡爲此事爭論不下,朕頭痛得很。”
鄭宸不失時機地刺王瑾一回:“想來是丞相大人不肯點頭了?”
此事太皇太后不會反對,太和帝也樂意。如此一來,太皇太后黨羽都會支持。持反對態度的,當然就是王丞相一黨了。
太和帝下意識地看王瑾一眼,略一點頭:“王丞相以爲,崔渡確實立了功,朝廷可以破格封一個子爵。”
“韶華堂妹前些日子又上了奏摺,說願意捐贈十萬石軍糧。又在奏摺裡言明崔渡的功勞,足以封侯爵。”
侯爵?!
王瑾一愣,反射性地接了話茬:“崔渡還沒成年,封侯爵是不是太過了?”
鄭宸目中閃過一絲幽暗,淡淡道:“朝廷不封這個侯爵,南陽郡的十萬石軍糧是不是就會成一紙空文?”
這等事,大家心裡有數就行,就別說出來了好吧!朝廷不要體面的嗎?
太和帝咳嗽一聲,瞥鄭宸一眼:“十萬石軍糧不是小數字,南陽郡總要籌措一段時日。不過,韶華堂妹既然應下了,斷然不會以此事要挾朝廷。”
所以說,連天子的心都偏了。這件事,十之八九都能成。
一想到那個笑起來格外討厭的少年,很快就要被朝廷封賞,成爲大梁歷史上最年輕的侯爵,有資格和姜韶華並肩而立……一股無以名狀無法抑制的怒火在鄭宸心頭蔓延。
然而,此時此刻,他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不能做。
他只是一箇中書舍人,上面有親爹安國公,還有太皇太后壓着。所謂的太皇太后一黨,現在還輪不到他說了算。
太和帝的聲音在耳畔響起:“這件事暫且不論。你們兩個遠道而回,一定疲累得很。先回去歇息兩日,再進宮來當差。”
鄭宸回過神,和王瑾一同拱手領命。
兩人離宮後,一個回丞相府,一個回國公府。各回各家,各見各爹。
先不說王瑾這邊,且說鄭宸,回國公府後,受到了鄭家上下熱烈的相迎。身爲鄭家嫡子,做了半年欽差回京,這也是應有的待遇。
鄭宸心情不佳,和家人寒暄幾句,便去了安國公的書房。
門一關,父子兩個說話就直接多了。
“你爲何去南陽郡?”安國公板起臉孔,一臉不贊成:“姜韶華再好,也做不了鄭家兒媳。她是要留在南陽郡招贅進門的,你難道想拋下鄭家和大好前程,去做她的贅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