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訪客又至

賈詡繼續補充說:“至於大將軍何進,雖然權勢滔天,但細究下來,他的大將軍府已經失去錄尚書事之權,很難如以前一樣,決定朝廷政事。故而大將軍府就算有再多的幕僚,也並不可怕。除了外戚這一有利的身份和地位,何進仍舊是大將軍,董督天下諸軍事。何進握有兵權,纔是世家們主動依附的原因。

因爲十常侍與黨人是死敵,而黨人又大多是世家子。在兩次黨錮之禍中,宦官能夠依靠朝廷的權威,大肆迫害黨人。世家爲了保全自身,就必須要依附在握有兵權、能夠制衡宦官的外戚集團之下。

以前京城之中只有竇武和何進這樣的外戚大將軍,握有兵權,能夠制衡宦官,所以天下世家才心甘情願地歸附在外戚大將軍之下。可少主帶着三萬涼州雄兵涌進京城,情況不同了。世家們此時發現,原來握有兵權的人,也可以不是外戚大將軍。

既然少主與何進同樣都手握重兵,同樣與宦官爲敵,同樣有籠絡和保護世家的意願和能力;而且少主的西涼鐵騎更勝一籌,那麼世家們當然也會想到要尋求少主的支持。對於世家而言,他們在意的是尋求掌兵之人的庇護,並不在意那個掌兵之人是誰。所以,選擇何進還是選擇少主,其實都是一樣的。”

聽了賈詡的話,馬超原來的顧慮才完全打消了。馬超想了想,說:“袁隗方纔與吾說,當與吾平等相待,看來是他佔便宜了。”

賈詡疑惑地說:“爲何這麼說?”

馬超說:“既然袁隗所代表的關東世家是想尋求吾到庇護,以抵擋十常侍,那就是有求於吾。既然是有求於吾,那怎麼能與吾平等相待呢?應該是他們這些世家聽命於吾纔對啊!”

賈詡嘆了口氣,說:“少主想多了,雖然咱們手握西涼兵是不假,可關東世家的勢力確實遠非關西世家可比。別的不說,少主也知道自己要打擊他們,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既然他們願意與少主平等處之,就已經不錯了。再說了,少主已經成功迷惑了他們,日後還怕沒有逼迫他們從命的機會嗎?”

馬超道:“嗯,也是這個理。”

又想到西涼軍還在訓練,馬超剛想重新回永和裡監督西涼軍訓練,這時候滿寵從街道上跑了過來,說:“少主,尚書令盧植、宗正劉虞、少府黃琬、射聲校尉馬日暺、越騎校尉伍孚、大鴻臚韓融、將作大匠吳循、執金吾胡母班、侍御史陰循、議郎王瑰等人,已經在後門等候,他們說想要求見少主。”

馬超聽了此話,大爲震驚。這些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尤其是其中的盧植和劉虞兩人,更是漢末傑出的忠臣和能臣。怎麼這麼一大幫人,會同時前來呢?但馬超靜下心一想,既然這些重臣是一同前來,那就說明他們是一夥的,是一股政治勢力。而且他們這次前來,沒有選擇像袁隗這樣正大光明地從正門進,而是隱秘地走後門,看來是不想讓其他人知道他們與馬超的聯繫,而且還想要與馬超商量一些秘不示人之事。

馬超想了想,不論這些人目的如何,但來的都是客,不妨就聽聽他們的話,再做決定。馬超便道:“讓他們在正堂等候,屏退其他人,不得有任何人靠近正堂。”

“喏。”滿寵應了一聲,便去安排了。

馬超也整理了一下衣着,看沒有不合適的地方,才坦然向正堂。一走進正堂,馬超就看見已經有衣着簡樸的十幾人,已經在等待他了。其中最顯眼的,是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

馬超微微拱手,說:“不知諸位是?”

其中一人站出來,行禮道:“老夫是尚書令盧植盧子幹。”

馬超不禁多看了幾眼,沒想到眼前這個瘦弱蒼老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漢末三傑之一,盧植。

另外一個老人也微微一禮,道:“老夫是宗正劉虞。”

馬超又不禁爲之一奇,在歷史上治理幽州井井有條、卻被公孫瓚殺害的劉虞,這等賢人,居然就在他的面前。

然後,胡母班、陰循、吳循、韓融、馬日暺、伍孚、黃琬、王瑰等人,也紛紛與馬超見禮。馬超一一回禮,心裡十分懵逼,這麼多在漢末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居然匯聚一堂,齊聚在他的面前,這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馬超連忙招呼說:“諸位請坐。”

十幾人紛紛分賓主落座,馬超問道:“諸位此番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盧植微笑着舉起雙手作禮,說:“聽聞陛下賞賜足下新宅,足下喬遷新居,我等身爲同僚,當一同前來慶賀。”

其他人也附和道:“是啊,同朝爲官,當賀一賀。”

劉虞道:“在後門外,我等備了一些薄禮,還請馬卿不要嫌棄。”

馬超笑了笑,說:“諸位可知道,剛剛袁太傅前來,也是以慶賀在下喬遷之喜的理由嗎?”

這話一出,直接就讓盧植和劉虞等人面露尷尬之色。

馬超笑道:“諸位此來,也必定是帶着自己的目的前來。何必以慶賀喬遷之喜爲由?在下早已屏退左右,諸位不必擔心,有什麼話儘管說出來便是。”

盧植、劉虞等人前來,便是與袁隗等人一樣的心思,那便是拉攏馬超這個手握重兵的武將,一同實現他們的政治目標。

一聽馬超已經把事情挑明瞭,盧植便道:“足下可知,爲何足下能夠進入京城之中任職嗎?”

馬超不得其解,道:“自然是天子徵召。”

盧植道:“非也,這其中也有我等的襄助。”

馬超就更爲不解了,說:“盧令君此話何意?”

劉虞說:“早在足下鷹揚涼州之時,我等便注意到了足下。爲了爭取足下入京,我等多番暗中幫助。在馬涼州上表朝廷,希望獲得涼州軍政全權時,彼時大將軍何進仍有錄尚書事之權,不同意馬涼州的請求。是盧令君與之周旋,才爲馬涼州與足下爭取到這一大權。”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軍傷亡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是離間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軍的潰敗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軍混戰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挑唆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觝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暴露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五十三章 劫營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徐晃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三百七十七章 馬宅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賭一賭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抒憤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三百零四章 主意已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到街亭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室(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西園密謀(上)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黨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二百八十章 傷亡、繳獲與徙民第五十章 叔侄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勝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一百七十一章 參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婼羌第八十章 大雨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一百章 關禁閉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攻表氏第二百八十章 傷亡、繳獲與徙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頓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備隊受阻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二百零一章 反夜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樂涫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謀第十二章 段煨第四十九章 救兵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二十一章 計中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三十五章 鏖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章 心亂如麻第三十七章 鏖戰(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軍傷亡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是離間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軍的潰敗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軍混戰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挑唆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觝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暴露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五十三章 劫營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徐晃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三百七十七章 馬宅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賭一賭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抒憤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三百零四章 主意已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到街亭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室(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西園密謀(上)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皇帝心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黨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二百八十章 傷亡、繳獲與徙民第五十章 叔侄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勝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一百七十一章 參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婼羌第八十章 大雨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一百章 關禁閉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攻表氏第二百八十章 傷亡、繳獲與徙民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頓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備隊受阻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二百零一章 反夜襲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樂涫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六十六章 蛇谷奇謀第十二章 段煨第四十九章 救兵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二十一章 計中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三十五章 鏖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章 心亂如麻第三十七章 鏖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