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渡江

泊扎渡口位於雅克薩東北十里處,兩側俱是密林,沿渡口乘舟往南不到三裡便是黑龍江。趙強選定此處爲大軍屯結點,便是因其足夠隱蔽,就在清軍的眼皮底下,而不必擔心會被清軍發現。

五月初二,各師團全部到達泊扎渡口集結完畢,只待趙強一聲令下便翻越西南那座海拔數百米的土固裡山向雅克薩進軍。

派往雅克薩查探的士兵已經回來,據他們偵察所知,清軍已於六天前包圍了雅克薩,並且還進行了一次攻城戰鬥,但沒有攻下,現在將雅克薩死死的圍住,並沒有再進攻。

早在三月份就得到命令的左銘南已經讓人平整了泊扎渡口一帶,以方便大軍紮營,並趕製可用於渡江的木筏,至趙強率軍到來時,已經制好一百六十餘架,每架可載兵十,馬二。一次性可渡一個聯隊過江。

趙強到後,即令後衛師團挑些熟些水性的赫哲人,令他們乘木筏渡江爲大軍選擇一個登陸點。後衛師團接到命令後,當即從第二聯隊選了二十多個赫哲兵,分乘兩架木筏渡江。因白天江面上有清軍水師巡邏,所以渡江選在了一個有月光的晚上。

赫哲兵們世代捕漁爲生,對江水的熟悉不亞於對自己身體的熟悉,原以爲他們會安全渡過江並安全回來,但誰知意外卻發生了。他們是成功的渡過了黑龍江,可是在回來的時候卻發生意外,一架木筏被一個突然出現的急流吞噬,雖經百般營救,該木筏上的十一名軍士卻仍是全部落江,無一人生還。次日天亮,在下游發現六具屍體,其餘五具卻是再也找不到。

事情發生後,趙強決定對這十一名赫哲兵進行祭拜,以慰他們在天之靈,並以此激勵三軍士氣。

很快,趕製好的十一具木棺被依次擡到渡口上,六具木棺裡躺着溺死士兵的屍體,另五具裡卻只是放了些他們在營中的貼身衣物。關寧軍上下肅立在前,趙強渾身披甲戎裝,站在木棺一邊,全軍有萬餘人,卻很是安靜。

“大軍出征,此小隊士兵爲大軍探測黑龍江航道,不幸溺水身亡,在此本帥特令追贈他們爲總旗,家人授田百畝,由關寧軍供養一生,田地代代相傳!”

一名親兵在那裡大聲的喊道,每一句話在場的將士都是聽的清清楚楚,每個人情緒各有不同。與那隊士兵同在一箇中隊的官兵們更是哭得淚水嘩啦。

趙強上前一步,邊上親兵端着個木盤跟上,木盤上放着三杯酒。趙強拿起酒杯,在十具木棺的前面把酒灑在地上,緩緩說道:“關寧軍上下將士,本帥都是待若子侄,每死一人,就如同在本帥心中割肉,但今你等十一人爲我關寧軍南征大計而死,本帥雖心痛卻也爲你們感到榮光。他日本帥定建英靈祠,以使你們配享萬衆香火供養!本帥現親率大軍與韃子死戰,不能送你們回鄉,這三杯酒,就算是爲你們餞行了。”

說完,他後退一步,雙手抱拳,深深的揖首下去,渡口前已經是變得一片寂靜,只有幾名與死者相熟的軍士放聲嚎哭地聲音。

突然間,整個關寧軍爆發出山呼海嘯的吶喊,不分官兵,不分大將小校,每個人都是在大喊:“願爲大帥效死,願爲大帥效死!!”

每個人都是發自真心的在那裡吶喊,每個人都是喊得聲嘶力竭,每個人都覺得渾身上下的血液好像是要沸騰一般,士氣高漲,如火如荼。

關寧軍中爲有功將士授田是一直都進行的軍功賞賜,但經顧炎武弟子趙楚提議,此趟南下征討滿清,可大規模提高授田的畝數,並將所授土地劃在盛京、黑龍江等地,而不是在關寧軍現有地盤裡進行分授,以此來提高這些漢化異族士兵保衛勝利果實和捍衛關寧軍的決心與積極性。

漢化和思想灌輸教育固然是個手段,可是用實際土地利益來激勵和圈住關寧軍中那些漢化的異族士兵,效果肯定會得到大大的加強。尤其是今後所授土地在現在清軍控制區裡,那麼對士兵們無疑是種鞭策。

授田就是把田地的使用權交給士兵的家屬,只是收取一成或者是半成的收穫,其餘的都歸這被授田的人所有。這相當於,每個在趙強這邊獲得田地的士兵和軍官都是二地主,他們的土地所有權是和趙強息息相關,只有趙強不倒,愈發的榮華富貴,他們的土地所有權纔會愈發的有保障,纔會一代代的豐衣足食下去,甚至可以會因爲軍功的積累變得富貴,但是趙強和關寧軍這個集體若是倒掉,他們獲得的土地和豐裕生活也都是煙消雲散。

士兵們的心中都是有這個覺悟,爲關寧軍去拼死作戰,換得自己和家人的富裕生活,拼死去作戰,讓自己的富裕生活變得更好,拼死作戰,捍衛這個團體,捍衛趙強,讓自己已經改善的生活長久的存在下去,而不是曇花一現。

趙強在營前的訓詞激勵士氣的效果大佳,不過也沒有人注意到,趙強處處只提關寧軍,只是說本帥,卻絲毫不提大周,不提先帝。

十一具木棺被小心的放在馬車上送至首義城的漢墓埋葬,趙強委託劉德送了十里方回。

雖然死了十一人,但另外一架木筏上的赫哲兵們卻是帶回了航道的安全性與可登陸的地點。聽取彙報後,趙強召集各師團聯隊以上軍官開會。

“大帥,咱們先把韃子的北征大軍收拾掉,然後揮師南下拿下璦琿、呼瑪爾,以這二城爲跳板,大舉進攻寧古塔和尚陽堡!那裡可有咱們吳軍幾萬老弟兄,還有忠於王爺的三萬滇民,只要我們大旗一至,這兩地就唾手可得!”

