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個老人與遼東鐵騎

騎兵師團和近衛師團的訓練嚴格按照趙強之前所擬定的訓練大綱落實,但大體上仍是參照原關寧軍(既吳三桂帶往關內發展起來的周軍)的訓練方法進行訓練。騎兵方面,趙強所知的與這個時代的軍人基本相同,並沒有因爲多了兩三百年的見識就超越這個時代的騎兵將領。

不懂就讓懂的人去做,這一點趙強做得很好,他從不像後世校長一樣事事插手,而是放心大膽的把懂行的人用起來,讓他們去辦自己不懂的事。所以騎兵師團的訓練從上到下都是騎兵師團的各級主官在落實,趙強只看成績而不去橫加干涉,再而言之,他也拿不出什麼可以短期內就可以讓騎兵師團戰鬥力實行質的飛躍辦法。

騎兵這個兵種從誕生初始,歷經兩千年歲月考驗和歷代將領不斷的完善,到此時各方面已經成熟完形,沒有必要進行大的改變,歷史也告訴趙強,再過一百多年,騎兵將從人類戰爭歷史中沒落乃至最終消散在歷史長河,取而代之的是熱火器軍隊。故而對於在這個時代還可以發揮作用又完全不必自己去想辦法改進的騎兵師團,趙強也就任之按傳統道路發展,並不腦子發熱妄想對騎兵也大動手術,使之成爲“煥然一新”的新生物。

不過不去幹涉卻不代表趙強心中沒有遺憾,沒有想法,他有,但他卻沒有辦法去做。他很清楚,論騎兵數量,自己編得再多也趕不上清軍,他們有滿蒙漢三個八旗的騎兵可用,損失了可以到蒙古部落補充,也可以徵用數百萬的漢人充當炮灰,總之,清軍的兵源多得嚇人,他們根本不在乎一兩場死傷幾萬人的敗仗,而趙強在乎,因爲他一場這樣規模的敗仗都承受不了。原因很簡單,他沒有兵員可以補充。治下地盤很大,真的很大,趙強曾計算過,僅目前關寧軍所佔領的地盤,拿到關內去就是河南、河北、山東三省面積的總和,然而這麼大的一塊地盤內,兵民加在一起僅有不到七萬人,這就意味着如果南下後,騎兵師團在清軍重兵的打擊下覆沒,那趙強就再無騎兵可用,他的後關寧軍也將成爲缺翼的天使,最終凋落人間。

無法也不可能與清軍單純比騎兵的數量,所以趙強只能力求關寧軍的騎兵能夠在戰鬥力上超出清軍數頭,每戰皆可以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然而僅憑現有的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這無異於是癡人說夢。而唯一能讓他的願望成真的卻只有一件神器——三眼火銃。

三眼火銃是明代的大規模殺傷武器,其式樣與老土槍相仿,分別有三個點火裝置和三個藥室,可以連射三發,也可以一併點火齊射,是當時以及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火器。三眼銃體積不大,騎兵衝鋒時三發的火力會給對方造成極大傷害及震懾,發射完畢後又可以做錘擊的武器,利用在馬匹的奔跑速度,重擊速度絕不遜於任何一件馬戰兵器,只要挨一下,對方就得一命嗚呼。而讓三眼銃成爲騎兵大殺器並揚名千古的這人則是趙強每看《明史》都對其生平欽佩不已的一個老人,也正是這個老人鑄就了關寧軍的前身——遼東鐵騎。

“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

這句話來自於一個人的傳記。此話的意思爲:以此人的才能,恢復失去的江山固然不太容易,但如果信任他,放手將權力交給他,那麼穩固現有國土,卻是可以的。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評價,這句話出自於《明史》,而編寫《明史》的人是清朝史官。

在清朝這樣一個文字獄橫行,漢人氣節被閹割一盡的朝代,說出這種話是要被殺頭的。因爲此話隱含的意思爲:如果此人一直在任,大清是無法取得天下的。可是清代的史官說了,還把這樣的話寫進了《明史》中,並且沒有受到皇帝的指責和怒罵,也沒有一個人因此而受到任何懲罰。與此同時,他們還用一種十分特殊的方式來表達對這個人的崇敬。

在長達二百二十卷,記載上千人事蹟的明史傳記中,無數爲後人熟知的英雄人物都要和別人擠成一團,而此人的傳記裡卻只有他和他的子孫!

