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關鍵是船一

蔣太子的問題使本開熱熱鬧鬧的議論停了下來.大家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目前還不能怎麼樣我們.";在蔣介石的注視下,又是陳誠先打破了沉默說:";我們應充分利用在**還沒強大起來這段時機,迅速的發展自己大實力.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痛定思痛,臥薪嚐膽的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繼續作好三七五減租工作,鞏固我們在臺灣的統治,建設好臺灣這塊反攻大陸的基地;嚴力的打擊地下錢莊,禁絕金融投機,穩定臺灣的財經金融;制定好‘四年經濟建設計劃‘大力發展經濟.爲反攻大陸奠定好物質基礎;繼續整頓國軍,堅決的消除派系勢力,轉業老弱病殘,充實知識青年.縮減機構.消除臃腫把國軍建成一支真正的鐵軍.不管風雲如何變化,都是要靠實力的.有了實力我們就什麼也不怕.進可攻,退可守,想談我們就談,想打我們就打.把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蔣介石聽着陳誠這個自己得力的左膀右臂講話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還是辭修說的對,我們現在要充分的作好反攻大陸的準備,先把我們自己內部整頓好,把槍桿子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到什麼時候也不能放下,放下槍桿子我們的人頭就要落地.對於**的統戰,我們在輿論上也不要輸給他們.";他看了看中央黨部宣傳部長張其昀接着說:";其昀,你抓一下輿論宣傳,要逐條的批駁他們,揭穿他們的統戰陰謀.經國,軍隊也要抓一下,要防止官兵受**十條的腐蝕.我們也要拿出個和**相對應的方案來,在政治上別搞的太被動.三軍要密切注意對岸的一舉一動,防止**例用這個和平方案作掩護,挺而走險......

從蔣介石到這這些高官都認爲臺灣孤懸海外,共軍奈何不了他們,都存有據海可守的僥倖心理,誰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力和自己的利益.他們錯誤的認爲這一汪海水就能將人民解放軍擋在海岸的另一邊.永保蔣家王朝的平安.

會後國民黨爲了對抗大陸也發表了四點聲明大意是:(一)爲了實現國家之統一,我們同意舉行以政府對政府,國共平等談判.(二)國家實現統一後,須在國共雙方組成聯合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國共雙方對等人員參加組成各級選舉委員會,在全國進行民選各級政府。(三)在國際社會的監督下,全國公投決定中國的現行社會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四)在聯合政府的領導下,把兩岸軍隊改編成中國國防軍,雙方都不得在軍隊安派政治人員,負責全國防務,軍隊不得干預政治.

國民黨就這樣的條件,**能接受嗎?

**中央決定還是和他們談,只要能有一點機會就和他們談.這完全出乎國民黨的意料之外.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但中國人扯皮工夫絕對是世界一流的.於是雙方選定了香港開扯......

可千萬不要說沒給你機會!但留給這夥中華民族敗類的時間恐怕真的不多了.**決心已下,只要有一點可能,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都要徹底剷出這個影響中國崛起,耽誤了中華民族無數大業的這顆毒瘤.

沒辦法呀.

打臺灣要船!

打日本也要船!

沒有船一切都是空談.

可是船在哪呢?

1950年12月31美國第一批";援華";物資,最後一船抵達上海港.中國把最後一批500名美國輕傷員戰俘也分別在安東,東港送到12海里外的黃海美國的一艘客輪上.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本着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於1950年12月31日釋放了在抗美援朝戰鬥中全部傷傷的美國戰俘.這些戰俘在中國受到了良好的治療和人道主義的待遇......";國內的報紙也對此做了報道:這些戰俘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中國,臨行前流在了感激的眼淚,拉着管理員的手,紛紛表示中美永不再戰,回國後一定要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作出新的貢獻,來報答中國人對自己的深情厚愛......云云.

