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擱置主權,共同開發

在莫斯科謝諾梅捷沃2號國際機場的候機樓前,中國中蘇邊界問題談判代表團副團長毛岸英對前來歡迎中國代表團的2000多人,發表了即席講話,他最後態度十分中肯的說:“中蘇兩國同是社會主義國家,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蘇兩國人民不應該相互爲敵,也沒有理由相互爲敵。我們中蘇兩黨和兩國政府都要從兩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大局出發,拋開那些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確實的解決好兩國之間由於歷史問題而轉變成的現實問題。

我們代表團出發前,MZD同志一再囑咐我們這些代表團的同志,你們要好好的和蘇聯同志談,既使中蘇現在發生了這小小的不愉快,爲了那幾塊地打了幾槍開了幾炮這也是暫時的。問題總是要解決的嘛。全面發展中蘇兩國人民友好關係還是主流、還是大局,相信蘇聯同志也會有這種大局觀的。(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

親愛的蘇聯同志們,今天我們中國代表團是爲了共同締造一個充滿和平、友愛、繁榮、進步的社會和人類共同的和平來到你們偉大的蘇聯,爲了我們中蘇兩國人民的長治久安,爲了國際共產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同志們,讓我們共同的努力吧”

毛岸英的講話引起了在場人們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人們看到了中蘇兩國新的希望.......

李大爲等中國中蘇邊界問題談判代表團一行人,在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副主席,蘇聯外交部部長米高揚,蘇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安德羅波夫,外交部第一副外長庫茲涅佐夫,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柯西金等陪同下,前往他們下榻的克里姆林宮。

整個車隊沿着八車道的列寧斯基大道向市中心駛去,前面警衛車開道,沿途的警察進行着交通疏導。長長的車隊通過內環路,駛上迪米特洛夫大街,穿過莫斯科河,通過了克里姆林宮布洛維特斯基大門,駛進了克里姆林宮。

中蘇這場戰爭具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所進行的現代化大規模局部戰爭的特點。是一種高強度、消耗大、持續時間短的局部戰爭,就是想打個十年八年的誰也打不起,打不動。接下來就是雙方根據戰場上的格局和戰爭對國際環境的影響,以及國際社會根據自己的利益在交戰雙方中進行斡旋,使自己在戰爭中的利益不受損害,謀求雙方通過政治途徑加以解決所存在的問題。

而軍事衝突的雙方不管輸贏,都要消耗大量資源,付出巨大的經濟、社會代價。所以雙方也只能採取又打有拉,又打又談,大棒子、胡蘿蔔交替使用的辦法去尋求新的平衡點。

中蘇戰爭也使中、美、蘇戰略大三角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削弱蘇聯的勢力使之無法形成象後世七、八十年代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蘇聯的軍事力量大大增強,核武器的數量超過美國,成爲軍事上的超級大國,到處推行“有限主權論”擴張之勢。這是中國既定的戰略目標。但也不能徹底的搞垮蘇聯,徹底的搞垮蘇聯也是不符合中國戰略利益的,那樣會把美國從歐洲的防務中解放出來,缺乏了蘇聯這個敵人的牽制力量,騰出手來和中國進行對抗。

如何把握好這個尺度的確是個難度極大的活,畢竟置身在一個歷史的過程之中,每個人、甚至一個國家都是大歷史中身不由己的客體。都無法把控全局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設計歷史的進程。

來自後世的鄧峰、李大爲這些人知道,後世發生在中蘇之間的衝突是來自於對國際共運的領導權之爭,和現在只是爲了領土資源之爭是有着本質上區別的。他們知道,這個時期的蘇聯領導人大多數都希望中蘇關係應該是友好的同志式的,但中國不能當老大,否則實在是對不起列寧創建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個最爲正統的“威名”。

而鄧峰和李大爲他們更多的考慮的是社會主義正統不正統無所謂,老大老2也無所謂,始終沒把這些“主義”之爭當回事。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後來的結果,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鄧峰在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時間,就向最高首長說清楚了,最高首長不能不借鑑這些經驗與教訓。

