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停戰前夕

在中蘇雙方簽署的《中蘇停戰協定》第三條中規定了停火的具體安排:

中蘇兩國政府簽署本停戰協定後12小時起生效,中蘇雙方最高指揮員命令並保證其控制下的一切武裝力量,包括陸、海、空軍的一切部隊與人員,完全停止在有爭議地區的一切敵對行爲。

爲保證軍事停戰的穩定,以利於中蘇雙方通過友好協商和平解決邊界領土問題,在本停火協定生效後七十二小時內自停火線後退兩公里,並撤出其一切軍事力量與裝備。軍事力量撤出非軍事區後,雙方留少量的工兵部隊,將所有知悉存在於非軍事區內的爆破物、陣地、鐵絲網以及其他危及軍事停戰委員會監督機構人員安全通行的危險物全部拆除,不能拆除的要設立明顯的指示標誌。

雙方停止在有爭議地區增派軍事人員及裝備,部隊輪換人員和更換裝備需經請軍事停戰委員會得到批准後,在一人換一人、武器裝備在同樣性能、同樣類型一件換一件的基礎上,在軍事停戰委員會指定的口岸,在第三方監督機構的監督之下進入與撤離有爭議地區。

中蘇雙方的指揮員,保證對其各自所指揮下的違反本停火協定中任何規定的人員予以相應的懲罰。

第四條 關於戰俘的安排

在本停戰協定生效後六十天內,中蘇雙方應將其收容下的所有戰俘的總數,附帶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或軍號的名單,通過第三方監督機構交給對方。對於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將分批直接遣返,交給他們被俘時所屬的一方。

凡一切堅持遣返的病傷戰俘須予優先遣返。在可能範圍內應由被俘的醫務人員與病傷戰俘同時遣返,以便在途中提供醫療與照顧。

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須在本停戰協定生效後九十天的期限內,在雙方設定的交接戰俘的地點完成遣返。

對於各方應將未予直接遣返的其餘戰俘。雙方將再另行專題協商解決。

在中蘇雙方簽署的停戰協定的第五條中對於中國控制區內的蘇聯平民也作了安排:

在本停戰協定生效時,中國軍事控制地區內的蘇聯平民,凡自願返回蘇聯控制區者,在第三方監督機構的監督下,由中國控制地區民政當局准許並協助其返回蘇聯控制區,中國方面表示爲了補償這部分蘇聯平民由於搬遷所造成的損失,每個離開中國控制區的蘇聯平民,將得到中國政府300美元的現金補償。

中國控制地區民政當局負責在其軍事控制地區內廣爲宣佈本項規定的內容,並責令民政當局適當的對所有願意返回蘇聯控制區的蘇聯平民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協助。

爲了保證中國軍事控制地區內的蘇聯平民能夠在平等,自願,公開,公正的情況下,返回蘇聯控制區。中國方面提議成立蘇聯平民返鄉委員會。該委員會由6名校級軍官組成,其中2名由中國方面指派,2名由蘇聯方面指派,2名由第三方監督機構指派。該委員會在軍事停戰委員會總的督導下,負責協調上述蘇聯平民返鄉的具體計劃,該委員會的任務爲:進行必要的安排,包括運輸的安排,以加速並協調上述蘇聯平民的移動;選定上述蘇聯平民越過停火線的越界地點。

爲保證有關中蘇兩國邊界領土問題的和平解決,雙方一致同意恢復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的副外長級別的談判。

本停火協定於北京時間,1959年3月10日12時整,莫斯科時間,1959年3月10日7時,中文與俄文二種文字訂於朝鮮平壤,中俄文本具有同樣法律效應。本停火協定的一切規定於北京時間,1959年3月11日0時整,莫斯科時間,1959年3月10日19時整生效。

中國代表團團長:李大爲(簽字) 蘇聯代表團團長:阿那斯塔斯.霍夫漢內斯.米高揚(簽字)

中國政府對中國代表團團長李大爲全權委託證書爲本協定附件1。蘇聯政府對蘇聯代表團團長阿那斯塔斯.霍夫漢內斯.米高揚全權委託證書爲本協定附件2。

在遠東廣袤的土地上,硝煙已漸漸的散去,時不時的傳來一個稀稀落落的零星的槍聲,似乎在告誡着人們這裡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參加對蘇作戰的東線和中線部隊在全速的向北開進。