當戰俘進行政治學習時,學到了這篇報道,美國戰俘是乎看到了希望.而英國27旅的戰俘就變的格外的激動起來,找管理員,大吵大鬧,絕食抗議,要求遣返.管理員告訴他們,這些美軍傷員是美國政府對本國傷員的關心用物資換回去的.在這方面你們國家政府和美國比就差多了.對你們這些戰俘沒有任何作爲,根本就不聞不問.我們要什麼辦法就是放你們也得有人接呀!這些戰俘聞後,大怒!對自己的政府失望情緒達到了頂點,他們把自己所在國從首相,總督到軍隊長官,總之把他們送到朝鮮所有的人及他們的女性家屬FACK了一遍後,開始給自己的政府寫信,發電報,要求本國政府向美國政府那樣,對戰俘要有所作爲.儘快的和中國政府聯繫,把自己早點換回去.各國的戰俘的家屬也開始到政府鬧事.要求政府不管採取什麼措施也要把自己的親人儘快的整回來.對於那幾個堅持絕食的,管理員也不是沒辦法.用個段膠皮管子插進食道上面用個漏斗兩天灌一盆小米粥,反正罪是你自己找的.我這可是小米粥又不是辣椒水,灌也是爲你好不是.沒灌兩回都乖乖的自己吃飯去了.哈...哈...和**玩這套不好使.

英國政府這段日子也不好過,從美第八集團軍戰敗投降後,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國蘭這幾個英聯邦的國家就不斷的找他們.讓他們想辦法儘快的把戰俘整回來.英國政府能有什麼辦法.看吧,天塌了有大個頂着呢.還是讓老大出這個頭吧.他們一直盯着美國.老大當然有老大的辦法,悄悄的和中國人勾搭上了.由於中美是秘密接觸,打成的私下協議.英國等盟國一直被矇在鼓裡,但看到美國的傷員被一批批的被遣返回到日本,香港,臺灣菲律濱後,他們急了.於是他們開始紛紛質問美國政府?美國的回覆很簡單,就是中國太窮,根本承擔不起這麼多傷員的醫療費,纔對美軍傷員進行遣返.當然美國出於對中國的同情援助了一點中國戰後過剩的物資.當得知美國是用物資換回戰俘時,大罵美國不是東西,就是你們美國這幫狗雜種有錢也不能這樣辦呀.再說你這樣辦事也得通氣啊,讓他們極爲被動.現在英國國內都快鬧翻天.指責艾德李政府對人民不負有責任.讓他下臺.德國那面蘇聯人又大兵壓境,英國現在不能亂.罵歸罵,事還得自己辦啊.英國首相艾德李指示外交大臣內斯特.貝文馬上找中國去辦理此事,美國既然開了頭,那就換唄.跟着美國走吧.連忙準備挖掘機,推土機,汽車.

於是英國外交大臣貝文急令在香港的英國駐中國的";臨時代辦";胡階森,要他馬上去中國,找到中國政府研究戰俘問題.並緊急的從亞洲各地向香港調運挖掘機,推土機,汽車......

胡階森接着指令後,只好硬着頭皮來到北京.其實在西方國家中英國是第一個承任新中國的國家,承認新中國卻沒有建立預期的正式外交關係.胡階森只能掛一個有名無實的臨時代辦頭銜.雖然如此,但作爲第一個西方國家承認新中國的舉動畢竟使兩國建立了一定形式的聯繫.是西方聯繫中國最方便的國家.可惜他們沒有利用這個有力的條件.反到讓美國佔了先機.他來到北京後,中國政府有意的晾了他兩天.他感到大英帝國的尊嚴受到了冒犯,冒犯了你又能怎麼樣.人家手裡捏着你近萬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等吧.

中國這方誰去談?當然還是李大爲了.李大爲現在都快成了職業外交官兼人販子了.李大爲人是粗了點,也缺乏外交家那些做作的";外交風度";,可是爲中國爭得的利益時,那是絕不手軟的,絕對寸利不讓.確切的說他更象後世的商人,穿着一身從劉軍那借來的意大利原裝的阿瑪尼西裝.山寨的那套,留在美國當";憑樣定貨";的樣板了.他思維敏捷,原則性和靈活性都很強,加上靈牙利齒,能說善變.不虧爲是作政委的.現在借調到外交部,在外交部掛了個歐美司司長.根據外交部的指示會見下榻在北京飯店的胡階森.

胡階森見到了李大爲說明了來意,說英國以準備好了挖掘機,推土機,4噸汽車.現在在香港就各存有200臺.可以分分鐘給你們.也希望中國人民志願軍能象對美國那樣,分批遣返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的傷員戰俘.";

李大爲笑呵呵的看着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胡階森說:";按着國際慣例,收到多少東西,我們放多少人.這沒問題";

胡階森無比憤慨的說:";哪有這樣的國際慣例?

