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也是普希金泡妞的時候,送給那個十五歲小姑娘的。否則,關着禁閉呢,哪裡會這麼來勁。跟荷爾蒙分泌過於旺盛似的。
此時的普希金,也如李清照一般,渾身上下,都散發着談戀愛的酸臭味兒……
這兩首表達方式截然不同的詩,其實都表達同一種寶寶看起來不爽其實還挺爽的矯情意味。本質上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區別。
這兩個文學史上的大神,這兩篇作品,和今天許多人在朋友圈裡,於秀恩愛的同時煲一份心靈雞湯的惡習,其實差不了多少。
歐羅巴一系的文明,用這種解析和邏輯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確實有其長處。可以在許多時候,認知到這個世界,某些本源的道理。近代科學中,最基礎的物理和化學兩大學科,無一不是如此建構起來的。
從宏觀到微觀,細分,細分,再細分。從分子,到原子,再到夸克……
然後,再用這些細分之後得到的世界的根本元素,去構建一個世界。而這種構建,也是絕對講求邏輯與理性的。
這種思維方式的根本,是通過理性和邏輯將世界解構。並相信這世間,絕對沒有不可認知之物。
這與華夏文明對於世界本身的認知與探討截然不同。華夏文明對於世界的探討,並不是這種邏輯與細分的解構。華夏人非常重視這世界原本的物象與細節,所以,文字都是一脈相承的象形文字。一直傳承使用了上千年。
華夏人習慣於尊重某一種存在本身的存在,以旁觀者的態度,去看其變化流轉,而不是將其量化、解構,納入一個理性的邏輯之中。
就算是通過思想重構世界,表達情緒,也是利用這些存在本身的特徵,所以,纔會有“紅藕香殘玉簟秋”這種詞句。這應該算是一種相對感性的思維。
這種思維,並不適合以元素、原理爲根本的現代科學的產生。但是,一旦遵從這種思維,那麼人對於這世界本身的感知,卻會變得格外的敏銳。會將這天地之中,那些自然自在的存在,本身的各種特徵,感應和描繪的非常細緻而確切。
日升月落之間,萬物運行,所見宏大。因此,可以見到天地萬物各守其道的運行。非常的系統。
所以,華夏的醫學,會有頭疼治腳這種在歐羅巴人看來很神奇的醫療方法。
而歐羅巴的醫學,想要達到這種程度,就非要相關把原理弄明白了才行。否則,就不符合邏輯,就根本施展不了。
歐羅巴人的這種理性與邏輯的思維,是從細微處趨於宏大,而華夏人的這種相對感性一些的思維,卻似乎是從宏大處,體味細微。有點截然不同的意思。
這種對於某一種存在本身特性的尊重,便會讓華夏人在感知之中,出現一個一個與衆不同、意蘊連綿的意象。比如說紅藕、比如說玉簟、比如說羅裳……
而這些意象組合,構成的就是意境。連綿不斷,渾然天成,就和華夏古典的園林相似!
歐羅巴文明體系,所遵循的邏輯和理性,自讓歐羅巴文明體系下的園林,修建整齊,橫平豎直,絕無半分自然的體態。這種按照人類自身的意願拼接出來的東西,一旦落到自然之境中,自然是處處破綻。
反倒不如華夏人尊重和利用這些自然個體的本身特性,構建出來的意境連綿自然。有的時候,甚至毫無破綻。
一旦這歐羅巴文明體系下的園林,無人打掃和修剪,那些橫生的草木很快就會將這些強行設定的橫平豎直的邊界打破!如果將一座古典的華夏園林,和一座歐羅巴式的古典園林,同時空置。在經過一段的時間,讓草木自然生長,讓清風流水自然風化之後。
華夏的古典園林的規劃與佈局,其保存的完整程度,一定會遠高於歐羅巴式的古典園林。因爲華夏的古典園林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那些草木生長的本性,考慮到了陽光和陰涼的交替,考慮到了風水的走向,並遵循其自然特質,這才佈局而成……
除非有一日,歐羅巴的文明體系,可以將自然與人世之間,絕大多數的規則悟透,並加以應用。這種缺失,或者說與自然之間的衝突就會一直存在。由百十條原理構建出的科學世界,畢竟不如由成千上萬條原理構建出的自然真實。
華夏人不解構這自然本身的存在,反而可以更好的利用這成千上萬條,自然中原本便有的規則。
玉藻井早已經習慣了華夏人以意境之法,結構出來的連綿細密的陣法,這歐羅巴人設計出來的玫瑰星圖,在她的眼中,雖然有不少巧妙的獨到之處,便如同玫瑰花苞一般,層層收攏,愣是在一層層的威能疊加之後,將這玫瑰星圖大陣推到了化神期的存在。
而且,其中還有那麼一絲類似於花苞收攏時的天地法則。
但是,落在玉藻井的眼中,卻覺得破綻太多。玉藻井一個點一個點的敲過去,不過片刻之後,這玫瑰星圖大陣,便碎裂了一小半之多。那十二個聖騎士和十二個魔法師讓這玫瑰星圖重生的速度,完全沒有玉藻井破壞來的快。
此時,這玫瑰星圖在變幻流轉之中,又朝着玉藻井發出了一輪攻擊。
而這攻擊本身卻是由那聖騎士與手中的劍,催發劍氣,藉助魔法而引動的。
能讓結丹後期的聖騎士發出的一擊之力,差不多等於元嬰初期修行者的全力一擊!
玉藻井看着這一輪的攻擊,心中一動——這一輪的攻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破綻,讓兩個聖騎士,雖然看似仍舊隱藏於玫瑰星圖之中,卻根本得不到這玫瑰星圖的庇護。
也就等於是兩個結丹後期的的修行者,正面硬抗玉藻井這個化神期的修行者。這簡直就是在找死!
玉藻井也自然不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