他們在尋找未來的停火線,尋找能和他們共同簽署雙方所處的位置蘇聯武裝力量一線指揮員。向北,向北,再向北。

此時,戰車車輪圓周運動的速度還是顯得太慢了。

亮劍時刻,震天撼地。具有遠程突擊能力的重裝空降兵部隊閃亮登場了。

一架架戰機犁過長空,在遠程奔襲的大型運輸機上,剛打開艙門,一輛輛突擊車被推出艙門,在蔚藍色的天空中播下一朵朵綻放的傘花。

這癡迷於手持傘花飛舞長空的共和國空中驕子,用自己的行動書寫着中國這支年輕的空降兵新的輝煌從高空遠距離向蘇聯遠東地區突擊滲透,出其不意直搗遠東地區蘇軍縱深的戰略要地。

在遠東的縱深地區的各個空降場上,藍天白雲間迎來了一支又一支重裝的中國空降兵突擊小分隊,他們把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全新的作戰理念融入自己的每個血脈,**的激情渲染得每個空降兵突擊隊員熱血沸騰。以空降兵特有的激情、勇猛,理智、沉着與堅韌從天而降,爲祖國開疆擴土。他們從落地、搜索、解脫、登車、集結到衝鋒,僅用了短短數分鐘,硝煙炮火是軍人生命中的最強音,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衝向蘇軍一個個戰略要地.......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並不知道他們所踏在腳下的土地是哪裡,他們只知道不管這些土地以前屬於誰,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從現在起,在他們軍靴下的這些土地就是屬於中國,這就足夠了誰要是再想要回去,只能那拿命來換,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爲爲得到這些土地他們曾付出過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遠東工委制定的“獵熊行動”計劃,動用了北京部隊,蘭州部隊,瀋陽部隊、濟南戰區一部份,四大戰區和一個遠東兵團的部隊。鄧峰雖然是遠東兵團司令員,這次“獵熊行動”的總指揮,但和四大軍區的一把首長是平級,沒有隸屬關係,所謂總指揮也就是有按計劃向各戰區下達總體戰鬥任務的權利,各戰區根據自己的任務和要求,自己制定作戰方案。沒有直接指揮各戰區部隊的權利。這樣有時就難免產生一些官場上的“齷齪”,很難真正實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指揮。這也是造成象原新疆軍區司令員龍蘇進身上所發生的那樣玩忽職守的情況,戰場上是不允許有這樣情況發生的,因爲任何一點失誤和不協調都會造成全局的被動。所以鄧峰在戰前就向最高首長要求給自己派個“監軍”。最高首長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徵求了鄧峰的意見後,派國防部長彭大將軍這個大牌做了“獵熊行動”的總政委這個“監軍”。這樣調動指揮各軍區的部隊就方便多了。

“ 監軍”顧名思義,是監督軍隊的官員。古代監軍皆是代表朝廷協理軍務,督察將帥。漢武帝時置監軍使者。東漢、魏晉皆有,省稱監軍。郭沫若對此有比較通俗的解釋“照官制,黨代表和總指揮是平行的,而且有監軍的任務。

由於蘇軍在中蘇的這場邊界戰爭中,首先使用了戰術核武器,造成中國核反擊的高壓態勢和美國,北約也參與了對蘇聯的核恐嚇,使蘇聯馬上軟了下來。要求和中國和談以便結束這場足可以讓蘇聯短期內就能滅亡的危機。

鄧峰抓住這一有利的時機,決定參與“獵熊行動”的部隊,提前對蘇展開了總攻擊。鄧峰被“龍蘇進事件”嚇怕了,擔心西部戰線的情況,因此請彭老總,親自出馬“照顧一下西線”

彭老總也被這次戰役所取得的偉大勝利所鼓舞,也來勁了,當即表示,明天就去烏魯木齊親自指揮對侵入新疆地區的蘇軍進行反擊。

翌日,彭老總穿着一身洗得發白的軍裝,在烏蘭巴托機場和鄧峰握手告別,登上了“空中列車”前往烏魯木齊西線指揮部去了。

彭德懷下了飛機,顧不得休息一下,在烏魯木齊機場招待所的遠東兵團西部戰區的空軍司令部裡,聽取了西部戰區新疆軍區司令員賽福鼎、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子華,西部戰區空軍司令員吳迪有關西部戰場上最新的戰況。彭德懷詳細瞭解戰場上敵我態勢和西部戰區的作戰部署後,他說:“下一步,我們很可能和蘇聯方面進行和平談判。但和平從來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戰場上的優勢來做後盾的,如果不給蘇聯以強有力的打擊,就會影響下一步的和談,就會影響我國邊界地區及新區的穩定。

“是......”大家一面點頭,一面相互會意的對視一眼,看來彭老總又要大開“殺”戒了。

隨後,彭德懷把臉往下一沉說道:“那個龍蘇進抓起來沒有?”

