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7黑夜偷襲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能聽到“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的槍聲,這是因爲機槍射速太高,三聲的肯定是輕機槍撥到了點射上,扣動扳機一次三顆子彈,而五次的是熟練的機槍手在速射下操作,按動一次扳機,視情況迅速鬆開的結果,既可以做到節省子彈,也可以給槍口留夠一定的時間讓其槍管冷卻。
兩挺重機槍不存在節省子彈的問題,後面滿滿的三箱子彈,足足有五六千發,五六個士兵重新組裝彈鏈,邊上另一個戰士把機槍邊上鎖子彈的扣子往後扒拉,抱給正在裝子彈的士兵。
這種可散式彈鏈首創於一次大戰時法國的哈西開斯機槍,比原有的只能裝20發的保彈鈑性能大幅提高,相對的是不可散式的帆布彈鏈供彈方式,由於彈鏈可以重複使用,成本較低並且可以在裝好的彈鏈打光時以手工將零散槍彈裝入彈鏈繼續射擊。
彈鏈的主要目的是讓機槍可以無間斷持續發射連串子彈,由於自動機槍持續射擊的射速太高,一般標準彈夾30發子彈,彈鼓50發子彈無法做到持續火力效果而且彈夾經常出現卡彈問題,原因是彈夾供彈過快令機匣導氣量不足,都是彈鏈出現的重要因素。
每挺三水32Z型重機槍有三個120發子彈的彈鏈箱,彈鏈鋪開有三米長,連續射擊下只需要半分鐘就可以打完,掉出來的彈鏈釦子,在後面重新用釦子把子彈扣鎖起來形成彈鏈,這是一個人工活,不過可以一人一段,然後再扣成標準長度彈鏈。
日軍的三年式重機槍用的是二十發保彈鈑,大家應該想起來了,就是影視劇中日軍機槍開火,機槍上的一個裝子彈的闆闆從右往左跑,這種供彈方式必須最少兩人合作,由於彈鈑上子彈有限,所以就出現了噠噠噠和噠噠噠噠噠的戰場標準槍聲節奏。
這也是爲什麼日軍高級指揮官腦袋秀逗沒想到前面是重機槍阻路的原因,他們一路從東北打到長城,也碰見過中國軍隊使用輕重機槍,但是從沒有這種的,都是有限的射擊節湊,他們聽慣了自己的機槍和中國軍隊的機槍聲音,一時也沒有聽出這可怕的聲音來。
兩邊山坡上的日軍眼睛都不瞎,已經開始後撤,後面的高級指揮官已經爬到了山坡上用望遠鏡朝前看,命令後面日軍士兵撤退,兩邊山坡到處還在肉搏,如果趙登禹能空出雙手來,他一定不會讓這個指揮官逃走,誰讓他喜歡玩刀殺人了,步槍還在他的散兵坑裡。
對於谷中往後撤的士兵,後撤並不是死亡的開始,長達兩百多米的山谷裡擠滿了士兵,機槍繼續在吼叫,山坡上空出手來的中國士兵開始往谷中日軍人羣裡扔手榴彈,一炸就是一片,戰鬥就是這樣,一步錯步步錯,小看別人就是要付出血代價。
日軍沒有一個指揮官會想到中國軍隊有這麼大口徑的重機槍,也沒有想到會有M24防禦型手榴彈,鈴木已經氣的開始咆哮,失去了一個最高指揮官應由的冷靜,這一次攻擊損失了兩千多人,這是關東軍進入中國以來除了跟俄國交戰,出現的第二次一次戰鬥中最大的傷亡。
平型關大捷,作爲軍迷大家應該都有自己的見解,從瑞金出發八萬紅軍到達陝北後只有三萬紅軍,加上陝甘寧和其他幾方面的紅軍,最後大概有七萬多人,西征兵力兩萬到三萬,東征兵力兩萬到三萬,都以慘敗告終,還損失了紅軍高層好幾位高級將領。
剩餘的三萬人編成了三個師,林彪的115師在平型關取得大捷,如果軍事迷較真的話就會發現,115師面對的是第五師團21旅團的輜重隊,也就是後勤兵,當然這裡不是說八路軍戰鬥力不行。
我是說八路軍三個師都是百戰之師,百戰精銳,十五萬人留下來的三萬精華,以水冷式重機槍做火力支援,以八八式漢陽造步槍在一個師團的日軍中消滅一個聯隊,已經非常牛逼了,要知道,他在消滅這個聯隊的同時,還頂住了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的反撲。
平型關大捷消滅日軍一千多人,而八路軍也付出了七百人的代價,這就是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跟今天的趙登禹部一樣,都是佔據地形優勢,如果不是這兩挺重機槍,趙登禹109旅會出現極大傷亡,不會是殺敵兩千只有四百多人的傷亡,有一半還是被炮炸死的。
同樣面對的是日軍精銳,歷經百戰的西北軍已經站到了跟平型關大捷一樣的歷史高度,後世對這場戰鬥也升級到了戰役層次,以一個旅級戰鬥稱爲戰役的還不多見,喜峰口戰役卻是首屈一指。
