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0兵不血刃

5 10 兵不血刃

歐洲最強大的四個國家,蘇聯,德國,法國和英國,英國和法國已經撤退到了英倫三島,德國封鎖了邊境,蘇聯侵佔了大半個歐洲。

蘇聯人對德國人的乖巧伸出了大拇指,德國的軍事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沒有搞定英國之前,還不宜和德國人開戰。

對付英國人蘇聯人有自己的辦法,這種方法日本人深有體會,同爲島國,最怕的就是被封鎖,只需要將英倫三島切斷對外聯繫,就會不攻自破。

在英法聯軍撤往英國後,緊接着戴維的聯合艦隊也駛進了泰晤士河,蘇日聯軍的特混艦隊在英國皇家空軍的威脅下,也無法靠近英倫島。

蘇聯人並沒有跟英國人在英吉利海峽上空爭奪制空權,也沒有對英國選擇轟炸,而是將新建的大西洋艦隊接替了蘇日聯軍的特混艦隊。

蘇聯的大西洋艦隊,主要是以三艘蘇聯級戰列艦,兩艘基輔級航母,四艘莫斯科級戰列巡洋艦,六艘烏克蘭級驅逐艦,三艘APP級潛艇爲主。

大西洋艦隊的主要任務是攔截英國和法國在大西洋上的商船隊伍,這些艦船都是最新下水的新式艦船,航速都是二十八節以上。

而英國皇家海軍的十七艘戰列艦,二十三艘戰列巡洋艦,十五艘驅逐艦,都是一戰末期建造的老式艦艇,船體大,航速慢,在機動能力上比蘇聯新下水的艦船稍顯不足。

英國並沒有打算給海軍新建艦艇,因爲他們知道,英國和法國在世界上雖然已經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並沒有失去經濟地位。

英國,法國和美國的經濟貿易關係,決定了美國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同樣的道理,如果美國的商品不能出售到其他國家,美國也會不得以參戰的。

英國人的算盤打了幾百年了,從來不會有錯,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想辦法將美國拉下這潭水,只有美國才能夠跟蘇聯對抗。

一週內在大西洋西部,已經被蘇聯的大西洋艦隊攔阻了五十多艘美國商船,還有六十多艘英國和法國商船,英國和法國商船都被蘇聯人要麼扣留要麼擊沉。

在美國東海岸的各大港口內,有大量的英國和法國商船,也有美國本土商船滯留,這些商船都是對歐洲各國商品輸出的,由於歐洲陷入戰爭之中,所以這些商船無限期延滯。

這個時期的美國,還沉浸在投機倒把的一戰餘熱中,美國的軍事儲備還不及英國和法國,但是由於它在一戰中本土未受影響。

所以美國的潛力無限,經濟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中,美國的製造能力已經遠超英國和法國,就是德國和蘇聯也不可能比肩而立的。

對於蘇聯給歐洲造成的影響,這並不在美國的預料之中,在這之前,美國,英國,法國都認爲德國和日本纔是最可怕的。

美國國會已經通過了擴建海軍的議案,將新建戰列艦,航母,戰列巡洋艦,驅逐艦等,這份議案將使美國海軍擴大五倍還多。

美國地處北美大陸,東西兩邊國土都頻臨大洋,所以註定了美國軍隊的建設比例,偏重於海軍,陸軍和空軍相對而言,發展滯後。

大西洋越來越亂,不斷的有英國和法國商船被擊沉,戴維派出的護航戰艦,由於航速慢,也被蘇聯艦艇在追逐中,戲虐一番,然後擊沉。

沒有原材料就意味着有工業基礎,也無米下炊,英國全國開始了收集鋼鐵活動,大量的散落民間的鐵器被收回,用於製造飛機和改造艦船。

蘇聯充分利用了本國裡海的各大造船廠,意大利的造船廠,西班牙的造船廠,法國的造船廠,以每月超過六艘的速度,如下餃子一般的建造大型戰艦。

蘇聯的第二代飛機伊系列的升級版,殲系列開始生產,也分爲輕型和重型兩種類型的戰鬥機,圖系列的轟炸機也升級爲雙發發動機。

蘇聯在本國和已佔領國,超過二十多家飛機廠,同時生產製造飛機,月產量已經超過了四百多架戰鬥機,五十多架轟炸機。

由於蘇聯在歐洲的海陸軍三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在歐洲逗留近一年的蘇日聯軍的特混艦隊,在意大利西西里島舉行了分列式。