這個人不是徐達,徐達的傳記裡有常遇春;也不是劉伯溫,劉伯溫的傳記裡有宋濂、葉琛、章溢;也不是王守仁,王守仁的傳記裡有他的門人冀元亨;也不是張居正,張居正的傳記裡有他的老師徐階、對頭高拱;更不是袁崇煥,因爲袁崇煥的傳記裡有十個人。

此人便是孫承宗,明末最偉大的戰略、努爾哈赤父子的剋星、京城的保衛者、皇帝的老師、關寧鐵騎的創建者!正是因爲此人,纔有袁崇煥、纔有滿桂、纔有趙率教、纔有何可綱、纔有祖大壽、纔有吳襄、纔有吳三桂…….

孫承宗是天啓皇帝的老師,遼東告急後,他以花甲之齡出關親自查看時局,並最終做出“以遼人守遼土”的決策,在此策的影響下,關寧軍的前身——遼東鐵騎成立。初入遼東鐵騎的七千人全爲難民,皆爲家破人亡,與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漢子,這些人捍衛了大明二十多年直至最後。而遼東鐵騎之所以有這樣的威名與戰績,則全賴軍中所配的三眼火銃。

做爲遼東鐵騎的直接繼承者,趙強與所部的吳軍士兵身上都有關寧軍的影子,正如後世某支軍隊喜歡追朔部隊前身的光榮一般,趙強的關寧軍追塑的便是遼東鐵騎。無論現在的關寧軍是怎麼樣的人員組成,無論現在的關寧軍是打着什麼政治旗號,都不能割斷關寧軍與遼東鐵騎,與孫承宗、與袁崇煥、與吳三桂的血脈關係。

要想重振遼東鐵騎的威名,要想以少克多,以弱勝強,趙強就必須給他的騎兵師團裝備三眼火銃,而恰恰他沒有三眼火銃,也無法制造,所以他要去京城,因爲他要想有三眼火銃乃至“絞肉機”的機槍,他就必須要得到一個人,此人便是——戴梓!

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五十二章 惡戰(二)第五十二章 崇文院第三十二章 好漢饒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十七章 大淩河第八十八章 水晶之夜(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十五章 火器司與製造局第十五章 貪官之利第二十一章 視察後衛師團第七章 衝動(求收藏)第十二章 清算漢奸(五)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一)第五十八章 鄂倫春人第七章 南懷仁、火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兒女情長第二十六章 倖存者回憶錄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臨城下(三)第七十三章 哥薩克僱傭軍第九十二章 強徵擴軍(三)第六十七章 通州大營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衛戰(十)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衛戰(十三)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寧四大師團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二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十五章 貪官之利第二十四章 擴建水師第二十九章 退讓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二十三章 永平府官差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黃羊野人(下)第三十一章 俄國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孃的滿漢一體第十三章 突擊強化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十五章 尚陽堡暴動(八)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六十七章 羅剎女人(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五十八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中)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九)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遠作戰(十一)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二百三十一張 取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徹底的洗劫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七)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五十九章 明掘永陵(下)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三章 犯官子弟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遠作戰(十五)第三十一章 兵進尼布楚(六)第六章 火器制勝第五十七章 血洗烏拉(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個老人與遼東鐵騎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七十二章 奇襲北京(三)第十八章 熱情的東方將軍第二十八章 愛錢如命的才子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六章 同隊皆斬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第二十二章 熟人第十章 清算漢奸(三)第三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糧(二)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個老人與遼東鐵騎
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五十二章 惡戰(二)第五十二章 崇文院第三十二章 好漢饒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十七章 大淩河第八十八章 水晶之夜(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十五章 火器司與製造局第十五章 貪官之利第二十一章 視察後衛師團第七章 衝動(求收藏)第十二章 清算漢奸(五)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一)第五十八章 鄂倫春人第七章 南懷仁、火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兒女情長第二十六章 倖存者回憶錄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臨城下(三)第七十三章 哥薩克僱傭軍第九十二章 強徵擴軍(三)第六十七章 通州大營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衛戰(十)第三十六章 清原保衛戰(十三)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寧四大師團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二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十五章 貪官之利第二十四章 擴建水師第二十九章 退讓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二十三章 永平府官差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黃羊野人(下)第三十一章 俄國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孃的滿漢一體第十三章 突擊強化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十五章 尚陽堡暴動(八)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六十七章 羅剎女人(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五十八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中)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九)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遠作戰(十一)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二百三十一張 取財有道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徹底的洗劫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七)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五十九章 明掘永陵(下)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三章 犯官子弟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遠作戰(十五)第三十一章 兵進尼布楚(六)第六章 火器制勝第五十七章 血洗烏拉(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個老人與遼東鐵騎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七十二章 奇襲北京(三)第十八章 熱情的東方將軍第二十八章 愛錢如命的才子第二章 新君登基(二)第六章 同隊皆斬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第二十二章 熟人第十章 清算漢奸(三)第三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糧(二)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個老人與遼東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