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

弗拉基米爾-普*京焦急的在高爾基槍擊案聯合調查指揮部的辦公室裡翻閱着各個前方探員和警察上報的信息,由於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案件的前期表現出來的出衆的工作能力,專案組的負責人很大度的賦予了他更大的權力,同時也將責任推卸到了他的身上。弗拉基米爾-普*京不是不知道上司的這點小心思,但是他根本不在乎,如果不把這些危險的傢伙趕快送進監獄,而是繼續讓這些傢伙在社會上游蕩,那纔是真正的失職。

高層雖然重視這件案子,但是爲了把不好的影響降到最小,所以並沒有向社會公佈嫌疑人的照片,報紙上也沒有大幅的報道。因此,到目前爲止,知道這一消息的也只有參與這件案子的克格勃探員和警察。

弗拉基米爾-普*京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消息從頭到尾整理了一遍,結果令人失望。那五個匪徒依然沒有任何的消息,彷彿已經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弗拉基米爾-普*京再也坐不住了,他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拿起掛在座椅靠背上的外套穿在了身上,然後大步的離開了辦公室。

去哪裡看看呢?機場嗎?那裡的安保本來就很嚴格匪徒不大可能從那裡逃走。高爾基港嗎?那是個貨運港口,幾個大活人裝進集裝箱裡運出去倒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克格勃總部已經下過命令了,要求高爾基港一週之內船舶禁止離港,因此也被弗拉基米爾-普*京排除在外了。剩下的就是公路和火車站了,進出高爾基市的公路有二十多條,現在每條道路都設置了檢查站,一輛車一輛車的檢查,匪徒根本不可能從公路逃跑。剩下的就只有火車站了,由於臨近奧運會的召開,很多單位和學校都放了假,火車站正式繁忙的時候,克格勃總部也不敢冒然封鎖火車站。是的一定是火車站。

想到了這裡,弗拉基米爾-普*京命令司機把車開到火車站,他要在那裡守株待兔,親自等那五個匪徒自投羅網。車子在警車的引導下一路暢通,很快就趕到了高爾基市火車站。高爾基市火車站是莫斯科東部的重要一站,很多從東方開來的列車都要經過這裡,因此這裡平時的客流量就比較大,再加上高爾基市是一座古城,有着衆多的名勝古蹟。因此很多從東方來的遊客,會在這裡下車玩上幾天再去莫斯科。這更加大了檢查的難度。

弗拉基米爾-普*京來到了車站的中控室裡,望着樓下來來往往的人羣,不由得眉頭一皺。不過弗拉基米爾-普*京大概做夢也沒想到,此刻謝廖沙他們五個正在樓下的候車室裡,大搖大擺的等着火車。

那天晚上,契爾年科剛要說第二個文件袋的內容,就被外面傳來的一陣嘈雜的聲響打斷了,契爾年科留下了一句話就匆匆的離開了,謝廖沙也沒有多做停留很快地離開了那裡。一直等到他回到大家藏身的地方,他纔打開了那個紙袋子,他萬萬沒想到裡面的東西居然是5個空白的軍人證。

說是空白其實並不準確,上面只有名字和照片是空着的,其餘的都已經填好了。謝廖沙特別地看了一眼所屬部隊的番號,蘇維埃空降兵部隊第103空降師354空降團。

謝廖沙把那個合法的身份留給了彼得羅夫老爹,並且給老爹留下了一筆錢,在安排好了彼得羅夫老爹,冬妮婭以及兄弟們的家人之後。謝廖沙他們懷着忐忑的心情走進了354空降團的駐地。他們在軍人證上填寫的姓氏變成了彼得羅夫。謝廖沙是這樣考慮的,他們兄弟五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想方設法安全地離開高爾基市,只要能離開高爾基市,謝廖沙就帶着兄弟們找機會逃到國外去,等一切安頓好了,到時候再設法把冬妮婭和彼得羅夫老爹接過去。