日本特混艦隊出行一年,沒有損失一架飛機,一艘艦艇,一個船員,這樣的成績已經再次改寫了航海史,日本特混艦隊沿原路返回東亞。

英國新的首相丘吉爾上臺,一改前首相的保守做法,積極擴軍備戰,將空軍的規模再次擴大三倍,陸軍擴大兩倍,海軍擴大四倍。

丘吉爾延續上一任首相的做法,向民間徵集鋼鐵的同時,派出大規模護航艦隊,前往大西洋東部爲商船護航,在大西洋北部繞幾圈,然後到達英國。

這種迂迴做法,使得蘇聯大西洋艦隊截獲英國商船的機率大大降低,即就是截獲了,在力量是也不是護航艦隊的對手,只能目送遠去。

如果蘇聯海軍將大西洋艦隊集合在一處,雖然力量增強了,但是可搜索面積就減少了,所以蘇聯海軍往往是顧此失彼。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加入了護航隊伍,這更加使得蘇聯海軍不知所措,蘇聯已經在組織力量,準備對德國動手了,如果大西洋上出現變動,勢必推遲對德國的動手時機。

莫斯科的斯大林大元帥抽着菸斗,他一直盯着世界地圖,現在先動手打英國,還是打德國舉棋不定,而現在又多了一個美國。

斯大林對拿下德國信心不足,對攻擊英國也是信心不足,對攻擊美國更加信心不足,接掌蘇聯政權以來,斯大林覺得自己從沒有這麼難下決定過。

孤注一擲的跟三國同時開戰,蘇聯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美國可以讓日本先牽制着,蘇聯同時對付德國和英國,還不是等於光對付德國一個。

蘇聯海軍起步較晚,現在儘管已經全力發展海軍,在大西洋上,也僅僅只是能和英國相比,美國儘管是後起,卻已經趕上來了。

需要更多的資源,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已經走到印度洋的日本特混艦隊,突然接到了大本營的來電,讓其配合蘇聯陸軍進攻南亞次大陸-印度。

在斯大林看來,歐洲已經在其掌握之下,只要不惹德國,歐洲方面應該已經沒有大的憂患,英國已經孤懸海外,蘇聯大西洋艦隊還在擴大中。

只要給大西洋艦隊一年半載的時間,其艦隊規模,就足以全面封鎖大西洋,即就是跟英國和美國艦隊進行決戰,也有了自保之力。

所以在經過再三考慮後,蘇聯和日本的目標定在東南亞和南亞,只要將亞洲掌握在手中,這就是無窮無盡的資源在手。

西亞在一年前落入蘇聯之手,中亞是蘇聯的後花園,這早就被控制了,下來的就是南亞和東南亞了。

蘇聯陸軍在西亞和中亞整軍的時候,日本本土預備役部隊,二類乙等師團將近三十個師團,通過商船,軍艦等方式轉到了中國山東。

然後由陸路乘坐火車,一直轉運到了廣西,在亞洲,蘇聯已經佔據了大部分地區,而南亞和東南亞,輪也該輪到日本了。

西亞和中亞的蘇聯陸軍部隊,只是在軍事上進行武力相助,在佔領上,還得依靠日本陸軍自己,共同佔領的話,就是盟友也會爲資源吵架。

日本特混艦隊搭載的陸戰隊和水兵,在印度西岸城市孟買強行登陸,駐印度英軍不戰而退,孟買不到半天就淪陷,日軍士兵幾乎是排隊走着過去的。

日本軍隊出現在印度,印度的軍事單位只有三千多英軍和三萬多本地招募的非職業士兵,英軍不戰而退,這些士兵一鬨而散。

印度變成了無政府狀態,印度一直是英屬殖民地,由英國政府派駐印度的印度總督管理,印度總督帶着英軍撤退到了北部叢林中,印度社會大亂。

從廣西出發的日軍師團,或走水路,攻佔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或走陸路進入越南和泰國,已完成對南亞和東南亞的軍事佔領。

越南屬於法國殖民地,法國在越南駐紮的軍隊只有七百多人,更多的是越南本地招募的士兵,也比印度好不到那裡去,日軍一來,幾乎都一鬨而散。

東南亞雖然多山多雨林,地形非常複雜,但是各國之間的聯繫主幹道還是有的,日軍以半機械化行軍方式,不到十天就佔領了東南亞全境。

並且第80師團,第81師團,第82師團,第83師團,越過了尼泊爾進入了印度東部,跟從阿富汗進入印度的蘇聯第42軍,第43軍,第44軍匯合。

至此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從斯大林開始轉換思路,日軍開始行動,短短的一個月,南亞和東南亞再次進入日本軍隊手裡。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洲,亞洲,最富裕的洲歐洲都落入了蘇聯和日本手裡,這爲他們進一步擴大戰爭規模,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資源各方面的保障。

菲律賓和印尼是美國的殖民地和工業原料產地,在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強大攻勢下,美國駐東南亞軍隊根本沒有抵抗之力,自動退後澳大利亞。

日軍僅在南亞和東南亞各國,蒐集和逮捕到了三千多美國人,兩千多英國人,和一千多法國人和一些其他西方人員。

日軍的留守艦隊和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海域,一直等待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海軍戰艦,卻一直沒有碰到一艘。

