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攻取弋陽,只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

童霏抽空給家裡寫了封信,將自己的近況簡要說明,對於戰爭卻只提了一句,大概,不能回去陪她們過新年了。

那三人很快回信,只求童霏能夠平安,哪怕等再多日子,變換多少個季節,她們都毫無怨言。

天氣漸漸變冷,童霏懷揣着那三人的叮囑,反倒覺得心口暖意橫流。

孫尚香見她一個人站在城牆上,卻又不看向遠方,低着頭不知道在笑什麼,好奇也過來看,卻什麼都沒看到。

“一個人在這偷笑什麼呢?”

童霏又笑了笑,也覺得自己有些怪異,只要一想起還有人等着自己回去,不自覺地就會覺得既快樂又幸福。想着在那樣一個溫暖又讓自己安心的地方,有人癡癡盼着她的歸還,瞬時覺得自己做這所有事都是充滿了意義的。

不想說得冠冕堂皇,爲天下爲萬民,她所爲的,大概不過是一個“家”字,爲一個“心安”。

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即爲家。

童霏說:“想家了。”

孫尚香也跟着笑起來,“我也很喜歡長安,之前只是短暫停留了一陣,好多地方沒有玩到呢,將來……總算有機會去好好觀賞了。”

“想一直住在長安嗎?”

孫尚香想也不想就開口說:“住在哪裡都不要緊,只要有你在,有倩姐姐在,有大家在。你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孫尚香想的是,如果事情順利的話,他們攻進許昌,滅了曹操,這天下大部分土地都歸他們所有。依照童霏的性格,大概會留下皇帝繼續做傀儡;而依照孫權的性格,便要自立爲王。將來到底選在哪裡作爲日後的居所,也還是未知。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終於能夠站在童霏身邊了。

就像練師一樣,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站在喜歡的人身邊,所以其他的事情,都顯得不重要了。不管這天下是誰的,喜歡的人是自己的就好。

夏侯惇對於沒有守住弋陽一事倍感自責。他領兵打仗多年,征戰四方,見到的遇到的,都太多太多,單憑經驗,他已經不知道要超出童霏多少。屢次被童霏擊敗,他反思的同時,不禁也感慨,後生可畏啊。

眼看着對方軍隊勢如破竹,接連擊破己方的防線;眼看着越退越接近許昌,夏侯惇反而不擔心了。

多年前孫家兄弟攻入許昌,因爲當時城中兵力匱乏城防空虛,叫他們撿了個便宜,幸虧他回城營救及時,許昌才未落入孫家手中。而今的許昌,已不是當初那般令敵人有機可乘,況且又有主公坐鎮,絕非誰人想取就輕易可取的,對此他深信不疑。

然而世事總是難料。

雖然曹操已經提早回到許昌壓制一部分朝臣的動亂,但童霏和孫權的部隊來勢洶洶也着實令許多人都慌了神。城中還是起了一場不小的動亂,皇帝也差一點點逃出生天,無奈最終還是被擒回。

皇帝以爲自己這一次死定了,屢次觸碰曹操的底線,還不知道曹操要怎麼處置他呢。然而曹操在這個關鍵時候,非但沒有直接廢掉皇帝自立爲王,反而和皇帝進行了一場親切的密談。皇帝表面愚鈍,但以與曹操打交道多年,深悉曹操爲人狡詐,得曹操如此恭順的對待,只覺脊背寒涼,自己的生死再一次被曹操緊緊捏在手心,而這一次,似乎連喘息的機會也不給他了。

內亂對曹軍也有不小的影響。接連幾戰都稍顯失利,曹操及時做出調整,卻還是免不了要與童霏在許昌決一死戰。

童霏以爲事情進行得太順利了,比她想象中順利太多,反而覺得不踏實。

曹操雖然接連受到重創,但那麼多年的實力累積,不是說斷送就能斷送的。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陷阱?

決戰前夜,幾乎所有人都失眠了。

童霏步出帳外,恰好見着月英同諸葛亮在月下漫步。二人邊走邊聊,聲音輕微,聽不真切。但從他們緩慢而又整齊的腳步中,亦不難看出他們的緊張和不安。

童霏走上前去,招呼道:“原來二位軍師也未曾安睡。”

二人聞聲,齊停下腳步。諸葛亮道:“將軍也有所顧慮吧?”

