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鄧猛這話,方鵬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這應該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攻擊軍用物資和器材,甚至是攻擊輕型坦克的反器材步槍。我估計,這應該是一隻芬蘭制的L-3920mm的反坦克步槍,它有一個著名的外號,叫做‘大象’。”
看到鄧猛好像對這種槍不是很瞭解,方鵬於是給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在方鵬的侃侃而談之下,鄧猛這才明白,這種擁有強大威力的恐怖玩意的來路和歷史。
顯然,關於武林和江湖的傳聞,鄧猛要比方鵬知道得更多,但是關於這種現代的兵器常識,方鵬就可以稱爲專家級的了。他很清楚,能搞到這種威力巨大的新式反器材步槍的人,肯定需要強大的後盾。這絕對不是普通的歹徒、或者槍械愛好者能完成的壯舉。
因爲這種超級的反器材步槍,一直受到製作方的嚴格控制,就算是某些財大氣粗的恐怖組織,想搞一隻這種槍械也不容易,更何況還是石強這種國內的退役軍人呢?
因此,就算一個受武器禁運的小國、想擁有這種威力強大的步槍也不容易,更別說石強這種獨行俠了。而且,在國內別說這種變態的槍械了,你就是擁有一隻能打打火藥的鳥銃,如果有人舉報,你也會被警方叫去喝茶,怎麼可能搞到這種恐怖的反器材步槍呢?
綜合這些因素,方鵬明白,以石強和他的關係及人脈圈來推斷,要找一隻新式的“巴特雷”狙擊步槍肯定不太容易,而他能找到的,應該就是他所說的這種反坦克步槍,一種被芬蘭人在在1939年夏天完成的古老的阻擊步槍。
當然了,這肯定不僅僅侷限於方鵬的推測。因爲,當時在鄧猛離開之後,他曾對那隻槍射擊造成的後果進行了研究,因爲怕暴露形跡、他沒有挖出那粒射入牆內的彈頭,只憑目測和對該槍的威力評估得出了結論,明白這是當年芬蘭製造的L-3920mm的反坦克步槍。
此槍製作時間己經有了數十年,是一種威力強大,但是後坐力也極其變態的古老的反器材步槍。當年,使用過這種變態步槍的人,給它取了個綽號叫“大象”。
這種槍歷史悠久,應該是反器材步槍之中的元老了。
一戰以後,芬蘭就已經開始了反坦克槍的研製工作,經過長時間的研製和測試,直到一九三九年的九月,纔開始生產這種性能優異的武器。
該槍尺寸長,份量比較重,擁有步槍式槍托,手槍式握把。彈匣設置在槍身上方。長槍管外的護套開有散熱孔,槍口安有多室制退器。裝有兩腳架,冬季加裝了雪橇,便於雪地機動。由於它的操作和重量原因,至少需要兩名射手、才能攜帶和使用該槍。
這種槍不僅重量大,而且後坐力十分可怕。由於製作時間較久,槍膛的壓力非常大,儘管有槍口制退器,射手如果抵肩射擊,所承受的後坐力也是常人無法忍受的。
一九四零年冬季戰爭結束時,這種反坦克步槍的產量大約有四百支左右。芬蘭在加入軸心國集團後,大量生產和裝備各種武器。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四年的對蘇戰爭中,芬蘭軍隊使用了超過近兩千支的這種反坦克步槍,也許正是這個期間,有不少這種槍械流落民間,被一些槍械愛好者當成古董收藏在家中。而石強應該是從這種收藏者手中獲取的該槍。
當時,在四百米以內的有效距離中,“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射穿蘇軍的輕型坦克。可是,隨後蘇軍新式的中型坦克出現後,20mm穿甲彈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這種步槍就只能偶爾打斷蘇軍坦克的履帶。不過,由於該槍的精度很高,芬蘭軍隊一直難以捨棄,之後它逐步被用來對付碉堡和機槍火力點,這樣一來,就更類似於現代的反器材狙擊步槍了。
不客氣的說,它在二百米到一千四百米範圍之內,能輕鬆的獵殺敵人的有生力量。
每次射擊之後,射擊者的上半身往往會被往後頂退15釐米左右。可以想象,這是一種多麼劇烈的震盪。此槍是半自動步槍,每次射擊後可以自動復位,理論上是可以很快再次開火的。但是射手每次射擊之後,由於經受了巨大的後坐力,往往要花不少的時間才能恢復過來。這樣一來,就耽誤了再次射擊的時間。
很明顯,正因爲它擁有這麼笨重的體積,和相當難做到的操作程度,這也是石強爲什麼只攻擊一次,立刻便收拾行頭匆匆忙忙的離開的原因。