所以對於鄧峰他們的一些做法還是極力的支持的。而鄧峰他們這些民族主義者,正是利用這短暫的20多年,最高首長當權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爲罕見的強悍之時,使中國的利益最大化,爲今後中國發展開拓出更大的空間,佔有更多的今後發展所需的資源。削弱蘇聯、解體蘇聯也是爲了俄羅斯這個強悍的民族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再對軟弱的中華民族再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他們所使用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對蘇聯真可謂“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把無恥進行到底”。以達到維持中、美、蘇這三角關係最佳的度。

赫魯曉夫在多數情況下,很少呆在辦公室裡,或者靜靜的坐下來,周密地思考所面臨的問題,做出萬全之策。而是更喜歡訪問莫斯科附近的農莊或療養院,把時間用在不斷地與基層蘇聯官員、外國領導人或客人的會面上。然而在這一段時間裡,他的確是將精力集中於工作上,他專心致志地處理各國大使與情報部門送來的電報,讀閱大量的關於中國的各方面的資料,爲即將到來的中蘇之間的談判做着積極的準備。

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大爲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已經出現在通往舊沙皇立法院大樓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會議廳那長長的車行道上。赫魯曉夫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慢慢地站了起來,換上了西裝,繫了深藍色帶有白點的領帶,走出了辦公室,來到了只與自己辦公室相隔兩道門的沙皇立法院大樓二層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會議廳門前,等候會見中國談判代表團。

在會議廳門前,李大爲遠遠的伸出了雙手,十分熱情說:“赫魯曉夫同志,再次見到您,我感到十分的高興,您看上去還是那麼的年輕,那麼的富有生氣。”

“謝謝您,大爲同志。我也很高興再次的見到您。”赫魯曉夫一面擁抱着李大爲一面熱情洋溢的說道。

雙方都象訓練有素的專業演員一樣,好像中蘇之間什麼都沒發生,而是兩個多年不見的親密朋友見面一樣。接着李大爲站在赫魯曉夫右邊,把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向赫魯曉夫一一的作着介紹:

“毛岸英,中國外交部部長特別助理,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曾就讀於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

“你好,毛岸英同志,你父親身體還好吧?”赫魯曉夫拉住毛岸英的手問道。

“還好,還好,他讓我轉達他向您的問候。”毛岸英直接用俄語回答道。

赫魯曉夫連聲說:“謝謝謝謝MZD同志。”

隨後李大爲指着跟在毛岸英後面的蔣經國,對赫魯曉夫介紹道:“蔣經國,中國外交部部長特別助理,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和列寧格勒託瑪卡紅軍軍校。”

赫魯曉夫握着蔣經國的手說:“我知道,我知道你,蔣經國同志,從1925年到1937年,在蘇聯學習工作過12個年頭。1936年1月,在蘇聯《真理報》還發表譴責您父親的公開信,是吧?”

“是,是”蔣經國毫不吝嗇讚美之詞的說道:“赫魯曉夫同志,您不愧爲是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您的記憶力真好”。

赫魯曉夫很是受用,不過嘴上還是很謙虛的拉着蔣經國的手說:“不行了,今年都65歲了,老了,比不上您們這些年富力強的第二梯隊的同志們啦。您今年才49歲吧?”接着又看了一眼站在李大爲身邊的毛岸英說:“岸英就更小了,才37歲是不是啊?”