“末將近衛師團請命即刻攻打雅克薩!”

“不!”

齊壯說得是趙強之前就定好的作戰計劃,即先解決康熙的北征大軍,然後趁關外清軍空虛,橫掃黑龍江和寧古塔,胡旺的前衛師團則偏師進吉林,牽制盛京方向的清軍,如此,不需數月,關外大部便可落於關寧軍手。但現在,趙強覺得可以稍微改下,既然渡江是可行的,那不妨先拿下清軍的屯糧重地璦琿,截斷清軍的糧草供應,到時他們進拿不下雅克薩,退則無路可退,只能盡數跳江喂王八!

康熙能抽調出來的力量全在北征大軍裡,趙強不懷疑解決掉這支由彭春統帥的北征大軍後,康熙最少在半年時間內只能看着關外糜爛的局勢發呆,而無法再組織大規模的八旗軍來攻,除非他敢把綠營放出關!

拿定主意後,趙強猛的看向賀滿川:“本帥命令!近衛師團今夜渡江,兩天之內給我拿下璦琿城!本帥要韃子的北征大軍活活餓死在雅克薩城下!”

當夜,近衛師團第一聯隊奉令渡黑龍江。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九)第六十章 婊子有情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衛戰(十)第五十六章 血洗烏拉(上)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六十五章 二月驚雷第十九章 兵進寧古塔第二百三十七章 南下劫糧(四)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七十二章 奇襲北京(三)第六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二十八章 兵進尼布楚(三)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十六章 春耕生產第八十二章 血色京城(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五十七章 焚書坑儒(中)第六十二章 康熙之死(上)第六十七章 羅剎女人(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鄂倫春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十三章 賊眉鼠眼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九章 營盤(求收藏)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炸燬城牆(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巴克桑(二更)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黃羊野人(下)第五十章 進攻吧,勇士!第六十八章 護衛第九十七章 強徵擴軍(八)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設(四)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八)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七十八章 渾人舒穆祿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歸附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個,少分一份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北征誓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歸附第八十章 血色京城(一)第七章 衝動(求收藏)第七十章 拉人頭來有重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遠作戰(十)第三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十六)第十四章 尚陽堡暴動(七)第九章 清算漢奸(二)第三章 寧古塔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四十七章 變色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上)第十六章 朝鮮公主(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九)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二百二十章 七殺碑第一百八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十章 僞都盛京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八章 人爲刀俎(求紅票)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六章 慈寧宮第四十七章 朕只要糧食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三十三章 巴海聞訊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五十五章 吃飽喝足上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遠銀礦(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四十八章 事到臨頭 明哲保身第二百一十章 炸燬城牆(上)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五十三章 保定屠官(中)第十四章 狗是我殺的第十五章 剝皮開膛第一百九十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一)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二十章 鎮壓第七章 南懷仁、火炮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九)第六十章 婊子有情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三十二章 清原保衛戰(十)第五十六章 血洗烏拉(上)第十四章 酷刑(上)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六十五章 二月驚雷第十九章 兵進寧古塔第二百三十七章 南下劫糧(四)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七十二章 奇襲北京(三)第六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二十八章 兵進尼布楚(三)第二十一章 豪格之子第十六章 春耕生產第八十二章 血色京城(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五十七章 焚書坑儒(中)第六十二章 康熙之死(上)第六十七章 羅剎女人(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鄂倫春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十三章 賊眉鼠眼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九章 營盤(求收藏)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炸燬城牆(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巴克桑(二更)第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黃羊野人(下)第五十章 進攻吧,勇士!第六十八章 護衛第九十七章 強徵擴軍(八)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建設(四)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八)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七十八章 渾人舒穆祿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歸附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九章 加速同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五十五章 多死一個,少分一份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北征誓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屠刀下的歸附第八十章 血色京城(一)第七章 衝動(求收藏)第七十章 拉人頭來有重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遠作戰(十)第三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十六)第十四章 尚陽堡暴動(七)第九章 清算漢奸(二)第三章 寧古塔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四十七章 變色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上)第十六章 朝鮮公主(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九)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二百二十章 七殺碑第一百八十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十二)二更第十章 僞都盛京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八章 人爲刀俎(求紅票)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六章 慈寧宮第四十七章 朕只要糧食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三十三章 巴海聞訊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五十五章 吃飽喝足上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遠銀礦(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四十八章 事到臨頭 明哲保身第二百一十章 炸燬城牆(上)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五十三章 保定屠官(中)第十四章 狗是我殺的第十五章 剝皮開膛第一百九十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一)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二十章 鎮壓第七章 南懷仁、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