不過,從周敏婷調取的視頻資料來看,當時這個變態一直是獨自攜帶着這種超強步槍出入的,這說明這小子一直是獨自在操作和使用該槍,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聽到方鵬這麼一介紹,鄧猛說道:“難怪這玩意竟然能一槍將牆壁都穿出一個大洞!看來功夫慢慢會退出舞臺絕非巧合,冷兵器的時代己經過去了,新武器時代太厲害了。”
鄧猛說到這兒不免有些感慨,看樣子剛纔這個威力強大的狙擊步槍,對他的自負和心理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畢竟他沒有進行專業的軍事訓練,對這些現代的軍事器械比較陌生。
聽到方鵬的介紹,鄧猛這才明白,自己至所以能在這之前聽出些動靜,估計正是因爲這種威力巨大的步槍操作難度比較大,纔給他寶貴的反應時間。如果換成方鵬所說的新式的狙擊步槍,估計他根本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眼睜睜的看着方鵬中彈了。
很明顯,一旦被這種威力巨大的步槍擊中,打中胳膊的話整條手或許就會直接飛掉,如果是身體的話就不必再搶救了,因爲子彈巨大的威力,能將這具軀殼震得支離破碎。
或許方鵬不理解鄧猛的這種感慨,可能是這個世代習武的世家子弟,卻因此默默無語、沉靜了良久。當然,對這種步槍的擔心還只是一個原因,想到方鵬面臨如此變態的對手,他也有些寢食難安了。對他來說,方鵬現在跟他情同兄弟,怕他出什麼意外也是一個原因。
只是,方鵬好像比他輕鬆多了,兩人聊了一會,他便若無其事的站了起來,對他說道:“好了猛哥,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出去找地方吃飯吧,順便看看範文哲,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寶藏方面的信息、也不知道他兄弟跟葉冬柔她們進展如何了。”
鄧猛看了看錶,這才發現折騰了這麼一會,時間果然不早了,己經到了六點左右。
於是,兩人便一起離開了酒店,去外面找地方吃飯。因爲剛剛經受了石強的襲擊,無論是方鵬還是鄧猛,都知道這傢伙肯定不敢再頂風作案,如此囂張的再次組織襲擊。畢竟他挾帶的武器,因爲體積和重量的限制,他可不方便隨時操作。這個時候肯定是躲在什麼地方休整,只能等風聲過後,再次尋找下手的機會了。
正如方鵬所說的那樣,石強確實是通過他的一個朋友,從一個槍械愛好者的手中得到的這隻芬蘭制的L-39反坦克步槍。
那次被方鵬擊倒之後,冷靜下來的石強明白,雙方並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
他很清楚,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自己也打不過方鵬的。這傢伙不僅狡猾,而且擁有着超出他預料的超強修爲!
想當初,石強在部隊裡就一直是一個表現優異的戰士。只不過,因爲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一直無法在部隊有更好的發展,在當了幾年的志願兵之後,最終解甲歸田,回到了老家。
石強曾經是野戰部隊的偵察兵,因此在部隊的時候,訓練的內容頗爲廣泛,除了各種格鬥的技巧之外,還有各種槍械的運用,因此他接觸到的槍械十分廣泛。
退伍之後,經過戰友的介紹,石強加入了一個狙擊步槍愛好者羣,開始跟羣裡的人交流各種威力強大的狙擊步槍。這個羣裡的人天南海北到處都有,其中就有一個是俄羅斯的槍械收藏家,而他手中有不少的L-39反坦克步槍,曾經對人表示,可以轉讓出一隻給朋友。
這也是石強萌生了用狙擊步槍滅殺方鵬想法的原因。很快,石強便聯繫到了這個俄羅斯人,開始跟他商量收藏他這隻步槍的說事宜,雙方很快一拍即合,達成了轉讓協議。
那個時候的石強,因爲退伍之後一直在替王昆工作,手上己經有了不少的積蓄。
因此,當時對他來說,收購這隻步槍的錢還是不成問題的。只是,由於對方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槍械收藏愛好者,他只限於在收藏家之間轉讓,也不想讓這隻槍最終流落到不法之徒手中。所以,他轉讓槍的時候,只給了方鵬區區五發子彈。
這樣一來,子彈的配給,基本上就是各種功能的示例彈,每樣僅一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