毛岸英點頭稱是。

“大爲同志你今年也是49歲吧?”赫魯曉夫又轉過臉對李大爲問道。

“是,我和經國同歲,都是1910年生人,”李大爲笑着回答道:“不過,赫魯曉夫同志你看上去真的不象60多歲的人,身體棒得還象個小夥子。”

大家寒暄一陣後,進入了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會議廳。雙方坐在長長的長方形、上覆綠色檯面呢的會議桌的兩側。

赫魯曉夫喝了一口自己座位前的礦泉水,說:“我剛纔聽了毛岸英同志在機場上的講話,他說的很好,‘中蘇兩國同是社會主義國家,中蘇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兩國人民不應該相互爲敵,也沒有理由相互爲敵’。同志們,我們都應該清楚,在我們身上肩負着解放全人類無產階級的歷史重任、蘇中兩國人民一直也是非常友好的。蘇聯黨和政府對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每一項勝利都感到無比的歡欣鼓舞。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係是蘇聯黨和政府的一貫政策,甚至說是我們蘇聯的外交上的基石。現在蘇中兩個兄弟社會主義國家爲了領土問題鬥得你死我活,這是不利於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也不利於兩國人民的福止。當然這些問題都是過去歷史遺留下來的。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爲我們雙方都應該走出那些誰也說不清、道不明這些有爭議的領土是怎麼形成的怪圈,現在我們雙方坐下來討論一下,如何消除我們之間的這些麻煩,拿出一個雙方都能交待過去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下步一主要的工作。現在能不能解決阻礙兩黨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不在於蘇聯方面,而是取決於中國領導人的態度。”

李大爲聽完了赫魯曉夫帶有綱領性的講話後,也沒有計較赫魯曉夫現在能不能解決阻礙中蘇兩黨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鍵不在於誰,這些沒有意義而又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說:“我們完全同意赫魯曉夫同志關於雙方都應該走出那些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有爭議的領土是怎麼形成的怪圈的意見。現在我們雙方坐下來,本着一種務實的精神,共同討論一下,怎麼做才更有利於兩國人民的利益,更有利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勞永逸的解除我們中蘇兩國之間存在的這些問題。”

李大爲看了一下赫魯曉夫說:“我們認爲我們之間不應該再糾纏那些過去的事情,把眼光放的更遠一些,簡單點說就是結束過去,開闢未來。結束過去,就可以不談過去了,重點放在開闢未來的事情上。過去的事情正如赫魯曉夫同志剛纔所說的那樣,誰也說不清道不明,而且容易引起爭論,一爭論起來就各說各的理,到頭來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把那些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強加在我們兩國無產階級頭上的東西統統的推倒,由我們這些真正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的人民重來,這樣的東西才更符合兩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利益和願望。”

赫魯曉夫心裡想,你們中國現在便

宜佔大了,就結束過去,就不談過去了,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了。不過,不過去還能怎麼樣,打又打不過。還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開闢未來的事情上吧。於是他說:“好,我很贊成李大爲同志向前看的態度,就讓我們按照李大爲同志這個結束過去,開闢未來的路子談吧。

米高揚馬上接着說:“那就請中國同志談談具體怎樣結束過去,怎麼開闢未來吧。”

“我們的意見是”毛岸英接着說出了中國方面的意見:“第1,以現在的停火線爲基礎,重新劃訂兩國的邊界走向。第2,在烏拉爾山脈以東,貝加爾湖以西,北緯53度以南地區,雙方擱置主權,共同開發,建立中蘇合作經濟特區。中蘇雙方制定特區法,在這個經濟特區內中蘇雙方都不駐軍,經濟特區內的治安按照特區法,由中蘇雙方混編治安警察部隊負責,對於這個特區內如何開發建設,對於蘇聯原有的企業如何處置等有關問題,一會兒蔣經國同志還要作詳細的闡述。但總的來說,肯定是有利於中蘇人民的,更有利於整個社會主義陣營。”

中國人的胃口真是太大了,所有的蘇聯代表團成員都被毛岸英的這個提法驚的有些目瞪口呆。如果按中國的意見幾乎把蘇聯的亞洲地區割去了一半,剩下的那北緯53度以北地區幾乎都是凍土地區。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柯西金緊皺着眉頭,說:“那就請中國同志具體的先談談‘擱置主權,共同開發中蘇合資特區’這些十分奇怪的說法是什麼意思?”