日軍的輜重隊也就是後勤兵都有非常高的戰鬥力,趙登禹109旅面對的卻是真正的戰鬥兵,面對的是兩個旅團的交替攻擊,裝備卻跟115師一樣,只是重機槍換了而已,總得來說,還是趙登禹旅的戰鬥力強一點。
因爲支部隊兩次的戰鬥目的不同,趙登禹是爲了守衛長城防線,而林彪115是是爲了補給,紅軍初到山西,從武器裝備到生活物資都及其缺乏,從戰利品就可以看出,趙登禹得到了是五千多具日軍屍體和大量損毀步槍。
而115師得到的是汽車六十餘輛,九二式步兵炮一門,七三七五山炮炮彈兩千餘發,步槍三百支,機關槍二十餘挺,大衣五千多件,還有大量騾馬,彈藥和糧草,以及21旅團被遺棄的司令部,繳獲華北作戰計劃書和華北地圖數十張。
(雖然兩者可比性不高,我還是想以自己見解說一說,讀者就當消遣,師可比旅高一級,也能說明115師當時確實是物資極其匱乏,如果不是人員素質過硬,還真能被林彪給賠了,也足以說明林彪以30歲年齡當師長不是浪得虛名,也是最年輕的的軍長,紅軍時期23歲任軍長,自古有幾人。)
敵人使用當時155MM重型榴彈炮,加農炮炮彈飛不了這麼遠,而這方圓而二十公里內能佈置大型炮兵陣地的只有這裡,潘家口,趙登禹和旅部指揮員們最重確定了敵人炮兵陣地位置,如果不消滅這個炮兵陣地,日軍就是慢慢炸也能把這石頭上山上守軍消耗完。
趙登禹把跟劉十三一起構築第二條防線的第三團調到前面去,相信日軍的下一次攻擊會是明天了,趙登禹想帶大刀隊去偷襲日軍在潘家口的日軍陣地,劉十三摩拳擦掌也想去試試,他倒不是想去試試拳腳,而是想試試手槍的近距離槍法。
趙登禹的意思也是希望劉十三的人馬能夠同去,大刀隊只有不到一百人,如果有這一百多人的加入,取勝的把握會更大一些,不管是這支人馬的佩刀還是武器都在近戰中有非常大的優勢。
趙登禹帶大刀隊開路,中間是三團的一個營,劉十三跟四峰和四彪在中間,周建龍率領特種連押後,走一條隱蔽小道,過了山頂下到山坡就是日軍佔領區,一切都要謹慎行事。潘家口還在中國守軍手裡,這裡也是長城防線的一部分,長城防線一共包括了義院口,姐領口,青山口,喜峰口,鐵門關,羅文峪,冷口,古北口,多倫,張家口等一百多個長城關口,長達一千里,守軍總數35萬人,面積涉及五省22個縣區。
炮兵陣地在日軍火線的後方,距離潘家口日軍大本營還有幾公里,半路,趙登禹讓跟隊來的三團一個營在日軍支援炮兵的必經之路設置路障,就地狙擊日軍援兵,一個炮兵團號稱團,實際人數在三四百人之間,偷襲的話三百人足夠了。炮兵陣地一般守衛森嚴,晚上是宵禁和嚴禁煙火的,可能是在後方的緣故,日軍的宵禁是嚴格執行了,可是依舊燈火通明,可能是欺負中國軍隊沒有空軍,不怕空襲吧!
大炮最脆弱的部分有兩個,一個是緩衝裝置,一個是炮膛內部膛線,這是趙登禹在路上向劉十三請教的,大型火炮的弱點他還真不知道,只需要在炮膛裡和緩衝裝置上別兩個手榴彈就能讓火炮徹底廢棄。
**式150MM野戰加農炮,這是1925年定型量產的大型火炮,劉十三一路也在想,日本155MM榴彈炮資料,重型大型液壓設備一站就有,日本也有,但是用在155MM榴彈炮上的屬於中型液壓設備,德國也是去年開始升級的。
在劉十三的資料裡,日軍這年頭沒有超過18公里的155MM榴彈炮,直到親眼看見,他才確定這就是日軍的**式150MM野戰加農炮,而不是155MM口徑,真他孃的聰明,拿加農炮打出榴彈炮的效果。
**式150MM野戰加農炮屬於日軍精銳步兵師團所屬的炮兵股對,專供野戰中炮兵旅團,重炮兵聯隊,獨立重炮兵部隊的一種遠程野戰加農炮,由於這種炮射程遠,而且彈丸威力比日軍的155MM野戰榴彈炮的彈丸威力更大,所以從1931年開始廣泛用於中國戰場,實戰也是最近幾次戰鬥開始使用。
**式150MM加農炮的仰角是-5到+43度,日軍給加農炮修了一個小小的兩度小土坡,直接把加農炮改爲了榴彈炮的最佳45度角,真是實戰出真理,由於使用的是大型液壓緩衝設備,**式150MM加農炮重達10噸,炮彈是40公斤,最大射程是18公里,加兩度仰角可以達到20公里的射程。
旬縣兵工廠造的三水32L型105MM重型榴彈炮的重量是2.8噸,按照比例測算預計旬縣兵工廠下一代155MM重型榴彈炮重量在六噸左右,比日軍的**式150MM加農炮還輕接近一半,如果**式是155MM炮的話重量在13噸以上,劉十三已經確定日軍是沒有設計和製造過155MM火炮的,難怪一直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