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史沒有丞相的名頭,做得卻是大梁丞相應該做的差事。
所有奏摺,都得先經過陳長史這一關,由陳長史篩選出重要的奏摺呈到御前。不太要緊的小事,根本到不了天子眼前,陳長史可以直接處置。
便是要緊的大事,女帝陛下也會和陳長史商議。還有一個王中書令,晚上回丞相府,隔日一早就能帶着合適的“建議”進宮來。
如此一來,王丞相這個真正的大梁丞相,倒被陳長史壓了一頭。
皇上對陳長史的信任,猶勝過當年的太康帝對王丞相的倚重。等王丞相徹底退出朝堂,丞相之位就是陳長史的。
這是衆人皆知的事實。也是張尚書不甘不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五品的王府長史,放在以前,只有低頭巴結討好朝堂六部尚書的份。現在倒是一躍而起,躍到了他們的頭頂。這在官場上,何止是連升幾級,簡直就是平步青雲。
別人服不服的不知道,反正張尚書心裡不服氣。
陳長史不知道張尚書在想什麼,就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他仔細地看了名單,心中便有數了,將名單又給了王瑾:“王中書令也看看。”
王瑾應一聲,接了名單,看完後直截了當地說道:“名單上一共有五十三人,別人都還算妥當,有兩人不合適。”
“卓躍是舉人出身,做過幾任縣令。現在去豫州,補做郡守。這不合規矩。要麼換人,要麼降至縣令。”
“還有這個沈知,原本在任上犯過錯,被罷免了官職。也不該在名單之列。”
不愧是王丞相的愛子,對原本的丞相黨官員如數家珍。
卓某和沈某投靠張尚書,自然都是爲了功名利祿前程。豫州不是什麼好地方,對他們來說卻也足夠好了。
張尚書也不是好惹的,張口便應了回去:“皇上用人不拘一格,南陽郡有一位蔡縣令,不過是秀才出身,照樣做了縣令。後來才考了舉人。還有平州的盧刺史,原本是罪臣,按着朝堂規矩,永不該再起用。當年皇上還是郡主的時候,一力推舉盧琮,盧琮先做郡守,後來做刺史。短短几年,便將平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臣選人的時候,便也有學有樣,膽子大了些。”
“如果皇上堅持不允,臣回去再換兩個合適的人選就是。”
陳長史面色不愉。
王瑾皺了眉頭。
張尚書是有備而來。這兩個人選,就是比照着蔡縣令和盧刺史選出來的。皇上不同意,那請問蔡縣令和盧刺史爲什麼可以破例?就這麼同意了,豈不是讓張尚書昂首挺胸揚眉吐氣了?
姜韶華挑了挑眉,忽然笑了起來:“朕用人確實不講究這些。”
“只要有真才實學,能做好差事,舉人和進士都無妨,罪臣也能將功補過。就按着張尚書的意思,將這兩人都列在名單裡。”
張尚書眉頭動了一動,嘴角揚了一揚,拱手應道:“臣遵旨。”
姜韶華淡淡笑道:“不過,有件事朕也得說在先。”
“當年朕還是南陽郡主,敢破格任用蔡縣令,也敢推舉盧刺史。他們兩個都爭氣,差事當得好,給朕爭了臉面。”
“卓郡守和沈縣令,要是在任上出了差錯,朕不但要重懲他們,還要追究張尚書識人不明之過。”
到了這一步,張尚書退不得,也不能退,挺胸應道:“臣對他們有信心。”
……
“呸!這個張尚書,實在可惡。”
小朝會散後,陳舍人氣憤不已地口吐芬芳:“他整這些小動作,就是成心給皇上添堵。”
姜韶華瞥她一眼:“這點小事,不必惱怒動氣。”
“大梁朝官員有萬餘,在京城的有幾百個,每日小朝會朕能瞧見的,也有幾十個。”
“他們個個都有私心盤算,朕還能一一計較不成,那不是整日都生悶氣?”
“說不定他偷雞不成蝕把米,日後就輸在走了這一步棋。”
最後一句,姜韶華說得意味深長,陳舍人聽得眉開眼笑,連連點頭。
三年後,昭平女帝登基第五年,大梁吏部尚書貪墨索賄案掀起了朝堂軒染大波,也被衆人稱爲吏部賣官案。
這一案的導火索,是被派去豫州的卓郡守。豫州刺史巡查諸郡縣,查出卓郡守貪墨稅賦,頓時便令人將卓郡守拿下問審。結果,拔出蘿蔔帶出泥,牽扯到了張尚書。
然後,吏部有官員上奏摺,揭發張尚書在吏部暗中賣官,連賣官的價目表都直接拿了出來。
牆倒衆人推,一封封彈劾張尚書的奏摺飛到天子御案上,其中不乏有證據的。對張尚書致命一擊的,是張家的一個族人挺身而出,檢舉做證張尚書高價賣官。因爲這個族人戴罪立功,天子特赦免了牢獄之災,只驅逐離京。
張尚書在一樁樁確鑿的證據面前,無力狡辯,頹然認罪,被判罰沒家產,全族流放嶺南。
張尚書的兒孫們不甘心被流放,竟做殊死一搏。趁着半夜集結家丁和族人,衝擊宮門。結果,被嚴陣以待的御林軍殺了個精光。
倒是不用受流放之苦,直接就去陰曹地府轉世投胎去了。
張家被抄沒家產,國庫相當於多了大梁兩年稅賦,有充足的財力養軍隊。大梁軍隊裡的軍漢們軍餉充足,吃得飽穿得暖,每日操練,戰力突飛猛進。
這些都是後話了。眼下的張尚書,正爲自己的高明之舉暗暗自得哪!
張尚書悠然回了吏部衙門,吩咐下去:“照着名單,將這五十幾個補了官缺的都召集過來,在離京赴任務之前加急培訓一段時日。”
這也屬於吏部職責之一。張尚書雖然貪婪,差事也當得不差。
朝廷大事一樁接着一樁,沒有消停的時候。
七月,黃河氾濫,被河水沖垮河堤的縣城多達六個。幾十萬畝良田被淹沒,死在洪水中的百姓不知凡幾。數以萬計的百姓在一夕間沒了家園和田地,流離失所,哀嚎遍野。
噩耗傳來,朝野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