童霏點一點頭,未做聲。

月英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

而後三人極有默契地,一同轉向童霏軍帳的方向。冬日的銀月高高懸掛天際,照着世間清輝一片。

三人圍着爐火而坐,各自捧着一杯熱茶暖手,童霏將自己的披風給了月英,仍怕她着涼,又用被子將她整個人裹住。

月英嘆息一聲,緩緩說道:“不光是我,幾乎所有將士都希望這一場戰事早些結束。”

“沒錯,尤其吳侯的兵士大多來自南方,根本受不了北地的寒冷天氣。華佗先生那裡,已經收治了不少風寒患者,傷病者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先生也許久沒有好好歇息了。”諸葛亮補充道。

童霏說:“這件事我知道,但我最擔心的,卻還不是這個。”

“將軍是擔心明日的大戰?”月英問。

童霏搖搖頭,“已經準備了這麼久,也打了這麼久,沒理由到這時還心怯。許昌,無論是在我來講,還是之於孫權,都有着特殊的意義,有些心結必須要解開。雖然天氣情況惡劣,但軍內士氣並未因此而低落,像月英說的那樣,大家都太想盡早結束這場戰爭了,所以現在去攻打許昌,必定都是滿腔熱血,勇往直前。然而……你們覺得,我們最終能走到哪裡?”

月英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後,諸葛亮緩緩開口,“大概也就走到這一步了。”

童霏嘆息着點頭,“這纔是我最擔心的。”

三人同聲嘆息。

要徹底打敗曹操,許昌並非是一個終結。

曹操一路將他們引到許昌,也未必不是別有用心。

諸葛亮又道:“自從郭嘉去世,曹操行事便不如從前得心應手,郭嘉的去世對於曹操來說真是重大損失,天妒英才,亮也覺得有些惋惜。然而郭嘉的不幸,是曹操的不幸,但卻是我們的大幸,若非如此,曹操也不會有今日。”

“然而我們亦不得不提防,曹操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落敗,也必然不會如想象中簡單。此番曹軍接連戰敗,或許是有什麼別的深意。”月英說。

童霏極是贊同,但目前來說,她也不清楚曹操到底要做什麼,她只說:“無論如何,先拿下許昌再說。”

“若攻下許昌,將軍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月英問。

童霏想了想,回道:“先和孫尚香完婚。”她答應過孫尚香,用許昌做聘禮。

月英神情微怔,一瞬間有些沒有想通,諸葛亮忙替童霏解釋,“不錯,將軍應當先穩住吳侯。”

諸葛亮話未說全,其實是有所保留,只無奈這世間的事情瞬息萬變,有些可以預知,有些卻無法預料,變數太大,縱然他有神機妙算,卻也無法掌控人心。但走這一步,無疑是隻有益處而沒有壞處的。

許昌城其實並不大,之所以被設立爲都城,原因之一,是早年的都城洛陽經歷過戰爭的嚴重破壞,想要重建或者恢復往昔的繁榮都需要時間,而曹操又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安置皇帝;其二便是因爲許昌是曹操的根據地,更加方便他控制皇帝。

孫權有着過往的經歷,對於進攻許昌也有了完備的部署,在他看來,將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下許昌。

小小的一座城,承受了許多人的期待,許多人的夢,太沉重。

終於到了決戰的時刻,曹軍中的猛將幾乎全員出動,率領着千軍萬馬與城前列隊迎戰,似乎想以血肉之軀,築起堅固的鐵壁銅牆,讓敵人無法靠近許昌城門。

到了這個時候,任何的擔心和不確定,都必將拋諸腦後,無論是孫權還是童霏,都唯有強攻這一條路可走。

然而終究是處於劣勢了,曹軍退回城中時,聯盟軍已經不能再冒險上前了。第一戰的失利,也是可以預料到的,但也並非輸得難看,曹軍也折損了不少。

第二日再戰,曹軍仍派兵來迎戰,卻明顯不敵聯盟軍。當曹軍再次撤退回城時,聯盟軍卻已按部署好的,兵分三路,欲要圍城。曹操見狀又着令夏侯惇等將再次出城迎戰。

到第五日,曹軍已經拒不迎戰,任由聯盟軍攻城。似乎是想以此來消耗聯盟軍的儲備。

第七日夜裡童霏與衆人同桌用晚飯,吃着吃着,她忽然放下碗筷,問衆人:“今日你們有誰見過曹操?”

衆人聞言也思索起來,而後接二連三地搖頭。

童霏又問:“那麼夏侯惇呢?”

衆人又是一陣茫然,似乎見過,又似乎沒有見過,仍是搖頭。

“幾日未見了?曹丕和司馬懿呢?”

到這時,衆人似乎都意識到了什麼,驟然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