“好,那就請蔣經國同志給蘇聯同志解釋一下”李大爲說道:“不過,我再重申一下,我們這次來主要是解決問題的,我們講中國人、中國黨的一些看法。對這些看法,請蘇聯同志先不要急於否定,也不要求你們馬上回答,我們也不要爭論。你們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講出你們的意見。我們也不和你們爭論。只要是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全面發展中蘇兩國人民友好關係,有利兩國人民的長治久安,具體問題都好商量。”

李大爲說完後示意蔣經國回答柯西金的問題。

“中國有句古話,叫遠親不如近鄰。中蘇兩國有着漫長的邊界,不管大家願意不願意我們都是近鄰。這是一個誰都無法改變的事實。那麼我們能不能成爲好鄰居呢?”蔣經國自問自答的說:“在中蘇兩國漫長的邊界形成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大家都說是自己祖宗留下來的,都說是享有主權。這就是影響中蘇兩國關係的根本原因所在。這樣就難免產生些不愉快,甚至象這次這樣動手動腳,動槍動炮,動原子彈的現象,這次是由於我們極度的剋制,纔沒有造成蘇聯的毀滅。”

蔣經國掃了一下自己的筆記本說:“那麼怎麼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怎麼來化解這種矛盾呢?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武力來解決,我給你打跑了,這個地方就是我的了。你給我打跑,這個地方就是你的。這樣行不行呢?當然行。但這樣大家就做不成好鄰居、好兄弟了,這樣兩國人民就不可能長治久安。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想出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大家誰也別說是誰的,大家一起來開發。就象一塊地,大家一起合夥種,打下的糧食大家一起分。這就是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概念。”

第224章 撒網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362章 撲朔迷離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07章 這裡的歷史一定要重寫第128章 進軍臺灣第346章 水下幽靈第341章 “喬治·華盛頓”號意外沉沒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315章 中國的大海軍計劃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31章 飛豹出擊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11章 密談1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87章 大國政治一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97章 雷霆行動第315章 中國的大海軍計劃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138章 大裁軍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238章 “摧毀者”PK“蘇T55”第359章 “狼”論第11章 密談1第28章 狙擊教員第202章 血染草原第60章 百年血恥三第88章 大國政治二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148章 “南亞工程”計劃(二)第62章 對日索賠第302章 山南模式第325章 杜漸防萌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165章 紅頭阿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243章 進軍伯力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150章 珠峰下的暗流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175章 激戰西里古裡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19章 驗收一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187章 懷仁堂講座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252章 挽救大兵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43章 全面反擊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153章 大起義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282章 走向沒落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210章 奇襲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217章 外蒙圖瓦的改造第130章 全國解放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98章 “大棒子”加“胡蘿蔔”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11章 密談1
第224章 撒網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362章 撲朔迷離三十七章 隘口血戰一第351章 前倨後恭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129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臺北第207章 這裡的歷史一定要重寫第128章 進軍臺灣第346章 水下幽靈第341章 “喬治·華盛頓”號意外沉沒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315章 中國的大海軍計劃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31章 飛豹出擊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11章 密談1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87章 大國政治一第54章 總理視察(二)第97章 雷霆行動第315章 中國的大海軍計劃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138章 大裁軍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238章 “摧毀者”PK“蘇T55”第359章 “狼”論第11章 密談1第28章 狙擊教員第202章 血染草原第60章 百年血恥三第88章 大國政治二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148章 “南亞工程”計劃(二)第62章 對日索賠第302章 山南模式第325章 杜漸防萌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165章 紅頭阿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3章 回到62年前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243章 進軍伯力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150章 珠峰下的暗流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175章 激戰西里古裡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19章 驗收一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187章 懷仁堂講座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252章 挽救大兵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353章 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第43章 全面反擊第195章 澤登巴爾上海之行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193章 山雨欲來第323章 經濟佔領第153章 大起義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182章 中緬邊界問題第282章 走向沒落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210章 奇襲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217章 外蒙圖瓦的改造第130章 全國解放第24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一百一十四章第298章 “大棒子”加“胡蘿蔔”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11章 密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