李大爲繼續笑呵呵的說:";中美製定的,以後就會成爲國際慣例,並且從中美兩國執行的情況上看還不錯.一手交貨,一手交人,人貨兩清,這樣的好規則,怎麼能不成爲國際慣例呢?";

";好吧就按你說的辦,一手交貨,一手交人,人貨兩清";胡階森從心裡沒瞧的起這個粗俗的中國外交官,不想再和他爭什麼國際慣例不國際慣例得了.

";這就對了,國際慣例就是遊戲規則.";李大爲很欣賞自己這種貓抓老鼠的遊戲說:";大家都按此規則玩纔不亂套嗎";

胡階森心想你還沒完了.於是連忙說:";你說吧,要多少挖掘機,推土機,汽車";?

李大爲咋了一下嘴說";挖掘機,推土機,汽車真是東西好東西啊,中國還真需要,可是美國一下援助了這麼多臺,中國一下也消化不來.這樣吧,我們考慮英國二戰後很多剩餘物資放着有些浪費.還不如幫助你們處理一下,廢物利用.把那些可憐的傷員換回去.";說到這他停了下來,點了支菸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後擡起頭來,";噗";的向空中吐了口煙氣說:嗯...你們就援助我們30艘LST1兩棲坦克登陸艦.10艘1萬以上的貨輪吧.不過要44年以後生產的.";李大爲看了看被自己的話驚呆了的胡階森接着說:";外加存在香港的那200臺挖掘機,200推土機,200臺4噸汽車.

胡階森再也忍受不了了憤怒的吼着:";你們這是訛詐!";

;

第66章 中國的聲音二第31章 飛豹出擊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83章 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31章 飛豹出擊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229章 東部戰區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335章 騎虎難下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19章 驗收一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151章 策劃於密室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207章 這裡的歷史一定要重寫第105章 牛刀小試第81章 遭襲第一百一十三章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81章 遭襲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86章 揮師南下第80章 戰友情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9章 請求歸建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221章 陷阱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216章 黨內有派三十八章 隘口血戰二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國製造1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286章 和平舉措第212章 跋前疐後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222章 燕子是這樣孵化的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218章 正本清源第5章 赴京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25章 杜漸防萌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260章 停火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358章 核壟斷第277章 戰俘改造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107章 日本保衛琉球軍友會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175章 激戰西里古裡第134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一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57章 一戰揚威(二)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356章 《中美海洋協議》第276章 宏思巨構第298章 “大棒子”加“胡蘿蔔”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365章 狗咬狗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302章 山南模式
第66章 中國的聲音二第31章 飛豹出擊第300章 新加坡的未來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83章 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31章 飛豹出擊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28 “華威63行動”計劃第229章 東部戰區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335章 騎虎難下第10章 窮人的武器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19章 驗收一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151章 策劃於密室第263章 抓捕行動第14 密談 周邊關係2第207章 這裡的歷史一定要重寫第105章 牛刀小試第81章 遭襲第一百一十三章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361章 誰殺了總統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島3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81章 遭襲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258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86章 揮師南下第80章 戰友情第327 南朝鮮導彈危機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9章 請求歸建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206章 被遺忘的領土第232章 人肉盾牌第74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二第221章 陷阱第261章 “封疆大吏”第216章 黨內有派三十八章 隘口血戰二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141章 世界流行中國製造1第126章 臺北動亂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286章 和平舉措第212章 跋前疐後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93章 雛鷹展翅二第222章 燕子是這樣孵化的第295章 太平島——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218章 正本清源第5章 赴京第一百一十一章第325章 杜漸防萌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7章 第一次會晤第253章 核戰危機第231章 64屯——中國人回來了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332章 大炮表決的結果第260章 停火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54章 外交是國家內政的延續第146章 印度問題第358章 核壟斷第277章 戰俘改造第104章 空中擒敵二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107章 日本保衛琉球軍友會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175章 激戰西里古裡第134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一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57章 一戰揚威(二)第79章 如此外交官第303章 印尼華僑的問題第356章 《中美海洋協議》第276章 宏思巨構第298章 “大棒子”加“胡蘿蔔”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365章 狗咬狗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302章 山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