5 -28列寧格勒3 -33報復來了二5 -21服部被禁錮2 -9保安團的家底1 -28走私案1 -9老虎崖的危機3 -24兔兒嶺改建1 -1撿到個人4 -20新概念戰爭二5 -9說客5 -42突擊突擊6 -34網開一面6 -25全軍覆滅3 -6形意拳2 -16封鎖銀川城2 -25伊賀忍者5 -4嘉福集團5 -13駱駝奇兵5 -8合法化5 -25二探趙家洞21 -11以點守面2 -40炸飛運輸隊4 -13還是偷襲1 -8腦子壞了5 -6一個大炮仗5 -27重機槍5 -24勸降書3 -29嘉福礦業股份有限公司3 -39封鎖興安5 -5一探趙家洞1 -5想當土匪1 -34守城利器2 -4趙瘸子的去向6 -37全面準備3 -1智殺十段高手5 -5一探趙家洞4 -27先發制人2 -20新的威脅3 -18轉行3 -36索額圖甦醒2 -1兵發趙家洞5 -15老子不去6 -42毫州之圍1 -25訂單來了6 -28趕上了末班車6 -21大兵壓境6 -18騎兵來襲5 -22三水軍校3 -37堅決中立2 -22保安團改編5 -15區委成立4 -8三水軍工廠3 -1智殺十段高手3 -40其實很窮1 -34守城利器3 -22激動加激動1 -9就這麼簡單5 -18借雞下蛋計劃1 -4這是搶劫2 -2我就死撐了3 -6形意拳4 -8三水軍工廠3 -34直步青雲2 -4趙瘸子的去向3 -16臥虎藏龍4 -3雪上加霜4 -11偷襲4 -20炸也要炸開2 -1兵發趙家洞5 -29趙家洞失守5 -8航母首戰2 -19孫殿英的大禮2 -35索額圖得救1 -32打小日本去5 -31蛙跳作戰2 -29三山山5 -23凱旋而歸3 -9偷襲得手6 -25全軍覆滅4 -23追追追4 -26蘭州會戰6 -9誰說我沒錢5 -44李世光復出1 -17何苦來着4 -9太原保衛戰3 -26唐家入股4 -12還是機槍厲害2 -2回來就好2 -43地雷陣4 -13還是偷襲5 -4嘉福集團4 -14河套失守5 -7黑人2 -21裝甲部隊3 -33貽笑大方5 -14西雅圖會議6 -32還我寶刀4 -24漏網之魚一5 -16首腦雲集
5 -28列寧格勒3 -33報復來了二5 -21服部被禁錮2 -9保安團的家底1 -28走私案1 -9老虎崖的危機3 -24兔兒嶺改建1 -1撿到個人4 -20新概念戰爭二5 -9說客5 -42突擊突擊6 -34網開一面6 -25全軍覆滅3 -6形意拳2 -16封鎖銀川城2 -25伊賀忍者5 -4嘉福集團5 -13駱駝奇兵5 -8合法化5 -25二探趙家洞21 -11以點守面2 -40炸飛運輸隊4 -13還是偷襲1 -8腦子壞了5 -6一個大炮仗5 -27重機槍5 -24勸降書3 -29嘉福礦業股份有限公司3 -39封鎖興安5 -5一探趙家洞1 -5想當土匪1 -34守城利器2 -4趙瘸子的去向6 -37全面準備3 -1智殺十段高手5 -5一探趙家洞4 -27先發制人2 -20新的威脅3 -18轉行3 -36索額圖甦醒2 -1兵發趙家洞5 -15老子不去6 -42毫州之圍1 -25訂單來了6 -28趕上了末班車6 -21大兵壓境6 -18騎兵來襲5 -22三水軍校3 -37堅決中立2 -22保安團改編5 -15區委成立4 -8三水軍工廠3 -1智殺十段高手3 -40其實很窮1 -34守城利器3 -22激動加激動1 -9就這麼簡單5 -18借雞下蛋計劃1 -4這是搶劫2 -2我就死撐了3 -6形意拳4 -8三水軍工廠3 -34直步青雲2 -4趙瘸子的去向3 -16臥虎藏龍4 -3雪上加霜4 -11偷襲4 -20炸也要炸開2 -1兵發趙家洞5 -29趙家洞失守5 -8航母首戰2 -19孫殿英的大禮2 -35索額圖得救1 -32打小日本去5 -31蛙跳作戰2 -29三山山5 -23凱旋而歸3 -9偷襲得手6 -25全軍覆滅4 -23追追追4 -26蘭州會戰6 -9誰說我沒錢5 -44李世光復出1 -17何苦來着4 -9太原保衛戰3 -26唐家入股4 -12還是機槍厲害2 -2回來就好2 -43地雷陣4 -13還是偷襲5 -4嘉福集團4 -14河套失守5 -7黑人2 -21裝甲部隊3 -33貽笑大方5 -14西雅圖會議6 -32還我寶刀4 -24漏網之魚一5 -16首腦雲集