賽福鼎點了點頭說:“彭老總,他已經被拘留起來了,正在接受遠東兵團戰時軍事法庭的調查。”

彭德懷雷霆大怒“這個龍蘇進,他真太不象話了,把戰爭當成兒戲,把戰士的生命當兒戲。置主席的指示而不顧由於他的不作爲,影響了“獵熊行動”西部戰線的戰略部署。使1線部隊沒有如期的完成阻擊任務,塔城,溫泉,霍城等地失守。造成2線部隊提前投入了戰鬥,造成了西部戰線的被動,使西線的蘇軍氣焰甚爲囂張。按律當斬”

吳迪給彭德懷倒了一杯茶說:“老總啊,你就別生氣了。現在不是把戰局穩定下來了嗎。我們這邊也正在積極的組織反擊。”

不生氣,怎麼能不生氣沒有他這麼幹的嘛。彭德懷氣呼呼的喝了一口茶,說:“你們的計劃要修改,現在前指的鄧峰司令員已經決定,東,中戰場向蘇軍發動總攻擊,你們西線也投入全線反擊。要不怕犧牲,不怕消耗,不怕打碎罈罈罐罐。儘快的把境內的蘇軍消滅掉,別拖整個戰役的後腿。”

“老總。你說下一步,我們很可能和蘇聯方面進行和平談判,什麼時候能進行這樣的和談?”大家帶着一絲疑惑的問道。

“這要看情況了。昨天金日成從朝鮮來了,很可能是來撮和中蘇之間和談事情的。”彭德懷解釋道,然後又說:“東線,中線打的都很好。照現在的發展勢頭肯定超額完成任務。西線在家裡打,總不能打的窩窩囊囊的最後影響整個戰役的進度。”

“老總,西線地面部隊的‘摧毀者’坦克和武裝直升機太少了,能不能在這方面給我們加強一下?這樣會.......”

“沒有,一輛也沒有”沒等吳迪說完,彭德懷瞪着眼睛很乾脆的回答道:“怎麼的,沒有坦克就打不了仗了?我們在朝鮮時就一輛坦克也沒有,不也把美國打投降了嗎?現在的條件多好,有絕對的制空權,有那麼多的好武器,及戰場上敵我雙方準確的信息,怎麼還要條件?”

隨後彭老總把目光轉向吳迪說“鄧峰司令員準備把東部的飛機調一部分支援你們西線,你這個空軍司令要組織好。首先要爲地面部隊的反擊提供高強度的空中支援,其次重點轟炸蘇軍的各級指揮機關、後勤補給站,部隊的集結地,包括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境內縱深的後勤補給基地和交通樞紐”

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31章 飛豹出擊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9章 驗收一第302章 山南模式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第167章 領土問題第326 再起風波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43章 進軍伯力第81章 遭襲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44章 麥克大帝第153章 大起義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358章 核壟斷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17章 迎接中央驗收團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350章 沒事別惹事,有事就是麻煩事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304章 這樣擺平印尼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87章 大國政治一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22章 中國速度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290章 國威遠播 萬國來朝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138章 大裁軍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173章 聚焦西里古裡走廊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314章 民族精英第169章 高原雄鷹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25章 善後處理第299章 山南特區的特殊作用第358章 核壟斷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16章 主席家宴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9章 請求歸建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319章 強勢的中國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358章 核壟斷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169章 高原雄鷹第221章 陷阱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84章 勢在必得
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226章 中國最新提案第177章 東線戰役結束第131章 葉落歸根 寬大爲懷第31章 飛豹出擊第31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9章 驗收一第302章 山南模式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00章 千里突襲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209章 特戰小分隊第167章 領土問題第326 再起風波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43章 進軍伯力第81章 遭襲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44章 麥克大帝第153章 大起義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358章 核壟斷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368章 衆盼所歸第17章 迎接中央驗收團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350章 沒事別惹事,有事就是麻煩事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248章 赫魯曉夫同志的想法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265章 和平的代價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304章 這樣擺平印尼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87章 大國政治一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22章 中國速度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一百一十四章第47章 震驚世界(三)第290章 國威遠播 萬國來朝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138章 大裁軍第1章 衛國軍演一第245章 蘇軍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第173章 聚焦西里古裡走廊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39章 雪中送炭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15章 四化的提出第314章 民族精英第169章 高原雄鷹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25章 善後處理第299章 山南特區的特殊作用第358章 核壟斷第154章 不一樣的平叛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16章 主席家宴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9章 請求歸建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319章 強勢的中國第262章 赫魯曉夫的“止損”第358章 核壟斷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296章 南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169章 高原雄鷹第221章 陷阱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84章 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