354空降團的駐地現在居住的都是剛入伍的新兵,除了謝廖沙他們五人之外,大部分的士兵來自梁贊市,由於軍營裡的封閉式管理,以及政府顧及面子,遲遲沒有公佈槍擊案的消息,謝廖沙他們在軍營裡很幸運的沒有被人認出來。

由於前世的經驗,謝廖沙很適應這裡的生活,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聽的不聽,一切服從指揮。謝廖沙暗地裡約束着自己的兄弟們,他告訴他們,只要離開了高爾基市,我們就找個機會逃到國外去,兄弟們自然聽謝廖沙的話。

謝廖沙他們只在這裡呆了兩天,就接到了上邊的命令叫他們立刻開拔。但是去的地方卻一直保密,謝廖沙暗暗地想,要是去波蘭,或者民主德國這類的地方就好了。

謝廖沙他們就這樣乘坐着軍用的卡車來到了高爾基市的火車站,大概是因爲穿着軍裝的原因吧,並沒有人來盤查他們,他們就這麼走進了高爾基火車站的候車室裡。

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中控室裡看着下面的人羣,實在想不出自己有什麼漏洞可以讓這五個匪徒逃出這天羅地網,他的眼睛像探照燈一樣的掃視着樓下的人羣,有放假出遊的學生,在一起親熱的情侶,穿着正裝的公務人員,車站的工人,還有軍人。正在這時,中控室的大門打開了,契爾年科笑呵呵的走了進來,對弗拉基米爾-普*京說道:“沒想到你會親自過來啊,怎麼樣有線索嗎?”

弗拉基米爾-普*京轉過身來,一看是自己在列寧格勒大學的師兄契爾年科,他撓着頭皮回答道:“沒線索,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怎麼你今天來是有事嗎?”

“我晚上剛好有時間,想約你出去喝一杯,放鬆一下,最近實在是太緊張了。”契爾年科一邊說着,一邊望向樓下的那些軍人,他們已經起身開始登車了。

弗拉基米爾-普*京回答道:“好啊!沒問題,師兄說話了,再忙也要奉陪。”

“你這個傢伙呀!”契爾年科拍了拍弗拉基米爾-普*京肩膀笑着說道。兩個人又聊了幾句,契爾年科就告辭離開了,他走下樓梯,來到了候車室,那列軍列已經發車了,火車開始慢慢的啓動。契爾年科目送着火車離開之後,來到了一個公用電話旁,撥打了一個號碼。沒等多久對面就接通了,契爾年科壓低着聲音說道:“貨物已出發,麻煩您安全的處理掉他們。謝謝!”

“嗯!”對面只回答了這一個字就掛斷了電話。

此刻坐在火車裡的謝廖沙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就在剛纔列車的廣播裡公佈了他們此行的的目的地,阿富汗戰場。

(第一卷完)

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叛先鋒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四十六章 入夥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十一章 唐寧街10號第六十四章 甘比諾家族的無奈第五十七章 隧道屠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一百一十三章 忙碌等青工部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五十八章 烏茲別克大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三章 克格勃大裁員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五十九章 人情債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五十九章 新的報酬第五十一章 走入視線的女人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廖沙的態度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出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六十四章 風暴前夕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機應對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圍剿西方石油公司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八十五章 小日本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二百零四章 板建房風靡蘇聯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山都式的推銷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一百一十九章 謝廖沙的新思維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
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叛先鋒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四十六章 入夥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十一章 唐寧街10號第六十四章 甘比諾家族的無奈第五十七章 隧道屠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一百一十三章 忙碌等青工部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五十八章 烏茲別克大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三章 克格勃大裁員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五十九章 人情債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五十九章 新的報酬第五十一章 走入視線的女人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廖沙的態度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出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六十四章 風暴前夕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機應對第六十章 校園生活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圍剿西方石油公司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八十五章 小日本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二百零四章 板建房風靡蘇聯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山都式的推銷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一百一十九章 謝廖沙的新思維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