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高檔翡翠熟悉的人,卻能認出來,這一絲光澤,絕非玻璃。那種寒意和剛性。只有可能是玻璃種翡翠。
在這片晶瑩剔透的玻璃種翡翠指甲浮現出來後。饒雅的心念神識,便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散逸開去。然後,饒雅的心念神識之中,便開始浮現一幅接一幅的圖像。而這一幅接一幅的圖像,有在斷續連綿中,組成了這片被陣法隔絕的岱輿山中,一段又一段山川地理的結構。
一些原本深藏在地下的靈石礦脈。開始逐一顯現出來。而這匯聚於岱輿山主峰的幾條靈脈,和這主峰上,其他幾條尚未被李別意等發現的靈脈,其在山川大地中,蜿蜒伸展的姿態,便也完全展露了出來。
在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雲雷截去了這岱輿山二十多米主峰峰頂,也就是二十多米靈脈匯聚的高品質靈石礦牀之時。饒雅突然對雲雷和衆人一指遠處的一座山峰。說道:“那個地方,好像也有靈脈。”
衆人的眼光一下子集中了過來。雲涵虛問道:“小雅也會看山川走勢,礦產分佈?”
雲雷卻笑道:“小雅是玉靈之體。對於珠寶玉石,有些特殊的感應。”
雲涵虛等蜀山和崑崙的弟子們,頓時驚訝起來。雖然,即便是上古三清,也不知道擁有玉靈之體的人,腦海中會浮現出各種玉石的種種圖像。但是,卻也知道,有這種體質的人,對於各種玉石的所在。有着極爲敏感的感應。
雲涵虛對有些害羞的饒雅,施了一禮,道:“若此事當真,我蜀山和崑崙兩派,當重謝小雅。”
說完,雲涵虛轉身對碧雲天和碧雲霞道:“你們兩個所傳承的紫青雙劍,以鋒銳著稱。雙劍合璧,更是銳利難當。你們切試試,能否截斷那座山峰!”
又對李別意道:“你用土系術法,策應一下!”
李別意應了一聲。便和碧雲天碧雲霞兩兄弟一起騰身而去,片刻後,便到了饒雅所指的那座山峰之下。李別意揮手往大地上一拍。但見這一拍之下,泥土簌簌抖動,紛紛崩裂瓦解。從這座山峰之上,撲簌落下。
便如同因爲植被稀疏,泥土並不堅固,而在暴雨中形成的泥石流一般。從山峰之上,藉着地勢,一路洶涌而下,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越積越多。最終,勢不可擋的帶走沿途所有的泥土山石。一直衝到山腳下,並騰起漫天煙塵,纔算是罷休。
此時,這座山峰之上的植被,已經被毀掉了大半。山頂上的泥土,已經所剩無幾。所有的泥土,都堆積在山腳下,山峰上只留下大量的山岩。李別意用盡一身靈力,感應着這座山的山體結構,然後,再一拍這大地山石。
但見這山峰彷彿被什麼東西擊中了一般,陡然之間,顫動了一下。而在這顫動之中,這山峰的山體薄弱之處,竟然在轟鳴之中,裂開幾道縫隙!原本堅實的山體竟然變得脆弱了許多。
雲雷在遠處看的目瞪口呆。李別意這兩巴掌的威力,實在是太過驚人。雲雷對雲涵虛道:“李道友的修爲居然到了如此程度!據我所知,即便是結丹期修士,用盡全力在地上拍兩巴掌,也做不到這個程度吧?”
雲涵虛卻笑道:“這個雲兄卻有所不知。李道友是土靈之體,一身土系靈力,用的那是出神入化。而蜀山和崑崙的典籍衆多,李道友又有元嬰期土系大修士,崑崙掌門玉山河的指點。”
“所以,雖然李道友年紀不大,修爲也不如我。可是,對於這山川地理,地質地貌的理解和應用,卻遠超我等。李道友這兩巴掌,應該是打在此處山體的薄弱之處。所以,可以四兩撥千斤,利用這山體本身的結構缺陷,造成這讓人震驚的效果。”
“而這一手,正是崑崙派掌門玉山河的拿手好戲。當年玉山河在突破元嬰中期後,興致大發。想要試試自己的能力界限所在,便在一座海拔上千米的高山上拍了兩巴掌。”
“結果,那座海拔上千米的高山,就此分崩瓦解。變成了一座由一堆巨大山石壘起來的,海拔不過百餘米的石頭山。”
雲雷聽的心馳神往中,碧雲天和碧雲霞知道,此時正是出手的良機。於是,紛紛駕馭起紫青雙劍。噴吐出一股紫色的劍氣,和一股青色的劍氣。然後,這兩股顏色不同的劍氣,在半空毫無阻礙的融合在一處,化作一道威力遠大於兩道劍氣簡單相加的湛藍色的劍氣。
這一次雙劍合璧,便已經用盡了碧雲天和碧雲霞兩個築基期巔峰修士體內所有的靈力。藉助紫青雙劍法寶的威能,這一劍的威力,已經和結丹期修士的一擊之力差不了太多了。
然後,這道湛藍色的劍氣,便在半空盤旋一下,一劍斬落在那山峰之上。但聽得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那座已經被李別意弄得傷痕累累的山峰峰頂,陡然之間崩裂開來。
原本的峰頂,化作無數塊大大小小的碎石,滾落到山腳下。那原本深藏於山峰之下的靈石礦脈,便就此顯露出來。幾個呼吸之後,一股靈氣,便如同噴泉一般,從這斷裂開的山峰中噴涌出來!
雖然這靈氣噴涌的勢頭,和噴涌出的靈氣濃度,都沒有岱輿山主峰剛被截斷之時高。但是,也足以證明,饒雅所指的那個位置,也有一處翡翠礦石,呃不,翡翠靈石礦脈了!
雲涵虛看着這岱輿山中,方圓三十里陣法所籠罩的所在。仰天長笑:“三清在上!賜我蜀山和崑崙,如此洞天福地!”
“原本,弟子們在清點從岱輿山中所得的收穫時,還覺得這海外仙山,名不副實。可是如今看來,卻是弟子淺薄了!只有這樣靈脈遍地的所在,才能稱得上是洞天福地!”
說罷,雲涵虛吟詠起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對岱輿山的記載:“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爲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